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雾未散时,月婵的星轨玉简在袖中震了第三下。
顾昭正替张婶家的小娃娃系歪了的兜肚,那团软乎乎的温热突然僵住——他听见身后传来玉片相击的清响,像雪落松针。
转头时,月婵已站在院门口,素白道袍沾着草叶上的露水,手中捧着半块残缺的青玉简,表面浮着淡金色的星轨纹路,正随着她的呼吸明灭。
昭哥儿。她步上青石板,发间木簪垂落的流苏扫过手腕,这是昨夜星轨倒推时,从太微垣裂隙里抠出来的残卷。
玉简被轻轻放在石桌上,顾昭俯身时,看见那些金纹突然活了过来。
第一幅画面是血月当空,红衣阴帝被万鬼啃噬;第二幅是玄色冕旒的身影跪在镇魂殿前,被判官笔抽走三魂;第三幅...他瞳孔微缩——分明是他自己,三个月前站在阴朝金殿上,脚下跪着各国降王,识海里的镇魂殿泛着妖异的紫芒。
历代阴帝,皆因执权而堕。月婵指尖拂过最后一幅画面,眼尾微颤,但昨夜子时,星轨突然转向。
金纹骤然炸开,顾昭看见万家灯火里,那个方才踮脚够灯盏的小娃娃举着油灯,身后浮起无数阴兵虚影——他们曾跟着他夜袭敌营,曾替他镇压冤魂,此刻却垂首躬身,铠甲上的锈迹都泛着暖光。
阵法若需主,终将被夺。月婵的声音轻得像叹息,若归于民...她抬眼,晨光里眼底有星子落进去,方得永存。
石桌下,小娃娃拽了拽顾昭的衣角。
他低头,看见孩子掌心那道淡白的印子——那是三个月前替他渡魂时留下的,此刻正随着灯火的金芒变淡,淡得几乎要看不见。
阿昭!
沈青竹的声音从村头传来,比往日少了三分冷硬。
顾昭抬头,就见她站在自家竹门前,玄色暗卫劲装换成了青布衫,腰间的剑穗上还挂着半朵野菊——是方才跑过田埂时撞落的。
她没像往常那样单膝点地,而是直挺挺跪了下去,膝盖压在青石板上的声音,顾昭在十步外都听得清。
顾郎。她唤他的名字,喉结动了动,我要解甲。
顾昭脚步一顿。
沈青竹的暗卫令牌就握在她掌心,青铜表面还留着常年佩戴的体温。
他记得三年前初见时,她用剑指着他的咽喉,说暗卫只认王命;记得去年冬夜,她裹着他的披风守在帐外,说你若死了,这乱世我一人平。
禁军统领护的是帝。她仰头,眼尾的红痣被晨光照得发亮,可我想护的...她伸手,指向张婶家院门口正追蝴蝶的小娃娃,是你抱过的那个孩子。
风掀起她的衣角,顾昭看见她腰间的剑——那柄曾染过三十七个刺客血的青锋,此刻剑鞘上沾着草汁。
他突然想起昨夜,沈青竹蹲在溪边替他补猎靴,说等天下太平了,我想去教村里的小子们练剑,省得他们被山猫叼了。
他蹲下来,指尖抚过她发间的野菊,教他们别学我。
沈青竹猛地抬头,眼眶泛红。
她把令牌塞进顾昭手里,起身时带起一阵风,吹得石桌上的星轨玉简轻颤。
顾昭握着那枚还带着体温的令牌,听见远处传来金铁交鸣的脆响——是西军的方向。
秦雨桐的铁枪挑开营门时,三千将士正列队站在晨雾里。
她穿着锁子甲,腰间的征伐令铜牌在阳光下泛着冷光。
这枚牌子她挂了十年,从西军百夫长到统帅,每次挥军南下前,都要摸着它说替战死的兄弟讨个公道。
点香。她声音洪亮,震得旗杆上的字旗猎猎作响。
火折子地窜起,三柱檀香插在土中,青烟盘旋着升上天空。
秦雨桐解下征伐令,指腹最后一次抚过牌上阴朝西军,有征必克的刻痕,然后猛地将铜牌砸在石墩上。
一声,青铜裂成两半。
西军不为帝战。她弯腰拾起碎牌,投入火中,不为权战。
火焰腾起的刹那,三千将士同时拔剑。
刀光映着晨光,像一片银色的海。
只为昭安百姓战!
吼声震得营外的老杨树簌簌落叶。
顾昭站在村头,望着那片翻涌的刀光,忽然想起五年前在北周边境,秦雨桐骑马冲进万军丛中救他,铠甲上全是血,却笑着说顾先生,这仗打得痛快。
此刻,那团火还在烧。
他看见碎成两半的征伐令在火中熔成金液,滴在香灰里,凝成一粒小珠子——像极了张婶家灯盏里的灯芯结。
阿昭。老丈从灶房探出头,灶火该添柴了。
顾昭这才发现自己站在老丈家灶膛前。
他伸手进怀里,摸出半枚阴司令符——这是最后一枚,曾用来镇过黄河水鬼,罚过贪银的州官,符纸边缘还留着他用判官笔写七日血光时的墨痕。
要烧吗?老丈递来一根松枝。
顾昭望着灶膛里噼啪作响的火苗,忽然想起激活镇魂殿那天。
山洞里的怨魂抓着他的脚踝哭嚎,他颤抖着在石壁上画下第一道镇魂阵,血从指尖滴下来,把符纸染得通红。
他说。
符令刚触到火焰,整间灶房突然亮如白昼。
金光照得老丈眯起眼,顾昭却看得清——那些曾困在镇魂殿里的怨魂虚影从符纸里飘出来,有的是被山贼砍死的货郎,有的是坠崖的采药妇,此刻都朝着窗外的灯火飘去,融入那片暖融融的金。
从今往后。他对着火光轻声说,没有阴帝,没有令符...
只有守灯的人。
话音未落,窗外传来的一声轻响。
顾昭跑出去时,村东的荒地上正浮起一间茅屋。
没有漆色的木门虚掩着,屋梁上刻着极小的字,他凑近才看清:前代殿主,归于此。
门内只有一张木桌,桌上一盏油灯——和村里每家每户的灯盏一模一样。
你等的...他伸手触碰屋梁上的刻痕,不是新帝。
风穿堂而过,油灯的火苗晃了晃,映得他眼底发亮,是新世。
夜色漫上来时,张婶家的小娃娃在摇篮里翻身。
他做了个甜美的梦,小手无意识地指向窗外——那里,万家灯火连成银河,正顺着地脉往更远处流去。
传...
他呢喃出第三个字,声音轻得像一片羽毛。
那株白花就在这时彻底绽放。
月光下,层层叠叠的花瓣舒展成金红的伞,花心的金纹缓缓流转,最后拼成四个字——
守心灯,传万年
月婵盘坐在村东石屋前时,星轨玉简又震了。
她望着夜空中突然亮起的星子,那些星芒连成一条新的轨迹,像一条金色的河,从昭安村出发,流向看不见的远方。
她指尖拂过石屋的门框,忽然笑了。
明天,该去看看这条传承之轨,会在谁的生命里,溅起第一朵浪花。
顾昭正替张婶家的小娃娃系歪了的兜肚,那团软乎乎的温热突然僵住——他听见身后传来玉片相击的清响,像雪落松针。
转头时,月婵已站在院门口,素白道袍沾着草叶上的露水,手中捧着半块残缺的青玉简,表面浮着淡金色的星轨纹路,正随着她的呼吸明灭。
昭哥儿。她步上青石板,发间木簪垂落的流苏扫过手腕,这是昨夜星轨倒推时,从太微垣裂隙里抠出来的残卷。
玉简被轻轻放在石桌上,顾昭俯身时,看见那些金纹突然活了过来。
第一幅画面是血月当空,红衣阴帝被万鬼啃噬;第二幅是玄色冕旒的身影跪在镇魂殿前,被判官笔抽走三魂;第三幅...他瞳孔微缩——分明是他自己,三个月前站在阴朝金殿上,脚下跪着各国降王,识海里的镇魂殿泛着妖异的紫芒。
历代阴帝,皆因执权而堕。月婵指尖拂过最后一幅画面,眼尾微颤,但昨夜子时,星轨突然转向。
金纹骤然炸开,顾昭看见万家灯火里,那个方才踮脚够灯盏的小娃娃举着油灯,身后浮起无数阴兵虚影——他们曾跟着他夜袭敌营,曾替他镇压冤魂,此刻却垂首躬身,铠甲上的锈迹都泛着暖光。
阵法若需主,终将被夺。月婵的声音轻得像叹息,若归于民...她抬眼,晨光里眼底有星子落进去,方得永存。
石桌下,小娃娃拽了拽顾昭的衣角。
他低头,看见孩子掌心那道淡白的印子——那是三个月前替他渡魂时留下的,此刻正随着灯火的金芒变淡,淡得几乎要看不见。
阿昭!
沈青竹的声音从村头传来,比往日少了三分冷硬。
顾昭抬头,就见她站在自家竹门前,玄色暗卫劲装换成了青布衫,腰间的剑穗上还挂着半朵野菊——是方才跑过田埂时撞落的。
她没像往常那样单膝点地,而是直挺挺跪了下去,膝盖压在青石板上的声音,顾昭在十步外都听得清。
顾郎。她唤他的名字,喉结动了动,我要解甲。
顾昭脚步一顿。
沈青竹的暗卫令牌就握在她掌心,青铜表面还留着常年佩戴的体温。
他记得三年前初见时,她用剑指着他的咽喉,说暗卫只认王命;记得去年冬夜,她裹着他的披风守在帐外,说你若死了,这乱世我一人平。
禁军统领护的是帝。她仰头,眼尾的红痣被晨光照得发亮,可我想护的...她伸手,指向张婶家院门口正追蝴蝶的小娃娃,是你抱过的那个孩子。
风掀起她的衣角,顾昭看见她腰间的剑——那柄曾染过三十七个刺客血的青锋,此刻剑鞘上沾着草汁。
他突然想起昨夜,沈青竹蹲在溪边替他补猎靴,说等天下太平了,我想去教村里的小子们练剑,省得他们被山猫叼了。
他蹲下来,指尖抚过她发间的野菊,教他们别学我。
沈青竹猛地抬头,眼眶泛红。
她把令牌塞进顾昭手里,起身时带起一阵风,吹得石桌上的星轨玉简轻颤。
顾昭握着那枚还带着体温的令牌,听见远处传来金铁交鸣的脆响——是西军的方向。
秦雨桐的铁枪挑开营门时,三千将士正列队站在晨雾里。
她穿着锁子甲,腰间的征伐令铜牌在阳光下泛着冷光。
这枚牌子她挂了十年,从西军百夫长到统帅,每次挥军南下前,都要摸着它说替战死的兄弟讨个公道。
点香。她声音洪亮,震得旗杆上的字旗猎猎作响。
火折子地窜起,三柱檀香插在土中,青烟盘旋着升上天空。
秦雨桐解下征伐令,指腹最后一次抚过牌上阴朝西军,有征必克的刻痕,然后猛地将铜牌砸在石墩上。
一声,青铜裂成两半。
西军不为帝战。她弯腰拾起碎牌,投入火中,不为权战。
火焰腾起的刹那,三千将士同时拔剑。
刀光映着晨光,像一片银色的海。
只为昭安百姓战!
吼声震得营外的老杨树簌簌落叶。
顾昭站在村头,望着那片翻涌的刀光,忽然想起五年前在北周边境,秦雨桐骑马冲进万军丛中救他,铠甲上全是血,却笑着说顾先生,这仗打得痛快。
此刻,那团火还在烧。
他看见碎成两半的征伐令在火中熔成金液,滴在香灰里,凝成一粒小珠子——像极了张婶家灯盏里的灯芯结。
阿昭。老丈从灶房探出头,灶火该添柴了。
顾昭这才发现自己站在老丈家灶膛前。
他伸手进怀里,摸出半枚阴司令符——这是最后一枚,曾用来镇过黄河水鬼,罚过贪银的州官,符纸边缘还留着他用判官笔写七日血光时的墨痕。
要烧吗?老丈递来一根松枝。
顾昭望着灶膛里噼啪作响的火苗,忽然想起激活镇魂殿那天。
山洞里的怨魂抓着他的脚踝哭嚎,他颤抖着在石壁上画下第一道镇魂阵,血从指尖滴下来,把符纸染得通红。
他说。
符令刚触到火焰,整间灶房突然亮如白昼。
金光照得老丈眯起眼,顾昭却看得清——那些曾困在镇魂殿里的怨魂虚影从符纸里飘出来,有的是被山贼砍死的货郎,有的是坠崖的采药妇,此刻都朝着窗外的灯火飘去,融入那片暖融融的金。
从今往后。他对着火光轻声说,没有阴帝,没有令符...
只有守灯的人。
话音未落,窗外传来的一声轻响。
顾昭跑出去时,村东的荒地上正浮起一间茅屋。
没有漆色的木门虚掩着,屋梁上刻着极小的字,他凑近才看清:前代殿主,归于此。
门内只有一张木桌,桌上一盏油灯——和村里每家每户的灯盏一模一样。
你等的...他伸手触碰屋梁上的刻痕,不是新帝。
风穿堂而过,油灯的火苗晃了晃,映得他眼底发亮,是新世。
夜色漫上来时,张婶家的小娃娃在摇篮里翻身。
他做了个甜美的梦,小手无意识地指向窗外——那里,万家灯火连成银河,正顺着地脉往更远处流去。
传...
他呢喃出第三个字,声音轻得像一片羽毛。
那株白花就在这时彻底绽放。
月光下,层层叠叠的花瓣舒展成金红的伞,花心的金纹缓缓流转,最后拼成四个字——
守心灯,传万年
月婵盘坐在村东石屋前时,星轨玉简又震了。
她望着夜空中突然亮起的星子,那些星芒连成一条新的轨迹,像一条金色的河,从昭安村出发,流向看不见的远方。
她指尖拂过石屋的门框,忽然笑了。
明天,该去看看这条传承之轨,会在谁的生命里,溅起第一朵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