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心不在焉-《护夫娇妻三姐妹异世名动天下》

  因为翼王的事,一切陷入了僵局。明知道翼王躲藏在明墨堡,他们却没有办法进入明墨堡,要找到一个合适的理由,可不容易。

  两人商议了一番,只有按兵不动,寻找时机。一晃两个月过去了。

  深秋的晨光,仿佛要抓住最后一瞬,展现灿烂的机会,一路留下最细腻的光,像是散落的金沙,透过雕花木窗棂,洒在提督府的青石地面上。

  金汐语穿着一身簇新的六品女官秋装,这是虞沁词找了宫中最好的绣娘,特意为她订做的。

  颜色不像提督府侍卫穿得那种深深的暗红,她的这件颜色略显得淡些,料子更柔软些,衬得她的肤色更柔和些。

  金汐语坐在自己的书案后,面前堆着小山似的卷宗,手里拿着一支细细的毫笔,笔杆抵着下巴,一双灵动的眼睛骨碌碌转着,心思显然不在那些枯燥的文书上。

  窗外明明暗暗的光影照进书案,空气里浮动着墨香和淡淡的樟木气息。庭院中那株粗壮的银杏,执着得残留着最后的甜香。

  “唉—”她拖长了调子,发出一声毫无女官端庄可言的叹息,苦笑了一下,这还是头一回,她做事没有这么不专心过,她这是怎么了。

  这声叹息,引得旁边正在埋头抄录的两名女书吏抬起头来,向她投来疑惑的一瞥。

  金汐语立刻换上一个俏皮的笑容,摆了摆手,示意无事。两名女书吏笑着摇摇头,继续与笔墨奋战。

  由于提督府中,只有金汐语一名女子,为了她行事方便,虞沁词又调了两名会识字的暗卫,辅助金汐语。

  随后,金汐语又换上一个俏皮的笑容,为自己的举动感到好笑。她哪里是无事?她心里正翻江倒海呢。

  自那次从太后宫中回来,虞沁词——那位权势显赫、外人眼中冷面冷心的提督主,两人坦诚相对,对她格外的更加温柔了。

  不知是哪一天,两人从各自睡的一张床,到睡到了一起。虽然虞沁词并没有别的暧昧的举动。

  起初,她还有些惴惴不安,不知这打破了界限的“坦诚”会带来何种变化。是尴尬?是疏远?还是……一切照旧?

  然而,日子如水般流过,变化确实发生了,却并非她预想中的任何一种。

  那是一种无声的浸润,如同春雨润物,悄然改变着他们相处的每一寸光阴。虞沁词待她,依旧有上司的威严,却更多了几分难以言喻的纵容和……嗯,温暖?

  而她,在他面前,也愈发收不住本性里那份跳脱与活泼。

  就比如现在,她看着窗外高远湛蓝的天,脑子里想的却是:虞沁词这会儿在干嘛呢?是在宫里陪着小皇帝早朝,听着那些朝臣们絮絮叨叨?

  还是已经回到宫中,在为他单独准备的一间房里处理政事。想到他对着一堆批文,眉头微蹙的样子,她就很想出现在那里?

  对了,早上她为他准备的那盏参茶他喝了吗?自己昨天特意给他做了一些桂花糕点,他有没有记得,在觉得疲惫的时候含一颗?

  想到他那张清俊却总是过于苍白的脸,偶尔因她一些无伤大雅的玩笑或莽撞举动而露出一丝无奈,甚至极浅极淡的笑意时,金汐语就觉得心头像被羽毛轻轻拂过,痒痒的,暖暖的。

  想到这些,她再也坐不住了,俏皮的一笑,拿起一张纸笺,提笔蘸墨,手腕轻转,一行簪花小楷便跃然纸上:

  “虞提督大人亲启:不知大人今日公事可还顺利,陛下今日功课可有进步?大人操劳国事,亦请记得歇息。另,前几日,刑部所呈之江南盐务卷宗,内有几处疑问,标了朱笔,盼大人得暇指点。

  今日天光甚好,提督府庭院银杏香味犹存,还记得我们在府中的后园,赏杏的时光吗?

  那时,你说府中的这棵百年银杏树很有灵性,今晚虽然不是中秋的十六,但却是一月中最美的十六,快入冬了,虞提督要不要去感受一下它最后的仙气。

  您麾下最最勤勉、聪明无比的女官金汐语 敬上。”

  写完,金汐语吹干墨迹,自己先读了一遍,忍不住“噗嗤”笑出声来。又引得两名女书吏侧目。金汐语冲她们俏皮地摆了摆手。

  “金女官,今日怎么如此高兴,是碰到什么喜事了吗。”两名女官打趣道。

  和金汐语相处了一段时间,她们都很喜欢这位,私下里对她们和善,又对她们如同姐妹的金夫人。而在日常的公事中,耐心教导她们的金女官。

  金汐语不好意思地嘿嘿一笑,冲着两位女官说言不由衷地说:“一时想起,天气很凉了,今晚吃锅子一定很美,想到这,我馋得要流口水了呢,今晚,大家一起吃锅子噢。”

  “太好了,金女官,这下我们有口福了,一说到锅子,我都没心思干活了呢。”

  “可不是吗,金女官,吃了您做的锅子,我觉得别的食物如同嚼蜡。”

  “哈哈,那我们今晚早些回去,我好好做一锅。”

  “好咧 ,好咧,那我们加快速度。”

  金汐语坐下来,又看了一遍纸笺的内容,这语气,哪里是下级对上级的呈报,倒像是……像是朋友间的闲聊,好像还有些暧昧,她忽然脸一红,觉得有些不合适。自己何曾写过这样语气的信,她抓起纸笺揉成了一团。

  忽然又鼓起勇气般,想象着虞沁词看到这纸笺时的表情,嘴角极轻微地向上牵动微笑的样子,她又觉得一定很有意思,想了想,又展平了纸笺。

  她唤来千云,将纸笺封好,嘱咐道:“送去宫中,呈给虞提督。”

  千云应声下去,金汐语知道,千云有和宫里联系的方式,有人会将信安全的送到的。

  看着千云躬身退下,金汐语这才心满意足地拿起一份卷宗,开始她今日真正的工作。为了待会儿可能有的“指点”,她还是得先把这些疑难处,琢磨得更透彻些才行。

  约莫一个时辰后,金汐语正静下心来,完全投入到公事中时,分析着卷宗头晕眼花时,忽听得门外传来一阵轻微却熟悉的脚步声。

  那步子不疾不徐,带着一种特有的谨慎与沉稳。

  她心头一跳,立刻抬起头。

  果然,虞沁词的身影出现在门口。他今日穿着绯色的蟒袍,腰束玉带,衬得身形愈发挺拔清瘦。

  阳光从他身后照进来,在他周身勾勒出一圈淡淡的光晕,让他那张素来没什么表情的脸,也仿佛柔和了几分。

  他目光掠过两个慌忙起身行礼的女书吏,最后落在了金汐语身上。

  金汐语赶紧放下笔,站起身,像两位女书吏一样规规矩矩地福了一礼:“虞提督。”

  虞沁词微微颔首,算是回礼,声音平淡无波:“金女官,关于江南盐务的卷宗,随本督来书房详谈。”

  “是。”金汐语压下心底那点小小的雀跃,拿起早已准备好的卷宗,低眉顺眼地跟在他身后,活像一只乖巧的小鹌鹑。

  跟在虞沁词身后,三步两步,来到提督府内专属的枢机房。这里比她的教官室更加肃静,更加宽大,四壁皆是书架,堆满了书籍卷轴,空气里弥漫着更浓郁的墨香和一丝若有若无的冷冽檀香。

  刚进入房中,金汐语就撞进了一个宽大的怀抱,虞沁词立在原地,将她整个身子圈在怀中。

  金汐语愣了下,不曾想,他竟然立在了原处。

  金汐语脸一红,虞沁词挑眉看着眼前的女子,却是抱着金汐语,走向那个宽大的紫檀木书案,坐在椅子上。

  “夫人有哪里不明?”他眼中含笑,修长的手指轻轻抬起金汐语的下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