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晚星把本子翻到新的一页,在上面写了五个字:
十年问题村
然后横着画了一条线,又竖着画了一条。
左边写:“我赚的”
右边写:“村里赔的”
她抬头看我:“按年份来。能记起多少记多少。”
我吸了口气,脑子里已经有东西在翻页。
系统比我快一步,它在视野里刷出一串灰白色的小字:
【建议排序方式:按年份 个人节点 村庄节点。】
【提醒:部分年份记忆缺失,可用“约”代替。】
很好,连含糊都替我设计好了。
——
第一年:十岁那年
“从哪年算起?”她问。
“十岁。”我说,“祠堂那一年。”
“写。”她把笔递给我。
我在“我赚的”那一栏写——
活下来。
顿了一下,又补了一句:
被村里正式当成“命硬福崽”。
右边“村里赔的”,我写——
村口第一次大车祸,一家两口,一个当场,一个救回来了,却落下残疾。
顾晚星看着我:“那年,你还抽过什么?”
“暑假快结束,镇上搞活动,抽奖送电视机。”我说,“全校师生围观,我一摸就摸了个头奖。”
系统在旁边弹出一行冰冷注释:
【10 岁:古柳整体气运值 -15%,个人承载由 3% → 63%。】
【备注:交通事故 重伤 2 起。】
顾晚星握着笔的手明显紧了一下:“这条新闻,我查过。”
“你查过?”我愣。
“你村第一次上新闻,不是‘先进村’,是这次车祸。”她说,“报纸上写‘某镇村民安全意识淡薄’。”
“你那时候在哪儿?”
“家里电视前。”我说,“看着主持人念我们村名,还以为上电视是件光荣的事。”
她没说话,把这两条小字记在旁边。
——
第二年:十一岁
“第二年呢?”她问。
我皱眉回忆了一下:“那个……我在镇小的‘联考’拿了全年级第一,拿了个一千块的奖学金。”
“对村里呢?”她问。
“奖学金回来那天,村里人都说,林家的娃有出息。”我说,“那年秋天,老吴家孩子发高烧。”
我能想起的是画面——
大晚上救护车喊着进村,老吴家爷仰着头在车后面跑。
“烧了三天三夜,送去县医院。”我说,“人救回来了,脑子烧坏了一块。”
“后来在学校,”我顿了顿,“你也知道。”
“坐在后排,一个人坐两座位,作业写不完,考试全是空白。”我说,“老师叫他名字,他要愣半天才反应过来。”
系统同步刷字:
【11 岁:个人学习相关节点 2,古柳整体气运值 -8%。】
【备注:重症 1 起,长线后遗症。】
“你那时候怎么想?”顾晚星问。
“说实话?我没敢想。”我说,“我只是很本能地——不去看他。”
“我怕他看回来。”
——
第三年:十二岁
“不可能每一年都有这么整齐的对应。”她说。
“也没那么工整。”我说,“但大概都有点东西。”
“十二岁,小学毕业那年。”我用手指点着空白,“我抽了一个县里夏令营的名额。”
“怎么抽的?”
“学校一个班只能报一个名额。”我说,“老师本来想给另一个同学,他成绩更稳,后来不知道哪根筋搭错,就说——‘不然还是让林宴去吧,他以后肯定能考出去’。”
“你就去了?”
“去了,在外面第一次住空调房,第一次看见海。”我说,“回来之后一开学。”
我在右栏写——
村里第一起外出打工工伤:有人在工地上脚被钢筋穿了,回来拄着拐走路。
“那是你第一次看到别人因为打工残了,对吗?”顾晚星问。
我点点头:“那天他拄着拐在村口抽烟,跟我说——‘你要是能考出去,就别回来干这种活’。”
系统:
【12 岁:个人“见识”节点 1,古柳整体气运值 -6%。】
【备注:外出务工工伤 1 起。】
——
第四年:十三岁,初一
“初中呢?”她把纸往下移。
“十三岁初一,我刚进镇中。”我说,“那年我第一次全镇统考考进前十。”
“奖状拿回村,张在祠堂公告栏旁边。”我苦笑,“仿佛贴了一个‘本村出品,质量可靠’。”
右边“村里赔的”,我写——
村小学合并,老师缩减,一批成绩不好的孩子干脆辍学回家种地 / 打工。
“你那时候怎么看他们?”她问。
“心里偷着觉得——‘他们不够努力’。”我说,“现在回头看,只能说那年我是个混蛋。”
系统:
【13 岁:个人教育资源加成 2,古柳整体气运值 -5%。】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备注:辍学 3 人,潜在上升通道中断。】
——
第五年:十四岁,初二
“十四岁,那年我第一次……买彩票。”我说。
顾晚星抬眉:“这么早?”
“不是正式的彩票。”我摆手,“镇上的小卖部搞刮刮乐,顶多中个几十块。”
“我刮中了一百块。”我说,“拿去给全寝室买了一箱饮料,在学校里吹了一周‘我是锦鲤’。”
右边,我写——
老马菜地第一次大面积绝收,几亩菜烂在地里,欠了一屁股农药钱。
“那年秋天他在村口骂天骂地,说自己命苦。”我说,“我从他家门口经过,还在想——‘怎么什么事都赶不上我点好’。”
系统:
【14 岁:个人财富节点 1(小额),古柳整体气运值 -7%。】
【备注:农作物灾害,负债家庭 1。】
顾晚星看了眼表格:“到目前为止,你每一年的好消息,都能在村里找到一个对应的坏消息。”
“还没完。”我说。
——
第六年:十五岁,中考
“十五岁,中考那年。”我说,“运气最典型。”
“数学试卷印错,临时改规则,按选择题权重算,我蒙对一大半。”
“最后被县一中捞进重点班。”
右栏,我写——
同年夏天:村里头一拨去外地工厂打工的人,碰上工厂倒闭,工资被拖欠,回家一分钱没拿到。
那段时间,村口小卖部门口,天天有人骂“黑心老板”、“外面的人都是骗钱的”。
“他们回来的时候,我刚拿着录取通知书在祠堂被夸。”我说。
“有人看了我一眼,说——‘你命好’。”
系统:
【15 岁:个人教育阶层跃升 1,古柳整体气运值 -10%。】
【备注:集体欠薪事件,家庭经济压力显着上升。】
——
第七年:十六岁,高一
“十六岁,高中运动会那年。”我勾了勾笔,“你应该记得。”
“你没参加项目,”顾晚星说,“被老师拉去广播站抽奖。”
“对。”我点头,“你们在雨里跑 800 米,摔得一身泥;我坐在广播室吹空调,顺手给班级抽了个‘精神文明奖’。”
右边,我写——
那年冬天:古柳第一次被镇上评为“治安后进村”,
有人因为赌债和邻村打架,把人打进医院,整个村被通报批评。
“我在县里拿奖状,你们在村里开通报会。”我说,“那天电视里播‘问题村名单’,还没到‘典型’那么严重。”
系统:
【16 岁:个人声望节点 1,古柳整体气运值 -9%。】
【备注:治安事件 1,负面记录初次出现。】
——
第八年:十七岁,高二
“十七岁那年,”我吸了口气,“你其实知道发生了什么。”
“电视新闻?”她问。
“对。那晚晚自习后,宿舍看地方新闻。”我说,“古柳那几年接连发生车祸、工伤、债务纠纷,被点名为‘安全隐患突出村’。”
“镜头扫过村口、老柳树、祠堂门口。”
“屏幕上三个字——‘问题村’。”
我在左栏写——
我靠几次神奇发挥进了理科重点班,被全校当“欧皇样本”,老师说“这一届能出一个重点就烧高香,全指望你”。
右栏写——
古柳正式被标记为“问题村”,
村里开始频繁被检查、安全培训、写检查,所有坏消息集中出现在一张纸上。
系统:
【17 岁:个人“关键期待值” 1(整届年级押宝),古柳整体气运值 -12%。】
【备注:外部系统标签化——问题村。】
顾晚星皱了皱眉:“这一年,是外面世界第一次用官方语言说——你们这地方不对劲。”
“对。”我说,“那时候我第一次觉得——不是我们在背命,是整个系统在给我们盖章。”
——
第九年:十八岁,高考
“十八岁,高考。”我说,“我就不展开了。”
“压线过重点,你差点翻车又被拉了一把。”她按着笔记,“村里呢?”
“那一年,老马彻底破产。”我说。
“前几年欠的账扛着,这年又跟人合伙搞什么小工程,资金链断了,房子抵出去了。”
“他媳妇闹离婚,他儿子从职校退学回家。”
我在右栏写——
老马家房子抵押,小卖部关门,
村里第一次出现“整家垮掉”的样本。
系统:
【18 岁:个人教育轨道完成跳跃(重点大学录取),古柳整体气运值 -15%。】
【备注:家庭破产 1 户,连锁影响 3 人以上。】
“你那年回来摆‘光宗耀祖宴’。”顾晚星提醒,“王支书让大家咬牙包酒席。”
“对。”我笑得有点难看,“他们一边祝我‘前途无量’,一边回家算下个月怎么还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
第十年:大学 & 工作前期(十九到二十二)
“后面几年,就没那么按年份整齐了。”我说,“我在城里上大学、找实习、毕业、工作,村里这边——差不多一年一桩大事。”
顾晚星翻了新一页:“那就按节点说。”
我写:
我:大二抽中校级交换名额,去了一趟沿海大城市,顺手在学校创业比赛拿了奖金。
村:同年,古柳后山被人偷偷乱采石料,冲到一半被上面查下来,山体被挖得乱七八糟,几场暴雨后,山脚田被泥石流冲了一大片。
系统:
【节点:城市见识 1,古柳土地损失、生态失衡。】
再写:
我:毕业第一年进公司,试用期转正就赶上项目爆火,领导给了我一笔不小的年终奖,我在城里换了间大一点的房子。
村:同年,外出打工的第一批人到退休年龄,却没有养老保险,回乡以后看病全靠家里,村里筹钱办“互助会”,吵来吵去谁都觉得吃亏。
系统:
【节点:个人财富 2,古柳整体气运值 -10%,老龄负担上升。】
再写:
我:跳槽一次,每次都撞上行业小风口,被笑“你是什么天选打工人”。
村:那几年,镇政府为了完成指标,强行往各村摊派“合作社项目”“特色养殖”,古柳签了其中两个,最终都半死不活,最后帐全摊在村民头上。
系统每记一条,就刷一行:
【20XX 年:古柳整体气运值 -X%,个人承载 Y%。】
【备注:……】
一页纸,很快写满。
顾晚星又翻了一页,递过来:“继续。”
我看着那两栏字,忽然有点想笑。
“你笑什么?”她问。
“想起一个词——对赌。”我说。
“整个村跟我一个人,对赌了十年。”
“我每年赚一点,他们每年赔一点。”
“最后大家一起被称作——‘运气好’和‘问题村’。”
她把笔夹在本子上,手指背挺明显地发白。
“你是现在才把这些连起来,”她问,“还是早就知道,只是不敢说?”
我抬头,看着她。
“早几年,我只是觉得怪。”我说,“好事老是砸在我头上,坏事老是绕不开村里。”
“我不敢往深里想,就当是巧合。”
“什么时候开始,不得不承认?”她追问。
“系统出现那天。”我说。
“它第一件事,就是给我看一个总表。”
“古柳气运只有三十几,我一个人背着六十多。”我伸出手,比了个大概,“那种感觉就像——你一直怀疑自己胖,但没称过体重。”
“突然有人把你抬上秤,告诉你:两百斤。”
她沉默了几秒,突然问:“你有没有想过,如果你不回村,不还账,就一直这么走下去,会怎样?”
我没回答。
系统倒是很积极,弹出一行新提示:
【当前:十年问题村年表整理进度 70%。】
【下一步解锁条件:在“村民视角”下重述至少三起关键节点。】
顾晚星抬起头,看着我:“你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没说。”
“什么?”
“你刚刚把这十年的账,全写成了‘你赢了、他们输了’。”
“但有一部分人——可能真心觉得自己没输。”
“谁?”我下意识反驳,“谁喜欢自己倒霉?”
“比如王支书。”她说,“比如那些靠项目挣到一点钱的人,比如镇上把你当政绩样板的人。”
“你只是站在‘穷的人’那一边记账。”
“可这片地上的账,从来不是一列。”
她把本子转回来,在最下面横着又画了一小栏,写下两个字:
“系统”
“这一列,”她说,“我们还没算——包括你那个虚拟系统,和现实世界那些制度系统。”
“他们从你身上,从古柳身上,又赚了多少?”
风吹过山腰,凉亭的木柱轻轻一颤。
我忽然有点头晕——
不是因为回忆,是因为这张表越写越长,越写越像个陷阱。
“休息一下吧。”她看出我的状态,“今天先到这儿。”
我点头,把笔放下。
系统却很不识趣地又刷了一行:
【提示:‘十年问题村年表’已建立雏形。】
【后续可在“因果视图”中查看动态关联图。】
【是否立刻开启? Y / N】
我盯着那两个字母,半天没动。
——
顾晚星把本子合上,起身伸了个懒腰:“明天开始,换一个视角。”
“什么视角?”
“你的年表讲完了。”她说,“下一步——我们去听村民版本的年表。”
“到时候,不是你在镜头前讲,而是你坐在镜头后面听。”
她顿了顿,冲我笑了一下:“你敢吗,林导演?”
我没回答,只是起身跟着她往山下走。
风从背后推了一把,吹得我差点一个趔趄。
我心里默默对系统说了一句:
——你先别急着开什么“因果视图”。
先让我听完这村里人的版本。
因为我隐约知道——
那张年表,一旦在别人嘴里重复一遍,
我就真的下不来台了。
十年问题村
然后横着画了一条线,又竖着画了一条。
左边写:“我赚的”
右边写:“村里赔的”
她抬头看我:“按年份来。能记起多少记多少。”
我吸了口气,脑子里已经有东西在翻页。
系统比我快一步,它在视野里刷出一串灰白色的小字:
【建议排序方式:按年份 个人节点 村庄节点。】
【提醒:部分年份记忆缺失,可用“约”代替。】
很好,连含糊都替我设计好了。
——
第一年:十岁那年
“从哪年算起?”她问。
“十岁。”我说,“祠堂那一年。”
“写。”她把笔递给我。
我在“我赚的”那一栏写——
活下来。
顿了一下,又补了一句:
被村里正式当成“命硬福崽”。
右边“村里赔的”,我写——
村口第一次大车祸,一家两口,一个当场,一个救回来了,却落下残疾。
顾晚星看着我:“那年,你还抽过什么?”
“暑假快结束,镇上搞活动,抽奖送电视机。”我说,“全校师生围观,我一摸就摸了个头奖。”
系统在旁边弹出一行冰冷注释:
【10 岁:古柳整体气运值 -15%,个人承载由 3% → 63%。】
【备注:交通事故 重伤 2 起。】
顾晚星握着笔的手明显紧了一下:“这条新闻,我查过。”
“你查过?”我愣。
“你村第一次上新闻,不是‘先进村’,是这次车祸。”她说,“报纸上写‘某镇村民安全意识淡薄’。”
“你那时候在哪儿?”
“家里电视前。”我说,“看着主持人念我们村名,还以为上电视是件光荣的事。”
她没说话,把这两条小字记在旁边。
——
第二年:十一岁
“第二年呢?”她问。
我皱眉回忆了一下:“那个……我在镇小的‘联考’拿了全年级第一,拿了个一千块的奖学金。”
“对村里呢?”她问。
“奖学金回来那天,村里人都说,林家的娃有出息。”我说,“那年秋天,老吴家孩子发高烧。”
我能想起的是画面——
大晚上救护车喊着进村,老吴家爷仰着头在车后面跑。
“烧了三天三夜,送去县医院。”我说,“人救回来了,脑子烧坏了一块。”
“后来在学校,”我顿了顿,“你也知道。”
“坐在后排,一个人坐两座位,作业写不完,考试全是空白。”我说,“老师叫他名字,他要愣半天才反应过来。”
系统同步刷字:
【11 岁:个人学习相关节点 2,古柳整体气运值 -8%。】
【备注:重症 1 起,长线后遗症。】
“你那时候怎么想?”顾晚星问。
“说实话?我没敢想。”我说,“我只是很本能地——不去看他。”
“我怕他看回来。”
——
第三年:十二岁
“不可能每一年都有这么整齐的对应。”她说。
“也没那么工整。”我说,“但大概都有点东西。”
“十二岁,小学毕业那年。”我用手指点着空白,“我抽了一个县里夏令营的名额。”
“怎么抽的?”
“学校一个班只能报一个名额。”我说,“老师本来想给另一个同学,他成绩更稳,后来不知道哪根筋搭错,就说——‘不然还是让林宴去吧,他以后肯定能考出去’。”
“你就去了?”
“去了,在外面第一次住空调房,第一次看见海。”我说,“回来之后一开学。”
我在右栏写——
村里第一起外出打工工伤:有人在工地上脚被钢筋穿了,回来拄着拐走路。
“那是你第一次看到别人因为打工残了,对吗?”顾晚星问。
我点点头:“那天他拄着拐在村口抽烟,跟我说——‘你要是能考出去,就别回来干这种活’。”
系统:
【12 岁:个人“见识”节点 1,古柳整体气运值 -6%。】
【备注:外出务工工伤 1 起。】
——
第四年:十三岁,初一
“初中呢?”她把纸往下移。
“十三岁初一,我刚进镇中。”我说,“那年我第一次全镇统考考进前十。”
“奖状拿回村,张在祠堂公告栏旁边。”我苦笑,“仿佛贴了一个‘本村出品,质量可靠’。”
右边“村里赔的”,我写——
村小学合并,老师缩减,一批成绩不好的孩子干脆辍学回家种地 / 打工。
“你那时候怎么看他们?”她问。
“心里偷着觉得——‘他们不够努力’。”我说,“现在回头看,只能说那年我是个混蛋。”
系统:
【13 岁:个人教育资源加成 2,古柳整体气运值 -5%。】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备注:辍学 3 人,潜在上升通道中断。】
——
第五年:十四岁,初二
“十四岁,那年我第一次……买彩票。”我说。
顾晚星抬眉:“这么早?”
“不是正式的彩票。”我摆手,“镇上的小卖部搞刮刮乐,顶多中个几十块。”
“我刮中了一百块。”我说,“拿去给全寝室买了一箱饮料,在学校里吹了一周‘我是锦鲤’。”
右边,我写——
老马菜地第一次大面积绝收,几亩菜烂在地里,欠了一屁股农药钱。
“那年秋天他在村口骂天骂地,说自己命苦。”我说,“我从他家门口经过,还在想——‘怎么什么事都赶不上我点好’。”
系统:
【14 岁:个人财富节点 1(小额),古柳整体气运值 -7%。】
【备注:农作物灾害,负债家庭 1。】
顾晚星看了眼表格:“到目前为止,你每一年的好消息,都能在村里找到一个对应的坏消息。”
“还没完。”我说。
——
第六年:十五岁,中考
“十五岁,中考那年。”我说,“运气最典型。”
“数学试卷印错,临时改规则,按选择题权重算,我蒙对一大半。”
“最后被县一中捞进重点班。”
右栏,我写——
同年夏天:村里头一拨去外地工厂打工的人,碰上工厂倒闭,工资被拖欠,回家一分钱没拿到。
那段时间,村口小卖部门口,天天有人骂“黑心老板”、“外面的人都是骗钱的”。
“他们回来的时候,我刚拿着录取通知书在祠堂被夸。”我说。
“有人看了我一眼,说——‘你命好’。”
系统:
【15 岁:个人教育阶层跃升 1,古柳整体气运值 -10%。】
【备注:集体欠薪事件,家庭经济压力显着上升。】
——
第七年:十六岁,高一
“十六岁,高中运动会那年。”我勾了勾笔,“你应该记得。”
“你没参加项目,”顾晚星说,“被老师拉去广播站抽奖。”
“对。”我点头,“你们在雨里跑 800 米,摔得一身泥;我坐在广播室吹空调,顺手给班级抽了个‘精神文明奖’。”
右边,我写——
那年冬天:古柳第一次被镇上评为“治安后进村”,
有人因为赌债和邻村打架,把人打进医院,整个村被通报批评。
“我在县里拿奖状,你们在村里开通报会。”我说,“那天电视里播‘问题村名单’,还没到‘典型’那么严重。”
系统:
【16 岁:个人声望节点 1,古柳整体气运值 -9%。】
【备注:治安事件 1,负面记录初次出现。】
——
第八年:十七岁,高二
“十七岁那年,”我吸了口气,“你其实知道发生了什么。”
“电视新闻?”她问。
“对。那晚晚自习后,宿舍看地方新闻。”我说,“古柳那几年接连发生车祸、工伤、债务纠纷,被点名为‘安全隐患突出村’。”
“镜头扫过村口、老柳树、祠堂门口。”
“屏幕上三个字——‘问题村’。”
我在左栏写——
我靠几次神奇发挥进了理科重点班,被全校当“欧皇样本”,老师说“这一届能出一个重点就烧高香,全指望你”。
右栏写——
古柳正式被标记为“问题村”,
村里开始频繁被检查、安全培训、写检查,所有坏消息集中出现在一张纸上。
系统:
【17 岁:个人“关键期待值” 1(整届年级押宝),古柳整体气运值 -12%。】
【备注:外部系统标签化——问题村。】
顾晚星皱了皱眉:“这一年,是外面世界第一次用官方语言说——你们这地方不对劲。”
“对。”我说,“那时候我第一次觉得——不是我们在背命,是整个系统在给我们盖章。”
——
第九年:十八岁,高考
“十八岁,高考。”我说,“我就不展开了。”
“压线过重点,你差点翻车又被拉了一把。”她按着笔记,“村里呢?”
“那一年,老马彻底破产。”我说。
“前几年欠的账扛着,这年又跟人合伙搞什么小工程,资金链断了,房子抵出去了。”
“他媳妇闹离婚,他儿子从职校退学回家。”
我在右栏写——
老马家房子抵押,小卖部关门,
村里第一次出现“整家垮掉”的样本。
系统:
【18 岁:个人教育轨道完成跳跃(重点大学录取),古柳整体气运值 -15%。】
【备注:家庭破产 1 户,连锁影响 3 人以上。】
“你那年回来摆‘光宗耀祖宴’。”顾晚星提醒,“王支书让大家咬牙包酒席。”
“对。”我笑得有点难看,“他们一边祝我‘前途无量’,一边回家算下个月怎么还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
第十年:大学 & 工作前期(十九到二十二)
“后面几年,就没那么按年份整齐了。”我说,“我在城里上大学、找实习、毕业、工作,村里这边——差不多一年一桩大事。”
顾晚星翻了新一页:“那就按节点说。”
我写:
我:大二抽中校级交换名额,去了一趟沿海大城市,顺手在学校创业比赛拿了奖金。
村:同年,古柳后山被人偷偷乱采石料,冲到一半被上面查下来,山体被挖得乱七八糟,几场暴雨后,山脚田被泥石流冲了一大片。
系统:
【节点:城市见识 1,古柳土地损失、生态失衡。】
再写:
我:毕业第一年进公司,试用期转正就赶上项目爆火,领导给了我一笔不小的年终奖,我在城里换了间大一点的房子。
村:同年,外出打工的第一批人到退休年龄,却没有养老保险,回乡以后看病全靠家里,村里筹钱办“互助会”,吵来吵去谁都觉得吃亏。
系统:
【节点:个人财富 2,古柳整体气运值 -10%,老龄负担上升。】
再写:
我:跳槽一次,每次都撞上行业小风口,被笑“你是什么天选打工人”。
村:那几年,镇政府为了完成指标,强行往各村摊派“合作社项目”“特色养殖”,古柳签了其中两个,最终都半死不活,最后帐全摊在村民头上。
系统每记一条,就刷一行:
【20XX 年:古柳整体气运值 -X%,个人承载 Y%。】
【备注:……】
一页纸,很快写满。
顾晚星又翻了一页,递过来:“继续。”
我看着那两栏字,忽然有点想笑。
“你笑什么?”她问。
“想起一个词——对赌。”我说。
“整个村跟我一个人,对赌了十年。”
“我每年赚一点,他们每年赔一点。”
“最后大家一起被称作——‘运气好’和‘问题村’。”
她把笔夹在本子上,手指背挺明显地发白。
“你是现在才把这些连起来,”她问,“还是早就知道,只是不敢说?”
我抬头,看着她。
“早几年,我只是觉得怪。”我说,“好事老是砸在我头上,坏事老是绕不开村里。”
“我不敢往深里想,就当是巧合。”
“什么时候开始,不得不承认?”她追问。
“系统出现那天。”我说。
“它第一件事,就是给我看一个总表。”
“古柳气运只有三十几,我一个人背着六十多。”我伸出手,比了个大概,“那种感觉就像——你一直怀疑自己胖,但没称过体重。”
“突然有人把你抬上秤,告诉你:两百斤。”
她沉默了几秒,突然问:“你有没有想过,如果你不回村,不还账,就一直这么走下去,会怎样?”
我没回答。
系统倒是很积极,弹出一行新提示:
【当前:十年问题村年表整理进度 70%。】
【下一步解锁条件:在“村民视角”下重述至少三起关键节点。】
顾晚星抬起头,看着我:“你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没说。”
“什么?”
“你刚刚把这十年的账,全写成了‘你赢了、他们输了’。”
“但有一部分人——可能真心觉得自己没输。”
“谁?”我下意识反驳,“谁喜欢自己倒霉?”
“比如王支书。”她说,“比如那些靠项目挣到一点钱的人,比如镇上把你当政绩样板的人。”
“你只是站在‘穷的人’那一边记账。”
“可这片地上的账,从来不是一列。”
她把本子转回来,在最下面横着又画了一小栏,写下两个字:
“系统”
“这一列,”她说,“我们还没算——包括你那个虚拟系统,和现实世界那些制度系统。”
“他们从你身上,从古柳身上,又赚了多少?”
风吹过山腰,凉亭的木柱轻轻一颤。
我忽然有点头晕——
不是因为回忆,是因为这张表越写越长,越写越像个陷阱。
“休息一下吧。”她看出我的状态,“今天先到这儿。”
我点头,把笔放下。
系统却很不识趣地又刷了一行:
【提示:‘十年问题村年表’已建立雏形。】
【后续可在“因果视图”中查看动态关联图。】
【是否立刻开启? Y / N】
我盯着那两个字母,半天没动。
——
顾晚星把本子合上,起身伸了个懒腰:“明天开始,换一个视角。”
“什么视角?”
“你的年表讲完了。”她说,“下一步——我们去听村民版本的年表。”
“到时候,不是你在镜头前讲,而是你坐在镜头后面听。”
她顿了顿,冲我笑了一下:“你敢吗,林导演?”
我没回答,只是起身跟着她往山下走。
风从背后推了一把,吹得我差点一个趔趄。
我心里默默对系统说了一句:
——你先别急着开什么“因果视图”。
先让我听完这村里人的版本。
因为我隐约知道——
那张年表,一旦在别人嘴里重复一遍,
我就真的下不来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