第145章 道家-《穿越之我是精灵王》

  地下室的清灵镜映着淡绿色的地脉灵气,只是灵气流动得比昨日更缓,像被无形的力量牵绊着,在观察窗里泛着细碎的涟漪。林木捏着晨露荷的叶片,正和果儿讨论地脉灵气的流速——之前感应到的“分支节点”,此刻灵气竟迟迟没流到,人参果树苗的叶片也比早上浅了一分,少了些光泽。

  “不是灵气少了,是流得慢了。”果儿指着清灵镜上的纹路,“灵息镜显示灵气浓度没降,但流速只有昨天的七成,像被什么东西挡住了。”

  林木仔细感应了一下,“小树苗感觉地下的‘气路’变窄了,以前灵气能‘跑’着走,现在只能‘慢慢走’,还说‘天变了,路也变了’。”

  “天变了,路也变了……”林木反复琢磨这句话,突然想起镇元子——地仙之祖,与三清四御并列,道家向来讲究“顺天应地”,若天地规则真的变了,道家山门里说不定藏着记载!他翻出桌上的《道家名山志》,指着“龙虎山”那页:“张道陵天师在龙虎山炼丹得道,道家炼丹靠地脉灵气,要是天地规则变了,天师肯定会留下记录!咱们去龙虎山,说不定能找到规则改变的原因!”

  果儿眼睛一亮:“地脉灵气的流动跟着天地规则走,规则变了,地脉自然会滞涩。道家懂‘顺规’,肯定有办法!”

  当天晚上,林木跟小果交代:“地脉灵气流速慢了,可能是深层土壤的‘结构变化’,你帮着测测灵气流动的阻力,我和果儿去龙虎山找些‘古方’参考,说不定能找到引导灵气的办法。”

  小果一口答应。李秀兰听说去道家圣地,给他们装了凡豆糕,笑着说:“求道长给树苗也求个平安符,让它好好帮咱们盯着地脉。”

  第二天到了龙虎山,山间云雾缭绕,空气里的灵气浓度比村里高——灵息镜显示0.4J/,且灵气里没有杂质,只是流动得格外缓。他们先去天师府,府内古樟参天,最老的一棵樟树下,坐着位穿青色道袍的道长,手里拂尘轻挥,正对着树干闭目感应。

  “道长您好。”林木上前拱手,“我们来考察地脉灵气,听说天师府有引导地脉的法子,想请教一二。”

  道长睁开眼,目光落在林木身上时顿了顿,笑着说:“施主身带灵气,是为‘灵气枯竭’而来吧?”

  林木心头一震,连忙点头:“现世几乎没有灵气,不知为何。”

  “非灵气少,是天规变。”道长起身,领着他们往后院的炼丹井走,“两千年前,天师炼丹时,地脉灵气如江河奔涌;后来‘天规易辙’,地脉通路收窄,灵气就滞涩了。井旁石碑刻着《地脉引》,是天师留下的‘顺规之法’,或许能帮到施主。”

  炼丹井的井口用青石围着,旁边石碑斑驳,刻着密密麻麻的古文字,还有几处符文,和瑶池的上古符文不同,透着“顺流”的韵律。果儿蹲在石碑旁,指尖碰了碰符文,突然说:“符文在说‘跟着天走,脉才通’,还说‘天规变在汉武年间,此后脉渐缓’。”

  “汉武年间……”林木心里盘算,这和之前瑶池月华树“三百年前灵气衰退”的时间线能接上,显然天地规则不是突然变,而是逐步调整,最终导致灵气流动滞涩。

  道长指着炼丹井:“井通浅层地脉,天师当年刻下《地脉引》,就是怕天规变后地脉断绝。施主若用灵气催动石碑符文,就能暂时拓宽地脉通路,让灵气流速恢复。”

  林木立刻取出随身的灵植藤枝条,蘸了点瑶池水,轻轻点在石碑符文上——淡绿色的灵气顺着符文蔓延,石碑突然泛出微光,炼丹井里竟传来“汩汩”的轻响,清灵镜上的地脉灵气流速瞬间加快,恢复到昨日的九成!

  “太神奇了!”果儿惊叹!

  道长笑着说:“这只是‘顺规’,要想彻底解决,还得找‘天规变’的根源。天师府藏经阁有《天脉记》,记了汉武年间天规变动的异兆,施主可去一看。”

  跟着道长去藏经阁,翻开泛黄的《天脉记》,上面写着“元封元年,有星坠于东,天现赤云,此后地脉渐滞,灵气日稀”——星坠、赤云,正是天地规则变动的异兆!

  “元封元年……汉武帝封禅那年。”林木心里有了方向,“看来天地规则改变是有诱因的,只要找到这诱因,说不定能逆转!”

  离开天师府时,道长送了他们一张“顺规符”:“后续去青城山、武当山,那里也有道家的‘天规记载’,可一并探寻。”

  夕阳下,林木握着《天脉记》的复印件,怀里的人参果树苗叶片泛着亮绿——天地规则改变的线索找到了,道家山门就是解开谜团的钥匙。

  风穿过竹林,带着缓缓流动的灵气,仿佛在说:天规虽变,地脉未绝,希望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