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登的到访与馈赠,如同在龙鳞城这片略显沉闷的焦土上,投入了一颗石子,激荡起层层涟漪。那卷关于淮泗水情与水军编练的帛书,被陆炎与庞统、鲁肃等人反复研读,视若珍宝。其中记载的不仅是水文地理的详细数据,更有陈登多年实践总结出的,如何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高效组织渔民、建造适用战船、进行基础水战操典的宝贵经验。这极大地弥补了陆炎集团在水军领域的知识空白。
“主公,陈元龙此策,正解我燃眉之急!”庞统抚着帛书,小眼睛精光闪烁,“曹操虽暂退,然其水军根基犹在,控扼淮水主干道。我龙鳞城新立,陆上防御初具雏形,然若无水军策应,则如人断一臂,始终受制于北岸。如今有了此卷指引,我等可事半功倍!”
陆炎深以为然,立刻下令:“子敬,你即刻着手,从流民、伤愈士卒及周边归附渔民中,遴选精通水性、身家清白者,组建‘淮泗营’,暂定员额八百,专司水战演练与沿河巡防。所需船只,优先修复缴获及洪水冲来的残破曹军战船,同时依元龙先生所授之法,就地取材,建造轻捷艨艟与走舸!”
“诺!”鲁肃领命,他性格沉稳细致,正适合此项需要耐心与组织能力的工作。
“士元,”陆炎又看向庞统,“内城既已初步完工,后续民力当转向屯田与军械打造。务必在春耕之前,清理出足够田地,抢种一季豆菽。军械方面,优先修复箭矢、打造长枪与盾牌,龙骧营需尽快配齐标准兵甲。”
一道道命令发出,龙鳞城这台战争与生存机器,在获得新的“图纸”和“燃料”后,更加精准而高效地运转起来。淮水支流畔,很快响起了叮叮当当的造船声与新兵操练的号子;城内新辟的田地上,军民合力,清理瓦砾,翻垦着浸染过鲜血的土地;工匠营里,炉火日夜不熄,锻造着守护家园的利刃与坚盾。
陆炎本人更是如同不知疲倦的铁人,身影穿梭于各处。他时而出现在淮泗营的临时码头,亲自跳上刚刚修复的小船,体验水性与船速,与水卒们一同探讨操舟技巧;时而深入龙骧营的校场,与士卒们一同披甲持械,演练阵型搏杀,其悍勇与精准,每每引得士卒们由衷敬佩;时而又与老农一同蹲在田埂,查看墒情,商讨何种作物更能适应这片饱经创伤的土地。
他的存在,本身就是一面旗帜,一种无声的激励。军民们看到他与大家同吃同住,同劳同训,心中那份因惨烈战事和艰苦重建而潜藏的怨怼与疲惫,便悄然转化为更为坚韧的凝聚力。
就在龙鳞城紧锣密鼓、蒸蒸日上之际,北岸的张辽军寨,气氛却略显凝滞。
张辽坐于帐中,面前摊开着斥候连日来搜集的南岸情报。龙鳞内城建成、龙骧营成军、淮泗营组建、屯田展开……一条条信息,勾勒出南岸那惊人的恢复速度。
副将李典皱眉道:“将军,这陆文韬,恢复得也太快了些!照此下去,恐不出半年,龙鳞城又将成我心腹之患!不若末将再率一支精兵,趁其水军未成,渡河袭扰,焚其船厂,毁其农田!”
张辽缓缓摇头,目光依旧停留在情报上:“曼成(李典),你只看到了其恢复之快,却未看到其恢复之‘法’。”他抬手指点着情报上的描述,“你看,其内城不求宏大,但求坚固;其龙骧营不重花巧,只练搏杀;其淮泗营因陋就简,速成为先;其屯田更是抢种速生之物。此皆非长治久安之策,而是标准的战时应急之法。陆文韬……他是在抢时间,是在为下一场大战做准备。”
他站起身,走到帐壁悬挂的地图前,目光锐利:“丞相令我在此,名为对峙,实为震慑与牵制,使其不能安心恢复,同时观望江东与广陵动向。如今,陆文韬非但未被震慑住,反而借我暂停攻势之机,加速整合内部,甚至开始打造水军。此非我愿见,然……”
他顿了顿,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曼成,你可知为何我军暂停攻势?”
李典道:“自是因下蔡久攻不耗,徐盛负伤仍坚守,加之南岸有所防备……”
“此是表象。”张辽打断他,声音压低,“许都传来密讯,朝廷内部,对丞相水攻之策,非议不小。孔融那帮清流,虽无实权,却掌控舆论。加之北疆、西凉皆需安抚,丞相需尽快稳定东南,至少……表面上要‘稳定’。”
李典倒吸一口凉气:“将军是说……丞相有意暂时息兵?”
“非是息兵,而是策略调整。”张辽眼中寒光一闪,“强攻残城,伤亡必大,若久攻不下,反损军威,助长南岸气焰,亦给江东、刘备可乘之机。丞相雄才大略,岂会行此不智之事?我料,不久之后,丞相必有他策。”
他回身,看向李典:“传令下去,多派细作,严密监视南岸一举一动,尤其是其水军进展与粮草囤积之地。同时,各部轮番操练,保持锐气。我们要让陆文韬知道,这淮水北岸,利剑始终高悬!”
许都,丞相府。
曹操身着常服,坐于案后,手中把玩着一枚玉珏,听着程昱汇报东南军情。
“……张文远将军稳扎稳打,与陆炎隔江对峙,虽未再破城,然亦有效牵制其恢复。江东孙权,遣吕蒙率水军巡弋巢湖口,名为策应,实为观望。广陵刘备,得关羽回援后,与臧霸对峙于淮阴,暂无大战。然,据细作报,龙鳞城重建速度惊人,陆炎已组建新军‘龙骧营’、‘淮泗营’,并开始屯田……”
曹操听完,面无表情,良久,才淡淡道:“陆文韬,冢中枯骨,竟也能复燃至此?倒是小觑他了。”
程昱小心翼翼道:“丞相,陆炎虽恢复迅速,然其根基浅薄,全赖一股哀兵之气支撑。若长期对峙,其内部资源匮乏,必生变乱。只是……朝廷内部,近来对东南用兵,颇有微词,尤其是龙鳞城水攻之事……”
曹操冷哼一声,将玉珏重重按在案上:“哼!孔文举(孔融)之徒,只会清谈误国!岂知乱世用重典,对敌需狠辣?水攻之策,虽伤及些许无辜,然能速破强敌,震慑四方,乃不得已而为之!此等腐儒,安知天下大势!”
他虽如此说,但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阴霾。内部舆论的压力,他不能完全无视,尤其是在他仍需“挟天子以令诸侯”、维持表面正统的时候。
“丞相,”一直沉默的贾诩此时缓缓开口,“陆炎之势,确需遏制。然强攻损耗过大,且易引孙权、刘备全力介入。诩有一策,或可试之。”
“文和请讲。”曹操看向这位算无遗策的谋士。
贾诩捋须道:“陆炎新立,内部派系未必全然整合,其麾下文武,如庞统、鲁肃、乃至新附之徐盛、甘宁等,皆非其嫡系旧部。可派能言善辩之士,携重金密函,潜入南岸,伺机离间。若能使其内部分裂,或诱降其一二大将,则龙鳞城不攻自破。即便不成,亦可使其君臣相疑,延缓其恢复。”
曹操眼中精光一闪:“离间之计……嗯,可行。人选方面……”
贾诩道:“尚书郎蒋干,口才便给,与那周瑜有同窗之谊,曾往江东游说,虽未成功,亦可见其胆略。此次往龙鳞城,风险更甚江东,非此等胆大心细、又渴望立功者不可。”
“蒋子翼?”曹操沉吟片刻,点了点头,“便依文和之策。令蒋干择机秘密南下,携我亲笔书信与厚礼,见机行事,务必要在那陆文韬的根基上,撬开一道缝隙!”
四
龙鳞城,内城核心,一座新落成的简陋衙署内。
陆炎正与庞统、鲁肃、以及伤势渐愈的徐盛议事。诸葛瑾作为江东联络使,亦在座旁听。
“据各地哨探回报,张辽军并无大规模渡河迹象,但其斥候活动频繁,尤其关注我淮泗营船厂与沿河粮仓。”徐盛汇报道,他脸色仍有些苍白,但精神尚可。
庞统道:“此乃常态。张辽用兵谨慎,是在搜集情报,寻找我薄弱环节。我军当前要务,仍是加速内部整合与积累。春耕在即,屯田之事关乎下半年粮草,绝不可有失。”
鲁肃补充:“淮泗营已初具规模,现有大小船只四十余艘,水卒六百人,正依陈元龙所授之法加紧操练。然若要形成战力,能与曹军水师在淮水主干道一较高下,尚需时日与更多战船。”
陆炎听着汇报,手指轻轻敲击桌面,目光沉静。他知道,现在的平静是暴风雨前的间歇,曹操绝不会坐视他真正成长起来。
“内部整合,屯田练兵,此乃根本,必须抓紧。”陆炎沉声道,“对外,亦需积极应对。子瑜先生,”他看向诸葛瑾,“江东水军巡弋巢湖,对曹军形成牵制,文韬在此谢过。然,张辽陈兵北岸,虎视眈眈,仅靠巡弋,恐难真正缓解我龙鳞城正面压力。不知吴侯后续,可有更进一步之策?”
诸葛瑾拱手答道:“镇东将军放心,吴侯既已与将军盟誓,自不会坐视。吕子明将军水军前出,便是明证。然江东亦需顾及全局,若曹军未大举进犯,我主力贸然与之决战,亦非上策。吴侯之意,是待将军此处恢复一定元气,你我两家可寻机联动,或共击张辽,或北图徐州,方是长久之计。”
这话说得滴水不漏,既表达了支持,又强调了时机,核心还是希望陆炎自己能先顶住压力,展现出足够价值。
陆炎心中明了,也不点破,只是点头道:“吴侯深谋远虑,文韬佩服。请子瑜先生转告吴侯,龙鳞城必不负盟友之望。”
就在这时,亲卫统领周仓大步走入,神色有些古怪,在陆炎耳边低语了几句。
陆炎眉头微挑,脸上露出一丝讶异,随即化为冷笑:“哦?许都来的使者?还是秘密前来?真是有意思。”
众人闻言,皆是一怔。许都来使?在这个敏感时刻?
庞统小眼睛眯起:“主公,来者何人?所为何事?”
“自称尚书郎蒋干,奉曹丞相之命,带来书信与礼物,欲与我一晤。”陆炎淡淡道,“人现在已被控制在偏厅。”
“蒋干?”鲁肃蹙眉,“此人名声不显,但既是曹操派来,必有图谋。恐是游说劝降,或行离间之计。”
徐盛冷哼一声:“曹贼害我龙鳞城无数军民,此仇不共戴天!有何可说?不如直接将那使者斩首,首级送回北岸!”
诸葛瑾则沉吟道:“两军交战,不斩来使。况且,见一见,或可知曹操如今对我等之态度与策略。”
陆炎目光扫过众人,最终定格在庞统脸上:“士元,你以为如何?”
庞统捻着几根稀疏的胡须,眼中闪着算计的光芒:“见,自然要见。不仅要见,还要‘好好’接待。主公正好可借此机会,探听曹操虚实,亦可……将计就计。”
陆炎嘴角勾起一抹了然的弧度:“善!就依士元之言。周仓,去请那位蒋先生过来。记住,礼数周到些。”
片刻后,一身文士打扮、略显紧张的蒋干被引入衙署正厅。他努力维持着镇定,向陆炎行礼:“尚书郎蒋干,奉曹丞相之命,特来拜会陆镇东将军。”
陆炎端坐主位,庞统、鲁肃、徐盛、诸葛瑾分列左右,无形中形成一股压迫感。陆炎面色平静,抬手虚扶:“蒋先生远来辛苦,不必多礼。曹丞相日理万机,竟还记得文韬这败军之将,还遣先生前来,不知有何见教?”
蒋干深吸一口气,取出曹操的亲笔信,双手奉上:“丞相一向爱才,尤其欣赏陆将军之勇毅。龙鳞城之事,丞相亦深感惋惜,皆因麾下将领急于求成所致。丞相言,将军乃当世豪杰,屈居东南一隅,与刘备、孙权等辈为伍,实乃明珠暗投。若将军愿弃暗投明,归顺朝廷,丞相必当奏明天子,封侯拜将,委以重任,使将军才华得以尽展,岂不胜过在此残城之中,苦苦挣扎?”
他一边说,一边暗中观察陆炎及其麾下的神色。
陆炎接过书信,并未立即拆看,只是随手放在案上,似笑非笑地看着蒋干:“曹丞相美意,文韬心领。只是,丞相水淹龙鳞,城中百姓尸骨未寒,此等‘厚爱’,文韬实在无福消受。”
蒋干早有准备,立刻道:“将军此言差矣!两军交战,各为其主,难免伤亡。此乃时势所致,非丞相本意。丞相常言,‘宁我负人,毋人负我’,然对真正人才,丞相亦是求贤若渴。昔日张绣、贾诩,皆曾与丞相为敌,后归顺之,皆得重用。将军之才,远胜张绣,若能归顺,前程不可限量!”
他这话带着明显的诱惑与挑拨。
庞统在一旁忽然插言,语气带着讥讽:“蒋先生口才便给。只是,我主与刘豫州(刘备)肝胆相照,与吴侯联盟共抗国贼,上下同心,岂是张绣、贾诩之辈可比?曹丞相若真有诚意,何不先退北岸之兵,归还所占九江郡县,再谈其他?”
蒋干被噎了一下,强笑道:“这位想必便是凤雏先生吧?先生之言,亦不无道理。然,兵者,国之大事,岂能儿戏?丞相诚意,尽在信中与礼物之中。只要陆将军表明心迹,一切皆可商谈。”他说着,示意随从抬上几个箱子,打开一看,珠光宝气,尽是金银玉器。
徐盛见状,怒目而视,几乎要按捺不住。鲁肃也是眉头紧皱。诸葛瑾则面无表情,静静观察。
陆炎看都没看那些财宝,目光直视蒋干,语气转冷:“蒋先生,不必再浪费唇舌了。龙鳞城与曹丞相之间,唯有血海深仇,并无妥协余地。文韬虽不才,亦知忠义二字,岂能效仿吕布三姓家奴之举?你回去告诉曹孟德,龙鳞城就在此地,他若有胆,尽管再来!文韬必率全城军民,恭候大驾!”
他话语铿锵,掷地有声,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
蒋干脸色一白,知道游说已然失败,心中暗骂陆炎不识抬举,但面上仍强自镇定:“将军何必意气用事?丞相一片爱才之心……”
“送客!”陆炎毫不客气地打断他,拂袖起身。
周仓立刻上前,对蒋干做了个“请”的手势,态度强硬。
蒋干无奈,只得收起礼物,灰溜溜地离去。
待蒋干走后,徐盛犹自愤愤:“主公,为何不杀了此獠,以壮军威!”
陆炎重新坐下,神色恢复平静:“杀一蒋干,于事无补,反落人口实。今日之事,诸公有何看法?”
庞统笑道:“曹操果然坐不住了,开始用这等雕虫小技。离间、诱降,可见其内心深处,已视主公为真正对手,不愿再付出强攻之代价。此乃好事!”
鲁肃点头:“确是如此。经此一事,亦可见我内部团结。只是,后续需谨防曹操细作渗透,散布谣言。”
诸葛瑾亦道:“镇东将军今日态度,立场鲜明,必能坚定军民之心,亦让孙权知晓将军抗曹之志,绝无转圜。”
陆炎颔首,目光深邃:“曹操越是如此,越说明他暂时无力或不愿大举南侵。这是我们宝贵的发展时机。传令各营,提高警惕,严防细作。同时,加速我们自己的步伐!我要在曹操想出下一个毒计之前,让龙鳞城真正拥有自保甚至反击的力量!”
“主公,陈元龙此策,正解我燃眉之急!”庞统抚着帛书,小眼睛精光闪烁,“曹操虽暂退,然其水军根基犹在,控扼淮水主干道。我龙鳞城新立,陆上防御初具雏形,然若无水军策应,则如人断一臂,始终受制于北岸。如今有了此卷指引,我等可事半功倍!”
陆炎深以为然,立刻下令:“子敬,你即刻着手,从流民、伤愈士卒及周边归附渔民中,遴选精通水性、身家清白者,组建‘淮泗营’,暂定员额八百,专司水战演练与沿河巡防。所需船只,优先修复缴获及洪水冲来的残破曹军战船,同时依元龙先生所授之法,就地取材,建造轻捷艨艟与走舸!”
“诺!”鲁肃领命,他性格沉稳细致,正适合此项需要耐心与组织能力的工作。
“士元,”陆炎又看向庞统,“内城既已初步完工,后续民力当转向屯田与军械打造。务必在春耕之前,清理出足够田地,抢种一季豆菽。军械方面,优先修复箭矢、打造长枪与盾牌,龙骧营需尽快配齐标准兵甲。”
一道道命令发出,龙鳞城这台战争与生存机器,在获得新的“图纸”和“燃料”后,更加精准而高效地运转起来。淮水支流畔,很快响起了叮叮当当的造船声与新兵操练的号子;城内新辟的田地上,军民合力,清理瓦砾,翻垦着浸染过鲜血的土地;工匠营里,炉火日夜不熄,锻造着守护家园的利刃与坚盾。
陆炎本人更是如同不知疲倦的铁人,身影穿梭于各处。他时而出现在淮泗营的临时码头,亲自跳上刚刚修复的小船,体验水性与船速,与水卒们一同探讨操舟技巧;时而深入龙骧营的校场,与士卒们一同披甲持械,演练阵型搏杀,其悍勇与精准,每每引得士卒们由衷敬佩;时而又与老农一同蹲在田埂,查看墒情,商讨何种作物更能适应这片饱经创伤的土地。
他的存在,本身就是一面旗帜,一种无声的激励。军民们看到他与大家同吃同住,同劳同训,心中那份因惨烈战事和艰苦重建而潜藏的怨怼与疲惫,便悄然转化为更为坚韧的凝聚力。
就在龙鳞城紧锣密鼓、蒸蒸日上之际,北岸的张辽军寨,气氛却略显凝滞。
张辽坐于帐中,面前摊开着斥候连日来搜集的南岸情报。龙鳞内城建成、龙骧营成军、淮泗营组建、屯田展开……一条条信息,勾勒出南岸那惊人的恢复速度。
副将李典皱眉道:“将军,这陆文韬,恢复得也太快了些!照此下去,恐不出半年,龙鳞城又将成我心腹之患!不若末将再率一支精兵,趁其水军未成,渡河袭扰,焚其船厂,毁其农田!”
张辽缓缓摇头,目光依旧停留在情报上:“曼成(李典),你只看到了其恢复之快,却未看到其恢复之‘法’。”他抬手指点着情报上的描述,“你看,其内城不求宏大,但求坚固;其龙骧营不重花巧,只练搏杀;其淮泗营因陋就简,速成为先;其屯田更是抢种速生之物。此皆非长治久安之策,而是标准的战时应急之法。陆文韬……他是在抢时间,是在为下一场大战做准备。”
他站起身,走到帐壁悬挂的地图前,目光锐利:“丞相令我在此,名为对峙,实为震慑与牵制,使其不能安心恢复,同时观望江东与广陵动向。如今,陆文韬非但未被震慑住,反而借我暂停攻势之机,加速整合内部,甚至开始打造水军。此非我愿见,然……”
他顿了顿,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曼成,你可知为何我军暂停攻势?”
李典道:“自是因下蔡久攻不耗,徐盛负伤仍坚守,加之南岸有所防备……”
“此是表象。”张辽打断他,声音压低,“许都传来密讯,朝廷内部,对丞相水攻之策,非议不小。孔融那帮清流,虽无实权,却掌控舆论。加之北疆、西凉皆需安抚,丞相需尽快稳定东南,至少……表面上要‘稳定’。”
李典倒吸一口凉气:“将军是说……丞相有意暂时息兵?”
“非是息兵,而是策略调整。”张辽眼中寒光一闪,“强攻残城,伤亡必大,若久攻不下,反损军威,助长南岸气焰,亦给江东、刘备可乘之机。丞相雄才大略,岂会行此不智之事?我料,不久之后,丞相必有他策。”
他回身,看向李典:“传令下去,多派细作,严密监视南岸一举一动,尤其是其水军进展与粮草囤积之地。同时,各部轮番操练,保持锐气。我们要让陆文韬知道,这淮水北岸,利剑始终高悬!”
许都,丞相府。
曹操身着常服,坐于案后,手中把玩着一枚玉珏,听着程昱汇报东南军情。
“……张文远将军稳扎稳打,与陆炎隔江对峙,虽未再破城,然亦有效牵制其恢复。江东孙权,遣吕蒙率水军巡弋巢湖口,名为策应,实为观望。广陵刘备,得关羽回援后,与臧霸对峙于淮阴,暂无大战。然,据细作报,龙鳞城重建速度惊人,陆炎已组建新军‘龙骧营’、‘淮泗营’,并开始屯田……”
曹操听完,面无表情,良久,才淡淡道:“陆文韬,冢中枯骨,竟也能复燃至此?倒是小觑他了。”
程昱小心翼翼道:“丞相,陆炎虽恢复迅速,然其根基浅薄,全赖一股哀兵之气支撑。若长期对峙,其内部资源匮乏,必生变乱。只是……朝廷内部,近来对东南用兵,颇有微词,尤其是龙鳞城水攻之事……”
曹操冷哼一声,将玉珏重重按在案上:“哼!孔文举(孔融)之徒,只会清谈误国!岂知乱世用重典,对敌需狠辣?水攻之策,虽伤及些许无辜,然能速破强敌,震慑四方,乃不得已而为之!此等腐儒,安知天下大势!”
他虽如此说,但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阴霾。内部舆论的压力,他不能完全无视,尤其是在他仍需“挟天子以令诸侯”、维持表面正统的时候。
“丞相,”一直沉默的贾诩此时缓缓开口,“陆炎之势,确需遏制。然强攻损耗过大,且易引孙权、刘备全力介入。诩有一策,或可试之。”
“文和请讲。”曹操看向这位算无遗策的谋士。
贾诩捋须道:“陆炎新立,内部派系未必全然整合,其麾下文武,如庞统、鲁肃、乃至新附之徐盛、甘宁等,皆非其嫡系旧部。可派能言善辩之士,携重金密函,潜入南岸,伺机离间。若能使其内部分裂,或诱降其一二大将,则龙鳞城不攻自破。即便不成,亦可使其君臣相疑,延缓其恢复。”
曹操眼中精光一闪:“离间之计……嗯,可行。人选方面……”
贾诩道:“尚书郎蒋干,口才便给,与那周瑜有同窗之谊,曾往江东游说,虽未成功,亦可见其胆略。此次往龙鳞城,风险更甚江东,非此等胆大心细、又渴望立功者不可。”
“蒋子翼?”曹操沉吟片刻,点了点头,“便依文和之策。令蒋干择机秘密南下,携我亲笔书信与厚礼,见机行事,务必要在那陆文韬的根基上,撬开一道缝隙!”
四
龙鳞城,内城核心,一座新落成的简陋衙署内。
陆炎正与庞统、鲁肃、以及伤势渐愈的徐盛议事。诸葛瑾作为江东联络使,亦在座旁听。
“据各地哨探回报,张辽军并无大规模渡河迹象,但其斥候活动频繁,尤其关注我淮泗营船厂与沿河粮仓。”徐盛汇报道,他脸色仍有些苍白,但精神尚可。
庞统道:“此乃常态。张辽用兵谨慎,是在搜集情报,寻找我薄弱环节。我军当前要务,仍是加速内部整合与积累。春耕在即,屯田之事关乎下半年粮草,绝不可有失。”
鲁肃补充:“淮泗营已初具规模,现有大小船只四十余艘,水卒六百人,正依陈元龙所授之法加紧操练。然若要形成战力,能与曹军水师在淮水主干道一较高下,尚需时日与更多战船。”
陆炎听着汇报,手指轻轻敲击桌面,目光沉静。他知道,现在的平静是暴风雨前的间歇,曹操绝不会坐视他真正成长起来。
“内部整合,屯田练兵,此乃根本,必须抓紧。”陆炎沉声道,“对外,亦需积极应对。子瑜先生,”他看向诸葛瑾,“江东水军巡弋巢湖,对曹军形成牵制,文韬在此谢过。然,张辽陈兵北岸,虎视眈眈,仅靠巡弋,恐难真正缓解我龙鳞城正面压力。不知吴侯后续,可有更进一步之策?”
诸葛瑾拱手答道:“镇东将军放心,吴侯既已与将军盟誓,自不会坐视。吕子明将军水军前出,便是明证。然江东亦需顾及全局,若曹军未大举进犯,我主力贸然与之决战,亦非上策。吴侯之意,是待将军此处恢复一定元气,你我两家可寻机联动,或共击张辽,或北图徐州,方是长久之计。”
这话说得滴水不漏,既表达了支持,又强调了时机,核心还是希望陆炎自己能先顶住压力,展现出足够价值。
陆炎心中明了,也不点破,只是点头道:“吴侯深谋远虑,文韬佩服。请子瑜先生转告吴侯,龙鳞城必不负盟友之望。”
就在这时,亲卫统领周仓大步走入,神色有些古怪,在陆炎耳边低语了几句。
陆炎眉头微挑,脸上露出一丝讶异,随即化为冷笑:“哦?许都来的使者?还是秘密前来?真是有意思。”
众人闻言,皆是一怔。许都来使?在这个敏感时刻?
庞统小眼睛眯起:“主公,来者何人?所为何事?”
“自称尚书郎蒋干,奉曹丞相之命,带来书信与礼物,欲与我一晤。”陆炎淡淡道,“人现在已被控制在偏厅。”
“蒋干?”鲁肃蹙眉,“此人名声不显,但既是曹操派来,必有图谋。恐是游说劝降,或行离间之计。”
徐盛冷哼一声:“曹贼害我龙鳞城无数军民,此仇不共戴天!有何可说?不如直接将那使者斩首,首级送回北岸!”
诸葛瑾则沉吟道:“两军交战,不斩来使。况且,见一见,或可知曹操如今对我等之态度与策略。”
陆炎目光扫过众人,最终定格在庞统脸上:“士元,你以为如何?”
庞统捻着几根稀疏的胡须,眼中闪着算计的光芒:“见,自然要见。不仅要见,还要‘好好’接待。主公正好可借此机会,探听曹操虚实,亦可……将计就计。”
陆炎嘴角勾起一抹了然的弧度:“善!就依士元之言。周仓,去请那位蒋先生过来。记住,礼数周到些。”
片刻后,一身文士打扮、略显紧张的蒋干被引入衙署正厅。他努力维持着镇定,向陆炎行礼:“尚书郎蒋干,奉曹丞相之命,特来拜会陆镇东将军。”
陆炎端坐主位,庞统、鲁肃、徐盛、诸葛瑾分列左右,无形中形成一股压迫感。陆炎面色平静,抬手虚扶:“蒋先生远来辛苦,不必多礼。曹丞相日理万机,竟还记得文韬这败军之将,还遣先生前来,不知有何见教?”
蒋干深吸一口气,取出曹操的亲笔信,双手奉上:“丞相一向爱才,尤其欣赏陆将军之勇毅。龙鳞城之事,丞相亦深感惋惜,皆因麾下将领急于求成所致。丞相言,将军乃当世豪杰,屈居东南一隅,与刘备、孙权等辈为伍,实乃明珠暗投。若将军愿弃暗投明,归顺朝廷,丞相必当奏明天子,封侯拜将,委以重任,使将军才华得以尽展,岂不胜过在此残城之中,苦苦挣扎?”
他一边说,一边暗中观察陆炎及其麾下的神色。
陆炎接过书信,并未立即拆看,只是随手放在案上,似笑非笑地看着蒋干:“曹丞相美意,文韬心领。只是,丞相水淹龙鳞,城中百姓尸骨未寒,此等‘厚爱’,文韬实在无福消受。”
蒋干早有准备,立刻道:“将军此言差矣!两军交战,各为其主,难免伤亡。此乃时势所致,非丞相本意。丞相常言,‘宁我负人,毋人负我’,然对真正人才,丞相亦是求贤若渴。昔日张绣、贾诩,皆曾与丞相为敌,后归顺之,皆得重用。将军之才,远胜张绣,若能归顺,前程不可限量!”
他这话带着明显的诱惑与挑拨。
庞统在一旁忽然插言,语气带着讥讽:“蒋先生口才便给。只是,我主与刘豫州(刘备)肝胆相照,与吴侯联盟共抗国贼,上下同心,岂是张绣、贾诩之辈可比?曹丞相若真有诚意,何不先退北岸之兵,归还所占九江郡县,再谈其他?”
蒋干被噎了一下,强笑道:“这位想必便是凤雏先生吧?先生之言,亦不无道理。然,兵者,国之大事,岂能儿戏?丞相诚意,尽在信中与礼物之中。只要陆将军表明心迹,一切皆可商谈。”他说着,示意随从抬上几个箱子,打开一看,珠光宝气,尽是金银玉器。
徐盛见状,怒目而视,几乎要按捺不住。鲁肃也是眉头紧皱。诸葛瑾则面无表情,静静观察。
陆炎看都没看那些财宝,目光直视蒋干,语气转冷:“蒋先生,不必再浪费唇舌了。龙鳞城与曹丞相之间,唯有血海深仇,并无妥协余地。文韬虽不才,亦知忠义二字,岂能效仿吕布三姓家奴之举?你回去告诉曹孟德,龙鳞城就在此地,他若有胆,尽管再来!文韬必率全城军民,恭候大驾!”
他话语铿锵,掷地有声,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
蒋干脸色一白,知道游说已然失败,心中暗骂陆炎不识抬举,但面上仍强自镇定:“将军何必意气用事?丞相一片爱才之心……”
“送客!”陆炎毫不客气地打断他,拂袖起身。
周仓立刻上前,对蒋干做了个“请”的手势,态度强硬。
蒋干无奈,只得收起礼物,灰溜溜地离去。
待蒋干走后,徐盛犹自愤愤:“主公,为何不杀了此獠,以壮军威!”
陆炎重新坐下,神色恢复平静:“杀一蒋干,于事无补,反落人口实。今日之事,诸公有何看法?”
庞统笑道:“曹操果然坐不住了,开始用这等雕虫小技。离间、诱降,可见其内心深处,已视主公为真正对手,不愿再付出强攻之代价。此乃好事!”
鲁肃点头:“确是如此。经此一事,亦可见我内部团结。只是,后续需谨防曹操细作渗透,散布谣言。”
诸葛瑾亦道:“镇东将军今日态度,立场鲜明,必能坚定军民之心,亦让孙权知晓将军抗曹之志,绝无转圜。”
陆炎颔首,目光深邃:“曹操越是如此,越说明他暂时无力或不愿大举南侵。这是我们宝贵的发展时机。传令各营,提高警惕,严防细作。同时,加速我们自己的步伐!我要在曹操想出下一个毒计之前,让龙鳞城真正拥有自保甚至反击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