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我通过千辛万苦,倒是找到了那对丢失的阴阳九龙壁,但九龙壁柱上的金龙,始终没有找到。”
“有查过,皇陵布防图的相关人员吗?”
查过,建造这个皇陵的建造人、设计人、石匠、木匠、泥瓦匠、工艺师等都有造册,这些人都签了保密书,而且每年都要到衙门报到一次,随时掌握他们的情况。
不过,这些人都是流水分工作业,其实了解的信息并不多,而唯一能掌握具体核心的是设计人。隆、顺、永、固、丰、元六个墓群,最后一个元字号设计人是杨文墨。
自永帝开始,立下不成文的规定,每代的设计师跟守墓陵的人一样,永远不能出墓陵。我找到杨文墨了解情况,据他说,他从来没有接触过外面的任何人。
剩下的就是查墓陵的图纸,皇宫有一个专门存放重要秘密资料和最贵重物品的地方,有重兵把守,墓陵的图纸收藏在一个独立的房间。
房门有三个钥匙孔,保管墓陵图纸的一共是三人,三人各有一把钥匙,只有三人共同在场,同时打开钥匙孔,才能打开房门。
三个人到场,钥匙都没有丢,在三个人的见证下,打开房门,墓陵的图纸也没有动过的痕迹。
虞沁词沉着声音,声音里有落寂和一筹莫展的无奈。
金汐语听着,陷入了沉思,这个案子扑朔迷离的程度超出了她的想象。房间里平静无声,两人的内心却不平静。
过了一会,虞沁词又缓缓开口:“我在查此案时,对前刑部尚书云瑞祥之案很迷惑,顺便也查看了一下他的案件, 前刑部尚书云瑞祥定的是偷盗九龙壁和谋权篡位罪。
可他的卷宗却寥寥数语,没有详细调查,就匆匆结案了,可笑的是里面疑点重重,不知怎么就结了案。
卷宗中说云瑞祥是皇陵的主使人,从他家中抽查出了与偷盗者的来往信件及皇陵地图,还有成箱的金子。
既然云瑞祥是主使人,却没有从他口中问出九龙壁的下落。既然有和偷盗者的来往信件,案件却没有提这个偷盗者是谁,既然有皇陵地图,却没有说这个皇陵地图是如何得到的。
至于说从云瑞祥家中搜查出成箱的金子,更是前言不搭后语,既然云瑞祥是主使人,为什么是从他家中搜查出的金子,不是应该他给别人金子吗,而且也没有说这些金子是谁给的。
总之,这个案件定的可笑之极,但盖棺定论的是兴帝,他还不让再追究此案,此案就这么不了了之了。
金汐语听得心潮澎湃,对虞沁词分析的疑点,她早想到了,只是故意没有提出来,现在不是说的时机,她想以后找机会看了云家的卷宗,再说出自己的看法。
没想到虞沁词倒先提了出来,而且他对此案还颇有微词,倒让她有点惊讶,金汐语对这个人倒有些刮目相看了。
“督主,皇陵失窃前可有发现什么可疑的地方。”
虞沁词想了一下,摇了摇头:“我问过穆宝成,据他说没有什么可疑之处。”
两人再度陷入沉思之中。虞沁词想起三年前,兴帝让他掌管此事的情景。
大殿上,年近四旬的兴帝脸色铁青,额头青筋暴起,狠狠的将一卷奏折摔在地上:“废物!全是废物!这都几年了,九龙壁还没有查出一点消息。
赵尚书,你是怎么办案的。”
大殿内鸦雀无声,文武百官噤若寒蝉。不知道兴帝是怎么回事,怎么今日会突然提起九龙壁一案的,而且这么生气,这事都过去这么多年了,他们都快忘记了。
他们不知道,兴帝昨晚上被噩梦吓得一晚上没有睡。昨晚兴帝则入睡,就陷入了一个漫长又恐怖的梦境中,梦中,开祖皇帝永帝大骂他,江山历经几代,竟然要断送在他的手中。
画面一转,接着隆、顺、固、丰、元几代帝王也纷纷指责他无用,竟然丢失了镇国之宝九龙壁,让他们在九泉之下不得安宁。
几代帝王铁青着脸,在光怪迷离、忽闪忽明的光线中,面目狰狞,指着他厉声痛斥,这还不算,他看见自己被埋入墓陵后,几代帝王天天诅咒他。
兴帝醒来,浑身象被抽了筋、扒了皮一样,惶惶不可终日,第二日什么也没管,一上朝就九龙壁案发火。
刑部尚书赵天锐上前一步:“陛下息怒,臣和大理寺多年来全力侦办此案,从未放弃......”
“从未放弃?有什么用,我要的是追回九龙壁。”兴帝冷笑一声,“几年了,连个盗贼的影子都没抓到!九龙壁那可是开祖皇帝的镇国之宝,象征着大俞国的天命所归!我不能被天下人耻笑。
来人,速速宣虞沁词觐见。赵尚书,此案以后交给虞大人办理,你协同虞大人一同办理。”
未等赵尚书回应,大理寺的纪九霄急步上前一步,忍不住道:“陛下,虞大人虽曾破获几桩奇案,但毕竟年轻,此案牵涉皇家威严......恐不妥。
“臣也觉得不妥,虞大人只是一介宦官,怎能担当此任。”吏部张尚书附议。
“纪爱卿和张爱卿是觉得朕用人不当?”兴帝冷冷打断二人,重重地说:“年轻、宦官,你们一个个摆老资历、倒是处处健全,几年了,却是一点起色都没有。
三年前的苏河一带发生的官盐丢失案,刑部束手无策,满朝文武无计可施,是虞大人抽丝剥茧,找出了此案的密谋者。
前年,京城中发生连环命案,虞大人更是在十五日内就破了此案,抓住了真凶。
可就是因为他年轻,又是一个宦官,你们处处排挤他,朕想着,你们都是朝中元老,经验丰富,将如此重要之事交给你们,可你们食俸禄,却不作为,要你们何用!”
被斥责的大理寺纪九霄和吏部张尚书吓得不敢再言语。
没过多时,殿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一名侍卫跪地禀报:陛下,虞大人到了。
皇帝神色稍霁:“宣。”
“宦官虞沁词,叩见陛下。”虞沁词行礼的动作一丝不苟。
“虞大人平身。”皇帝抬手示意,“朕此次宣你来,是因为皇陵失窃一案,此案关系重大,朕要你全权负责,务必追回九龙壁,缉拿住偷盗之人。
来人,宣旨,设独属提督府。命宦官虞沁词为提督大人,统领刑部、大理寺、户部、吏部。四部任其调遣。”
兴帝说完,大殿中喧起一片哗然之声。谁能想到,兴帝会专门给虞沁词设了一个这么高的职位,还掌管四部之责。
虞沁词可是一个宦官啊,虽然虞沁词在宦官里,是掌握宦官的主管人,但自古以来,宦官只有掌管皇家内部的权力,还没有堂而皇之走到朝堂前来的。
但看兴帝的表情,没有人敢上前来触兴帝的逆鳞。
虞沁词一撩官袍,跪在地上:“臣谢陛下的信任和提携,臣会不辱使命,追查到底。”
兴帝宣布完,看向虞沁词,“虞大人,除了四部任你调遣,你还有什么需要的,尽管提。”
虞沁词略一沉吟:“臣需要自由出入皇陵的权限,以及查阅相关卷宗的便利。”
“准了。”兴帝挥手。
一年后,虞沁词倒是不负重望,追回了一对阴阳九龙,但此后再也没有发现更新的线索了。
兴帝在宣东方晨远为帝前,将宦官虞沁词叫到皇宫,请他辅佐东方晨远,又将兵部之权交给他掌控。
年仅十岁的三皇子东方晨远,二月二龙抬头那天,登基继位,改国号启元朝。
虞沁词成了朝中权势滔天、首屈一指的人物。从此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朝政改革。
“有查过,皇陵布防图的相关人员吗?”
查过,建造这个皇陵的建造人、设计人、石匠、木匠、泥瓦匠、工艺师等都有造册,这些人都签了保密书,而且每年都要到衙门报到一次,随时掌握他们的情况。
不过,这些人都是流水分工作业,其实了解的信息并不多,而唯一能掌握具体核心的是设计人。隆、顺、永、固、丰、元六个墓群,最后一个元字号设计人是杨文墨。
自永帝开始,立下不成文的规定,每代的设计师跟守墓陵的人一样,永远不能出墓陵。我找到杨文墨了解情况,据他说,他从来没有接触过外面的任何人。
剩下的就是查墓陵的图纸,皇宫有一个专门存放重要秘密资料和最贵重物品的地方,有重兵把守,墓陵的图纸收藏在一个独立的房间。
房门有三个钥匙孔,保管墓陵图纸的一共是三人,三人各有一把钥匙,只有三人共同在场,同时打开钥匙孔,才能打开房门。
三个人到场,钥匙都没有丢,在三个人的见证下,打开房门,墓陵的图纸也没有动过的痕迹。
虞沁词沉着声音,声音里有落寂和一筹莫展的无奈。
金汐语听着,陷入了沉思,这个案子扑朔迷离的程度超出了她的想象。房间里平静无声,两人的内心却不平静。
过了一会,虞沁词又缓缓开口:“我在查此案时,对前刑部尚书云瑞祥之案很迷惑,顺便也查看了一下他的案件, 前刑部尚书云瑞祥定的是偷盗九龙壁和谋权篡位罪。
可他的卷宗却寥寥数语,没有详细调查,就匆匆结案了,可笑的是里面疑点重重,不知怎么就结了案。
卷宗中说云瑞祥是皇陵的主使人,从他家中抽查出了与偷盗者的来往信件及皇陵地图,还有成箱的金子。
既然云瑞祥是主使人,却没有从他口中问出九龙壁的下落。既然有和偷盗者的来往信件,案件却没有提这个偷盗者是谁,既然有皇陵地图,却没有说这个皇陵地图是如何得到的。
至于说从云瑞祥家中搜查出成箱的金子,更是前言不搭后语,既然云瑞祥是主使人,为什么是从他家中搜查出的金子,不是应该他给别人金子吗,而且也没有说这些金子是谁给的。
总之,这个案件定的可笑之极,但盖棺定论的是兴帝,他还不让再追究此案,此案就这么不了了之了。
金汐语听得心潮澎湃,对虞沁词分析的疑点,她早想到了,只是故意没有提出来,现在不是说的时机,她想以后找机会看了云家的卷宗,再说出自己的看法。
没想到虞沁词倒先提了出来,而且他对此案还颇有微词,倒让她有点惊讶,金汐语对这个人倒有些刮目相看了。
“督主,皇陵失窃前可有发现什么可疑的地方。”
虞沁词想了一下,摇了摇头:“我问过穆宝成,据他说没有什么可疑之处。”
两人再度陷入沉思之中。虞沁词想起三年前,兴帝让他掌管此事的情景。
大殿上,年近四旬的兴帝脸色铁青,额头青筋暴起,狠狠的将一卷奏折摔在地上:“废物!全是废物!这都几年了,九龙壁还没有查出一点消息。
赵尚书,你是怎么办案的。”
大殿内鸦雀无声,文武百官噤若寒蝉。不知道兴帝是怎么回事,怎么今日会突然提起九龙壁一案的,而且这么生气,这事都过去这么多年了,他们都快忘记了。
他们不知道,兴帝昨晚上被噩梦吓得一晚上没有睡。昨晚兴帝则入睡,就陷入了一个漫长又恐怖的梦境中,梦中,开祖皇帝永帝大骂他,江山历经几代,竟然要断送在他的手中。
画面一转,接着隆、顺、固、丰、元几代帝王也纷纷指责他无用,竟然丢失了镇国之宝九龙壁,让他们在九泉之下不得安宁。
几代帝王铁青着脸,在光怪迷离、忽闪忽明的光线中,面目狰狞,指着他厉声痛斥,这还不算,他看见自己被埋入墓陵后,几代帝王天天诅咒他。
兴帝醒来,浑身象被抽了筋、扒了皮一样,惶惶不可终日,第二日什么也没管,一上朝就九龙壁案发火。
刑部尚书赵天锐上前一步:“陛下息怒,臣和大理寺多年来全力侦办此案,从未放弃......”
“从未放弃?有什么用,我要的是追回九龙壁。”兴帝冷笑一声,“几年了,连个盗贼的影子都没抓到!九龙壁那可是开祖皇帝的镇国之宝,象征着大俞国的天命所归!我不能被天下人耻笑。
来人,速速宣虞沁词觐见。赵尚书,此案以后交给虞大人办理,你协同虞大人一同办理。”
未等赵尚书回应,大理寺的纪九霄急步上前一步,忍不住道:“陛下,虞大人虽曾破获几桩奇案,但毕竟年轻,此案牵涉皇家威严......恐不妥。
“臣也觉得不妥,虞大人只是一介宦官,怎能担当此任。”吏部张尚书附议。
“纪爱卿和张爱卿是觉得朕用人不当?”兴帝冷冷打断二人,重重地说:“年轻、宦官,你们一个个摆老资历、倒是处处健全,几年了,却是一点起色都没有。
三年前的苏河一带发生的官盐丢失案,刑部束手无策,满朝文武无计可施,是虞大人抽丝剥茧,找出了此案的密谋者。
前年,京城中发生连环命案,虞大人更是在十五日内就破了此案,抓住了真凶。
可就是因为他年轻,又是一个宦官,你们处处排挤他,朕想着,你们都是朝中元老,经验丰富,将如此重要之事交给你们,可你们食俸禄,却不作为,要你们何用!”
被斥责的大理寺纪九霄和吏部张尚书吓得不敢再言语。
没过多时,殿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一名侍卫跪地禀报:陛下,虞大人到了。
皇帝神色稍霁:“宣。”
“宦官虞沁词,叩见陛下。”虞沁词行礼的动作一丝不苟。
“虞大人平身。”皇帝抬手示意,“朕此次宣你来,是因为皇陵失窃一案,此案关系重大,朕要你全权负责,务必追回九龙壁,缉拿住偷盗之人。
来人,宣旨,设独属提督府。命宦官虞沁词为提督大人,统领刑部、大理寺、户部、吏部。四部任其调遣。”
兴帝说完,大殿中喧起一片哗然之声。谁能想到,兴帝会专门给虞沁词设了一个这么高的职位,还掌管四部之责。
虞沁词可是一个宦官啊,虽然虞沁词在宦官里,是掌握宦官的主管人,但自古以来,宦官只有掌管皇家内部的权力,还没有堂而皇之走到朝堂前来的。
但看兴帝的表情,没有人敢上前来触兴帝的逆鳞。
虞沁词一撩官袍,跪在地上:“臣谢陛下的信任和提携,臣会不辱使命,追查到底。”
兴帝宣布完,看向虞沁词,“虞大人,除了四部任你调遣,你还有什么需要的,尽管提。”
虞沁词略一沉吟:“臣需要自由出入皇陵的权限,以及查阅相关卷宗的便利。”
“准了。”兴帝挥手。
一年后,虞沁词倒是不负重望,追回了一对阴阳九龙,但此后再也没有发现更新的线索了。
兴帝在宣东方晨远为帝前,将宦官虞沁词叫到皇宫,请他辅佐东方晨远,又将兵部之权交给他掌控。
年仅十岁的三皇子东方晨远,二月二龙抬头那天,登基继位,改国号启元朝。
虞沁词成了朝中权势滔天、首屈一指的人物。从此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朝政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