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教练那次“路过”的指导,像一颗投入冰湖的石子,虽然未能破冰,却在百草心中漾开了持续扩散的涟漪。他没有回来,松柏道馆的主教练依旧空缺,训练由若白和亦枫主持。但有些东西,确实不一样了。
百草的训练状态发生了显着的变化。她不再是被动地接受指令,而是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主动性和探究欲。她会反复揣摩长安留下的那份材料,结合他上次的指点,在训练中不断尝试、验证、调整。遇到瓶颈时,她不再像以前那样要么硬扛要么沮丧,而是会停下来思考,回忆长安的分析,或者尝试若白师兄建议的不同角度。
她开始真正尝试去“理解”长安教练那套严酷训练法背后的逻辑,而不是仅仅“忍受”。她发现,当自己主动去契合那种节奏和要求时,痛苦依旧,但痛苦中滋生出的成长感,却愈发清晰和扎实。
若白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心中欣慰。一天训练结束后,他叫住百草,递给她一个笔记本。
“这是什么?”百草接过,翻开。里面是若白清秀工整的字迹,记录着一些关于身体发力、节奏控制和心理调节的感悟,旁边还配了简单的示意图。
“这是我以前训练时的一些心得,还有……对长安训练方式的一些理解。”若白温和地说,“或许对你有帮助。他的方法,就像一把重剑,用不好会伤己,但一旦掌握,威力无穷。关键在于,你要成为执剑的人,而不是被剑拖着走。”
百草紧紧握着笔记本,心中暖流涌动。“谢谢师兄!”
“不用谢我。”若白看着她,眼神深邃,“是你自己找到了方向。百草,你长大了。”
更让百草意想不到的变化,发生在一些细节上。她惯用的护具磨损处,会被不知是谁用同色的线细密地缝补好;她加练后,训练场边总会放着一瓶贴有“补充电解质”标签的功能饮料;甚至有一次,她因为研究一个新招式忘了时间,深夜回到宿舍时,发现门口放着一份温热的宵夜。
没有署名,没有留言。但百草知道是谁。这种无声的关怀,比任何言语都更有力量。它像涓涓细流,悄无声息地浸润着她干涸的心田,也一点点瓦解着那堵横亘在他们之间的冰墙。
她开始尝试做出回应。她会在训练日志的末尾,用铅笔轻轻写下一两句训练体会或疑问,比如“今日尝试调整重心,感觉转身顺畅了些,但滞空时间仍不足,是何原因?”她不敢直接询问,只能用这种笨拙的方式,试图建立一种极其微弱的联系。
她并不知道这些日志是否会被人看到,又会有怎样的回应。她只是固执地写着,仿佛这是一种仪式,一种单向的倾诉。
几天后的一个下午,百草在进行反应速度训练时,再次遇到了瓶颈。无论她如何集中精神,总是无法突破某个极限反应时间。 frustration 逐渐累积。
休息间隙,她习惯性地拿起水杯,发现杯底压着一张折叠的小纸条。她的心猛地一跳,迅速环顾四周,道馆里其他人都在专注训练,若白师兄正在指导晓萤。
她背过身,颤抖着打开纸条。上面只有一行字,是那熟悉的、力透纸背的凌厉字迹:
“预判,非等信号。观察肩胛微动。”
没有称呼,没有落款。言简意赅,直指要害。
百草的心脏狂跳起来,血液仿佛在瞬间升温。她紧紧攥着纸条,仿佛攥着一团火。这不是若白师兄的风格,这冷硬、精准、不留余地的指点,只可能来自一个人!
他看到了!他看到了她的训练日志!并且,他回应了!
虽然依旧是冰冷的指导,但这主动的、针对性的回应,如同在漆黑的夜里划亮了一根火柴,瞬间照亮了百草的世界。这证明,他并非完全无视她,他仍在关注着她的进步,甚至……愿意在她卡住时,递出一根牵引的绳索。
巨大的喜悦和酸楚同时涌上心头,让百草的视线再次模糊。她用力眨掉眼泪,将纸条小心翼翼折好,贴身收起。然后,她重新站上训练位,深吸一口气,不再死死盯着对方的起手式,而是将注意力集中在那更细微的肩胛轮廓变化上。
下一次攻击袭来时,百草几乎是凭借一种直觉,在对方肩膀肌肉绷紧的瞬间就已启动!嗖!她成功地以毫厘之差闪避了过去,速度比之前快了整整一倍!
“漂亮!”一旁的亦枫师兄忍不住喝彩。
百草站在原地,胸口剧烈起伏,不是因为疲惫,而是因为激动。她做到了!凭借他的一句指点,她突破了自己的瓶颈!
微光,正一点点变得明亮。虽然前方依旧漫长,虽然那座冰山依旧沉默地矗立在那里,但百草能感觉到,冰层之下,有暖流在悄然涌动。她不再急于求成,也不再恐惧退缩。她开始相信,只要她足够坚持,足够努力,终有一天,她能真正走到他的面前,不是以乞求的姿态,而是以对等的、足以让他正视的姿态。
而此刻,在城市某个不为人知的角落,长安翻看着手机上刚刚收到的、亦枫偷偷发来的百草成功闪避的训练片段,冰冷的嘴角,几不可查地、微微向上牵动了一下。那弧度极小,转瞬即逝,快得连他自己都未曾意识到。
(第二十五章完)
百草的训练状态发生了显着的变化。她不再是被动地接受指令,而是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主动性和探究欲。她会反复揣摩长安留下的那份材料,结合他上次的指点,在训练中不断尝试、验证、调整。遇到瓶颈时,她不再像以前那样要么硬扛要么沮丧,而是会停下来思考,回忆长安的分析,或者尝试若白师兄建议的不同角度。
她开始真正尝试去“理解”长安教练那套严酷训练法背后的逻辑,而不是仅仅“忍受”。她发现,当自己主动去契合那种节奏和要求时,痛苦依旧,但痛苦中滋生出的成长感,却愈发清晰和扎实。
若白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心中欣慰。一天训练结束后,他叫住百草,递给她一个笔记本。
“这是什么?”百草接过,翻开。里面是若白清秀工整的字迹,记录着一些关于身体发力、节奏控制和心理调节的感悟,旁边还配了简单的示意图。
“这是我以前训练时的一些心得,还有……对长安训练方式的一些理解。”若白温和地说,“或许对你有帮助。他的方法,就像一把重剑,用不好会伤己,但一旦掌握,威力无穷。关键在于,你要成为执剑的人,而不是被剑拖着走。”
百草紧紧握着笔记本,心中暖流涌动。“谢谢师兄!”
“不用谢我。”若白看着她,眼神深邃,“是你自己找到了方向。百草,你长大了。”
更让百草意想不到的变化,发生在一些细节上。她惯用的护具磨损处,会被不知是谁用同色的线细密地缝补好;她加练后,训练场边总会放着一瓶贴有“补充电解质”标签的功能饮料;甚至有一次,她因为研究一个新招式忘了时间,深夜回到宿舍时,发现门口放着一份温热的宵夜。
没有署名,没有留言。但百草知道是谁。这种无声的关怀,比任何言语都更有力量。它像涓涓细流,悄无声息地浸润着她干涸的心田,也一点点瓦解着那堵横亘在他们之间的冰墙。
她开始尝试做出回应。她会在训练日志的末尾,用铅笔轻轻写下一两句训练体会或疑问,比如“今日尝试调整重心,感觉转身顺畅了些,但滞空时间仍不足,是何原因?”她不敢直接询问,只能用这种笨拙的方式,试图建立一种极其微弱的联系。
她并不知道这些日志是否会被人看到,又会有怎样的回应。她只是固执地写着,仿佛这是一种仪式,一种单向的倾诉。
几天后的一个下午,百草在进行反应速度训练时,再次遇到了瓶颈。无论她如何集中精神,总是无法突破某个极限反应时间。 frustration 逐渐累积。
休息间隙,她习惯性地拿起水杯,发现杯底压着一张折叠的小纸条。她的心猛地一跳,迅速环顾四周,道馆里其他人都在专注训练,若白师兄正在指导晓萤。
她背过身,颤抖着打开纸条。上面只有一行字,是那熟悉的、力透纸背的凌厉字迹:
“预判,非等信号。观察肩胛微动。”
没有称呼,没有落款。言简意赅,直指要害。
百草的心脏狂跳起来,血液仿佛在瞬间升温。她紧紧攥着纸条,仿佛攥着一团火。这不是若白师兄的风格,这冷硬、精准、不留余地的指点,只可能来自一个人!
他看到了!他看到了她的训练日志!并且,他回应了!
虽然依旧是冰冷的指导,但这主动的、针对性的回应,如同在漆黑的夜里划亮了一根火柴,瞬间照亮了百草的世界。这证明,他并非完全无视她,他仍在关注着她的进步,甚至……愿意在她卡住时,递出一根牵引的绳索。
巨大的喜悦和酸楚同时涌上心头,让百草的视线再次模糊。她用力眨掉眼泪,将纸条小心翼翼折好,贴身收起。然后,她重新站上训练位,深吸一口气,不再死死盯着对方的起手式,而是将注意力集中在那更细微的肩胛轮廓变化上。
下一次攻击袭来时,百草几乎是凭借一种直觉,在对方肩膀肌肉绷紧的瞬间就已启动!嗖!她成功地以毫厘之差闪避了过去,速度比之前快了整整一倍!
“漂亮!”一旁的亦枫师兄忍不住喝彩。
百草站在原地,胸口剧烈起伏,不是因为疲惫,而是因为激动。她做到了!凭借他的一句指点,她突破了自己的瓶颈!
微光,正一点点变得明亮。虽然前方依旧漫长,虽然那座冰山依旧沉默地矗立在那里,但百草能感觉到,冰层之下,有暖流在悄然涌动。她不再急于求成,也不再恐惧退缩。她开始相信,只要她足够坚持,足够努力,终有一天,她能真正走到他的面前,不是以乞求的姿态,而是以对等的、足以让他正视的姿态。
而此刻,在城市某个不为人知的角落,长安翻看着手机上刚刚收到的、亦枫偷偷发来的百草成功闪避的训练片段,冰冷的嘴角,几不可查地、微微向上牵动了一下。那弧度极小,转瞬即逝,快得连他自己都未曾意识到。
(第二十五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