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赐婚的圣旨-《护夫娇妻三姐妹异世名动天下》

  东方晨远鼓起勇气道:“母后,此事可否以后再议?儿臣想与虞提督商议一下...”

  “皇上!”太后打断他,语气骤然严厉,“您是一国之君,难道连给一个宦官指婚的小事都要问计于臣子吗?还是说,皇上觉得哀家的建议不妥?”

  小皇帝被太后的气势震慑,一时语塞。他年仅十一,登基不过一年,朝政大事虽然全由虞提督辅佐把持,但太后是他的母亲,朝政上的事,私下里也会教导他一二,平日里对他也是严格要求,却从未如此逼人。

  “儿臣...儿臣这就下旨。”东方晨远低下头,声音细若蚊蝇。

  太后满意地点头:“很好。来人,备笔墨。”

  东方晨远心中越发困惑。他虽然小,但听说过宫中有些权势熏天的宦官会暗中娶妻,甚至纳妾,但那多是双方利益交换,只是暗中行事。像这样由太后亲自指婚,且将朝廷重臣之女下嫁宦官的情况,闻所未闻。

  小皇帝忽然想起前几天到母后的流岚宫请安,偷听到母后和身边的大宫女琪花、瑶草的闲谈。太后因虞沁词全权处理朝政早已心存芥蒂,而太尉吴凌霄因和母后因修缮流岚宫之事,多次顶撞过太后,太后一直想找机会打压他。

  难道...东方晨远不敢再想下去。他抬头看向太后,母亲美丽的脸上带着温和的微笑,眼神却冷如冰霜。

  东方晨远在紫檀木案前坐下,小太监端来笔墨,他提起御笔,却迟迟无法落笔。这笔比他平时习字用的笔要重得多,握在手中沉甸甸的,仿佛有千斤重。

  “皇上还在等什么?”太后柔声催促,那声音里的温度让东方晨远不寒而栗。

  小皇帝咬紧下唇,总觉得有哪里不妥,但终于落笔书写。墨迹在明黄的绢帛上晕开,一字一句都像是烙铁烫在他的心上。他写得很慢,希望有人能突然出现打断这一切,但文泰殿内静得可怕,只有笔尖划过绢帛的沙沙声。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宦官虞沁词虞提督,先是侍奉先帝,现又精心辅佐皇上,勤勉恳恳,忠心可嘉。特赐婚太尉吴凌霄之女吴青冥,此女与虞提督正是良配。择吉日完婚,以示皇家恩典。钦此。”

  写到最后两个字时,东方晨远的手抖得厉害,“钦此”二字写得歪歪扭扭,全然不像平日里太傅夸奖的工整字迹。

  太后取过圣旨,仔细查看后满意地点头:“皇上字越发进益了。”

  看着东方晨远虽然做了,但皱着眉头,一脸迷惑又六神无主的样子,秋艳如有点不忍。她走到龙椅前,轻轻抚摸了一下雕龙刻凤的扶手,和气温和地问道:“皇上可知哀家为何要这样做?”

  东方晨远迟疑地摇头:“儿臣不知。”

  太后转身,目光如炬:“因为你要记住,你是皇帝。皇帝的心意,就是天下的法则。你要谁生,谁就生;要谁死,谁就死;要谁荣华富贵,谁就荣华富贵;要谁身败名裂,谁就身败名裂。”

  小皇帝似懂非懂地看着母亲。

  太后继续道:“太尉吴凌霄自恃在先帝时立下汗马功劳,屡次反对哀家的流岚宫修缮;至于虞沁词...”她冷笑一声,“仗着先帝的遗诏,虽辅佐你,但有些地方管的太多。你是皇上,不能事事都听他的。

  哀家这一石二鸟之计,既羞辱了吴家,又侧面敲打了一下虞沁词,让他知道,你才是真正的皇上,否则朝中大臣们,只知有虞沁词,而不知还有个皇上。

  让大臣们也看一看,你才是真正的主宰,你才是那个可以给予生杀大权的人,岂不妙哉?”

  东方晨远震惊地望着母亲,他从未听过母亲对他如此直白地谈论权谋之术。

  “可是...可是那吴小姐何其无辜?而且听母后的意思,也是羞辱虞提督,虞提督对我亦师亦友,这要对他是不是也不好。”小皇帝忍不住问道。

  太后轻笑:“在这深宫之中,谁人无辜?皇上要学的第一课就是:为君者,不可有过多的慈悲心。”

  她走到东方晨远面前,俯身与他平视,声音柔和下来:“远儿,你要明白,母后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这江山看似稳固,实则暗流涌动。若不狠心,你我母子迟早为人所制。”

  东方晨远望着母亲美丽而冷酷的面容,心中涌起一阵寒意。他忽然想起先帝在世时,常抱着他坐在这个龙椅上,教导他“为君者当以仁德治天下”。那时的太后,还是温柔娴淑的皇后,会亲手为他缝制衣裳,会在先帝严格要求时为他求情。

  先帝驾崩不过一年,一切都已经变了。

  “儿臣...明白了。”东方晨远低声应道,心里却一片混乱。

  太后满意地直起身:“很好。今日之事,不必多想。明日太傅给你上课时,你要专心学业,多想多问,莫要辜负先帝和哀家的期望。”

  东方晨远看着母亲离去的背影,忽然觉得殿内空旷了许多。他不太明白为何要给一个太监赐婚,但既然母后说了,想必是有道理的。他摇摇头,将此事抛诸脑后,又拿起方才未看完的奏折,却不知这一纸婚书,将在宫中掀起怎样的波澜。

  第二日,像往常一样,议论完朝政,众人欲要离去时,太后秋艳如在众宫女们的簇拥下,来到大殿,众大臣见到她,倒没有觉得有什么诧异,她虽为女子,但身为太后,又是小皇帝的母后,有些事,是需要她这个母后把关的。

  “众位大臣且慢走一步,哀家有一事要宣告。”说完,太后捧出明皇色的诏书,又解释道:“此事关系重大,是皇上体恤虞提督,特意嘉奖他的,由哀家亲自宣读。”。

  众大臣一听,竟然关心到虞提督,不约而同的看向了虞提督,随后竖起耳朵听旨。

  “虞提督,接旨。”太后捧着诏书缓缓出声。

  虞提督闻言面色不见异常,站出来跪在地上。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宦官虞沁词虞提督,先是侍奉先帝,现又精心辅佐皇上,勤勉恳恳,忠心可嘉。特赐婚太尉吴凌霄之女吴青冥,此女与虞提督正是良配。择吉日完婚,以示皇家恩典。钦此。”

  圣旨刚宣读完,众大臣“哗”的一声,窃窃私语起来,面部表情各异。嘴上不敢说,实则心里在猜测,不知太后宣读这场荒唐的婚事是何用意,但无人敢公开反对太后的决定,这两个人之间的较量,他们谁都不想把火引到自己身上。

  众大臣的眼神又不约而同的转到朝中的两个中心人物虞沁词和太尉吴凌霄身上,特别是虞沁词,看他是如何反应。

  太尉吴凌霄由刚听到诏书时的不敢置信,到现在一副呆若木鸡的表情。

  虞沁词跪在原地,脑中飞速思考着这突如其来的赐婚,和背后的含义。他深知太后绝非心血来潮之人,此举必定有所图谋。

  而现在这道旨意,不但是明晃晃的对他羞辱,更是对他的下马威。

  他不卑不亢地开口:“太后娘娘,难道忘记了,臣身为宦官,怎能娶妻,耽误良家女子终身?还请太后和皇上收回成命。”

  秋艳如笑容不变:“虞提督过谦了。宦官对食古已有之,何况这是先帝默许的,今日不过是皇上看虞提督劳苦功高,身边却连个知冷知热的人都没有,体恤虞提督,特意给你的恩典。”

  虞沁词冷冷地抬起头,声音微斩钉截铁:“太后娘娘,辅佐皇上是臣的职责所在,也是臣的本份,臣不觉得辛苦。倒是臣乃卑微之躯,岂敢高攀吴大人千金?恳请太后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