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汐语的吩咐下,前面蒸的几屉糕点,分别打包好,这是她今日要送到各府上的。
“美娟,送往丞相府的点心打包好了吗”霍美娟赶紧点头:“姑娘,早已备好了。”她转身取出一个特别精致的礼盒,“这是丞相府的。”
这礼盒比售卖的礼盒更为精美,内置八格,每格一种糕点,还有她亲自酿的桂花酿。金汐语特意为身为丞相夫人的婶婶准备了这份厚礼,里面还夹了张手写卡片,字迹娟秀:“侄女汐语敬上”。
除了丞相府,她也给堂姐金真玉、田尚书府上、丰和公主东方若华...等几位交往的,一一派人送去了糕点。
不多时,金夫人带着一群下人来了,并送上了贺礼。
“婶婶,您怎么亲自来了,叫家丁送来就好了。”
“你开业这么大的事,婶婶怎会不亲自来庆贺呢。”
“婶婶,您能亲自来,我这小店蓬荜生辉,定能日进斗金呢。”
“呵呵呵,你这丫头,心灵手巧,原本还想给你撑撑门面的,看你这门面、做的糕点,哪用的上我,你这糕点铺子,定会成为京城中第一的。”
“哈哈哈,婶婶,借您这金口玉言,我这生意一定会火呢。”
两人说笑着,堂姐金真玉、田雅馨、东方若华都纷纷前来。金汐语不卑不亢地接待着,让每个人都感受到尊重却不失身份。
金汐语将她们安排到雅间,并让人送上点心。
见到众人,虞沁词少不得打声招呼,看到虞沁词,众人都很惊讶,这尊大神怎么也来了。但很快也释然了,他是金汐语的上司,来祝贺,也不奇怪。只不过大家见他在场,倒都有些拘束。
虞沁词知道他在这,大家都会不自在,稍坐了片刻,便起身告辞了,金汐语也知道这点,并未挽留。
过了一会,还来了一位不请自到的不速之客,见到萧敏杰,金汐语不由一阵头痛,害怕他在这种场合,说出不当言辞。
“金姑娘,萧某不请自到,你不会怪罪吧。”
“哪里,哪里,萧公子能亲临小店,给小店增添人气,我很是高兴。”
好在萧敏杰还知道分寸,两人寒暄了几句,他送上贺礼,没有多说什么。
“吉时到!”门外一声吆喝,金汐语深吸一口气,走到门前。
街上已经聚了不少人,大多是被这新颖装修吸引来的街坊。金汐语亲手揭开匾额上的红绸,鞭炮随即噼啪炸响,孩子们捂着耳朵又笑又跳。
“‘金桂福记糕点’今日开张,所有糕点尝鲜价五折,前十位顾客还赠桂花蜜一瓶!”金汐语朗声道,声音清亮却不刺耳。
人群一阵骚动,很快就有几个胆大的跨进门来。
“这桂花糕的形状倒是与别家不同,也不知道样子好看,味道是不是也一样好吃。”一位老先生首先被糕点的样子吸引,指着柜台上陈列的样品问道。
的确不同。金汐语的桂花糕首先在外形上下了很大功夫,她让人做出了不同的模板,有各式花的形状,有可爱的卡通小动物,就是不吃,看着都赏心悦目。糕点是用牛乳、鸡蛋调配的,奶香味、蛋香味十足。
“这是我家店铺独创的千里奶香桂、千层桂花糕、桂花糖蒸新栗粉糕、桂花桃皮酥、百花糕、红枣养容糕.....用的是独特的配方,老少皆宜。”金汐语亲自介绍,“您尝一个?”
老先生迟疑地接过小碟,咬了一口,顿时睁大眼睛:“唔!入口即化,桂香清雅,甜而不腻!给我包两盒!”
开门红引来更多顾客,不一会儿,铺子里就挤满了人。霍美娟和甜甜、点点,刚开始看到这么多人进来,虽然提前训练过,还是有些慌乱起来,但看到金汐语镇定、忙而不乱的介绍,慢慢平静下来,收银、包装、补充货品,训练有素的成效显现出来。
“金桂福记糕点”一炮打响,一传十,十传百,一整天人流川流不息。
快到午后,店里依旧人头攒动,金汐语和田雅馨在一旁说着话,来祝贺的众人,见店里生意繁忙,陆续告辞回去,田雅馨留下来帮忙。
忽听门外一阵马蹄声。一辆装饰华贵的马车停在铺前,车帘掀起,一位衣着不凡的中年女子下车进来。
“这就是今日传得沸沸扬扬的糕点铺子?”女子打量着四周,眼神挑剔。
金汐语愣了一下,听此人话语,一种来者不善的味道,不知道此人是谁,正要上前招呼,田雅馨扯了扯她的衣袖,悄悄在她耳边说:“汐语妹妹,这人是京城最有名的美食评论家苏大家,据说她的一句好评能让小店门庭若市,一句贬损就能让大酒楼生意冷落半月。”
“苏大家光临,蓬荜生辉。”知道此人是谁了,金汐语不卑不亢的上前施礼,她对自己的糕点很有信心,不管这人是来砸场子,还是捧场的,自己诚心应对就是。“不知有何可以效劳?”
苏大家微微颔首,目光扫过糕点柜:“都说你这儿的糕点别致,每样给我包一份。”
金汐语亲自挑选装盒,额外赠了一壶刚泡好的桂花茶。苏大家当即在店中小桌旁坐下,打开盒子,取出银箸,小心翼翼地尝了一块桂花糕。
店内突然安静下来,所有人都屏息看着这位美食大家的表情。只见她细嚼慢咽,眉头先是微蹙,继而舒展,最后眼中闪过一丝惊异。
原本进来时的挑衅和傲慢荡然无存,说实在话,这些糕点实在太让人惊艳了,征服了她的味蕾。这是她吃了这么久,独一无二的味道。
“妙!”苏大家放下银箸,“桂花香气层次分明,先是鲜花的清新,再是蜜糖的醇厚,最后回味有一丝若有似无的橙皮香,解了甜腻。”
金汐语微笑:“苏大家果然厉害,我在蜜中确实加了少许橙皮一同腌制,去涩增香。”
苏大家又尝了桂花糯米糍,再次点头:“外皮q弹不粘牙,馅料饱满不甜腻。金东家年纪轻轻,有此手艺,难得。”
她站起身,环视店铺一周:“装修也别致,清新脱俗,与糕点相得益彰。明日我的食评中会有一篇专写‘金桂福记糕点’。”
众人哗然。苏大家的美食评论在京城颇有影响力,这意味着“金桂福记糕点”很快会成为话题中心。
果然,第二天苏大家的食评一出,铺子门前立刻排起了长队。金汐语不得不临时又多招了两个大婶和两个小姑娘帮忙,还限制了每人购买数量,以免后面的顾客空手而归。
铺子开张的第十天,丞相府派人送来请帖,说是丞相夫人要举办茶会,指定“金桂福记糕点”供应全部茶点。
金汐语心知这是婶婶暗中相助,不敢怠慢,连夜带着妇人们精心准备。茶点她特意做了创新,将传统桂花糕与西式点心结合,做出了风格各异的桂花风格茶点。
丞相夫人的茶会上,这些别致的点心成了焦点。贵妇们纷纷打听出自何家铺子,金夫人便顺势推荐了侄女的“金桂福记糕点”。
一夜之间,金汐语的糕点成了京城时尚。不仅各家府邸争相订购,连宫里都派了太监来采买,说是某位妃嫔尝了后甚是喜欢。
生意火爆带来了可观收入。金汐语算了算账,开张不到半月,已经净赚了足以支付三个月房租和工钱的银子。她将店里人的工钱提高了两成,还设立了奖励机制,卖得越多,提成越高。
“美娟,送往丞相府的点心打包好了吗”霍美娟赶紧点头:“姑娘,早已备好了。”她转身取出一个特别精致的礼盒,“这是丞相府的。”
这礼盒比售卖的礼盒更为精美,内置八格,每格一种糕点,还有她亲自酿的桂花酿。金汐语特意为身为丞相夫人的婶婶准备了这份厚礼,里面还夹了张手写卡片,字迹娟秀:“侄女汐语敬上”。
除了丞相府,她也给堂姐金真玉、田尚书府上、丰和公主东方若华...等几位交往的,一一派人送去了糕点。
不多时,金夫人带着一群下人来了,并送上了贺礼。
“婶婶,您怎么亲自来了,叫家丁送来就好了。”
“你开业这么大的事,婶婶怎会不亲自来庆贺呢。”
“婶婶,您能亲自来,我这小店蓬荜生辉,定能日进斗金呢。”
“呵呵呵,你这丫头,心灵手巧,原本还想给你撑撑门面的,看你这门面、做的糕点,哪用的上我,你这糕点铺子,定会成为京城中第一的。”
“哈哈哈,婶婶,借您这金口玉言,我这生意一定会火呢。”
两人说笑着,堂姐金真玉、田雅馨、东方若华都纷纷前来。金汐语不卑不亢地接待着,让每个人都感受到尊重却不失身份。
金汐语将她们安排到雅间,并让人送上点心。
见到众人,虞沁词少不得打声招呼,看到虞沁词,众人都很惊讶,这尊大神怎么也来了。但很快也释然了,他是金汐语的上司,来祝贺,也不奇怪。只不过大家见他在场,倒都有些拘束。
虞沁词知道他在这,大家都会不自在,稍坐了片刻,便起身告辞了,金汐语也知道这点,并未挽留。
过了一会,还来了一位不请自到的不速之客,见到萧敏杰,金汐语不由一阵头痛,害怕他在这种场合,说出不当言辞。
“金姑娘,萧某不请自到,你不会怪罪吧。”
“哪里,哪里,萧公子能亲临小店,给小店增添人气,我很是高兴。”
好在萧敏杰还知道分寸,两人寒暄了几句,他送上贺礼,没有多说什么。
“吉时到!”门外一声吆喝,金汐语深吸一口气,走到门前。
街上已经聚了不少人,大多是被这新颖装修吸引来的街坊。金汐语亲手揭开匾额上的红绸,鞭炮随即噼啪炸响,孩子们捂着耳朵又笑又跳。
“‘金桂福记糕点’今日开张,所有糕点尝鲜价五折,前十位顾客还赠桂花蜜一瓶!”金汐语朗声道,声音清亮却不刺耳。
人群一阵骚动,很快就有几个胆大的跨进门来。
“这桂花糕的形状倒是与别家不同,也不知道样子好看,味道是不是也一样好吃。”一位老先生首先被糕点的样子吸引,指着柜台上陈列的样品问道。
的确不同。金汐语的桂花糕首先在外形上下了很大功夫,她让人做出了不同的模板,有各式花的形状,有可爱的卡通小动物,就是不吃,看着都赏心悦目。糕点是用牛乳、鸡蛋调配的,奶香味、蛋香味十足。
“这是我家店铺独创的千里奶香桂、千层桂花糕、桂花糖蒸新栗粉糕、桂花桃皮酥、百花糕、红枣养容糕.....用的是独特的配方,老少皆宜。”金汐语亲自介绍,“您尝一个?”
老先生迟疑地接过小碟,咬了一口,顿时睁大眼睛:“唔!入口即化,桂香清雅,甜而不腻!给我包两盒!”
开门红引来更多顾客,不一会儿,铺子里就挤满了人。霍美娟和甜甜、点点,刚开始看到这么多人进来,虽然提前训练过,还是有些慌乱起来,但看到金汐语镇定、忙而不乱的介绍,慢慢平静下来,收银、包装、补充货品,训练有素的成效显现出来。
“金桂福记糕点”一炮打响,一传十,十传百,一整天人流川流不息。
快到午后,店里依旧人头攒动,金汐语和田雅馨在一旁说着话,来祝贺的众人,见店里生意繁忙,陆续告辞回去,田雅馨留下来帮忙。
忽听门外一阵马蹄声。一辆装饰华贵的马车停在铺前,车帘掀起,一位衣着不凡的中年女子下车进来。
“这就是今日传得沸沸扬扬的糕点铺子?”女子打量着四周,眼神挑剔。
金汐语愣了一下,听此人话语,一种来者不善的味道,不知道此人是谁,正要上前招呼,田雅馨扯了扯她的衣袖,悄悄在她耳边说:“汐语妹妹,这人是京城最有名的美食评论家苏大家,据说她的一句好评能让小店门庭若市,一句贬损就能让大酒楼生意冷落半月。”
“苏大家光临,蓬荜生辉。”知道此人是谁了,金汐语不卑不亢的上前施礼,她对自己的糕点很有信心,不管这人是来砸场子,还是捧场的,自己诚心应对就是。“不知有何可以效劳?”
苏大家微微颔首,目光扫过糕点柜:“都说你这儿的糕点别致,每样给我包一份。”
金汐语亲自挑选装盒,额外赠了一壶刚泡好的桂花茶。苏大家当即在店中小桌旁坐下,打开盒子,取出银箸,小心翼翼地尝了一块桂花糕。
店内突然安静下来,所有人都屏息看着这位美食大家的表情。只见她细嚼慢咽,眉头先是微蹙,继而舒展,最后眼中闪过一丝惊异。
原本进来时的挑衅和傲慢荡然无存,说实在话,这些糕点实在太让人惊艳了,征服了她的味蕾。这是她吃了这么久,独一无二的味道。
“妙!”苏大家放下银箸,“桂花香气层次分明,先是鲜花的清新,再是蜜糖的醇厚,最后回味有一丝若有似无的橙皮香,解了甜腻。”
金汐语微笑:“苏大家果然厉害,我在蜜中确实加了少许橙皮一同腌制,去涩增香。”
苏大家又尝了桂花糯米糍,再次点头:“外皮q弹不粘牙,馅料饱满不甜腻。金东家年纪轻轻,有此手艺,难得。”
她站起身,环视店铺一周:“装修也别致,清新脱俗,与糕点相得益彰。明日我的食评中会有一篇专写‘金桂福记糕点’。”
众人哗然。苏大家的美食评论在京城颇有影响力,这意味着“金桂福记糕点”很快会成为话题中心。
果然,第二天苏大家的食评一出,铺子门前立刻排起了长队。金汐语不得不临时又多招了两个大婶和两个小姑娘帮忙,还限制了每人购买数量,以免后面的顾客空手而归。
铺子开张的第十天,丞相府派人送来请帖,说是丞相夫人要举办茶会,指定“金桂福记糕点”供应全部茶点。
金汐语心知这是婶婶暗中相助,不敢怠慢,连夜带着妇人们精心准备。茶点她特意做了创新,将传统桂花糕与西式点心结合,做出了风格各异的桂花风格茶点。
丞相夫人的茶会上,这些别致的点心成了焦点。贵妇们纷纷打听出自何家铺子,金夫人便顺势推荐了侄女的“金桂福记糕点”。
一夜之间,金汐语的糕点成了京城时尚。不仅各家府邸争相订购,连宫里都派了太监来采买,说是某位妃嫔尝了后甚是喜欢。
生意火爆带来了可观收入。金汐语算了算账,开张不到半月,已经净赚了足以支付三个月房租和工钱的银子。她将店里人的工钱提高了两成,还设立了奖励机制,卖得越多,提成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