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涣、韩猛率领的万余青州曹军,如同一条阴险的毒蛇,自北而下,悄无声息地绕过琅琊郡的层层关隘,直扑徐州北部重镇——郯城。郯城若失,下邳北面门户洞开,将直接暴露在曹军兵锋之下。
消息传到下邳,州牧府内(如今是曹豹的帅府)顿时一片死寂,随即爆发出更大的恐慌。曹豹刚刚送走(或者说敷衍走)南北两方的使者,正为自己“按兵不动、待价而沽”的“高明”策略暗自得意,幻想着能左右逢源,却不料北面的刀已经毫不留情地架到了他的脖子上!曹操根本不屑于再与他虚与委蛇,直接选择了最粗暴、也最有效的方式——武力逼降,甚至可能是直接吞并!
“将军!郯城告急!守将派人突围求援,言史涣、韩猛兵锋甚锐,郯城兵力不足,恐难久守!”斥候的声音带着哭腔,跪在地上瑟瑟发抖。
曹豹脸色煞白,一屁股瘫坐在胡床上,额头上瞬间渗出冷汗。他最后的侥幸心理被彻底击碎。曹操用实际行动告诉他,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任何骑墙观望都是自取灭亡!
“怎么办?现在怎么办?”他声音颤抖,环顾麾下将领,却发现他们眼中也充满了恐惧和茫然。先前主张投降曹操的人此刻也哑口无言,谁都明白,当对方不再需要“劝降”而直接动武时,所谓的“归顺”很可能就是卸甲缴械、任人宰割的下场。
“将军!”一名素来刚直的老校尉猛地抱拳,声音洪亮,带着决绝,“曹操此乃逼我等表态!若降,我等丹阳子弟前途未卜,恐遭清算!若战,尚有与陆豫州联手一线生机!末将愿率本部兵马,驰援郯城,与史涣、韩猛决一死战!还请将军速做决断!”
“对!不能降!”
“曹操欺人太甚!”
“跟曹贼拼了!”
一部分血性尚存的丹阳兵将领纷纷怒吼,被曹操这种赤裸裸的武力胁迫激起了凶性。
曹豹看着群情激愤的部下,又想起庞统使者转达的陆炎承诺,以及那句“吕布、丁原之鉴”的警告,再对比曹操使者那冰冷的威胁,心中的天平终于不再摇摆。贪婪在生存危机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他猛地站起身,脸上闪过一丝狠厉,仿佛下定了某种决心,嘶声道:“好!曹操不仁,休怪某家不义!传令!点齐两万兵马,某家亲自率领,北上救援郯城!其余人马,紧守下邳!另…立刻派人,不,派我亲信族弟,持我印信,秘密前往彭城,不,直接去寿春,面见陆豫州!就说我曹豹,愿举徐州归附,共抗国贼曹操!请陆豫州速发援兵!”
他终于做出了选择,在刀锋抵喉的最后一刻,倒向了看似更“讲道理”、至少目前愿意给出承诺的陆炎。然而,这个选择,来得似乎有些晚了。
寿春,行辕。
陆炎几乎在接到郯城被攻消息的同时,也收到了曹豹终于明确表示归附并紧急求援的密信。
“曹豹…终究还是被逼反了。”陆炎看着信,脸上并无太多喜悦,反而带着一丝冷嘲,“早知今日,何必当初?若他半月前能果断出兵牵制曹仁,彭城局势何至于此?郯城又何至于遭此兵祸?”
荀谌叹道:“此辈皆是如此,不见棺材不掉泪。主公,如今曹豹既已明确来投,且郯城危急,我军若置之不理,则下邳必震恐,曹豹可能再次倒戈,徐州将彻底落入曹操之手。然,若救,我军主力被北线于禁、乐进牵制,水军正在佯动牵制泗水方向,实无多余兵力北上救援郯城。”
庞统小眼睛眯起,快速分析道:“主公,曹豹求救,未必全是坏事。此乃将徐州兵力纳入我军体系之良机!然,救援需讲策略。直接派兵北上,路途遥远,且必遭曹军拦截,难解郯城燃眉之急。”
他走到沙盘前,手指点向彭城:“关键在于彭城!只要彭城还在,就如同钉子钉在曹操心腹,曹仁、夏侯惇大军便不敢全力北上对付曹豹,甚至需要分兵防备彭城守军出击!此为‘围魏救赵’之另一解!当务之急,是让彭城守军知道,他们的坚守,直接关系着徐州北部的战局,关系着曹豹的存亡!要让他们动起来,哪怕只是做出动的姿态,也能极大地牵制曹仁!”
陆炎眼中精光一闪:“士元之意是…令子龙主动出击?”
“非是强攻。”庞统摇头,“而是伺机而动,精准打击!曹仁闻知郯城之事,必担心其围城部队侧翼,部署或有调整,可能出现破绽。可令子龙将军,精选锐卒,趁夜或择恶劣天气,对曹军某处关键营垒、粮草囤积点发动一次短促而猛烈的突袭!不求歼敌多少,但求制造混乱,打乱曹仁部署,让其无法从容调兵北上!同时,这也向曹豹展示,我军仍在积极作战,并未放弃彭城,更未放弃徐州!”
“此计可行!”陆炎当即决断,“立刻以密信通知子龙与士元,将北线局势告知,令其依计行事,伺机出击,以动制静,策应郯城!告诉他们,援军正在路上,让他们再坚持最后一段时间!”
他顿了顿,看向徐逸:“水军佯动还要继续,并且要做得更逼真!可派小股船只,夜间靠近泗水沿岸曹军哨垒,发射火箭,制造恐慌!”
“诺!”
彭城。
接到陆炎密令和北方战局通报的赵云与庞统,精神大振。
“主公果然在全力破局!”赵云抚掌,眼中战意升腾,“曹豹既已来投,郯城危急,我军更不能坐困于此!当依主公之策,主动出击,为郯城解围,也为我自己杀出一条血路!”
庞统仔细研究了城外曹军布防图,手指点向位于城西、靠近泗水的一处营垒:“此处乃曹军一处重要粮草转运点,守军约千人,主将并非曹仁嫡系。因其靠近泗水,曹仁认为有水道屏障,防守相对松懈。且近日我军水军佯动,更吸引了其注意力。今夜北风甚急,可助火势…便是此处了!”
是夜,月黑风高,北风呼啸。
赵云亲自挑选了八百精锐,人人衔枚,蹄裹棉布,在庞统安排的熟悉路径的“彭城义从”引导下,悄无声息地从西门潜出(利用曹军围三阙一故意留出的缝隙,但反其道而行之,并非突围,而是偷袭)。他们避开主要通道,沿着崎岖小路,如同暗夜中的幽灵,直扑那座位于泗水河畔的曹军粮草营。
三更时分,正是人困马乏之时。赵云一马当先,亮银枪在黑暗中划出冰冷的弧线,瞬间解决了哨塔上的哨兵。八百锐卒如同猛虎出闸,呐喊着冲入营中!他们并不恋战,目标明确——放火!将手中的火把、油罐奋力抛向堆积如山的粮草垛和营帐!
风助火势,火焰瞬间冲天而起,映红了半边天空!曹军士兵从睡梦中惊醒,只见火光熊熊,喊杀声四起,顿时乱作一团,根本组织不起有效的抵抗。
“撤!”眼见火势已成,目的达到,赵云毫不贪功,立刻下令撤退。八百锐卒来去如风,在曹军援兵赶到之前,已迅速消失在黑暗之中,只留下身后一片火海和混乱的曹军大营。
这场突如其来的夜袭,虽然歼灭敌人不多,但焚毁了曹军大量粮草,更重要的是,它像一记响亮的耳光,狠狠抽在了曹仁脸上!打破了曹军围城以来的“平静”,也彻底打乱了曹仁的部署。
曹仁闻讯大怒,却又无可奈何。他深知这是彭城守军对郯城战事的回应,是一种赤裸裸的挑衅和牵制。他不得不立刻抽调部分兵力,加强各处营垒,尤其是粮草囤积点的守备,并加大巡逻力度,再也无法像之前那样,从容地考虑分兵北上支援史涣、韩猛,甚至不得不防备彭城守军可能发起的更大规模的反击。
彭城之围,因赵云这次果断而精准的出击,出现了一丝松动的迹象。
而此刻的郯城,已是岌岌可危。
史涣、韩猛皆是沙场宿将,麾下青州兵亦十分悍勇。他们不顾伤亡,日夜猛攻。郯城守军本就兵力不足,在曹军疯狂的攻势下,城墙多处破损,伤亡惨重。
当曹豹亲率的两万丹阳兵援军终于赶到郯城郊外时,看到的却是城头已然飘起的“曹”字大旗,以及城下尚未完全清理干净的斑斑血迹和残破的攻城器械。
郯城,在他们赶到前的那一刻,陷落了。
史涣、韩猛占据郯城,依托城墙,严阵以待。曹豹望着那面刺眼的旗帜,听着城中隐约传来的哭喊声,只觉一股热血直冲头顶,又瞬间化为冰冷的绝望与暴怒。
“攻城!给老子攻城!把郯城夺回来!”曹豹双眼赤红,失去理智般地下令。
然而,丹阳兵虽勇,但长途奔袭,已成疲兵,且缺乏足够的攻城器械,面对据城而守、以逸待劳的曹军,连续猛攻数日,除了在城下留下大量尸体外,毫无进展。反而被史涣、韩猛瞅准机会,几次出城反冲击,打得狼狈不堪。
消息传回下邳,留守的将领和士族更是人心惶惶。糜竺、陈登虽被囚禁,但其残余势力暗中活动,散布“曹豹无能,引火烧身”、“徐州将亡”的谣言。
曹豹进退维谷,损兵折将,士气低落,困于郯城之下。他此刻才真正体会到,在两大势力的夹缝中求生是何等艰难,而首鼠两端、犹豫不决的代价,又是何等惨重。他声嘶力竭地向寿春再次发出求援信,语气近乎哀嚎。
寿春行辕,陆炎看着曹豹这封字迹潦草、充满绝望的求援信,面色凝重。
“曹豹败局已定。”他缓缓放下绢布,“郯城失守,其军锐气已失,困于坚城之下,覆灭只是时间问题。下邳恐也难保。”
荀谌沉声道:“主公,曹豹已无利用价值。不如…放弃徐州北部,令其残部向下邳收缩,或许还能凭借下邳坚城,多支撑些时日,为我军巩固江淮再争取一点时间。”
庞统却提出了不同看法:“主公,曹豹虽败,但其麾下丹阳兵尚有一定战力,且其如今走投无路,求生之念更切。若此时能施以援手,哪怕只是象征性的,或能收其残兵之心,日后或可为用。且,若任由曹操轻易吞并下邳,其实力增长过快。统以为,可令汝南徐璆太守,伺机对于禁、乐进防线发动一次佯攻,做出我军即将大举北上的姿态,或可迫使曹操从徐州抽调部分兵力回防,减轻曹豹压力,也间接支援彭城。”
陆炎沉吟良久,权衡利弊。最终,他采纳了庞统的部分建议:“便依士元之言,令徐璆择机对于禁部进行试探性攻击,声势要大!但切记,以牵制为主,不可浪战。至于曹豹…”他摇了摇头,“让他自求多福吧。能否撑到我军主力北上,看他的造化了。我们的核心,仍是彭城,仍是江淮!”
消息传到下邳,州牧府内(如今是曹豹的帅府)顿时一片死寂,随即爆发出更大的恐慌。曹豹刚刚送走(或者说敷衍走)南北两方的使者,正为自己“按兵不动、待价而沽”的“高明”策略暗自得意,幻想着能左右逢源,却不料北面的刀已经毫不留情地架到了他的脖子上!曹操根本不屑于再与他虚与委蛇,直接选择了最粗暴、也最有效的方式——武力逼降,甚至可能是直接吞并!
“将军!郯城告急!守将派人突围求援,言史涣、韩猛兵锋甚锐,郯城兵力不足,恐难久守!”斥候的声音带着哭腔,跪在地上瑟瑟发抖。
曹豹脸色煞白,一屁股瘫坐在胡床上,额头上瞬间渗出冷汗。他最后的侥幸心理被彻底击碎。曹操用实际行动告诉他,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任何骑墙观望都是自取灭亡!
“怎么办?现在怎么办?”他声音颤抖,环顾麾下将领,却发现他们眼中也充满了恐惧和茫然。先前主张投降曹操的人此刻也哑口无言,谁都明白,当对方不再需要“劝降”而直接动武时,所谓的“归顺”很可能就是卸甲缴械、任人宰割的下场。
“将军!”一名素来刚直的老校尉猛地抱拳,声音洪亮,带着决绝,“曹操此乃逼我等表态!若降,我等丹阳子弟前途未卜,恐遭清算!若战,尚有与陆豫州联手一线生机!末将愿率本部兵马,驰援郯城,与史涣、韩猛决一死战!还请将军速做决断!”
“对!不能降!”
“曹操欺人太甚!”
“跟曹贼拼了!”
一部分血性尚存的丹阳兵将领纷纷怒吼,被曹操这种赤裸裸的武力胁迫激起了凶性。
曹豹看着群情激愤的部下,又想起庞统使者转达的陆炎承诺,以及那句“吕布、丁原之鉴”的警告,再对比曹操使者那冰冷的威胁,心中的天平终于不再摇摆。贪婪在生存危机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他猛地站起身,脸上闪过一丝狠厉,仿佛下定了某种决心,嘶声道:“好!曹操不仁,休怪某家不义!传令!点齐两万兵马,某家亲自率领,北上救援郯城!其余人马,紧守下邳!另…立刻派人,不,派我亲信族弟,持我印信,秘密前往彭城,不,直接去寿春,面见陆豫州!就说我曹豹,愿举徐州归附,共抗国贼曹操!请陆豫州速发援兵!”
他终于做出了选择,在刀锋抵喉的最后一刻,倒向了看似更“讲道理”、至少目前愿意给出承诺的陆炎。然而,这个选择,来得似乎有些晚了。
寿春,行辕。
陆炎几乎在接到郯城被攻消息的同时,也收到了曹豹终于明确表示归附并紧急求援的密信。
“曹豹…终究还是被逼反了。”陆炎看着信,脸上并无太多喜悦,反而带着一丝冷嘲,“早知今日,何必当初?若他半月前能果断出兵牵制曹仁,彭城局势何至于此?郯城又何至于遭此兵祸?”
荀谌叹道:“此辈皆是如此,不见棺材不掉泪。主公,如今曹豹既已明确来投,且郯城危急,我军若置之不理,则下邳必震恐,曹豹可能再次倒戈,徐州将彻底落入曹操之手。然,若救,我军主力被北线于禁、乐进牵制,水军正在佯动牵制泗水方向,实无多余兵力北上救援郯城。”
庞统小眼睛眯起,快速分析道:“主公,曹豹求救,未必全是坏事。此乃将徐州兵力纳入我军体系之良机!然,救援需讲策略。直接派兵北上,路途遥远,且必遭曹军拦截,难解郯城燃眉之急。”
他走到沙盘前,手指点向彭城:“关键在于彭城!只要彭城还在,就如同钉子钉在曹操心腹,曹仁、夏侯惇大军便不敢全力北上对付曹豹,甚至需要分兵防备彭城守军出击!此为‘围魏救赵’之另一解!当务之急,是让彭城守军知道,他们的坚守,直接关系着徐州北部的战局,关系着曹豹的存亡!要让他们动起来,哪怕只是做出动的姿态,也能极大地牵制曹仁!”
陆炎眼中精光一闪:“士元之意是…令子龙主动出击?”
“非是强攻。”庞统摇头,“而是伺机而动,精准打击!曹仁闻知郯城之事,必担心其围城部队侧翼,部署或有调整,可能出现破绽。可令子龙将军,精选锐卒,趁夜或择恶劣天气,对曹军某处关键营垒、粮草囤积点发动一次短促而猛烈的突袭!不求歼敌多少,但求制造混乱,打乱曹仁部署,让其无法从容调兵北上!同时,这也向曹豹展示,我军仍在积极作战,并未放弃彭城,更未放弃徐州!”
“此计可行!”陆炎当即决断,“立刻以密信通知子龙与士元,将北线局势告知,令其依计行事,伺机出击,以动制静,策应郯城!告诉他们,援军正在路上,让他们再坚持最后一段时间!”
他顿了顿,看向徐逸:“水军佯动还要继续,并且要做得更逼真!可派小股船只,夜间靠近泗水沿岸曹军哨垒,发射火箭,制造恐慌!”
“诺!”
彭城。
接到陆炎密令和北方战局通报的赵云与庞统,精神大振。
“主公果然在全力破局!”赵云抚掌,眼中战意升腾,“曹豹既已来投,郯城危急,我军更不能坐困于此!当依主公之策,主动出击,为郯城解围,也为我自己杀出一条血路!”
庞统仔细研究了城外曹军布防图,手指点向位于城西、靠近泗水的一处营垒:“此处乃曹军一处重要粮草转运点,守军约千人,主将并非曹仁嫡系。因其靠近泗水,曹仁认为有水道屏障,防守相对松懈。且近日我军水军佯动,更吸引了其注意力。今夜北风甚急,可助火势…便是此处了!”
是夜,月黑风高,北风呼啸。
赵云亲自挑选了八百精锐,人人衔枚,蹄裹棉布,在庞统安排的熟悉路径的“彭城义从”引导下,悄无声息地从西门潜出(利用曹军围三阙一故意留出的缝隙,但反其道而行之,并非突围,而是偷袭)。他们避开主要通道,沿着崎岖小路,如同暗夜中的幽灵,直扑那座位于泗水河畔的曹军粮草营。
三更时分,正是人困马乏之时。赵云一马当先,亮银枪在黑暗中划出冰冷的弧线,瞬间解决了哨塔上的哨兵。八百锐卒如同猛虎出闸,呐喊着冲入营中!他们并不恋战,目标明确——放火!将手中的火把、油罐奋力抛向堆积如山的粮草垛和营帐!
风助火势,火焰瞬间冲天而起,映红了半边天空!曹军士兵从睡梦中惊醒,只见火光熊熊,喊杀声四起,顿时乱作一团,根本组织不起有效的抵抗。
“撤!”眼见火势已成,目的达到,赵云毫不贪功,立刻下令撤退。八百锐卒来去如风,在曹军援兵赶到之前,已迅速消失在黑暗之中,只留下身后一片火海和混乱的曹军大营。
这场突如其来的夜袭,虽然歼灭敌人不多,但焚毁了曹军大量粮草,更重要的是,它像一记响亮的耳光,狠狠抽在了曹仁脸上!打破了曹军围城以来的“平静”,也彻底打乱了曹仁的部署。
曹仁闻讯大怒,却又无可奈何。他深知这是彭城守军对郯城战事的回应,是一种赤裸裸的挑衅和牵制。他不得不立刻抽调部分兵力,加强各处营垒,尤其是粮草囤积点的守备,并加大巡逻力度,再也无法像之前那样,从容地考虑分兵北上支援史涣、韩猛,甚至不得不防备彭城守军可能发起的更大规模的反击。
彭城之围,因赵云这次果断而精准的出击,出现了一丝松动的迹象。
而此刻的郯城,已是岌岌可危。
史涣、韩猛皆是沙场宿将,麾下青州兵亦十分悍勇。他们不顾伤亡,日夜猛攻。郯城守军本就兵力不足,在曹军疯狂的攻势下,城墙多处破损,伤亡惨重。
当曹豹亲率的两万丹阳兵援军终于赶到郯城郊外时,看到的却是城头已然飘起的“曹”字大旗,以及城下尚未完全清理干净的斑斑血迹和残破的攻城器械。
郯城,在他们赶到前的那一刻,陷落了。
史涣、韩猛占据郯城,依托城墙,严阵以待。曹豹望着那面刺眼的旗帜,听着城中隐约传来的哭喊声,只觉一股热血直冲头顶,又瞬间化为冰冷的绝望与暴怒。
“攻城!给老子攻城!把郯城夺回来!”曹豹双眼赤红,失去理智般地下令。
然而,丹阳兵虽勇,但长途奔袭,已成疲兵,且缺乏足够的攻城器械,面对据城而守、以逸待劳的曹军,连续猛攻数日,除了在城下留下大量尸体外,毫无进展。反而被史涣、韩猛瞅准机会,几次出城反冲击,打得狼狈不堪。
消息传回下邳,留守的将领和士族更是人心惶惶。糜竺、陈登虽被囚禁,但其残余势力暗中活动,散布“曹豹无能,引火烧身”、“徐州将亡”的谣言。
曹豹进退维谷,损兵折将,士气低落,困于郯城之下。他此刻才真正体会到,在两大势力的夹缝中求生是何等艰难,而首鼠两端、犹豫不决的代价,又是何等惨重。他声嘶力竭地向寿春再次发出求援信,语气近乎哀嚎。
寿春行辕,陆炎看着曹豹这封字迹潦草、充满绝望的求援信,面色凝重。
“曹豹败局已定。”他缓缓放下绢布,“郯城失守,其军锐气已失,困于坚城之下,覆灭只是时间问题。下邳恐也难保。”
荀谌沉声道:“主公,曹豹已无利用价值。不如…放弃徐州北部,令其残部向下邳收缩,或许还能凭借下邳坚城,多支撑些时日,为我军巩固江淮再争取一点时间。”
庞统却提出了不同看法:“主公,曹豹虽败,但其麾下丹阳兵尚有一定战力,且其如今走投无路,求生之念更切。若此时能施以援手,哪怕只是象征性的,或能收其残兵之心,日后或可为用。且,若任由曹操轻易吞并下邳,其实力增长过快。统以为,可令汝南徐璆太守,伺机对于禁、乐进防线发动一次佯攻,做出我军即将大举北上的姿态,或可迫使曹操从徐州抽调部分兵力回防,减轻曹豹压力,也间接支援彭城。”
陆炎沉吟良久,权衡利弊。最终,他采纳了庞统的部分建议:“便依士元之言,令徐璆择机对于禁部进行试探性攻击,声势要大!但切记,以牵制为主,不可浪战。至于曹豹…”他摇了摇头,“让他自求多福吧。能否撑到我军主力北上,看他的造化了。我们的核心,仍是彭城,仍是江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