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场的血腥味散得很慢,混着晨雾钻进中军帐时,顾昭正用布帛擦拭判官笔。
笔杆上的朱漆被雨水浸得发暗,他指腹蹭过笔锋,想起昨夜鬼影喉间渗出的黑血——萧绎的手段,到底比周怀安狠了三分。
青竹到了。帐外亲兵的通报声打断思绪。
顾昭抬头,见沈青竹的影子先一步投在帐帘上。
她向来走路带风,今日却慢了半拍,青锋剑的剑穗扫过草绳编的门帘,发出细碎的沙沙声。
他放下判官笔,指了指案前的木凳。
案上摊开的军报被风掀起一角,露出荆北五将四个墨迹未干的字。
沈青竹坐得笔直,腰间玉牌撞在凳沿上,发出清响。
她目光扫过军报,眉峰微挑:襄阳的事刚了,又要去荆北?
不是襄阳。顾昭屈指叩了叩军报,周怀安伏诛后,荆北还有五位守将在观望。他们既怕萧绎秋后算账,又疑我能否成事。
他顿了顿,指尖划过军报上魏文渊三个字,这些人要的不是刀兵相逼,是定心丸。
沈青竹忽然笑了,眉梢微扬:所以派暗卫?顾将军倒是会挑人。
因为你比我更懂他们。顾昭直视她的眼睛,暗卫最擅长的不是杀人,是看人心。你见过萧绎如何用恩威驯将,也见过我如何以信义治军——这两者,正是他们犹豫的天平两端。
帐外传来马蹄声,由远及近。
沈青竹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剑柄,指节泛白:若我策反不成?
若顾昭从袖中取出一枚青玉符,玉质温润,刻着盘绕的阴纹,这是镇魂殿新炼的阴兵符,捏碎可召三百阴兵。
他们无形无质,能探虚实,能护周全。他将玉符推到她面前,我要的不是你带多少人回来,是你活着回来。
沈青竹的指尖触到玉符时,忽然一烫。
她抬头,正撞进顾昭眼底的认真——那是从前暗卫生涯里,她从未在任何人眼里见过的东西。
像春夜的篝火,暖得人想伸手,又怕烧了自己。
我...不会让你失望。她攥紧玉符,垂眸时耳尖发红。
帐帘再次被掀开,林知远抱着一摞竹笺挤进来,发顶沾着草屑:顾将军!末学愿随沈姑娘同去!他晃了晃手中的笔,《讨逆纪略》不能只记刀枪,也要记人心。
顾昭还未开口,沈青竹先冷笑:书生跟去做什么?被乱箭射成筛子?
沈姑娘可知昨日校场?林知远挺直腰板,周怀安的头挂了半个时辰,百姓就凑了三十多筐馒头——他们不是来看杀人,是看谁能镇得住这乱世。他将竹笺摊开,上面是昨夜新写的夜雨斩逆,鬼哭辕门,墨迹未干,末学要记的,是顾公如何让人心从刀枪转向义理,是沈姑娘如何让暗卫的剑从杀人变成护人。
沈青竹的剑尖轻轻点在林知远脚边的泥地上。
但那剑没再前进半分,反而缓缓收进鞘里。
她侧过脸:明日卯时出发,迟到就自己追。
林知远立刻弯腰作揖,发顶的草屑簌簌落下:得令!
三日后,永昌城的晨雾里,沈青竹的马车停在西城门。
她裹着玄色斗篷,怀里揣着顾昭给的旧部手令——那是周怀安麾下偏将的私印,鬼影尸体上搜来的。
报——旧部信使求见魏将军!随从的喊话惊飞了檐角的麻雀。
门楼上的守兵探出半张脸,目光在她腰间的玉牌上顿了顿。
沈青竹不动声色地摸了摸斗篷下的玉符,阴纹贴着皮肤,像有活物在跳动。
魏文渊的书房飘着沉香味。
他五十来岁,眼角有道刀疤,此刻正捏着反复查看,茶盏里的水凉了又续。
周怀安的印信,怎会在你手里?他突然抬眼,目光如刀。
沈青竹解开斗篷,露出里面暗卫特有的玄色劲装:周怀安的头,此刻还挂在猎户城辕门上。她指尖轻点桌面,将军该问的,是顾昭为何派我来,而不是萧绎为何没派你来杀我。
魏文渊的瞳孔骤缩。
沈青竹乘势向前,袖中渗出一滴孟婆汤——这是顾昭教的,先以势压人,再以情动人。
汤水滴在茶盏里,泛起淡金色的涟漪。
萧绎给你的,是平叛后封万户侯的空话。她盯着魏文渊泛红的眼尾,那是常年熬夜看军报的痕迹,顾昭给你的,是二十车粮草,三千匹战马,还有...她顿了顿,我用记忆读了周怀安的暗卫,萧绎去年冬天扣了荆北的冬衣——你麾下八百新兵,有一半冻死在雪地里。
魏文渊的手突然抖了。
茶盏摔在地上,碎瓷片割破他的掌心,血珠落进茶汤,像一滴未干的墨。
你...你怎么知道?他声音发哑。
因为顾昭要的不是降将,是并肩的兄弟。沈青竹从怀中取出个布包,打开是叠染血的冬衣,这是猎户城百姓连夜赶制的,针脚粗,但暖。
窗外的雾散了。
魏文渊盯着那叠冬衣,喉结动了动。
最终他弯腰拾起茶盏碎片,在掌心碾得更碎:我魏文渊,今日就认顾昭这个主公!
同一时间,猎户城的校场上,顾昭正握着长枪给新兵示范刺击。
他的铠甲没系紧,露出一截沾着草屑的手腕——那是方才和伙夫老李抬粮袋时蹭的。
枪尖要稳,呼吸要沉。他反手挑开新兵的枪杆,不是为了杀人,是为了护身后的百姓。
李元忠站在演武台边,摸着胡须直点头。
他身后跟着几个老卒,正往新兵怀里塞煮熟的鸡蛋——这是顾昭下令,每日训练后每人一个。
顾公这法子,老朽从前见都没见过。李元忠感叹,从前练兵靠皮鞭,如今靠人心。他转头看向顾昭,见那年轻人正蹲下身,给摔在泥里的小卒系紧护腕,这样的将军,何愁天下不定?
话音未落,帐外亲兵狂奔而来,手里攥着封染了泥的密信:将军!荆州急报!
顾昭直起腰,接过信时,指尖触到封蜡上陌生的印记。
他拆开一看,字迹歪扭,像是匆忙写就——
李元忠暗通萧绎,欲献猎户城。
风卷着尘沙扑进军帐,将信笺吹得哗哗作响。
顾昭抬眼望向演武台方向,李元忠正弯腰帮小卒捡掉落的长枪,背影像株老松。
他捏紧信笺,指节发白。
笔杆上的朱漆被雨水浸得发暗,他指腹蹭过笔锋,想起昨夜鬼影喉间渗出的黑血——萧绎的手段,到底比周怀安狠了三分。
青竹到了。帐外亲兵的通报声打断思绪。
顾昭抬头,见沈青竹的影子先一步投在帐帘上。
她向来走路带风,今日却慢了半拍,青锋剑的剑穗扫过草绳编的门帘,发出细碎的沙沙声。
他放下判官笔,指了指案前的木凳。
案上摊开的军报被风掀起一角,露出荆北五将四个墨迹未干的字。
沈青竹坐得笔直,腰间玉牌撞在凳沿上,发出清响。
她目光扫过军报,眉峰微挑:襄阳的事刚了,又要去荆北?
不是襄阳。顾昭屈指叩了叩军报,周怀安伏诛后,荆北还有五位守将在观望。他们既怕萧绎秋后算账,又疑我能否成事。
他顿了顿,指尖划过军报上魏文渊三个字,这些人要的不是刀兵相逼,是定心丸。
沈青竹忽然笑了,眉梢微扬:所以派暗卫?顾将军倒是会挑人。
因为你比我更懂他们。顾昭直视她的眼睛,暗卫最擅长的不是杀人,是看人心。你见过萧绎如何用恩威驯将,也见过我如何以信义治军——这两者,正是他们犹豫的天平两端。
帐外传来马蹄声,由远及近。
沈青竹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剑柄,指节泛白:若我策反不成?
若顾昭从袖中取出一枚青玉符,玉质温润,刻着盘绕的阴纹,这是镇魂殿新炼的阴兵符,捏碎可召三百阴兵。
他们无形无质,能探虚实,能护周全。他将玉符推到她面前,我要的不是你带多少人回来,是你活着回来。
沈青竹的指尖触到玉符时,忽然一烫。
她抬头,正撞进顾昭眼底的认真——那是从前暗卫生涯里,她从未在任何人眼里见过的东西。
像春夜的篝火,暖得人想伸手,又怕烧了自己。
我...不会让你失望。她攥紧玉符,垂眸时耳尖发红。
帐帘再次被掀开,林知远抱着一摞竹笺挤进来,发顶沾着草屑:顾将军!末学愿随沈姑娘同去!他晃了晃手中的笔,《讨逆纪略》不能只记刀枪,也要记人心。
顾昭还未开口,沈青竹先冷笑:书生跟去做什么?被乱箭射成筛子?
沈姑娘可知昨日校场?林知远挺直腰板,周怀安的头挂了半个时辰,百姓就凑了三十多筐馒头——他们不是来看杀人,是看谁能镇得住这乱世。他将竹笺摊开,上面是昨夜新写的夜雨斩逆,鬼哭辕门,墨迹未干,末学要记的,是顾公如何让人心从刀枪转向义理,是沈姑娘如何让暗卫的剑从杀人变成护人。
沈青竹的剑尖轻轻点在林知远脚边的泥地上。
但那剑没再前进半分,反而缓缓收进鞘里。
她侧过脸:明日卯时出发,迟到就自己追。
林知远立刻弯腰作揖,发顶的草屑簌簌落下:得令!
三日后,永昌城的晨雾里,沈青竹的马车停在西城门。
她裹着玄色斗篷,怀里揣着顾昭给的旧部手令——那是周怀安麾下偏将的私印,鬼影尸体上搜来的。
报——旧部信使求见魏将军!随从的喊话惊飞了檐角的麻雀。
门楼上的守兵探出半张脸,目光在她腰间的玉牌上顿了顿。
沈青竹不动声色地摸了摸斗篷下的玉符,阴纹贴着皮肤,像有活物在跳动。
魏文渊的书房飘着沉香味。
他五十来岁,眼角有道刀疤,此刻正捏着反复查看,茶盏里的水凉了又续。
周怀安的印信,怎会在你手里?他突然抬眼,目光如刀。
沈青竹解开斗篷,露出里面暗卫特有的玄色劲装:周怀安的头,此刻还挂在猎户城辕门上。她指尖轻点桌面,将军该问的,是顾昭为何派我来,而不是萧绎为何没派你来杀我。
魏文渊的瞳孔骤缩。
沈青竹乘势向前,袖中渗出一滴孟婆汤——这是顾昭教的,先以势压人,再以情动人。
汤水滴在茶盏里,泛起淡金色的涟漪。
萧绎给你的,是平叛后封万户侯的空话。她盯着魏文渊泛红的眼尾,那是常年熬夜看军报的痕迹,顾昭给你的,是二十车粮草,三千匹战马,还有...她顿了顿,我用记忆读了周怀安的暗卫,萧绎去年冬天扣了荆北的冬衣——你麾下八百新兵,有一半冻死在雪地里。
魏文渊的手突然抖了。
茶盏摔在地上,碎瓷片割破他的掌心,血珠落进茶汤,像一滴未干的墨。
你...你怎么知道?他声音发哑。
因为顾昭要的不是降将,是并肩的兄弟。沈青竹从怀中取出个布包,打开是叠染血的冬衣,这是猎户城百姓连夜赶制的,针脚粗,但暖。
窗外的雾散了。
魏文渊盯着那叠冬衣,喉结动了动。
最终他弯腰拾起茶盏碎片,在掌心碾得更碎:我魏文渊,今日就认顾昭这个主公!
同一时间,猎户城的校场上,顾昭正握着长枪给新兵示范刺击。
他的铠甲没系紧,露出一截沾着草屑的手腕——那是方才和伙夫老李抬粮袋时蹭的。
枪尖要稳,呼吸要沉。他反手挑开新兵的枪杆,不是为了杀人,是为了护身后的百姓。
李元忠站在演武台边,摸着胡须直点头。
他身后跟着几个老卒,正往新兵怀里塞煮熟的鸡蛋——这是顾昭下令,每日训练后每人一个。
顾公这法子,老朽从前见都没见过。李元忠感叹,从前练兵靠皮鞭,如今靠人心。他转头看向顾昭,见那年轻人正蹲下身,给摔在泥里的小卒系紧护腕,这样的将军,何愁天下不定?
话音未落,帐外亲兵狂奔而来,手里攥着封染了泥的密信:将军!荆州急报!
顾昭直起腰,接过信时,指尖触到封蜡上陌生的印记。
他拆开一看,字迹歪扭,像是匆忙写就——
李元忠暗通萧绎,欲献猎户城。
风卷着尘沙扑进军帐,将信笺吹得哗哗作响。
顾昭抬眼望向演武台方向,李元忠正弯腰帮小卒捡掉落的长枪,背影像株老松。
他捏紧信笺,指节发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