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一辈子,最怕的不是家乡穷。
是家乡穷得上了网。
更准确点——穷得上了你同学的手机屏幕。
周末班会,孙老师难得开恩,说今天不讲学习,讲“心理健康与青春成长”。
翻译过来就是:他要去政教处开会,剩下时间让课代表放一个上头发来的教育片。
“你们注意纪律。”他把U盘塞给学习委员,“视频看完,写个感想,下周一交。”
说完就走了。
人一出门,教室里嗡一下松了口气。
“又是那个什么‘珍爱生命,远离网瘾’?”后排有人哀嚎,“我已经能背出里面台词了。”
“换个吧,来点有意思的。”
“配合一下流程嘛。”学习委员象征性地把U盘插上电脑,放了三分钟画质感人的PPT——
“青少年,要学会控制情绪……”
大家手机已经在桌洞里蠢蠢欲动。
“要不先看教育片,再看点别的?”有男生提议,“不然老师回来查播放记录。”
“那行。”有人边说边掏出手机,“等会儿我投屏一个,保证比这个有教育意义。”
我没太在意,低头在本子上乱写,假装自己是一个自律的好学生。
直到教室突然传出一句——
“#我们村的运气被偷走了?#”
我整个人“嗡”的一声。
那句标题,我太熟了。
讲台上的投影幕布亮起来,画面一晃,是一棵秃了半边的树。
镜头抖得厉害,能看出拍摄者手不太稳。
“哎,这地方好土。”有人笑,“跟我外婆家差不多。”
我眼睛死死盯着那棵树。
树干斜着,树皮上那道伤痕像被刀割开又胡乱缝起来的疤,树冠稀稀拉拉,后面隐约能看到那栋停工的楼。
连楼上挂着那条破“乔迁之喜”布条都一模一样。
这不是“差不多”。
这是我的村。
然后,熟悉到让我脚底发虚的声音从扬声器里传出来——
“大家好,我是甜甜,我现在在我们村的老柳树这边——”
周甜。
她用那种练了很多次的“网感语气”在解说:“以前谁家在树下说好日子,都能顺利,现在嘛,你们看——秃了。”
教室里先是一阵好笑的哄笑:“哈哈哈,神树秃了。”
紧接着,有人开始认真起来:“这标题挺带感啊,‘运气被偷走了’。”
“下面弹幕好好笑。”拿手机投屏的男生顺手把弹幕打开。
一条条评论刷过:
“肯定有人做亏心事了哈哈哈。”
“八成是有人把全村运气抽走了。”
“问题村预定。”
有人突然“咦”了一声。
“等下,这树怎么有点眼熟?”
“你眼熟个树干。”
“不是,我真见过。”那人转头看向我,“林宴,这是不是你老家那棵啊?”
几十道视线顺着他的话,齐刷刷过来。
我喉咙像被人掐了一下。
“差不多吧。”我尽量装得无所谓,“农村树都长一个样。”
“欸不对。”后排另一个男生起哄,“你前几天不是还说你们村有棵老柳树,谁家办喜事都去那儿摆酒?”
“对啊对啊。”有人立刻翻我以前说过的话,“这画面一模一样。”
“卧槽,那你们村现在是——问题村?”
“问题村来的欧皇同学。”有人笑得上气不接下气,“设定好带感啊。”
“你是不是把全村运气偷走了才考上县一中啊?”
笑声在教室里炸开。
我耳朵一下烧起来,脸也跟着发烫。
屏幕上,周甜还在笑:“最近啊,我们村怪事有点多——谁家盖楼停工啦,谁家孩子生病啦……”
背景里隐约扫过那栋停工楼、河边的水泥坡,还有被风吹得乱飞的纸钱灰。
那一刻我有一种非常具体的羞耻感:
本来这些事,只在我们村口的风里绕,现在被挂到百十来个同学面前,当成一个“有故事的短视频”。
他们的笑,不全是恶意。
很多只是单纯觉得“有趣”“新鲜”。
但对我来说,每一声笑,像有人往我背上多压一块石头。
我下意识想站起来去抢手机,或者让他们关掉。
腿刚动一下,旁边就有人起哄:“哎别别别,主角本人要上台发言了?”
“来来来,给我们讲讲‘偷气运’的内幕。”
我动作僵在那儿,像被钉在座位上。
就在我准备放弃挣扎的时候,一支笔“啪”地在桌面上拍了一下。
声音不大,却刚好压过了笑声。
“吵什么吵?”
程溪。
她从椅子上站起来,整个人很直,像刚从跑道上踩回来的那种。
“看个视频笑成这样,你们是第一次接触互联网吗?”
前排几个男生对视一眼,笑声小了点,但还是有人不服气:“这不就开个玩笑……”
“开玩笑也得看对象吧?”程溪冷冷,“人家考得比你好的时候,你笑什么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被点名的男生愣了一下:“关成绩什么事?”
“当然有事。”她抬下巴指了指他,“上次英语小测,你考了多少?四十多?”
全班哄笑。
男生脸有点挂不住:“那是我没复习好——”
“那你把时间拿来看这种视频?”她看了眼投影,“怪不得你运气也不好,连卷子都懒得做。”
她这句话没有一句脏话,但每个字都带刺。
“程溪,你别——”我想拽她一下。
她甩开我的手,没回头:“你闭嘴。”
这两字,精准砸我脸上,也把我要说的“算了”堵回去。
拿手机的男生还想笑着缓和:“我们就随便看看嘛,又没说你们村怎么——”
“你刚才不就说他是问题村来的吗?”程溪淡淡,“你们城里人倒霉的时候,要不要我也发个视频,配个标题叫‘xx小区的运气被偷走了?’”
“再加一行:‘看,这家孩子考不过人家农村的。’”
教室里突然安静。
她的目光从那几个男生脸上一一扫过:“你们爱笑就笑你自己,拿别人老家当笑话,很幽默?”
被点的那几个男生尴尬到不行,只能嘟囔一句:“又不是我发的视频。”
“不是你发的,你看得挺开心。”
她说完这句,径直走到讲台上,一把拿过手机,指尖在屏幕上点了一下——
投影幕布上的画面啪地灭了。
“好了,教育片继续。”她把手机放回去,“再看这玩意儿,今天的主题得从心理健康改成‘如何围观他人不幸’。”
这一通下来,全班没人敢再吭声。
就连被关掉的短视频背后那句“运气被偷走”的标题,也被她这几句硬生生压下去。
她从讲台上走回来,经过我桌边时,终于看了我一眼。
那眼神里有一点“你欠我”的意思,更多是“你要是再装没事,我就顺手再骂你一顿”。
“谢谢啊。”我压低声音。
“谢什么?”她不耐烦,“我是看不惯他们,跟你没关系。”
“那刚才你站起来的时候,怎么就把我一起拎上桌了?”
“我只是提醒他们——你至少有资格被嫉妒。”
“那你呢?”我半开玩笑,“你嫉妒我吗?”
她嗤了一声:“我嫉妒你老家土。”
“?”
“你那老柳树也太丑了吧。”她嘴毒上线,“拍视频还选阴天,画面一看就出事。”
我本来还想说点什么,被她这一句吐槽给噎回去。
但奇怪的是,那股“丢脸到脚趾缝”的感觉,被她这一损,反而卸掉了一点。
她把本子翻开,写字的同时,随口补了一句:“下回你回去,让你那个拍视频的小妹妹,至少选个好角度。”
“你这村再怎么破,也是你家。”
这句“也是你家”,说得很轻。
听起来像顺嘴带过,落在我耳朵里,却像有人把一块石头往我心里搬了一下——不用我一个人扛着那份羞耻。
班会结束后,我去厕所洗了把脸。
镜子里的我耳朵还是红的,眼底有点发青,像是一夜没睡好。
刚关水龙头,旁边隔间门开了,一个男生出来,一边拉裤子一边说:“哎,问题村同学来啦。”
他的语气带点半熟半生的玩笑:“别介意啊,就开开玩笑。”
我笑了一下:“你放心,我已经习惯当对照组了。”
“啥对照组?”
“你们以后倒了霉可以安慰自己——‘还好我不是林宴他们村的’。”
我把纸巾团在手里丢进垃圾桶,“这样想,是不是感觉好受一点?”
男生愣了一秒,没接得上,最后只能“哦”了一声,尴尬地溜了。
走廊里风从窗户灌进来,带着一点凉意。
我靠在墙上,掏出手机,点开那个视频。
播放量比在村里的时候翻了一截,评论也多了好几条:
“有故事的村子。”
“我相信,这里面一定有一个男主。”
“偷运气那句搞得我浑身起鸡皮疙瘩。”
我看着“偷运气”那三个字,手指停在屏幕上,迟迟没往下划。
有个声音在心里说:关掉。
另一个声音在说:你要是连这个都不敢看,你就别回古柳了。
结果是——我什么都没做,只是把手机关了屏,塞回兜里。
晚自习前,教室里人还没坐齐。
窗外天开始黑了,日光灯亮起来。
我刚坐下,桌上“啪”地多了一颗糖。
是那种一毛钱一颗的水果硬糖,包装纸皱皱巴巴。
“干嘛?”我抬头。
程溪头也不抬:“你脸色难看得跟我们镇那条臭水沟一样,吃颗糖补点血。”
“哪有同学形容自己镇上的?”
“我从来没觉得自己那地方多高级。”她翻书,“只是我不允许别人拿‘你从哪儿来’当嘲笑你的理由。”
“你可以被笑卷不过别人。”
“可以被笑打球烂、长得普通、衣服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但笑你老家是什么玩意儿,这就不对。”
她说得很平,像是在讲题。
我剥开糖纸塞嘴里,甜得有点腻。
“你刚才那几句,挺帅的。”我含糊着说。
“少给我整这些。”她甩甩笔,“你要真觉得帅,就把卷子写好一点。”
“怎么又扯到卷子……”
“因为你要是连成绩都不行,那你就真的只剩一个‘问题村欧皇’的人设了。”
她侧头看我一眼:“你信不信,这种标签一旦立住,十年后同学聚会上,他们还会这么叫你。”
“你抬不起头,也不是因为你老家怎样。”
“是因为你自己没本事。”
她这话比刚才班会上的还狠。
但我知道,她说的是我最怕听、也最不敢否认的那部分。
“行。”我点点头,“我尽量争取,成为一个有本事的问题村欧皇。”
她没憋住,笑出一声鼻音:“你还挺会给自己加戏。”
晚自习结束,班里熄灯。
走廊里有人追着篮球跑,有人趴在栏杆上打电话,有人窝在宿舍里偷偷刷视频。
女生宿舍那边,灯光一格一格灭下去,只剩最外面那几间还亮着。
程溪洗完澡,披着一条毛巾坐在床上,手里捏着手机。
舍友一边抹护肤霜,一边刷某音,突然“哎”了一声:“你们看这个——#我们村的运气被偷走了?#”
那四个字一出来,她心里像被什么拨了一下。
“我白天才看过。”另一位舍友说,“农村好吓人哦,那树秃得跟鬼片似的。”
“给我看看。”程溪伸手。
她尽量装得不在意:“我同桌老家那边的,挺土,但还没到鬼片那个程度。”
舍友把手机递给她。
视频重新从头开始播放。
这一次,她看得比白天认真。
她注意到镜头晃动时,树后面那块祠堂墙,墙角那一圈被熏黑的痕迹;注意到河道边那块水泥坡跟老柳树之间刚好形成一个“夹角口”;注意到那栋停工的楼正对着树,像一堵突然竖起来堵风的墙。
“哎,你看这树。”舍友凑过头,“好可怜哦。”
程溪没说话,眉头皱得更紧。
“你又在看风水啊?”舍友打趣,“我记得你外公不是以前最爱拿罗盘瞎比划?”
“他是迷信。”程溪下意识接了一句。
“那你呢?”
她盯着屏幕里那棵老柳树看了很久,慢慢吐出一句:“我是不信。”
停顿一秒,又补了一句:“但我也不敢说一点不准。”
她盯着那块树根:“树这个位置……说好听是镇气,说不好听,就像把整个村的喉咙竖在这儿。”
“喉咙一掐,人就喘不过气。”
舍友听不太懂:“你别吓我。”
“我吓你干嘛。”程溪把视频划到评论区,“我是在吓我自己。”
她随手往下拉,一条最新评论跳出来——
“树下有旧东西,动不得。动了,全村一起偿还。”
评论账号只有一串奇怪的数字,没有头像。
程溪盯着这句话,眼睛慢慢睁大了一点。
室友在旁边问:“这不是你同桌老家吗?”
她“嗯”了一声,把那条评论截了个图,存进相册。
然后呢?
她犹豫了一下,手指停在“发给某人”的界面上——
那个“某人”,就是现在正趴在男生宿舍床上刷题、还不知道自己村的视频已经被贴上“树下有旧东西”标签的我。
她最终没点发送,只是把手机锁屏,仰躺在床上。
天花板灯还亮着,她半眯着眼,低声嘀咕了一句:
“你这地方,风水……真怪。”
(本章完)
是家乡穷得上了网。
更准确点——穷得上了你同学的手机屏幕。
周末班会,孙老师难得开恩,说今天不讲学习,讲“心理健康与青春成长”。
翻译过来就是:他要去政教处开会,剩下时间让课代表放一个上头发来的教育片。
“你们注意纪律。”他把U盘塞给学习委员,“视频看完,写个感想,下周一交。”
说完就走了。
人一出门,教室里嗡一下松了口气。
“又是那个什么‘珍爱生命,远离网瘾’?”后排有人哀嚎,“我已经能背出里面台词了。”
“换个吧,来点有意思的。”
“配合一下流程嘛。”学习委员象征性地把U盘插上电脑,放了三分钟画质感人的PPT——
“青少年,要学会控制情绪……”
大家手机已经在桌洞里蠢蠢欲动。
“要不先看教育片,再看点别的?”有男生提议,“不然老师回来查播放记录。”
“那行。”有人边说边掏出手机,“等会儿我投屏一个,保证比这个有教育意义。”
我没太在意,低头在本子上乱写,假装自己是一个自律的好学生。
直到教室突然传出一句——
“#我们村的运气被偷走了?#”
我整个人“嗡”的一声。
那句标题,我太熟了。
讲台上的投影幕布亮起来,画面一晃,是一棵秃了半边的树。
镜头抖得厉害,能看出拍摄者手不太稳。
“哎,这地方好土。”有人笑,“跟我外婆家差不多。”
我眼睛死死盯着那棵树。
树干斜着,树皮上那道伤痕像被刀割开又胡乱缝起来的疤,树冠稀稀拉拉,后面隐约能看到那栋停工的楼。
连楼上挂着那条破“乔迁之喜”布条都一模一样。
这不是“差不多”。
这是我的村。
然后,熟悉到让我脚底发虚的声音从扬声器里传出来——
“大家好,我是甜甜,我现在在我们村的老柳树这边——”
周甜。
她用那种练了很多次的“网感语气”在解说:“以前谁家在树下说好日子,都能顺利,现在嘛,你们看——秃了。”
教室里先是一阵好笑的哄笑:“哈哈哈,神树秃了。”
紧接着,有人开始认真起来:“这标题挺带感啊,‘运气被偷走了’。”
“下面弹幕好好笑。”拿手机投屏的男生顺手把弹幕打开。
一条条评论刷过:
“肯定有人做亏心事了哈哈哈。”
“八成是有人把全村运气抽走了。”
“问题村预定。”
有人突然“咦”了一声。
“等下,这树怎么有点眼熟?”
“你眼熟个树干。”
“不是,我真见过。”那人转头看向我,“林宴,这是不是你老家那棵啊?”
几十道视线顺着他的话,齐刷刷过来。
我喉咙像被人掐了一下。
“差不多吧。”我尽量装得无所谓,“农村树都长一个样。”
“欸不对。”后排另一个男生起哄,“你前几天不是还说你们村有棵老柳树,谁家办喜事都去那儿摆酒?”
“对啊对啊。”有人立刻翻我以前说过的话,“这画面一模一样。”
“卧槽,那你们村现在是——问题村?”
“问题村来的欧皇同学。”有人笑得上气不接下气,“设定好带感啊。”
“你是不是把全村运气偷走了才考上县一中啊?”
笑声在教室里炸开。
我耳朵一下烧起来,脸也跟着发烫。
屏幕上,周甜还在笑:“最近啊,我们村怪事有点多——谁家盖楼停工啦,谁家孩子生病啦……”
背景里隐约扫过那栋停工楼、河边的水泥坡,还有被风吹得乱飞的纸钱灰。
那一刻我有一种非常具体的羞耻感:
本来这些事,只在我们村口的风里绕,现在被挂到百十来个同学面前,当成一个“有故事的短视频”。
他们的笑,不全是恶意。
很多只是单纯觉得“有趣”“新鲜”。
但对我来说,每一声笑,像有人往我背上多压一块石头。
我下意识想站起来去抢手机,或者让他们关掉。
腿刚动一下,旁边就有人起哄:“哎别别别,主角本人要上台发言了?”
“来来来,给我们讲讲‘偷气运’的内幕。”
我动作僵在那儿,像被钉在座位上。
就在我准备放弃挣扎的时候,一支笔“啪”地在桌面上拍了一下。
声音不大,却刚好压过了笑声。
“吵什么吵?”
程溪。
她从椅子上站起来,整个人很直,像刚从跑道上踩回来的那种。
“看个视频笑成这样,你们是第一次接触互联网吗?”
前排几个男生对视一眼,笑声小了点,但还是有人不服气:“这不就开个玩笑……”
“开玩笑也得看对象吧?”程溪冷冷,“人家考得比你好的时候,你笑什么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被点名的男生愣了一下:“关成绩什么事?”
“当然有事。”她抬下巴指了指他,“上次英语小测,你考了多少?四十多?”
全班哄笑。
男生脸有点挂不住:“那是我没复习好——”
“那你把时间拿来看这种视频?”她看了眼投影,“怪不得你运气也不好,连卷子都懒得做。”
她这句话没有一句脏话,但每个字都带刺。
“程溪,你别——”我想拽她一下。
她甩开我的手,没回头:“你闭嘴。”
这两字,精准砸我脸上,也把我要说的“算了”堵回去。
拿手机的男生还想笑着缓和:“我们就随便看看嘛,又没说你们村怎么——”
“你刚才不就说他是问题村来的吗?”程溪淡淡,“你们城里人倒霉的时候,要不要我也发个视频,配个标题叫‘xx小区的运气被偷走了?’”
“再加一行:‘看,这家孩子考不过人家农村的。’”
教室里突然安静。
她的目光从那几个男生脸上一一扫过:“你们爱笑就笑你自己,拿别人老家当笑话,很幽默?”
被点的那几个男生尴尬到不行,只能嘟囔一句:“又不是我发的视频。”
“不是你发的,你看得挺开心。”
她说完这句,径直走到讲台上,一把拿过手机,指尖在屏幕上点了一下——
投影幕布上的画面啪地灭了。
“好了,教育片继续。”她把手机放回去,“再看这玩意儿,今天的主题得从心理健康改成‘如何围观他人不幸’。”
这一通下来,全班没人敢再吭声。
就连被关掉的短视频背后那句“运气被偷走”的标题,也被她这几句硬生生压下去。
她从讲台上走回来,经过我桌边时,终于看了我一眼。
那眼神里有一点“你欠我”的意思,更多是“你要是再装没事,我就顺手再骂你一顿”。
“谢谢啊。”我压低声音。
“谢什么?”她不耐烦,“我是看不惯他们,跟你没关系。”
“那刚才你站起来的时候,怎么就把我一起拎上桌了?”
“我只是提醒他们——你至少有资格被嫉妒。”
“那你呢?”我半开玩笑,“你嫉妒我吗?”
她嗤了一声:“我嫉妒你老家土。”
“?”
“你那老柳树也太丑了吧。”她嘴毒上线,“拍视频还选阴天,画面一看就出事。”
我本来还想说点什么,被她这一句吐槽给噎回去。
但奇怪的是,那股“丢脸到脚趾缝”的感觉,被她这一损,反而卸掉了一点。
她把本子翻开,写字的同时,随口补了一句:“下回你回去,让你那个拍视频的小妹妹,至少选个好角度。”
“你这村再怎么破,也是你家。”
这句“也是你家”,说得很轻。
听起来像顺嘴带过,落在我耳朵里,却像有人把一块石头往我心里搬了一下——不用我一个人扛着那份羞耻。
班会结束后,我去厕所洗了把脸。
镜子里的我耳朵还是红的,眼底有点发青,像是一夜没睡好。
刚关水龙头,旁边隔间门开了,一个男生出来,一边拉裤子一边说:“哎,问题村同学来啦。”
他的语气带点半熟半生的玩笑:“别介意啊,就开开玩笑。”
我笑了一下:“你放心,我已经习惯当对照组了。”
“啥对照组?”
“你们以后倒了霉可以安慰自己——‘还好我不是林宴他们村的’。”
我把纸巾团在手里丢进垃圾桶,“这样想,是不是感觉好受一点?”
男生愣了一秒,没接得上,最后只能“哦”了一声,尴尬地溜了。
走廊里风从窗户灌进来,带着一点凉意。
我靠在墙上,掏出手机,点开那个视频。
播放量比在村里的时候翻了一截,评论也多了好几条:
“有故事的村子。”
“我相信,这里面一定有一个男主。”
“偷运气那句搞得我浑身起鸡皮疙瘩。”
我看着“偷运气”那三个字,手指停在屏幕上,迟迟没往下划。
有个声音在心里说:关掉。
另一个声音在说:你要是连这个都不敢看,你就别回古柳了。
结果是——我什么都没做,只是把手机关了屏,塞回兜里。
晚自习前,教室里人还没坐齐。
窗外天开始黑了,日光灯亮起来。
我刚坐下,桌上“啪”地多了一颗糖。
是那种一毛钱一颗的水果硬糖,包装纸皱皱巴巴。
“干嘛?”我抬头。
程溪头也不抬:“你脸色难看得跟我们镇那条臭水沟一样,吃颗糖补点血。”
“哪有同学形容自己镇上的?”
“我从来没觉得自己那地方多高级。”她翻书,“只是我不允许别人拿‘你从哪儿来’当嘲笑你的理由。”
“你可以被笑卷不过别人。”
“可以被笑打球烂、长得普通、衣服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但笑你老家是什么玩意儿,这就不对。”
她说得很平,像是在讲题。
我剥开糖纸塞嘴里,甜得有点腻。
“你刚才那几句,挺帅的。”我含糊着说。
“少给我整这些。”她甩甩笔,“你要真觉得帅,就把卷子写好一点。”
“怎么又扯到卷子……”
“因为你要是连成绩都不行,那你就真的只剩一个‘问题村欧皇’的人设了。”
她侧头看我一眼:“你信不信,这种标签一旦立住,十年后同学聚会上,他们还会这么叫你。”
“你抬不起头,也不是因为你老家怎样。”
“是因为你自己没本事。”
她这话比刚才班会上的还狠。
但我知道,她说的是我最怕听、也最不敢否认的那部分。
“行。”我点点头,“我尽量争取,成为一个有本事的问题村欧皇。”
她没憋住,笑出一声鼻音:“你还挺会给自己加戏。”
晚自习结束,班里熄灯。
走廊里有人追着篮球跑,有人趴在栏杆上打电话,有人窝在宿舍里偷偷刷视频。
女生宿舍那边,灯光一格一格灭下去,只剩最外面那几间还亮着。
程溪洗完澡,披着一条毛巾坐在床上,手里捏着手机。
舍友一边抹护肤霜,一边刷某音,突然“哎”了一声:“你们看这个——#我们村的运气被偷走了?#”
那四个字一出来,她心里像被什么拨了一下。
“我白天才看过。”另一位舍友说,“农村好吓人哦,那树秃得跟鬼片似的。”
“给我看看。”程溪伸手。
她尽量装得不在意:“我同桌老家那边的,挺土,但还没到鬼片那个程度。”
舍友把手机递给她。
视频重新从头开始播放。
这一次,她看得比白天认真。
她注意到镜头晃动时,树后面那块祠堂墙,墙角那一圈被熏黑的痕迹;注意到河道边那块水泥坡跟老柳树之间刚好形成一个“夹角口”;注意到那栋停工的楼正对着树,像一堵突然竖起来堵风的墙。
“哎,你看这树。”舍友凑过头,“好可怜哦。”
程溪没说话,眉头皱得更紧。
“你又在看风水啊?”舍友打趣,“我记得你外公不是以前最爱拿罗盘瞎比划?”
“他是迷信。”程溪下意识接了一句。
“那你呢?”
她盯着屏幕里那棵老柳树看了很久,慢慢吐出一句:“我是不信。”
停顿一秒,又补了一句:“但我也不敢说一点不准。”
她盯着那块树根:“树这个位置……说好听是镇气,说不好听,就像把整个村的喉咙竖在这儿。”
“喉咙一掐,人就喘不过气。”
舍友听不太懂:“你别吓我。”
“我吓你干嘛。”程溪把视频划到评论区,“我是在吓我自己。”
她随手往下拉,一条最新评论跳出来——
“树下有旧东西,动不得。动了,全村一起偿还。”
评论账号只有一串奇怪的数字,没有头像。
程溪盯着这句话,眼睛慢慢睁大了一点。
室友在旁边问:“这不是你同桌老家吗?”
她“嗯”了一声,把那条评论截了个图,存进相册。
然后呢?
她犹豫了一下,手指停在“发给某人”的界面上——
那个“某人”,就是现在正趴在男生宿舍床上刷题、还不知道自己村的视频已经被贴上“树下有旧东西”标签的我。
她最终没点发送,只是把手机锁屏,仰躺在床上。
天花板灯还亮着,她半眯着眼,低声嘀咕了一句:
“你这地方,风水……真怪。”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