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原师兄的到访,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一颗温润的玉石,涟漪虽不汹涌,却持久地改变了水面的质地。他留下的不仅是药方和叮嘱,更是一种无声的调和,让训练馆里那种绷紧到极致的弦,稍稍松弛了几分。
百草明显感觉到长安教练的变化。他依旧言简意赅,要求严苛,但那种迫人的冷厉似乎收敛了些许。纠正她动作时,指尖的力道不再像以前那样带着不容置疑的碾压,更像是一种精准的引导;在她因疲惫而动作微有变形时,呵斥声里也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为何如此”的探究,而非单纯的否定。
这种变化细微,却让百草训练时的心境大为不同。她不再只是被动地承受和执行,开始尝试理解每一个指令背后的逻辑,甚至敢于在训练间隙,带着几分迟疑提出自己的困惑。
“教练,这个侧滑步接反击,为什么一定要先沉右肩?我感觉先压左肩启动更快。”一次战术演练后,百草抹了把汗,鼓起勇气问道。
长安正低头记录数据,闻言笔尖一顿,抬起头。锐利的目光扫过她,没有立刻回答,而是走到场中,将刚才的动作极慢地分解演示了一遍。
“看清楚了?”他侧头问,声音平稳。
百草点头。
“沉右肩,是为了误导对手,制造向右突破的假象,同时为左腿的雷霆一击蓄力。压左肩,意图太明显,快那零点一秒,失去的是战术突然性。”他言简意赅,点明关键,“元武道,不是比谁动作快,是比谁更聪明。”
百草恍然大悟,心中豁然开朗。原来一个小小的细节,竟藏着如此深的战术意图。这种被点透的感觉,比单纯完成训练任务更让她兴奋。
长安看着她发亮的眼睛,几不可查地挪开视线,继续记录数据,嘴角却似乎有极淡的弧度一闪而逝。“继续。把假动作做得再逼真三分。”
“是!”
训练在一种前所未有的、带着思辨意味的氛围中继续。百草像一块贪婪的海绵,不仅吸收着技术,更开始领悟战术思维和发力哲学。她的进步肉眼可见,动作不再仅仅是标准,更带上了灵性和难以预测的变化。
这天傍晚,训练结束。百草正在收拾器械,长安走过来,将一瓶水递给她,状似随意地问道:“风云道馆的视频,看了有什么想法?”
百草拧瓶盖的手一顿,没想到他会主动提起这个话题。她沉吟片刻,认真回答:“李云岳的力量和速度确实很强,模仿得也很像。但……总觉得缺了点什么。有点像……嗯,像临摹得很好的字,少了原帖的神韵。”
她用了若白师兄教她书法时打的比方。
长安闻言,眼底掠过一丝真正的讶异,随即化为一种深沉的审视。他没想到百草能看出这一层。这不再是单纯的技术比较,而是进入了“道”的层面。
“说得不错。”他难得地给予了肯定,“招式是死的,人是活的。真正的核心,是对身体的控制,对时机的把握,还有……这里的判断。”他指了指太阳穴,“风云道馆重形不重意,路子走偏了。你不必理会。”
这是第一次,长安教练如此清晰地评价另一个道馆,并且是在肯定她的判断基础上。百草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和巨大的信心。
“我明白,教练。”她重重点头,“我不会被影响的。”
长安“嗯”了一声,没再说什么,转身走向器械室。夕阳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那背影依旧挺拔孤直,却似乎不再像以前那样,带着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冰冷。
百草看着他的背影,握紧了手中的水瓶。初原师兄就像一颗精准定位的玉衡星,他的出现,不仅鉴照了她康复的成效,更微妙地调整了她与长安教练之间相处的“心”。一种新的、更加稳固的信任与默契,正在无声中建立。
风云的挑衅,外界的纷扰,此刻在她心中已如过眼云烟。她比任何时候都更清楚自己的路在哪里,该如何走下去。玉衡已现,初心愈明,前路虽遥,步履愈坚。
(第七十八章完)
百草明显感觉到长安教练的变化。他依旧言简意赅,要求严苛,但那种迫人的冷厉似乎收敛了些许。纠正她动作时,指尖的力道不再像以前那样带着不容置疑的碾压,更像是一种精准的引导;在她因疲惫而动作微有变形时,呵斥声里也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为何如此”的探究,而非单纯的否定。
这种变化细微,却让百草训练时的心境大为不同。她不再只是被动地承受和执行,开始尝试理解每一个指令背后的逻辑,甚至敢于在训练间隙,带着几分迟疑提出自己的困惑。
“教练,这个侧滑步接反击,为什么一定要先沉右肩?我感觉先压左肩启动更快。”一次战术演练后,百草抹了把汗,鼓起勇气问道。
长安正低头记录数据,闻言笔尖一顿,抬起头。锐利的目光扫过她,没有立刻回答,而是走到场中,将刚才的动作极慢地分解演示了一遍。
“看清楚了?”他侧头问,声音平稳。
百草点头。
“沉右肩,是为了误导对手,制造向右突破的假象,同时为左腿的雷霆一击蓄力。压左肩,意图太明显,快那零点一秒,失去的是战术突然性。”他言简意赅,点明关键,“元武道,不是比谁动作快,是比谁更聪明。”
百草恍然大悟,心中豁然开朗。原来一个小小的细节,竟藏着如此深的战术意图。这种被点透的感觉,比单纯完成训练任务更让她兴奋。
长安看着她发亮的眼睛,几不可查地挪开视线,继续记录数据,嘴角却似乎有极淡的弧度一闪而逝。“继续。把假动作做得再逼真三分。”
“是!”
训练在一种前所未有的、带着思辨意味的氛围中继续。百草像一块贪婪的海绵,不仅吸收着技术,更开始领悟战术思维和发力哲学。她的进步肉眼可见,动作不再仅仅是标准,更带上了灵性和难以预测的变化。
这天傍晚,训练结束。百草正在收拾器械,长安走过来,将一瓶水递给她,状似随意地问道:“风云道馆的视频,看了有什么想法?”
百草拧瓶盖的手一顿,没想到他会主动提起这个话题。她沉吟片刻,认真回答:“李云岳的力量和速度确实很强,模仿得也很像。但……总觉得缺了点什么。有点像……嗯,像临摹得很好的字,少了原帖的神韵。”
她用了若白师兄教她书法时打的比方。
长安闻言,眼底掠过一丝真正的讶异,随即化为一种深沉的审视。他没想到百草能看出这一层。这不再是单纯的技术比较,而是进入了“道”的层面。
“说得不错。”他难得地给予了肯定,“招式是死的,人是活的。真正的核心,是对身体的控制,对时机的把握,还有……这里的判断。”他指了指太阳穴,“风云道馆重形不重意,路子走偏了。你不必理会。”
这是第一次,长安教练如此清晰地评价另一个道馆,并且是在肯定她的判断基础上。百草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和巨大的信心。
“我明白,教练。”她重重点头,“我不会被影响的。”
长安“嗯”了一声,没再说什么,转身走向器械室。夕阳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那背影依旧挺拔孤直,却似乎不再像以前那样,带着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冰冷。
百草看着他的背影,握紧了手中的水瓶。初原师兄就像一颗精准定位的玉衡星,他的出现,不仅鉴照了她康复的成效,更微妙地调整了她与长安教练之间相处的“心”。一种新的、更加稳固的信任与默契,正在无声中建立。
风云的挑衅,外界的纷扰,此刻在她心中已如过眼云烟。她比任何时候都更清楚自己的路在哪里,该如何走下去。玉衡已现,初心愈明,前路虽遥,步履愈坚。
(第七十八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