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柴府迎贵客 折家女儿心-《李世民重生水浒》

  沧州柴府的年味还未散尽,朱红大门两侧的红灯笼虽褪了些亮色,门檐下悬挂的彩绸仍透着喜庆。

  正月二十这日清晨,府外忽然传来一阵马蹄声,管家匆匆跑进内院,对正坐在书房翻看账册的柴进道:“庄主,西北折府的人来了!家主折可存亲自带队,还带着他侄子折彦质、妹妹折可卿,说是特意来拜访。”

  柴进愣了愣,随即放下笔。折家是西北将门,世代守着府州、麟州,抵御西夏和辽人,与柴家虽有生意来往,却也多年未曾如此郑重地登门。他连忙起身:“快,开中门迎接!”

  不多时,柴府中门大开,柴进身着青色锦袍,带着庄丁迎了出去。只见门前停着三辆乌木马车,为首一人身着玄色劲装,腰佩弯刀,面容刚毅,正是折家现任家主折可存。

  他身侧跟着个三十多岁的中年文士,这人就是折彦质,虽然年龄比他大,却是他侄子,也是折家现在最有智谋的人。最后下车的是个身着月白襦裙的少女,梳着双丫髻,鬓边簪着一朵素雅的白玉兰,眉眼清秀,正是折可存的妹妹折可卿。

  “柴庄主,贸然拜访,还请见谅!”折可存大步上前,双手抱拳,语气爽朗。他身后的折可卿则微微屈膝行礼,声音轻柔:“可卿见过柴庄主。”

  柴进连忙回礼,柴家虽然有名声,但是和西北将门折家相比,还是差了一些。

  一行人步入正厅,分主宾落座,仆役奉上热茶和点心(多是沧州特产的枣泥糕、芝麻糖,还摆着几碟折家带来的西北干果)。

  一阵寒暄过后,折可存屏退左右,只留下折彦质和折可卿,才开门见山:“柴老庄主,今日冒昧登门,一是给您拜个晚年,二是有桩私事,想跟您商议。”

  柴进心中了然,端起茶盏抿了一口:“折将军但说无妨。”

  折可存看了一眼身侧的折可卿,见她垂着头,手指轻轻捏着裙摆,耳尖泛红,才沉声道:“小妹可卿,三年前在麟州府与令郎柴承乾承乾相识。自那以后,她便再不肯接受任何说亲,如今眼看就要满十八岁,府里上下都急得慌。我多方查探才知,她心里装着的乃是柴府公子柴承乾。”

  这话一出,柴进微微一怔,看向折可卿——少女头垂得更低了,连脖颈都染上了粉色,显然是默认了。

  柴进心中快速盘算:折家是西北第一将门,折可存治军严明,麾下兵马是抵御辽人的屏障;柴家是世宗后裔,虽有丹书铁券,却始终被朝廷盯着。这两家若联姻,利弊都太过明显。

  “折将军,”柴进放下茶盏,语气郑重,“承乾这孩子,性子沉稳,倒是个有担当的。只是咱们两家的情况特殊——柴家是故周之后,朝廷虽赐丹书铁券,却日日派御史盯着;折家守西北,是朝廷倚重的将门,却也因手握兵权,常遭猜忌。若两家联姻,官家怕是会多想啊。”

  他顿了顿,继续道:“去年承乾任山东兵马总管,汴京就有御史弹劾‘柴氏掌兵,恐生异心’,若再与折家——这手握西北兵权的将门联姻,陛下说不定会以为咱们要南北呼应,到时候不仅承乾的职位保不住,折家在西北的处境,怕是也会难上加难。”

  折可存点点头,显然早想到了这一层:“柴庄主所言极是。只是如今西北边境不宁,辽人频频扰边,朝廷却忙着应付梁山,粮草器械常常克扣。折家守着府州,独木难支;而柴家在山东根基日稳,若能结为姻亲,将来无论金辽南下,还是朝廷有异动,咱们两家也好有个呼应,护住一方百姓。”

  这话正说到柴进心坎里——他早知道乱世将至,柴家攒下的势力,若没有强援,很难在未来的战乱中立足。折家的西北兵马,加上柴家在山东的力量,东西相顾,确实是一步好棋。

  此时,一直沉默的折可卿忽然轻声开口,声音细若蚊蚋:“柴庄主,当年在麟州府,我……我是以男装见的承乾公子,他至今不知我是女儿身。若……若柴家觉得不妥,也无妨,是我……是我唐突了。”

  她说完,眼圈微微泛红,心里又慌又乱——三年前,柴承乾两次救下她,后来两人一起去巡查,一起谈论志向,讨论防御之策,那时候她就动了心。

  后来回到府州,她却再也忘不了那个勇猛温和的身影。她怕柴承乾记不得她,更怕柴承乾知道她是女儿身后,觉得她欺瞒,不肯接受。

  柴进看着她羞涩又不安的模样,心中暗叹——这姑娘倒是个重情的。他笑道:“可卿姑娘不必妄自菲薄。承乾这孩子,不是拘小节的人。只是他如今已回博州上任,你们就在柴府住上几日,我这就派人快马加鞭把叫回来。”

  折可存松了口气,起身拱手:“有庄主这句话,我就放心了。我们家世代从军,也不在意那些俗礼,只不过眼看妹妹日渐憔悴,我心中不忍。”

  折可卿听到“按规矩来”,耳尖更红了,心里既期待又忐忑——期待能再见到柴承乾,又怕他见到女儿身的自己,会认不出来,或是不愿接受。她偷偷想:若是承乾公子问起当年的“折小兄弟”,她该怎么说?会不会惹他生气?

  把折家一行人安排到了客房,柴进连忙安排庄丁前往博州召回柴承乾。心里盘算着:这门亲事,成了,柴家就多了个西北强援,应对未来的金辽之乱更有底气;就算朝廷猜忌,只要两家行事低调,再借蔡京那边疏通,想必能瞒过一阵。

  而远在博州的柴承乾,此刻正在演武场看关胜操练兵马,完全没料到沧州柴府里,一场关于他终身大事的商议已经落幕,更没想起三年前在麟州府遇到的那个“折家小将领”,竟是个对他芳心暗许的姑娘。

  折可卿坐柴家院中,望着博州的方向,心里反复回放着当年与柴承乾相处的片段——英勇无畏、知识渊博、讨论兵法时认真的眼神……她轻轻攥紧手帕,在心里默念:承乾公子,你还记得麟州府的那个“折小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