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华丽预演-《璀璨星河唯你是光》

  清晨六点半,苏晚星工坊的木门刚推开一条缝,就钻进一阵带着凉意的风。她裹了裹身上的薄外套,弯腰将昨晚整理好的珠绣线盒搬到院子里的石桌上——每个木盒上都贴着标签,“牡丹礼服备用金线”“缠枝莲领口米珠”“兰草纹裙摆银线”,分类得整整齐齐。指尖触到冰凉的盒面时,口袋里的手机突然震动起来,屏幕上跳出顾砚深的名字。

  “醒了吗?”顾砚深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带着几分刚起床的低哑,“技术部凌晨跟到城西仓库,拍到秦兆阳和温景然的助理见面了。两人在仓库里待了二十多分钟,技术部截到片段录音,提到‘浙江蚕茧供应商’和‘锦绣阁绣坊的名单’,你今天留意下这两件事。”

  苏晚星握着手机的手紧了紧,目光落在石桌上的线盒上——那些丝线都是用浙江老周供应的6A级蚕茧缫的,细润有光泽,绣出来的纹样才能透着灵气。要是温景然真把供应商抢了,后续的绣品制作就要断档。她刚要应下,院门外就传来“吱呀吱呀”的三轮车声,抬头一看,李师傅正顶着一头霜白的头发,费力地把车斗里的绣品箱搬下来。

  “晚星丫头,快搭把手!”李师傅抹了把额头的汗,车斗里的木箱子上盖着蓝布,掀开一看,里面摆着七八件新绣的工艺品:有绣着“年年有余”的水绿杭绸手帕,鳜鱼的鳞片用“虚实针”一层叠一层,在晨光里泛着像裹了水光的亮;有绷在竹绣架上的牡丹扇面,花瓣用“套针绣”晕出渐变,从绯红到粉白,过渡得比真花还自然;还有几个缀着小珍珠的荷包,珍珠是李师傅托人从苏州挑的淡水珠,颗颗圆润,钉在绣好的缠枝莲纹上,晃一下就叮当作响。

  “昨晚听小陈说,有个姓温的想拿机器绣冒充非遗,还想抢咱们的蚕茧?”李师傅把那方鳜鱼手帕递过来,指尖还沾着没洗干净的浆糊,“我寻思着,预演得让观众看看真东西,就熬夜多绣了几件。你看这鱼鳞,每片都要换三种色线,机器哪绣得出这层次感?”

  苏晚星接过手帕,指腹轻轻蹭过细密的针脚——线与线之间严丝合缝,却又带着手工特有的细微弧度,这是电脑排版的机器绣永远做不到的。她想起前一晚温景然留下的那方机器绣手帕,针脚歪歪扭扭,缠枝莲的纹样边缘还带着毛边,当时没细看,现在跟手里的比,简直像个粗糙的仿制品。

  “老周那边……”苏晚星刚开口,李师傅就摸出了兜里的老年机,屏幕上还贴着透明胶带,是上次摔碎后粘的。“我早就想着给老周打个电话了!”他手指在按键上飞快地按,号码刚拨出去,没等两声就通了,老周的大嗓门瞬间从听筒里冒出来:“老李啊!你可算打电话了!昨晚有个穿西装的年轻人找我,说是什么‘锦官城’的,给双倍价要我这季的新茧,还说要长期合作。我问他要茧子做什么,他说给机器绣品供货,我当场就给怼回去了!咱手工绣用的茧子,要的是细纤度6A、匀度95以上的,他要的那种粗茧子,缫出来的线发脆,绣不了三两下就断,哪配叫苏绣?我跟他说,这季的新茧早留好了,就等你这边要呢,价格跟去年一样,一分不涨!”

  李师傅听得眉开眼笑,挂了电话还忍不住拍大腿:“你看!咱手艺人讲究的是‘守规矩’,不是‘看钱’。老周做了三十年蚕茧生意,啥样的茧子配啥样的绣品,门儿清!温景然想砸钱抢资源,门都没有!”

  苏晚星看着李师傅爽朗的样子,心里的石头落了一半。她刚把绣品箱搬进屋里,就听见院门外传来高跟鞋的声音,抬头一看,沈玥正拎着一个黑色的化妆箱走进来,身上穿的白色卫衣配浅蓝色牛仔裤,却难掩超模的挺拔气场——她的肩线平直,腰肢纤细,就算穿着平底鞋,也比常人高出大半个头。

  “早啊晚星!”沈玥笑着扬了扬手里的保温杯,“我经纪人今早特意给我装的红糖姜茶,说你最近熬了好几个夜,让我给你带一杯。对了,我今早五点就醒了,翻来覆去想走秀的动线,总觉得之前彩排时,在T台第三段那个转身有点急。你看,要是等背景板上的牡丹纹样从花苞完全绽成盛放的样子,我再抬手转身,是不是能让观众更清楚地看到裙摆上的绣纹?”

  苏晚星接过保温杯,指尖触到温热的杯壁,心里泛起暖意。她拉着沈玥走到里屋的工作台前,铺开一张手绘的T台动线图——纸上用不同颜色的笔标了模特的走位、灯光亮起的时间、背景板切换的节点,甚至连每个转身的角度都标得清清楚楚。“我也觉得那个转身可以再调整!”苏晚星指着图上的红点,“你走到这里时,追光会先打在你身上,背景板开始切换纹样,你停一秒,等牡丹完全亮起来,再抬手提裙摆转身,这样裙摆展开的弧度刚好能跟背景板的纹样重合,视觉冲击力肯定更强。”

  两人凑在图纸前,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细节,连转身时手指该怎么放、提裙摆的力度该多大都反复琢磨。正说得热闹,顾砚深推门走进来,手里拿着一个透明的密封袋,里面装着温景然前一晚留下的那方机器绣手帕。

  “非遗协会的李会长刚给我回了消息,”顾砚深把密封袋放在桌上,语气带着几分冷意,“协会的老师傅们鉴定过了,这手帕的针脚间距误差最大有0.3毫米,连苏绣最基础的‘齐针’标准都没达到——真正的齐针绣,针脚间距误差不能超过0.1毫米,还要做到‘线线相压,不露针脚’。温景然拿这种东西来谈‘非遗合作’,根本就是没把手工工艺放在眼里。”

  他指着手帕边角的缠枝莲纹样:“你们看这里,机器绣的线条是直的,没有手工绣的自然弧度,而且纹样边缘有毛边,这是因为机器走线时张力不均匀导致的。真正的手工缠枝莲,线条要像流水一样流畅,每一处转弯都要‘藏针’,不能露线头。”

  李师傅凑过来看了一眼,忍不住皱起眉头:“这哪叫绣品?简直是糊弄人的玩意儿!我学徒的时候,师父要是看到我绣出这样的东西,早把绣花针扔我脸上了!”

  “还有更过分的,”顾砚深拿出手机,调出一张监控截图,“技术部查到,今早七点,温景然的助理去了锦绣阁绣坊。他手里拿着秦兆阳给的绣坊名单,跟张婶说要‘收购绣娘’,给的条件是每月固定工资,还包吃住,但绣娘必须按他们提供的模板绣,不能有自己的设计。张婶当场就把人轰走了,说‘我们绣了一辈子苏绣,是为了让手里的针能“说话”,不是为了做机器的傀儡’。”

  “张婶这话说得对!”苏晚星立刻接话,“锦绣阁的绣娘们最看重的就是绣品的灵气,她们绣的荷花,每片花瓣的颜色都不一样,因为她们会根据光线的变化调整色线——这种‘随景变色’的本事,机器怎么学得来?”

  沈玥听得连连点头:“我之前拍杂志时,见过不少所谓的‘手工绣’,后来才知道都是机器仿的。真正的手工绣,摸上去的质感是不一样的,丝线里有温度,不像机器绣那么生硬。”

  上午九点,团队收拾好东西,往预演场地出发。车子刚拐进场地所在的街道,就看到门口停着几辆运营商的工程车——老张特意提前请了运营商的人来调试信号,避免再出现上次的问题。

  走进场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T台两侧的展柜。展柜用的是透明的防弹玻璃,里面铺着深红色的绒布,李师傅和锦绣阁绣娘们的作品就摆在上面:那方鳜鱼手帕被放在最显眼的位置,旁边摆着绣着仙鹤的团扇,扇面上的鹤羽用“施针”层层叠绣,细腻得能看清每一根羽根的走向;还有复刻的清代“打籽绣”荷包,花蕊是用丝线绕成的小籽,颗颗饱满,像真的花蕊一样;展柜最里面,还放着一个缫丝用的小竹筐,里面装着几颗雪白的蚕茧,旁边贴着一张小卡片,写着“6A级蚕茧——手工苏绣的灵魂原料”。

  “苏小姐,您快来看看这灯光!”老张举着一个银色的测光仪跑过来,脸上带着兴奋,“我们调整了追光的角度和亮度,现在的暖光既能突出礼服上的绣纹,又不会让模特觉得刺眼。您看,我给您演示一下。”

  老张按下手里的遥控器,一束暖黄色的光线从顶部的灯架上射下来,刚好落在展柜里的鳜鱼手帕上。瞬间,手帕上的鱼鳞像是活了过来,泛着细碎的水光,连丝线的纹路都看得清清楚楚。“太好了!”苏晚星忍不住赞叹,“就按这个亮度来。对了,媒体区的采访台,能不能再往展柜这边挪半米?这样记者采访的时候,背景就是我们的绣品,能更好地宣传非遗文化。”

  “没问题!”老张立刻招呼几个工人过来,一起把采访台往展柜方向挪。工人们动作麻利,没几分钟就调整好了位置,还顺便把采访台上的话筒和摄像机都调试了一遍。

  沈玥换上样衣,走到T台入口处。样衣是淡粉色的,上面绣着简单的兰草纹,是为了方便排练特意做的。她踩着平底鞋,深吸一口气,随着老张喊的“开始”,一步步走上T台。她的步点很稳,每一步的间距都一样,走到T台中段的红点标记处时,果然停了一秒——此时,背景板上的牡丹纹样刚好从花苞绽成盛放的姿态,她抬手轻轻提起裙摆,缓缓转身,样衣裙摆展开的弧度,竟跟背景板上的牡丹花瓣边缘严丝合缝。

  “绝了!”造型师站在后台,忍不住鼓掌,“沈玥姐,你这卡点也太准了!正式秀的时候,配上压轴礼服的红色裙摆,肯定能上热搜!”

  沈玥走回后台,笑着擦了擦额头的汗:“主要是晚星的动线图画得清楚,我照着走就好了。对了,正式秀的妆容,我想建议用淡一点的眼妆,突出唇色——礼服领口的缠枝莲绣纹很精致,淡眼妆能让观众的注意力更集中在绣纹上,再配上正红色的唇釉,既优雅又大气,跟手工绣的复古感很搭。”

  造型师立刻拿出一个粉色的化妆本,飞快地记录下来:“我觉得可行!我之前还担心眼妆太淡会显得没精神,现在听你这么一说,反而觉得淡眼妆更能凸显五官的立体感。我这就调整妆容方案,下午给你看效果。”

  上午十点,预演正式开始。嘉宾们陆续进场,每个人手里都拿着一张小小的节目单,节目单的封面是用苏绣绣的小牡丹,虽然只有指甲盖大小,却绣得栩栩如生。王教授一走进场地,就直奔展柜,拿起那方鳜鱼手帕,凑到眼前仔细看:“老李,你这‘虚实针’真是越来越精湛了!你看这鱼鳞,一层叠一层,还透着水光,跟活的一样。我上次在博物馆看到的清代苏绣手帕,也不过如此啊!”

  李师傅站在旁边,笑得合不拢嘴:“王教授过奖了!我就是琢磨着,让年轻人也看看咱苏绣的真本事,别被那些机器绣的东西糊弄了。”

  非遗协会的李会长走到展柜前,拿起那个装着蚕茧的小竹筐,仔细看了看里面的蚕茧:“这就是6A级蚕茧吧?我之前去浙江考察的时候,见过这种蚕茧,缫出来的线细润有光泽,是手工苏绣最好的原料。现在很多人图省事,用机器缫的线,虽然粗细均匀,但少了手工缫丝的韧劲,绣出来的东西容易变形。”

  苏晚星连忙说:“李会长说得对!我们一直坚持用手工缫的线,虽然成本高、耗时长,但绣出来的绣品能保存更久。我们还想在正式秀结束后,开设苏绣体验课,让更多人能亲手感受缫丝、刺绣的过程,了解非遗文化。”

  “这个想法好!”李会长眼睛一亮,“非遗协会可以帮你们对接学校和社区,只要你们愿意教,我们就愿意推广。现在年轻人对非遗文化的兴趣越来越浓,就是缺一个能亲身体验的机会,你们这个体验课,刚好能填补这个空白。”

  就在这时,场地里的音乐突然响起,预演正式开始。第一位模特穿着绣着兰草纹的淡绿色礼服,缓缓走上T台。她的步点很轻,淡绿色的裙摆随着步伐轻轻摆动,兰草的叶片用“缠针绣”勾勒,像是在风里轻轻摇晃。观众席里,不少人拿出手机,对着模特拍照,还有人小声赞叹:“这绣纹也太精致了吧!兰草的叶脉都看得清清楚楚。”

  第二位模特穿着绣着荷花的浅粉色礼服,裙摆上的荷花用“盘金绣”勾勒,金线在灯光下闪闪发光。她走到T台中央,轻轻转身,裙摆展开,像一朵盛开的荷花,引得观众席里响起一阵掌声。

  第三位模特穿着绣着祥云的深蓝色礼服,祥云纹样用“戗针绣”绣成,层次分明,立体感十足。她的步伐沉稳,深蓝色的礼服在暖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大气,不少嘉宾都忍不住点头称赞。

  终于,轮到沈玥压轴出场。音乐突然变得舒缓,追光缓缓亮起,沈玥穿着那件红色的牡丹礼服,一步步走上T台。礼服的裙摆很长,拖在T台的丝绒面上,红色的丝线上绣着一朵朵盛开的牡丹,每一朵牡丹都用“套针绣”叠了七层,从花瓣尖的绯红到花芯的鹅黄,渐变得比真花还自然。

  她走到T台中央,停下脚步——此时,背景板上的牡丹纹样刚好亮到最盛,她抬手轻轻提起裙摆,缓缓转身。红色的裙摆展开,像一朵巨大的牡丹在T台中央绽放,追光打在丝线上,泛出细碎的金光,连牡丹花瓣上的纹路都看得清清楚楚。

  观众席瞬间爆发出热烈的掌声,王教授激动地站起来,连连点头:“好!太好了!这才是非遗该有的样子!既有老手艺的魂,又有新时尚的劲!我一定要在博物馆的非遗特展上,给你们留一个专门的展区!”

  沈玥走回后台时,苏晚星立刻迎上去,递过一瓶温水:“太完美了!你刚才那个转身,简直把牡丹的灵气都带出来了。”

  “主要是礼服太漂亮了,”沈玥接过温水,笑着说,“这手工绣的纹样,在灯光下看更精致了。我刚才在T台上,都能感觉到观众的热情,这种感觉比走国际大牌的秀还让人激动。”

  顾砚深走过来,手里拿着一个平板电脑,脸上带着笑意:“直播数据出来了,在线人数已经突破八十万,评论区全是夸苏绣好看的。还有几个文创品牌的负责人,刚才跟我聊,想跟我们合作开发苏绣周边产品,比如笔记本、丝巾、首饰之类的。他们还说,愿意承担大部分的成本,只要我们能提供刺绣技术支持。”

  苏晚星接过平板电脑,看着屏幕上的评论:“‘第一次知道苏绣这么美,以后要多关注非遗文化’‘这件牡丹礼服也太绝了,想知道有没有同款裙子卖’‘希望能有机会学苏绣,太有意思了’……”看着这些评论,她的眼眶突然湿润了——他们之前熬了那么多夜,解决了那么多问题,从供应链危机到模特受伤,从负面新闻到资本算计,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让更多人了解苏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