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线索研究·科学推理的突破-《科学证道:我在洪荒悟宇宙》

  陈玄靠在倒木的阴影里,手指迅速拉开仪器包的拉链。防水袋取出时带着潮湿的泥土味,他没说话,直接把拓印纸铺在自制格纸上。云昭站在他侧后方,剑尖朝下,目光扫过林间缝隙。

  检测仪屏幕亮起,手动晶片插入接口。数据流缓慢滚动,显示溶洞内能量残留的时间序列。他对照竹简内容,在纸上画出三条并行线:一条是魔气注入地脉的频率,一条是星轨偏移角度,第三条标注着九个祭祀点的位置。

  青铜鼎虚影在他识海中安静悬浮。符文翻译已完成,但信息碎片化。他知道这些文字讲的是“启混沌”,可怎么启?为什么必须乱星轨?

  他拿起符笔,在三线交汇处标红。物理学里的非线性系统一旦失稳,就会发生不可逆崩溃。如果地脉是能量传导网络,星轨是外部扰动源,那么人为制造共振——就像推秋千一样一次次叠加力量——最终能让整个系统塌陷。

  笔尖顿住。

  他翻出拓片,对着月光比对。九个点不在同一平面,分布符合某种几何规律。他突然想到地球板块运动中的应力集中区,又联想到潮汐对断层的影响。若将星体引力视为周期性外力,而魔气污染作为内部弱点……两者叠加,足以撕裂地壳结构。

  识海震动。

  青铜鼎虚影旋转半周,一段新记忆浮现。星图展开,九个光点依次亮起,与他纸上标记完全重合。同时,一行译文浮现:“鼎镇九极,维系周天。一旦失衡,轮回崩解。”

  陈玄呼吸一滞。

  这不是简单的复活仪式。魔渊教主要的不是重生,而是让整个宇宙退回上一轮回的起点。现有法则全部失效,时间倒流,秩序归零——在这种状态下,他曾被封印的残魂就能重新凝聚真身。

  而自己穿越到这里,或许根本不是意外。青铜鼎选择了新的执掌者,正是因为旧的平衡即将被打破。

  他低头看手中华夏格纸上的公式,最后一行刚写完:ΔE = k(ΣM_i × G_j) / T^n。这是他对“引魔气贯地脉”的数学建模,k是耦合系数,M是地脉节点质量扰动,G是星体引力相位,T是触发周期。

  这个模型预测,只要在七日内同时激活九处祭坛,灵气潮汐将产生自我增强的正反馈,最终导致空间结构离散。

  云昭察觉到他的停顿。她没靠近,只低声问:“看出什么了?”

  陈玄没抬头。他正在重算第九节点的能量阈值。根据检测仪记录,枯松林这一处只是分支通道,真正枢纽还在地下深处。他调出压力感应区的布局图,结合逆息膏导流路径,反推出主控室方位。

  “他们已经在行动。”他说,“第一波攻击不是冲我们来的,是在测试系统反应速度。”

  云昭皱眉。“你是说,之前的魔气爆发,只是实验?”

  “不只是实验。”他指着晶片数据里的延迟曲线,“他们在收集反馈,优化引爆顺序。就像调试电路,每次试错都更接近完美共振。”

  他收起符笔,从包里拿出小型罗盘。指针轻微晃动,指向西北。那是昆仑方向。太一阁所在之地,正好位于九极之一。

  “我们必须阻止他们开启下一个节点。”

  “怎么阻止?你有办法破解那种阵法吗?”

  陈玄沉默几秒。他想起识海中那段话——“鼎者,通古今之钥也”。如果青铜鼎真是维系轮回的核心装置,那它本身就具备稳定时空的作用。而自己能感知它,意味着他可以成为新的锚点。

  但他不能说。现在还不是时候。

  他把拓片折好,塞进内袋。晶片拔下,放入屏蔽盒。格纸用火符烧成灰烬,风吹散。

  “先确认其他八个位置。”他说,“我已经推演出计算模型,只要有各地的地脉数据和星象记录,就能预测下次攻击时间和地点。”

  云昭点头。她知道这意味着要联络各大门派。但她也知道,此刻消息一旦传出,必然引来追杀。

  “你能确定这模型有效?”她问。

  陈玄看着手中的检测仪。电量只剩两格。他换上备用电池,屏幕重新亮起。

  “科学不靠感觉。”他说,“它靠验证。我们现在缺的不是证据,是协作。”

  他站起身,拍掉衣角尘土。动作很轻,避免发出声响。云昭也收势备战,握紧霜魄剑柄。

  远处林间,一片落叶落下,打在一块岩石上。那石头表面有一道新鲜划痕,形状像一个倒置三角,中间穿了一横。

  陈玄看了一眼,没说话。他知道那是敌人留下的标记,可能是追踪信号,也可能是诱饵。

  他转向云昭,声音压得很低:“等天亮前,我要把这份推演发出去。但不能用常规传讯方式,会被截获。”

  云昭问:“你打算用什么?”

  陈玄把手伸进仪器包,摸出一块黑色电路板。这是他之前拆解机关傀儡时保留的核心元件。

  “用电磁脉冲加密。”他说,“频率调到只有特定接收器才能捕捉。我可以让它只响一次,然后自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风险很大。”云昭说。

  “比什么都不做强。”

  他开始焊接导线,动作熟练。焊锡融化的声音极小,几乎听不见。云昭蹲下,为他遮挡可能的视线。

  电路板连上微型电源,指示灯闪了一下绿光。他输入一组数字,对应九个节点的坐标编码。然后设定触发机制:当接收到特定声波震动时启动发射。

  “做好了。”他说。

  云昭盯着那块板子。“谁来接收?”

  陈玄把装置放进防水袋,贴身收好。

  “相信的人。”

  他看向天空。云层稀薄,几颗星露出来。按照星图轨迹,三天后会有一次月蚀,正好对应模型里的高危窗口期。

  他闭眼一秒,再睁开时眼神清晰。

  “我们还有时间。”

  云昭站直身体,剑仍未入鞘。

  “接下来怎么做?”

  陈玄整理好仪器包,拉紧背带。

  “等一个人。”

  他说完这句话,忽然抬手按住左耳。那里有个微型耳机,连接着被动监听模式。

  耳机里传来一声极短的滴鸣——不是自然声响,是某种信号反射的回波。

  他立刻低头检查检测仪。屏幕边缘出现一个微弱光点,移动速度极慢,呈环形扫描轨迹。

  “他们在搜。”

  云昭瞬间转身面向北方。

  陈玄迅速关闭所有设备,连电路板也切断电源。

  两人屏息不动。

  林外风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