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宁的突袭胜利,如同给龙鳞城这锅将沸未沸的滚水又添了一把猛火,军民士气空前高涨。街头巷尾,茶余饭后,人们谈论的不再是洪水的惨状与重建的艰辛,而是淮泗营的悍勇,甘兴霸的骁锐,以及对未来的憧憬。那场夜袭被添油加醋地传颂,仿佛一夜之间,龙鳞水军已能纵横淮水,与曹贼主力一较高下。
陆炎适时地举行了规模不大却足够振奋的犒军仪式,将缴获的部分物资赏赐下去,尤其是对伤亡士卒的抚恤,更是当场兑现,分文不差。这进一步巩固了他在军中的威望,也使得“军功授田”、“有功必赏”的政策更加深入人心。
然而,烈火烹油之下,暗藏的危机也开始悄然滋生。庞统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
新政推行,触及利益重新分配,难免产生不公。授田过程中,虽有三令五申,但具体执行的小吏难免有亲疏远近,或是被些许利益蒙蔽,将稍显肥沃、靠近水源的田地优先划拨给了同乡、旧识,或是一些善于钻营之人。而一些老实巴交、不善言辞的普通士卒或民夫,则分到了相对贫瘠、偏远之地。
起初,这点不公在胜利的喜悦和高昂的斗志下被掩盖了。但随着春耕深入,辛劳日复一日,看着别人田里的秧苗长势喜人,而自家田地却因土质、灌溉等问题苗情萎靡,不满的种子便开始在一些人心底发芽。
这一日,几个分到劣田的龙骧营老卒,在休憩时聚在一起喝了些闷酒,借着酒意,怨气便压抑不住了。
“呸!什么军功授田!老子在城头拼死拼活,身上挨了三刀,就分到那块鸟不拉屎的坡地!连水都引不上去!看看王老五那厮,不过是跟着庞先生跑腿送信的,倒分到了河湾那块好田!凭什么!”一个脸上带疤的汉子愤愤地将酒碗顿在桌上。
旁边一个年纪稍长的老兵叹了口气,压低声音:“少说两句吧,疤脸。如今主公正重用庞先生、鲁先生他们,听说那王老五,是鲁先生一个远房表亲的连襟……”
“远房表亲的连襟?哼!我看就是徇私!”另一个精瘦的士卒啐了一口,“还有那匠作营,好东西都紧着他们先挑,打造出的好铠甲、好兵刃,都先紧着淮泗营和龙骧营那些‘精锐’,咱们这些老营的兄弟,用的还是从死人身上扒下来的破烂!”
“就是!听说甘宁那水寨一仗,缴获不少,可分到咱们手里的有啥?还不是些人家挑剩下的!”
怨气在酒精的催化下蔓延,虽然声音不大,却在沉默的大多数中引起了隐隐的共鸣。这些细微的裂痕,在整体昂扬的氛围中,显得微不足道,却如同白蚁蛀蚀堤坝,悄然破坏着内部的凝聚力。
这些怨言,很快通过不同渠道,汇集到了庞统和鲁肃那里。
鲁肃脸色有些难看,他负责户籍、田亩分配及部分内政,出现此类问题,他首当其冲。“士元,此事怪我监察不力,竟让胥吏做出此等营私舞弊之事!我即刻派人严查,凡有违规操作,定严惩不贷!”
庞统的小眼睛里却闪烁着更为复杂的光芒,他摆了摆手:“子敬,查自然要查,该惩处也绝不能手软。但此事,恐怕没那么简单。”
“哦?士元有何高见?”
“你想想,”庞统捻着胡须,“授田之初,我便三令五申,律法森严。区区小吏,若无倚仗,安敢如此明目张胆?那王老五之事,或许真是巧合,或许……是有人借题发挥。”
鲁肃一怔:“有人借题发挥?你是说……?”
“北岸的张辽,可不是只会猛冲猛打的莽夫。”庞统声音压低,“蒋干离间不成,焉知他不会另辟蹊径?散布谣言,挑动内部矛盾,正是其拿手好戏。这些怨言,出现得如此集中,传播得如此之快,背后若无人推波助澜,我是不信的。”
鲁肃倒吸一口凉气:“若真如此,其心可诛!必须尽快平息!”
“光靠严查压制,恐难根除,反而可能激化矛盾。”庞统沉吟道,“需双管齐下。一方面,你立即重新核查所有田亩分配,尤其关注功勋老卒与普通民夫所得,若有明显不公,立即调整,并当众处置几个典型以儆效尤。另一方面……”
他眼中闪过一丝冷意:“让周仓的斥候营动起来,重点排查近日城内形迹可疑、散播流言者。若能抓到曹军细作,正好可借其人头,稳定军心,也可给张辽一个警告!”
鲁肃深以为然,立刻下去安排。
庞统则起身去找陆炎。此事必须让主公知晓,并统一口径。
陆炎正在淮泗营视察新缴获船只的改装情况,听完庞统的汇报,他擦拭着手上沾染的桐油,脸色平静,眼神却锐利如刀。
“士元所虑,与我暗合。”陆炎淡淡道,“自蒋干之后,我便知曹操不会善罢甘休。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内部生隙,远比外部强攻更为致命。”
他放下布巾,看向庞统:“子敬去处理田亩不公之事,你负责揪出暗处的老鼠。至于稳定军心……光靠杀人不够。”
他略一思索,道:“传令,三日后,在校场举行全军演武。龙骧营、淮泗营皆需参加,表现优异者,不拘出身,当场擢升,重赏!同时,以我的名义,发布告示,重申‘赏功罚过,一视同仁’之原则,凡举报官吏营私舞弊查实者,赏!凡妄传谣言、动摇军心者,严惩不贷!”
他要用人人可见的公平竞争和雷霆手段,来对冲那些阴暗处的流言蜚语。
三
龙鳞城内部的暗流,并未完全瞒过外界。一直留心观察的诸葛瑾,敏锐地察觉到城内气氛的细微变化,以及鲁肃突然开始重新核查田亩的举动。他立刻将这一情况密报建业。
与此同时,张辽也收到了细作传回的模糊信息——龙鳞城内似有怨言,关于田亩分配不公,官方正在核查。
“果然……”张辽嘴角勾起一丝冷笑,“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告诉下面的人,继续煽风点火,但要更隐蔽。重点挑动那些真正立过功却未得重赏的老卒,他们对不公的感受最为强烈。”
他顿了顿,补充道:“另外,想办法,把龙鳞城内部分配不公、苛待老卒的消息,透露给江东那边的人知道。”
“将军,这是为何?”副将不解。
“孙权对陆炎,既用且防。”张辽眼中闪烁着算计的光芒,“若让他觉得陆炎内部不稳,或是对待功臣刻薄,你觉得,他还会像现在这样,放心地提供援助吗?哪怕只是心存疑虑,放缓援助速度,对陆炎而言,便是压力。”
副将恍然大悟:“将军高明!”
建业,孙权接到诸葛瑾的密报以及来自北岸的“风声”,碧眼中闪过一丝玩味。
“内部不靖……看来这陆文韬,治政手腕还是嫩了些。”他将密报递给张昭。
张昭看后,道:“主公,此乃意料中事。骤然授田,岂能尽如人意?出现龃龉,实属正常。关键在于陆炎如何处置。若其能公正处理,迅速平息,则其威望更增;若处置不当,或偏袒亲近,则人心离散,其势必衰。”
顾雍也道:“无论结果如何,此事都表明龙鳞城根基未稳。我江东后续援助,或可借此稍作调整,观望其处置结果再定,亦显得我江东谨慎。”
孙权微微颔首,不置可否,只是道:“且看陆文韬如何应对吧。告诉吕蒙,与龙鳞城水军的‘交流’,暂缓一步。”
陆炎适时地举行了规模不大却足够振奋的犒军仪式,将缴获的部分物资赏赐下去,尤其是对伤亡士卒的抚恤,更是当场兑现,分文不差。这进一步巩固了他在军中的威望,也使得“军功授田”、“有功必赏”的政策更加深入人心。
然而,烈火烹油之下,暗藏的危机也开始悄然滋生。庞统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
新政推行,触及利益重新分配,难免产生不公。授田过程中,虽有三令五申,但具体执行的小吏难免有亲疏远近,或是被些许利益蒙蔽,将稍显肥沃、靠近水源的田地优先划拨给了同乡、旧识,或是一些善于钻营之人。而一些老实巴交、不善言辞的普通士卒或民夫,则分到了相对贫瘠、偏远之地。
起初,这点不公在胜利的喜悦和高昂的斗志下被掩盖了。但随着春耕深入,辛劳日复一日,看着别人田里的秧苗长势喜人,而自家田地却因土质、灌溉等问题苗情萎靡,不满的种子便开始在一些人心底发芽。
这一日,几个分到劣田的龙骧营老卒,在休憩时聚在一起喝了些闷酒,借着酒意,怨气便压抑不住了。
“呸!什么军功授田!老子在城头拼死拼活,身上挨了三刀,就分到那块鸟不拉屎的坡地!连水都引不上去!看看王老五那厮,不过是跟着庞先生跑腿送信的,倒分到了河湾那块好田!凭什么!”一个脸上带疤的汉子愤愤地将酒碗顿在桌上。
旁边一个年纪稍长的老兵叹了口气,压低声音:“少说两句吧,疤脸。如今主公正重用庞先生、鲁先生他们,听说那王老五,是鲁先生一个远房表亲的连襟……”
“远房表亲的连襟?哼!我看就是徇私!”另一个精瘦的士卒啐了一口,“还有那匠作营,好东西都紧着他们先挑,打造出的好铠甲、好兵刃,都先紧着淮泗营和龙骧营那些‘精锐’,咱们这些老营的兄弟,用的还是从死人身上扒下来的破烂!”
“就是!听说甘宁那水寨一仗,缴获不少,可分到咱们手里的有啥?还不是些人家挑剩下的!”
怨气在酒精的催化下蔓延,虽然声音不大,却在沉默的大多数中引起了隐隐的共鸣。这些细微的裂痕,在整体昂扬的氛围中,显得微不足道,却如同白蚁蛀蚀堤坝,悄然破坏着内部的凝聚力。
这些怨言,很快通过不同渠道,汇集到了庞统和鲁肃那里。
鲁肃脸色有些难看,他负责户籍、田亩分配及部分内政,出现此类问题,他首当其冲。“士元,此事怪我监察不力,竟让胥吏做出此等营私舞弊之事!我即刻派人严查,凡有违规操作,定严惩不贷!”
庞统的小眼睛里却闪烁着更为复杂的光芒,他摆了摆手:“子敬,查自然要查,该惩处也绝不能手软。但此事,恐怕没那么简单。”
“哦?士元有何高见?”
“你想想,”庞统捻着胡须,“授田之初,我便三令五申,律法森严。区区小吏,若无倚仗,安敢如此明目张胆?那王老五之事,或许真是巧合,或许……是有人借题发挥。”
鲁肃一怔:“有人借题发挥?你是说……?”
“北岸的张辽,可不是只会猛冲猛打的莽夫。”庞统声音压低,“蒋干离间不成,焉知他不会另辟蹊径?散布谣言,挑动内部矛盾,正是其拿手好戏。这些怨言,出现得如此集中,传播得如此之快,背后若无人推波助澜,我是不信的。”
鲁肃倒吸一口凉气:“若真如此,其心可诛!必须尽快平息!”
“光靠严查压制,恐难根除,反而可能激化矛盾。”庞统沉吟道,“需双管齐下。一方面,你立即重新核查所有田亩分配,尤其关注功勋老卒与普通民夫所得,若有明显不公,立即调整,并当众处置几个典型以儆效尤。另一方面……”
他眼中闪过一丝冷意:“让周仓的斥候营动起来,重点排查近日城内形迹可疑、散播流言者。若能抓到曹军细作,正好可借其人头,稳定军心,也可给张辽一个警告!”
鲁肃深以为然,立刻下去安排。
庞统则起身去找陆炎。此事必须让主公知晓,并统一口径。
陆炎正在淮泗营视察新缴获船只的改装情况,听完庞统的汇报,他擦拭着手上沾染的桐油,脸色平静,眼神却锐利如刀。
“士元所虑,与我暗合。”陆炎淡淡道,“自蒋干之后,我便知曹操不会善罢甘休。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内部生隙,远比外部强攻更为致命。”
他放下布巾,看向庞统:“子敬去处理田亩不公之事,你负责揪出暗处的老鼠。至于稳定军心……光靠杀人不够。”
他略一思索,道:“传令,三日后,在校场举行全军演武。龙骧营、淮泗营皆需参加,表现优异者,不拘出身,当场擢升,重赏!同时,以我的名义,发布告示,重申‘赏功罚过,一视同仁’之原则,凡举报官吏营私舞弊查实者,赏!凡妄传谣言、动摇军心者,严惩不贷!”
他要用人人可见的公平竞争和雷霆手段,来对冲那些阴暗处的流言蜚语。
三
龙鳞城内部的暗流,并未完全瞒过外界。一直留心观察的诸葛瑾,敏锐地察觉到城内气氛的细微变化,以及鲁肃突然开始重新核查田亩的举动。他立刻将这一情况密报建业。
与此同时,张辽也收到了细作传回的模糊信息——龙鳞城内似有怨言,关于田亩分配不公,官方正在核查。
“果然……”张辽嘴角勾起一丝冷笑,“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告诉下面的人,继续煽风点火,但要更隐蔽。重点挑动那些真正立过功却未得重赏的老卒,他们对不公的感受最为强烈。”
他顿了顿,补充道:“另外,想办法,把龙鳞城内部分配不公、苛待老卒的消息,透露给江东那边的人知道。”
“将军,这是为何?”副将不解。
“孙权对陆炎,既用且防。”张辽眼中闪烁着算计的光芒,“若让他觉得陆炎内部不稳,或是对待功臣刻薄,你觉得,他还会像现在这样,放心地提供援助吗?哪怕只是心存疑虑,放缓援助速度,对陆炎而言,便是压力。”
副将恍然大悟:“将军高明!”
建业,孙权接到诸葛瑾的密报以及来自北岸的“风声”,碧眼中闪过一丝玩味。
“内部不靖……看来这陆文韬,治政手腕还是嫩了些。”他将密报递给张昭。
张昭看后,道:“主公,此乃意料中事。骤然授田,岂能尽如人意?出现龃龉,实属正常。关键在于陆炎如何处置。若其能公正处理,迅速平息,则其威望更增;若处置不当,或偏袒亲近,则人心离散,其势必衰。”
顾雍也道:“无论结果如何,此事都表明龙鳞城根基未稳。我江东后续援助,或可借此稍作调整,观望其处置结果再定,亦显得我江东谨慎。”
孙权微微颔首,不置可否,只是道:“且看陆文韬如何应对吧。告诉吕蒙,与龙鳞城水军的‘交流’,暂缓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