祠堂背后风有点凉,老柳树的影子被月光拉得很长,树冠却稀到一眼看透。
系统的面板浮在视野里,像一块不会关机的投影幕。
【古柳村气运总表:
村域剩余:34%
宿主个人:63%
其他流散:3%(不可追踪)】
【建议:按“利息先行”原则,为 001 号欠账对象派发第一笔小额好运。】
“你这玩意,”我盯着那一行字,“咋听着跟高利贷公司似的?”
【本系统不收利息,只还利息。】
“听上去更可怕了。”我骂一句,“那本金呢?”
【本金在宿主体内。未发生拆解行为前,禁止动用。】
“……”
行,跟表格吵架没有用。
名单浮出来,第一个名字在那儿闪:
【001 号:苏小杏——古柳村本地,长期倒霉状态,家中负债 健康隐患。】
下面还有一行小注释,字冷冰冰的:
【备注:该目标曾为村域运势主要贡献者之一,当前处于“命运亏损期”,建议优先偿还。】
我指尖悬在【标记优先目标】上,迟迟没按下去。
“要是我给她分一点运,”我压着声音,“会怎么样?”
【根据当前额度,可为该目标派发一次“机会型好运”:
样例包括——
1)意外获得小额资金支持;
2)遇到关键贵人;
3)原本会失败的选择得到转机。】
“听着挺美。”我说,“那代价呢?”
【宿主个人气运池将减少 1%;
村域气运将提升 0.1%;
并有概率引发“外来机会方注意”。】
“外来机会方?”我敏感起来,“说人话。”
【可能有“项目”“贷款”“招商”等字样出现在宿主所在村落。】
“……”
听上去就不像全是好事。
我靠在祠堂后墙上,抬头看那棵老柳树。
夜风一吹,剩下那点叶子沙沙响,像一堆人聚在一起小声说话。
“你们不是老说‘有福气的人要懂得分享’吗?”我喃喃,“那我现在分享一点,你们别回头又怪我选错方式。”
说完这句,鬼使神差,我还是按下去了。
【确认对 001 号目标进行 1%运值派发?】
“确认。”
指尖轻轻一点。
心口那团沉甸甸的热,像被人用手指掐住了一小撮,硬生生拔走。
不是疼,是一种怪怪的空——好像一直穿在身上的厚棉袄,被人剪掉了一块,又没完全冷透,只剩下风能从那个洞里往里钻。
【派发成功。】
【即日起 48 小时内,将自动为 001 号目标绑定一次“资金 项目类小好运”。】
系统的字一行行滑过去,最后浮出一行:
【友情提示:好运常常自带附加条件,请提醒宿主学会阅读“合同小字部分”。】
我冷笑:“你说得那叫友情?你这叫风险提示。”
它不理我。
老柳树那边,树干上不知什么时候爬上一只萤火虫似的小光点,亮了一下,又灭了。
我不知道那是不是错觉。
只知道——
第一笔利息,已经出去。
第二天一早,我是被楼下的吵闹声吵醒的。
“哎呀,来啦来啦,屋里坐!”
“啥?县里来的?哎哟老苏你家这是要翻身喽——”
我妈把门推开,语气里掩不住八卦:“起来了没?你小杏姐家来人了,镇里、县里的,说是啥项目。”
我迷迷糊糊地爬起来:“什么项目?”
“谁知道,反正看着就不便宜。”我妈口气酸酸的,“一早就开着车进村,在村口问路,那个阵仗,比当年你考上大学还大。”
她说着,又忍不住补刀:“你大学毕业那会儿,人家也没来车接你。”
我洗把脸,胡乱抓了抓头发,出门往小杏家那边走。
村路上已经站了一圈人。
苏家的老房子前面,停着一辆印着“县农贷中心”的面包车,旁边一辆黑色小轿车,车门边站着个穿衬衫的男青年,胸前挂着工作牌,嘴里一“项目”、一“帮扶对象”地说个不停。
王支书站在一边,笑得脸上褶子能夹住苍蝇:“这是县里、镇里抓典型嘛,要选我们村一个青年创业示范户,你看,多好的事!”
苏小杏站在人群中间,头发扎了个马尾,脸没化妆,穿着旧 T 恤和牛仔裤,看起来就跟平时在小卖部站柜台一样,只是眼神有点凌乱。
她爸坐在院子里的小板凳上,脸色还带着前阵子住院落下的苍白,听不大懂那些“授信额度”“贴息”的术语,只一个劲点头:“政府看得起我们,我们肯定配合。”
那位农贷中心的小姑娘拿着资料,一条一条讲:
“就是一个青年创业小额贷款项目,专门支持像小杏这样,有意愿、有能力经营实体店的年轻人……”
“利率比市场低很多,前两年还有贴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你们家的旧小卖部位置很好,镇里也希望作为‘第一批改造样板’……”
周甜不知从哪儿冒出来,举着手机在旁边拍,镜头里她低声旁白:“各位网友,我们古柳村,继‘运气被偷走’以后,终于迎来一点点转机——来,镜头给到我们本期女主角苏小杏……”
我走过去,一把按下她的手机:“你就不能先问问人家愿不愿意被拍?”
“我拍的是项目,又不是她洗澡。”周甜撇嘴,“这么有故事性的一幕不拍,亏大了。”
她说着,又凑近我,小声道:“是不是你?是不是你那个什么‘分命系统’帮她搞来的?”
我一愣:“你哪听来的。”
“你晚上在祠堂后面自言自语,当我瞎了?”她翻了个白眼,“我拍 vlog 回放的时候,背景里有你说‘第一笔利息’。”
“你录了?!”我心里一紧。
“放宽心,我没放出去。”她耸肩,“我还想活到项目分红那天呢。”
我瞪她一眼,没继续追问。
农贷中心的小姑娘说完,换那个衬衫男青年开口。
他拿出一叠彩色宣传页,熟练地摊开:“我们市里有个‘山河里·乡伴便利店’项目,你们要是愿意加盟,一部分货源由我们统一配送,装修风格也统一,后续运营,我们会派专人指导。”
“山河里。”我抓住这个词,脑子里闪过那晚系统提过的那个名字——
山河社。
当然,现在没人会傻到用“社”这个字,前面加个“山河”,后面接“文化”“文旅”“乡建”,随便组合一个。
方便对外讲故事。
“加盟要多少钱?”
村民里有人问了关键问题。
“看店面大小。”衬衫男笑得职业,“你们这种面积,其实不用花太多。前期我们会给一部分装修补贴,后面从流水里慢慢扣就行。”
“听着像不要钱。”旁边有大爷感叹。
“天下哪有不要钱的好事。”罗半仙不知道从哪儿窜出来,拍拍裤腿,斜眼看着那宣传页,“你看不起眼的,就是写细了的小字。”
“老罗,你就别乌鸦嘴了。”王支书赶紧打断,“这是上面下来的好政策,别乱说。”
衬衫男像没听见,继续笑:“合同、细则都会给你们看得清清楚楚,我们这边已经在隔壁两个乡镇落地十几家了,效果很不错的。”
一堆人围过去翻那几张彩页。
照片上的便利店宽敞明亮,货架整整齐齐,门口挂着大红灯笼和“山河里”的招牌,下面几个大字——【乡村振兴示范点】。
苏小杏没动,眼睛盯着那页纸,看了半天。
我走近一点,低声:“你怎么想?”
她慢慢回过神来,扭头看我:“你怎么到哪儿哪儿都在?”
“村口那条路是我修的。”我说,“你可以绕着走。”
她噗嗤一下笑出来,笑完又收住:“又不是中彩票,这种事你别乱插嘴。”
“那你打算……借?”我问。
“借啊。”她说得倒很干脆,“我们家现在连借都没人肯借了,银行肯借,利息还低,为什么不借?”
她说到“没人肯借”的时候,声音有一点点发咬,像牙缝里含着刀子。
我知道,她说的“没人肯借”,不只是钱。
“大不了,”她抬下巴,“被坑一次再还就是了。我这命,再糟一点也糟不到哪去。”
我喉咙有点哽。
你命糟到这一步,里面有一大半,是被我拖下来的。
但这话不能说。
只能改口:“那你……至少把合同找律师看看?”
“你认识律师?”她立刻抓住重点。
“……认识两三个,在朋友圈里。”我实话实说,“专业方向大概是离婚、交通事故和劳动仲裁。”
“那刚好啊。”她露出一点古怪的笑,“离婚、车祸和打工人,这不就是我们村这几年最常见的三种命吗?”
她说得云淡风轻,我听着却背后一凉。
手续办得出奇快。
县农贷中心的工作人员现场录了个视频,说要剪成宣传片;镇里干部在一旁配合,反复强调“古柳村青年不认命”“典型示范户”。
苏小杏被拉到门口,站在那块还没翻新的旧招牌底下,手里拿着签好的资料,镜头对准她。
“来,说两句感想。”摄像小哥举着机器,“就说你对未来的期望啥的。”
她愣了一秒,下意识地看向我。
我站在人群后面,她看不到太清楚,只能从人缝里看见我那颗不太显眼的脑袋。
“期望?”她咬了下嘴唇,“期望就是——以后我爸妈去镇里看病,不要再被人问‘怎么你家没出个林宴’。”
现场小小一静。
摄像小哥怔了下,赶紧哈哈一笑:“好,很有个性,很接地气。”
我被她这句话戳得胃一缩。
周甜在旁边拍手机,边拍边嘀咕:“这一段够劲儿,回头剪的时候我争取抢个素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我瞪她:“你就不能剪点喜庆的?”
“现实已经够惨了,观众就是爱看真话。”她耸肩,“你要是心疼,等会儿去请她喝奶茶。”
我没说话。
这时候,衬衫男走到我旁边,递了一张名片。
“林先生是吧,刚刚听王书记介绍,你也是我们古柳走出去的大学生,现在在城里工作?”
我接过名片,扫一眼——
【赵启明 · 山河里乡村商业发展部】
电话下面一行小字:“让乡村,每一寸土地都不被浪费。”
这句宣传语,怎么看怎么别扭。
“工作……还在找。”我说,“先打零工。”
“年轻人慢慢来嘛。”赵启明笑得很熟稔,“等我们这边项目做起来,可能还需要像你这样的返乡人才,一起参与运营。到时候有兴趣可以聊聊。”
我把名片夹在手心里,指尖微微有点发凉。
系统在脑子里轻轻响了一下:
【检测到“山河系项目节点”进入古柳村。】
【说明:该类项目可在短期内带来局部经济小幅提升,同时对区域气运结构造成不可预测扰动。】
【建议:宿主谨慎观察,避免二次偷取或错误补偿。】
“你就不能早说?”我在心里对它咬牙。
【本系统并非预言机,只能在节点出现时给出提示。】
它依旧那副死板口吻。
我正想再骂两句,身边有人拍了我一下。
转头一看,王支书:“宴子,记者待会儿也要采访你几句,让你说说‘对返乡创业的看法’。”
“啊?”我一愣,“我又没创业。”
“你未来要创业啊。”他语重心长,“你看,这次项目,小杏是示范户,你是‘希望股东’,你们两个要争气。”
“???”
我啥时候成她股东了?
“上回镇里开会还说呢,”王支书拍着我的肩,“你们这对‘青梅竹马 大学生 青年创业’,故事性就很强,上新闻好看。”
周围人纷纷起哄:
“哎呀,这不是现成的一部电视剧嘛——《福星还账记》!”
“以后开店挣了钱,小宴子入不入股?”
“入股不如入赘,哈哈……”
笑声一片。
苏小杏站在不远处,脸色微微红了一下,很快又冷下来。
她看着我,淡淡来一句:“别瞎想,你们这些人,最会给别人写剧本。”
我张了张嘴,什么都没说出口。
心里却默默记下一件事:
第一笔利息——
她拿到了贷款、拿到了项目、拿到了“示范户”的光环。
代价呢?
还看不清。
我只知道,系统那句“外来机会方注意”,已经实打实变成了一个姓赵的、带着“山河里”logo的男人,笑眯眯地站在我们村口。
下午散场的时候,周甜蹲在路边剪视频。
她抬头问我:“你说,要是让大家投票,选‘第二个利息对象’,票会投给谁?”
我白她一眼:“你这是把还气运搞成选秀?”
“很合理啊。”她一本正经,“第一期节目叫《利息去哪儿》,每一集还一点,你负责流汗,我负责流量。”
“我还负责被雷劈。”我说。
她噗嗤笑出声,手指飞快地划拉屏幕:“你别说,这标题还挺抓人——《那年我把全村气运偷走了,现在靠分期还债苟命》。”
“你敢发我敢砸你手机。”我说。
“行行行,我怕了你们古柳地头蛇。”
她说着,忽然压低声音:“不过说真的,你刚才有没有觉得——村里的风好像……变了一点?”
“哪儿变了?”
“以前从这块往村口走,风都是往外刮,今天往回吹。”她眯着眼睛,“我做视频这么多年,对这种小细节最敏感。”
我看着那条通往村口的路。
风从田里吹过来,带着一点稻草、泥土,还有刚才那群人留下的烟味。
好像确实,比我昨天回来那会儿,多了一点烟火气。
系统没吭声。
它悄悄在角落里弹了一行字,只有我看得见:
【古柳村气运:34% → 34.1%】
【宿主个人气运:63% → 62%】
看上去,就是百分号里的那一点点小数。
但我知道——
这 0.1%,是小杏一家签了好几张纸、背了至少五位数的债,再加上一堆我们看不见的条款,换来的。
而我少掉的那 1%,是从某个我还不知道的地方扣过去的。
夜幕往下压了一些。
我忽然有点想笑。
以前别人说我是欧皇,我只觉得爽。
现在我才知道,原来当人家命里的“贵人”,也挺像当高利贷公司的催收员。
催的是谁的钱,谁的命,谁的笑,
我心里一点数都没有。
系统的面板浮在视野里,像一块不会关机的投影幕。
【古柳村气运总表:
村域剩余:34%
宿主个人:63%
其他流散:3%(不可追踪)】
【建议:按“利息先行”原则,为 001 号欠账对象派发第一笔小额好运。】
“你这玩意,”我盯着那一行字,“咋听着跟高利贷公司似的?”
【本系统不收利息,只还利息。】
“听上去更可怕了。”我骂一句,“那本金呢?”
【本金在宿主体内。未发生拆解行为前,禁止动用。】
“……”
行,跟表格吵架没有用。
名单浮出来,第一个名字在那儿闪:
【001 号:苏小杏——古柳村本地,长期倒霉状态,家中负债 健康隐患。】
下面还有一行小注释,字冷冰冰的:
【备注:该目标曾为村域运势主要贡献者之一,当前处于“命运亏损期”,建议优先偿还。】
我指尖悬在【标记优先目标】上,迟迟没按下去。
“要是我给她分一点运,”我压着声音,“会怎么样?”
【根据当前额度,可为该目标派发一次“机会型好运”:
样例包括——
1)意外获得小额资金支持;
2)遇到关键贵人;
3)原本会失败的选择得到转机。】
“听着挺美。”我说,“那代价呢?”
【宿主个人气运池将减少 1%;
村域气运将提升 0.1%;
并有概率引发“外来机会方注意”。】
“外来机会方?”我敏感起来,“说人话。”
【可能有“项目”“贷款”“招商”等字样出现在宿主所在村落。】
“……”
听上去就不像全是好事。
我靠在祠堂后墙上,抬头看那棵老柳树。
夜风一吹,剩下那点叶子沙沙响,像一堆人聚在一起小声说话。
“你们不是老说‘有福气的人要懂得分享’吗?”我喃喃,“那我现在分享一点,你们别回头又怪我选错方式。”
说完这句,鬼使神差,我还是按下去了。
【确认对 001 号目标进行 1%运值派发?】
“确认。”
指尖轻轻一点。
心口那团沉甸甸的热,像被人用手指掐住了一小撮,硬生生拔走。
不是疼,是一种怪怪的空——好像一直穿在身上的厚棉袄,被人剪掉了一块,又没完全冷透,只剩下风能从那个洞里往里钻。
【派发成功。】
【即日起 48 小时内,将自动为 001 号目标绑定一次“资金 项目类小好运”。】
系统的字一行行滑过去,最后浮出一行:
【友情提示:好运常常自带附加条件,请提醒宿主学会阅读“合同小字部分”。】
我冷笑:“你说得那叫友情?你这叫风险提示。”
它不理我。
老柳树那边,树干上不知什么时候爬上一只萤火虫似的小光点,亮了一下,又灭了。
我不知道那是不是错觉。
只知道——
第一笔利息,已经出去。
第二天一早,我是被楼下的吵闹声吵醒的。
“哎呀,来啦来啦,屋里坐!”
“啥?县里来的?哎哟老苏你家这是要翻身喽——”
我妈把门推开,语气里掩不住八卦:“起来了没?你小杏姐家来人了,镇里、县里的,说是啥项目。”
我迷迷糊糊地爬起来:“什么项目?”
“谁知道,反正看着就不便宜。”我妈口气酸酸的,“一早就开着车进村,在村口问路,那个阵仗,比当年你考上大学还大。”
她说着,又忍不住补刀:“你大学毕业那会儿,人家也没来车接你。”
我洗把脸,胡乱抓了抓头发,出门往小杏家那边走。
村路上已经站了一圈人。
苏家的老房子前面,停着一辆印着“县农贷中心”的面包车,旁边一辆黑色小轿车,车门边站着个穿衬衫的男青年,胸前挂着工作牌,嘴里一“项目”、一“帮扶对象”地说个不停。
王支书站在一边,笑得脸上褶子能夹住苍蝇:“这是县里、镇里抓典型嘛,要选我们村一个青年创业示范户,你看,多好的事!”
苏小杏站在人群中间,头发扎了个马尾,脸没化妆,穿着旧 T 恤和牛仔裤,看起来就跟平时在小卖部站柜台一样,只是眼神有点凌乱。
她爸坐在院子里的小板凳上,脸色还带着前阵子住院落下的苍白,听不大懂那些“授信额度”“贴息”的术语,只一个劲点头:“政府看得起我们,我们肯定配合。”
那位农贷中心的小姑娘拿着资料,一条一条讲:
“就是一个青年创业小额贷款项目,专门支持像小杏这样,有意愿、有能力经营实体店的年轻人……”
“利率比市场低很多,前两年还有贴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你们家的旧小卖部位置很好,镇里也希望作为‘第一批改造样板’……”
周甜不知从哪儿冒出来,举着手机在旁边拍,镜头里她低声旁白:“各位网友,我们古柳村,继‘运气被偷走’以后,终于迎来一点点转机——来,镜头给到我们本期女主角苏小杏……”
我走过去,一把按下她的手机:“你就不能先问问人家愿不愿意被拍?”
“我拍的是项目,又不是她洗澡。”周甜撇嘴,“这么有故事性的一幕不拍,亏大了。”
她说着,又凑近我,小声道:“是不是你?是不是你那个什么‘分命系统’帮她搞来的?”
我一愣:“你哪听来的。”
“你晚上在祠堂后面自言自语,当我瞎了?”她翻了个白眼,“我拍 vlog 回放的时候,背景里有你说‘第一笔利息’。”
“你录了?!”我心里一紧。
“放宽心,我没放出去。”她耸肩,“我还想活到项目分红那天呢。”
我瞪她一眼,没继续追问。
农贷中心的小姑娘说完,换那个衬衫男青年开口。
他拿出一叠彩色宣传页,熟练地摊开:“我们市里有个‘山河里·乡伴便利店’项目,你们要是愿意加盟,一部分货源由我们统一配送,装修风格也统一,后续运营,我们会派专人指导。”
“山河里。”我抓住这个词,脑子里闪过那晚系统提过的那个名字——
山河社。
当然,现在没人会傻到用“社”这个字,前面加个“山河”,后面接“文化”“文旅”“乡建”,随便组合一个。
方便对外讲故事。
“加盟要多少钱?”
村民里有人问了关键问题。
“看店面大小。”衬衫男笑得职业,“你们这种面积,其实不用花太多。前期我们会给一部分装修补贴,后面从流水里慢慢扣就行。”
“听着像不要钱。”旁边有大爷感叹。
“天下哪有不要钱的好事。”罗半仙不知道从哪儿窜出来,拍拍裤腿,斜眼看着那宣传页,“你看不起眼的,就是写细了的小字。”
“老罗,你就别乌鸦嘴了。”王支书赶紧打断,“这是上面下来的好政策,别乱说。”
衬衫男像没听见,继续笑:“合同、细则都会给你们看得清清楚楚,我们这边已经在隔壁两个乡镇落地十几家了,效果很不错的。”
一堆人围过去翻那几张彩页。
照片上的便利店宽敞明亮,货架整整齐齐,门口挂着大红灯笼和“山河里”的招牌,下面几个大字——【乡村振兴示范点】。
苏小杏没动,眼睛盯着那页纸,看了半天。
我走近一点,低声:“你怎么想?”
她慢慢回过神来,扭头看我:“你怎么到哪儿哪儿都在?”
“村口那条路是我修的。”我说,“你可以绕着走。”
她噗嗤一下笑出来,笑完又收住:“又不是中彩票,这种事你别乱插嘴。”
“那你打算……借?”我问。
“借啊。”她说得倒很干脆,“我们家现在连借都没人肯借了,银行肯借,利息还低,为什么不借?”
她说到“没人肯借”的时候,声音有一点点发咬,像牙缝里含着刀子。
我知道,她说的“没人肯借”,不只是钱。
“大不了,”她抬下巴,“被坑一次再还就是了。我这命,再糟一点也糟不到哪去。”
我喉咙有点哽。
你命糟到这一步,里面有一大半,是被我拖下来的。
但这话不能说。
只能改口:“那你……至少把合同找律师看看?”
“你认识律师?”她立刻抓住重点。
“……认识两三个,在朋友圈里。”我实话实说,“专业方向大概是离婚、交通事故和劳动仲裁。”
“那刚好啊。”她露出一点古怪的笑,“离婚、车祸和打工人,这不就是我们村这几年最常见的三种命吗?”
她说得云淡风轻,我听着却背后一凉。
手续办得出奇快。
县农贷中心的工作人员现场录了个视频,说要剪成宣传片;镇里干部在一旁配合,反复强调“古柳村青年不认命”“典型示范户”。
苏小杏被拉到门口,站在那块还没翻新的旧招牌底下,手里拿着签好的资料,镜头对准她。
“来,说两句感想。”摄像小哥举着机器,“就说你对未来的期望啥的。”
她愣了一秒,下意识地看向我。
我站在人群后面,她看不到太清楚,只能从人缝里看见我那颗不太显眼的脑袋。
“期望?”她咬了下嘴唇,“期望就是——以后我爸妈去镇里看病,不要再被人问‘怎么你家没出个林宴’。”
现场小小一静。
摄像小哥怔了下,赶紧哈哈一笑:“好,很有个性,很接地气。”
我被她这句话戳得胃一缩。
周甜在旁边拍手机,边拍边嘀咕:“这一段够劲儿,回头剪的时候我争取抢个素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我瞪她:“你就不能剪点喜庆的?”
“现实已经够惨了,观众就是爱看真话。”她耸肩,“你要是心疼,等会儿去请她喝奶茶。”
我没说话。
这时候,衬衫男走到我旁边,递了一张名片。
“林先生是吧,刚刚听王书记介绍,你也是我们古柳走出去的大学生,现在在城里工作?”
我接过名片,扫一眼——
【赵启明 · 山河里乡村商业发展部】
电话下面一行小字:“让乡村,每一寸土地都不被浪费。”
这句宣传语,怎么看怎么别扭。
“工作……还在找。”我说,“先打零工。”
“年轻人慢慢来嘛。”赵启明笑得很熟稔,“等我们这边项目做起来,可能还需要像你这样的返乡人才,一起参与运营。到时候有兴趣可以聊聊。”
我把名片夹在手心里,指尖微微有点发凉。
系统在脑子里轻轻响了一下:
【检测到“山河系项目节点”进入古柳村。】
【说明:该类项目可在短期内带来局部经济小幅提升,同时对区域气运结构造成不可预测扰动。】
【建议:宿主谨慎观察,避免二次偷取或错误补偿。】
“你就不能早说?”我在心里对它咬牙。
【本系统并非预言机,只能在节点出现时给出提示。】
它依旧那副死板口吻。
我正想再骂两句,身边有人拍了我一下。
转头一看,王支书:“宴子,记者待会儿也要采访你几句,让你说说‘对返乡创业的看法’。”
“啊?”我一愣,“我又没创业。”
“你未来要创业啊。”他语重心长,“你看,这次项目,小杏是示范户,你是‘希望股东’,你们两个要争气。”
“???”
我啥时候成她股东了?
“上回镇里开会还说呢,”王支书拍着我的肩,“你们这对‘青梅竹马 大学生 青年创业’,故事性就很强,上新闻好看。”
周围人纷纷起哄:
“哎呀,这不是现成的一部电视剧嘛——《福星还账记》!”
“以后开店挣了钱,小宴子入不入股?”
“入股不如入赘,哈哈……”
笑声一片。
苏小杏站在不远处,脸色微微红了一下,很快又冷下来。
她看着我,淡淡来一句:“别瞎想,你们这些人,最会给别人写剧本。”
我张了张嘴,什么都没说出口。
心里却默默记下一件事:
第一笔利息——
她拿到了贷款、拿到了项目、拿到了“示范户”的光环。
代价呢?
还看不清。
我只知道,系统那句“外来机会方注意”,已经实打实变成了一个姓赵的、带着“山河里”logo的男人,笑眯眯地站在我们村口。
下午散场的时候,周甜蹲在路边剪视频。
她抬头问我:“你说,要是让大家投票,选‘第二个利息对象’,票会投给谁?”
我白她一眼:“你这是把还气运搞成选秀?”
“很合理啊。”她一本正经,“第一期节目叫《利息去哪儿》,每一集还一点,你负责流汗,我负责流量。”
“我还负责被雷劈。”我说。
她噗嗤笑出声,手指飞快地划拉屏幕:“你别说,这标题还挺抓人——《那年我把全村气运偷走了,现在靠分期还债苟命》。”
“你敢发我敢砸你手机。”我说。
“行行行,我怕了你们古柳地头蛇。”
她说着,忽然压低声音:“不过说真的,你刚才有没有觉得——村里的风好像……变了一点?”
“哪儿变了?”
“以前从这块往村口走,风都是往外刮,今天往回吹。”她眯着眼睛,“我做视频这么多年,对这种小细节最敏感。”
我看着那条通往村口的路。
风从田里吹过来,带着一点稻草、泥土,还有刚才那群人留下的烟味。
好像确实,比我昨天回来那会儿,多了一点烟火气。
系统没吭声。
它悄悄在角落里弹了一行字,只有我看得见:
【古柳村气运:34% → 34.1%】
【宿主个人气运:63% → 62%】
看上去,就是百分号里的那一点点小数。
但我知道——
这 0.1%,是小杏一家签了好几张纸、背了至少五位数的债,再加上一堆我们看不见的条款,换来的。
而我少掉的那 1%,是从某个我还不知道的地方扣过去的。
夜幕往下压了一些。
我忽然有点想笑。
以前别人说我是欧皇,我只觉得爽。
现在我才知道,原来当人家命里的“贵人”,也挺像当高利贷公司的催收员。
催的是谁的钱,谁的命,谁的笑,
我心里一点数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