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拳慑元让,枭雄侧目-《穿越三国:主角比吕布还猛》

  空气仿佛凝固。

  夏侯惇的目光如两柄实质的钢刀,刮在陆炎脸上。他身经百战,见过无数猛士、狂徒,但从未在一个如此年轻的流民身上,感受到这般奇特的矛盾感——外表孱弱,眼神却如深潭,那份平静之下,潜藏着他无法理解的危险。

  “击退乱兵?”夏侯惇声音冷硬,带着不容置疑的质疑,“凭你们?”

  他身后的骑兵们悄然散开,呈半包围态势,手按刀柄,杀气隐现。只要将军一声令下,他们瞬间就能将这些“可疑”的流民碾碎。

  流民们吓得瑟瑟发抖,几乎要瘫软在地。那老汉更是面无人色,嘴唇哆嗦着说不出话。

  陆炎心头一紧,知道生死一线。解释无用,示弱更会引来杀身之祸。在这个乱世,唯有实力,才能赢得最基本的对话资格。

  他深吸一口气,体内那缕微弱的内息加速流转,滋养着酸痛的肌肉。他迎着夏侯惇的目光,没有丝毫闪躲,反而向前踏出一步。

  就这一步,他整个人的气势陡然一变!

  不再是那个沉默的少年,而是一头蓄势待发,欲要择人而噬的凶兽!那股尸山血海中磨砺出的惨烈杀气,虽因身体限制远未恢复巅峰,但其精纯度,却让夏侯惇这等猛将都感到脊背微微一凉。

  “是否凭我们,”陆炎开口,声音依旧沙哑,却带着金石之音,“将军一试便知。”

  “嗯?”夏侯惇浓眉一竖,怒极反笑,“好个狂妄的小子!某便试试你的斤两!”

  他本就不是多话之人,见陆炎如此“嚣张”,心中那点疑虑瞬间被武将的好胜心压下。他猛地从马背上跃下,落地无声,显露出精湛的马术和扎实的下盘功夫。

  “接某一拳!”

  夏侯惇低吼一声,并未拔刀,显然是想凭拳脚功夫教训一下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他踏步上前,右拳直捣黄龙,带起一股恶风!这一拳看似简单,却势大力沉,蕴含着他多年沙场搏杀凝练出的刚猛劲力,足以开碑裂石!

  拳未至,劲风已扑面,吹得陆炎额前碎发飞扬。

  流民们发出惊呼,仿佛已经看到陆炎被这一拳打得筋断骨折的下场。

  曹操身边,那青年文士(戏志才)眼中闪过一丝兴趣,低声道:“主公,元让这一拳,寻常军侯都接不下。”

  曹操微微颔首,目光却紧紧锁定在陆炎身上,他想看看,这个少年如何应对。

  面对这雷霆一击,陆炎瞳孔微缩。好刚猛的力量!若是硬接,以这身体目前的状态,手臂必然骨折!

  但他陆炎,何曾惧过硬仗?

  千钧一发之际,陆炎动了!他没有后退,更没有格挡,而是身体以一个微妙的角度侧滑半步,同时左手如灵蛇出洞,并非硬撼,而是闪电般搭上了夏侯惇的手腕,一沾即走,向侧后方轻轻一引!

  现代格斗中的卸力技巧,结合内家拳的听劲、化劲!

  夏侯惇只觉得拳头上的力道仿佛打在了空处,更有一股细微却刁钻的力道牵引着他的重心,让他前冲的势头不由自主地偏了一丝!

  “咦?”他发出一声惊噫。

  就在这旧力已尽、新力未生的电光石火间,陆炎动了!他侧滑的半步恰好让他抢入了夏侯惇的中门,右手并指如剑,快若闪电,直刺夏侯惇的咽喉!

  指尖破空,发出细微的嘶鸣!

  这一下变招快得超乎想象,狠辣至极!完全是现代特种兵一击毙敌的杀招!

  夏侯惇汗毛倒竖!他征战多年,从未见过如此诡异、迅疾、直指要害的打法!仓促间,他只能猛地向后仰头,同时左臂下意识地上抬格挡。

  “嗤啦!”

  陆炎的指尖擦着夏侯惇的咽喉皮肤掠过,留下一条浅浅的血痕,同时点在了他格挡的左臂麻筋上。

  夏侯惇整条左臂一阵酸麻,动作不由得一滞。

  而陆炎一招占得先机,毫不留情,身体如影随形般贴了上去,膝盖如同重锤,狠狠顶向夏侯惇的腹部!

  夏侯惇闷哼一声,右臂急忙下压,堪堪挡住这记凶猛的膝撞。“嘭”的一声闷响,他感觉小臂一阵剧痛,身形晃了晃,竟被这看似瘦弱的少年顶得后退了半步!

  半步!

  静!

  死一般的寂静!

  所有骑兵都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这一幕。威震兖州的夏侯元让将军,竟然在一个照面间,被一个无名流民少年逼退了?!

  戏志才眼中精光大盛,忍不住抚掌低赞:“好精妙的贴身短打!好狠辣的手段!”

  曹操的瞳孔也是微微一缩,脸上首次露出了凝重之色。他看得分明,这少年并非力量胜过元让,而是那匪夷所思的战斗技巧和冷静到可怕的战斗意识,完全超出了他的认知。

  夏侯惇稳住身形,摸了摸火辣辣的咽喉,又看了看有些酸麻的左臂和剧痛的右小臂,脸色瞬间变得铁青,随即又转为涨红。羞怒交加!

  “好小子!”他怒吼一声,彻底收起了轻视之心,周身杀气暴涨,“再来!”说着,他就要再次扑上,显然动了真怒。

  “元让!住手!”

  一个沉稳的声音响起,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夏侯惇动作一僵,回头看向发声的曹操,虽然不甘,但还是咬牙收势,退后一步,只是那双虎目依旧死死瞪着陆炎,仿佛要将他生吞活剥。

  陆炎也缓缓收势,体内气血一阵翻涌,脸色微微发白。刚才那几下看似简单,实则已经耗尽了他好不容易恢复的体力和内息,更是牵动了旧伤。他知道,若夏侯惇再来,他必败无疑。但有时候,胜负并非关键,展现出的价值才是。

  曹操策马缓缓上前,居高临下地看着陆炎,目光深邃,仿佛要将他从里到外看个通透。

  “少年,你很好。”曹操开口,语气听不出喜怒,“姓甚名谁,何方人氏?”

  陆炎压下翻腾的气血,挺直脊梁,不卑不亢地回答:“在下陆炎,并州人士,家道中落,流落至此。”

  他编了个来历,并州地近边?,民风彪悍,出猛士也说得通。

  “陆炎……”曹操咀嚼着这个名字,微微颔首,“并州多壮士,果然不虚。观你身手,绝非寻常流民可比。可愿入我军中,效忠于某,博个功名?”

  直接招揽!这就是实力带来的最直接的好处!

  夏侯惇闻言,虽有不忿,却也没再出声。他承认,这少年确实有狂妄的资本。

  流民们则是一脸期盼地看着陆炎,若恩公能投入曹公麾下,他们或许也能有一条活路。

  陆炎心中念头急转。投靠曹操?这确实是一条捷径。以曹操的雄才大略和知人善任,自己不难出头。但……寄人篱下,终究非他所愿。他拥有超越时代的眼光和知识,岂能甘居人下?

  更重要的是,他知道曹操麾下派系复杂,自己一个来历不明、身手高绝的“流民”骤然加入,必然引人猜忌,步步维艰。

  但眼下直接拒绝,无异于打曹操的脸,后果难料。

  略一沉吟,陆炎拱手道:“曹公厚爱,陆炎感激不尽。只是,在下刚经历死劫,身心俱疲,且尚有这些乡亲需要安置。可否容我等稍作休整,再行答复?”

  他没有立刻答应,也没有断然拒绝,留下了回旋的余地。

  曹操是何等人物,立刻听出了陆炎话语中的推脱之意。他眼中闪过一丝不悦,但更多的却是好奇。这少年,不仅身手了得,心思也颇为缜密。

  “既如此,尔等便随我军同行,前方有我军营寨,可供给食宿。”曹操没有强逼,展现出了容人之量,“至于去留,陆壮士可慢慢思量。”

  说完,他不再多看陆炎,调转马头,下令继续前进。只是转身的刹那,他对戏志才低声吩咐了一句:“盯紧他,此子……非池中之物。”

  戏志才微微点头,目光再次扫过陆炎,带着探究与深思。

  夏侯惇狠狠瞪了陆炎一眼,翻身上马,跟在曹操身后。

  一支曹军小队留下来,“护送”着陆炎和流民们跟随大军。

  陆炎看着曹操远去的背影,心中波澜起伏。他知道,自己这只意外闯入的蝴蝶,已经扇动了第一下翅膀。前路是成为曹操麾下一员猛将,还是另起炉灶,与这天下群雄争锋?

  虎牢关,就在前方。那里,有温侯吕布,有即将到来的天下英雄会。

  他的三国之路,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