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搞大点-《天之唐》

  唐叶解释:“只是受人所托,想要帮一位姑娘跳出风月圈。”

  侯君集嘴角勾起,带着一丝促狭:“受人所托,还是小哥看中佳人?”

  唐叶连忙摆手:“确实受人所托。”

  侯君集哈哈大笑,直接道:“小事一桩,需要多少银两,老哥哥包了!”

  “不,不,银两方面自然有安排,只是需要大将军出面,做那姑娘的幕后人。”

  侯君集眼神一动:“需要我去?莫非此事有蹊跷?”

  唐叶点点头:“所以说,是个得罪人的事儿。”

  他隐藏了一些背后原因,简单叙述了一番,侯君集才明白,原来事情涉及三大门阀中的贵公子。

  不过一听有郑家,侯君集几乎没有犹豫便直接拍案:“必须搞他!”

  但他马上转头道:“不过,老哥哥出面,直接要人不就行了,别说三个纨绔,就算他们族长在也不能不给本将军这个面子,用得着这么麻烦?”

  唐叶这才说出文素青母亲之事。

  “这个容易,一并要来,郑阳那小兔崽子还敢不给?”

  唐叶摇摇头:“我不希望此事做的太明,也不希望牵连太广,做事太直矛盾也很直接。所以,小弟希望把它放在正常层面搞定,用花王大赛规矩堵住他们的嘴,顺理成章办妥此事。”

  侯君集明白了,他这叫明棋,的确这样后患更少,也不容易挑毛病。尤其不会让自己和三大世家直接冲突,毕竟假如自己硬要,那就是主动挑起和门阀的冲突,不占理不说,弄不好还会被他们抓住把柄攻讦,这就不是陛下想看到的了。

  “如此,便听小哥的,到时候你安排,老哥哥就出面顶个名。”

  唐叶拱拱手:“那谢过老哥哥。”

  侯君集大手一挥:“区区小事,都还不了宝刀人情。老哥哥知道,你不希望因为自己的事给老哥哥带来不必要麻烦,但你想过没有,你力捧一丈青,虽然看着没毛病,但也算得罪了三个纨绔,他们没达到目的,事后即便明着不行,暗地里也可能会找你麻烦。”

  “老哥哥不必担心,小弟心中有数。”

  侯君集点点头:“有数便好。”

  他说着,眼睛忽的微微眯起,露出一丝深邃的光芒:“其实,老哥哥看不上那郑家,借这个机会收拾一顿也不赖。”

  唐叶刚要说什么,忽然看到侯君集眼神,心中不由一动。

  难道侯君集有心拿这个做由头,打击郑家?不是没可能啊,他虽然成功获封陈国公,但强龙也难压地头蛇,在荥州地面,这个国公做的也很憋屈,其中说最让侯君集恼火的一点,就是那实食邑至今都无法落实。

  然而,侯君集想的好似更多,他缓缓道:“陛下……可也很看不惯五宗八阀……”

  唐叶当然明白,门阀一直是陛下心中横亘的一根巨刺,这些门阀世家根深蒂固,实力庞大,触手深入朝堂和地方,严重影响朝政运转不说,往往对政令律法阴奉阳违,甚至在他们自己地盘上有许多都形同虚设。

  但唐叶觉得,花王大赛不过是风月场盛事,于政治博弈方面连鸡毛蒜皮都够不上,恐怕没法牵扯那么多。

  可下一刻他就忽然想起,双王之反,明面上的起因也不过因贩卖妖姬引起……

  侯君集见他沉思,眼底掠过一丝惊奇。这小子难道能想到什么?

  “郑阳,郑家主次子,归雁台,也是郑家设立,目的却不仅仅为赚银子,更重要的是他们在长安的眼线……”

  侯君集说着,眼神却在关注唐叶的表情变化。

  果然,唐叶目光越发深邃,甚至没有提问门阀世家的事,这就说明,他对此不是一无所知。

  “雪崩往往也是从一片雪花开始,就算无法造成雪崩,至少打掉郑家这个眼线,对陛下来说,也是好事。当然,对我老侯,更是好事。反正都折腾一回,干啥不多捞点……”

  唐叶沉思一阵,抬头看向侯君集:“老哥哥的意思,借此机会铲除归雁台?”

  侯君集颔首:“只看小哥有没有这个胆量。”

  见唐叶再度陷入思考,侯君集饮了一杯笑道:“呵呵,说到底小哥不过受人所托,帮一个青楼女子罢了,不想牵连这些幕后之事有情可原……”

  唐叶却忽然摇头:“可行。”

  他竟然如此干脆,侯君集反倒有点意外。

  “你可要明白,虽说你看起来不过是正常参与花王大赛,可现在不光要救一丈青,还要夺取归雁台,甚至要通过归雁台拔出郑家在长安的关系网,郑家极大可能迁怒于你。”

  “但矛头首先对准的还是大将军不是,只要老哥哥不倒,他们恐怕没闲工夫顾得上正眼看唐叶这个小人物。而排在我前面的老哥哥背后是陛下心思,理应问题不大。”

  “不,不,你不了解这帮门阀的行事作风,他们才不管你是不是正常参与,更不管你到底有没有牵扯,只要怀疑便不需要理由,定会想办法弄死你,在他们看来,普通人的性命跟蝼蚁差不多,一个顺手的事儿而已。”

  侯君集认真看着他解释道。

  唐叶却笑道:“方才老哥哥不是说过,人在世上走,哪能不得罪人,得罪的同时,也笼络了哦。”

  侯君集眼睛一眯,片刻轻笑一声:“只是小哥笼络的可不只是侯某,有点大啊……”

  唐叶眨眨眼:“不早就开始了么?”

  侯君集瞳孔微微收缩,显然明白唐叶的意思,下一刻展颜大笑:“好,做事就不要婆婆妈妈瞻前顾后,你我便携手闹腾一番,反正最近无战事,老子也快闲出屁来。”

  “只是,仅凭一个一丈青的事,未必够,还有没有切入点?”

  既然存心要搞大,唐叶很快就想到这个问题。

  侯君集微微一笑:“明面上的矛盾,集中在郑阳身上,你可了解这郑家二小子?”

  唐叶迟疑一下,还是摇摇头,不能说完全不了解,但的确没过于关注。

  “郑阳此人,心思极重。你可知他为何要主动来长安?”

  他没等唐叶回答,自己说道:“长安乃帝国中枢,郑家必须死死盯紧,方才设立归雁台,明面上是青楼,暗地里是郑家吸纳消息之所,帝都任何风吹草动都会以最快速度传递给郑家,对于他们来说至关重要。那么,这般重要的场所,当然最能为家族立功,同时,二公子可以利用归雁台在长安结交权贵,很多都会成为郑家的保护伞不说,郑阳在家族的话语权也会日益加重。所以,你想到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