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残废青年的带头,陆陆续续有人站出来,指出黄家人的恶行。
比如强娶民女,买卖土地,官商勾结、草菅人命,凡是地方官员权力以内的事,黄仁用来谋取私利。权力范围以外的事,他依旧敢用来牟利。
无法无天,生杀予夺,就是黄仁黄大人的真实写照。
秦真下令,将黄仁一家,留下两个十岁以下各一男女幼童和一位孕妇外,全部斩首示众。
台下围观的群众一阵高呼,大仇得报的喜悦,和对未来的希望夹杂,呼喊青天之声响彻云霄。
群情激愤之中,蓝玉敏锐地发现,这些人也不过是喊得大声,却丝毫没有行动的意思。事后,他向姐夫常遇春询问之下,得到了八个大字——怒其不争,哀其不幸。
正因为常遇春当年经历过,所以他才知道,反抗二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所需要的勇气,却不能要求每个人都有。
黄仁死后,临山城的秩序彻底安定下来。
常遇春安排一千人守城,维持治安,以及吸收俘虏、招募新军。
秦真负责审查土地人口,准备分田事宜。
蓝玉带着大队人马,监视城内大户,防止他们狗急跳墙。同时收集他们为恶的证据。
三天时间一晃而过。
这一次攻城,一共缴获足够装备四千人的兵器和部分甲胄,足以让全军两千人,都身穿半身皮甲,再佩长枪和腰刀,作为近战兵器。长弓数百,弓箭一万,还需从军中选拔人手,专门训练后,方可投入使用。
粮食两百万斤,足够城中两万人三月之用。
战马不过百匹,还是老弱病残。
据说,在一年前山寨联盟解散之后,火云寨和清风寨带人下山。朝廷对于三座城池的支援,大幅度下降。大部分军资、尤其是战马,大部被调到前线,用于围剿义军。
临山城能留下这些,是黄仁和某些不知名势力作交易所用。此时都便宜了秦真。
美中不足的是,愿意加入启明军的人,却很少很少。三天时间,不过才招纳了二十人。还是和王家村的残废青年一样,都是家破人亡的孤苦之人,生无可恋,加入启明军,也只是为了以死报恩。
至于那个勇敢出头的青年,在黄仁死后,了却执念的他,请求启明军将他送回王家村遗址后,追随乡亲们的脚步而去了。
辰时,县衙,大堂。
秦真召集麾下人手议事。除了常遇春和蓝玉,还有队长以上军官共计二十四人。
“秦兄弟,找我们来,有什么事,尽管吩咐。”
“常大哥,别急。听我慢慢道来。”
“经过这三天的清点,我已经查明,临山城范围内,户籍登记的人口大约有四万人,其中一万五千聚集在城中,余下的人,分布在周围八个村镇。但是临山城周围的土地,却有九成五以上,集中在黄家、王家、张家。”
“黄仁被我们处决之后,黄家的土地,已经可以丈量分配。蓝玉,王家和张家,风评如何?”
见终于轮到他出场,蓝玉抱拳一礼,大声道:“秦大哥,根据这几日的打探,罪证确凿。可以确定王家、张家,和黄家一丘之貉,死不足惜。城中百姓,恨不得寝其皮、食其肉。”
“好。蓝玉听令!”
“末将在。”
“命你统领麾下三大队,查抄王张两家,不得放跑一人。凡手上沾染人命者,一律斩首示众。”
“遵命。”
蓝玉转身,带着麾下五个百夫长大步离去。
“常大哥,你亲自带着一大队,把缴获的一半粮食和物资,分批运回启明村,由蓝大姐分配。”
“交给我吧,兄弟。”
两千人的队伍,十人为一组,设组长;五十人为一班,设班长;百人为一队,设队长;五百人为大队,设大队长;常遇春为大将军,战时统领所有军队。秦真为神武将军,名义上为军队首领。
四个大队长,分别是王虎、张军、蓝玉、赵胜,都是跟随常遇春从小青山时期走来的班底。
此时,大堂内留下的,只有张军和赵胜两人,和麾下的十个队长。
“张军,你带人依旧负责城门,宽进严出。”
“赵胜,分出两队人,守住府库。你带着剩下三队,给我上街,凡是游手好闲、坑蒙拐骗之辈,全部擒拿,进行劳动改造。另外,给我把城中的地下赌坊给端了。”
“就这样。剩下的事情,等蓝玉回来再议。”
“是。”
......
众人离去之后,整个衙门,只剩下秦真和新加入军中的三十多人,和原本县衙中经过筛选后的十几个衙役。至于县丞,已经和黄仁一起去了。
两个时辰之后,蓝玉派人回报,已经拿下王、张两家。一应人等,无一漏网。
清点家产,审查两人罪行,两天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和黄仁一样,依旧是在中央广场,将王、张两家有罪之人,公开审判处刑。
这一次,站出来举报的百姓,明显比上一次更多。事后,愿意从军的青壮,也增长到数百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之后,清点王张两家的财产,比起黄家,只多不少。尤其是粮食,从两家的秘库中,搜出近五百斤粮食。如果不考虑扩张的话,足够启明村上下人口食用一年,还能剩余不少。
两家的金银财宝,更是数不胜数。不愧是传承多年的大家族。就连兵器,都从两家分别搜出足够武装三百人的刀枪和小型盾牌。
万事俱备,秦真正式开始分田事宜。
以临山城为中心,方圆二十里的村镇,重新登记户籍,按人头分地。往后只收两种税,一种是人头税,只是象征性的,确保户籍人口还在世;另一种的土地税,也称收成税,全年一概收取三成粮食。若有多收者,百姓自由反抗,伤人无罪,杀人减刑。
特别规定,女婴从出生,上报户籍时,即可拥有土地。并且,若有虐待女婴者,土地收归集体,另行分配。有家属故意溺死女婴者,全家土地收回一半,自求生路。
女子出嫁,名下土地依旧归本人所有。家属不得侵吞。即使委托娘家耕种,也要以嫁妆或其余途径,给予女儿补偿。
第一批土地分完,已经是一个月后了。即使如此,三家的土地数量,也不过分配一半。
常遇春往返数次,终于将三百万斤粮食,全数送回启明村。此后,山中的启明村,作为启明军的人才培养基地和俘虏、顽固分子劳动改造之地。
五月,在得到土地的百姓大力支持下,启明军的政令,推行的前所未有的顺利。秦真顺势在周边八个城镇,开始清查人口,丈量土地。
蓝玉依旧率军,打击犯罪。
而得到了土地的百姓,陆续将自己的儿子、丈夫送到军营,加入启明军,守护这来之不易的土地。
不到两月,启明军扩充到四千人,这还是他们的兵器甲胄不足,而且底蕴太浅,不能大肆扩军。常遇春忙的脚不沾地,势必要以最快的速度,将军队的战斗力提上来。
只不过,秦真他们,得先度过难关,才有机会考虑将来。
比如强娶民女,买卖土地,官商勾结、草菅人命,凡是地方官员权力以内的事,黄仁用来谋取私利。权力范围以外的事,他依旧敢用来牟利。
无法无天,生杀予夺,就是黄仁黄大人的真实写照。
秦真下令,将黄仁一家,留下两个十岁以下各一男女幼童和一位孕妇外,全部斩首示众。
台下围观的群众一阵高呼,大仇得报的喜悦,和对未来的希望夹杂,呼喊青天之声响彻云霄。
群情激愤之中,蓝玉敏锐地发现,这些人也不过是喊得大声,却丝毫没有行动的意思。事后,他向姐夫常遇春询问之下,得到了八个大字——怒其不争,哀其不幸。
正因为常遇春当年经历过,所以他才知道,反抗二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所需要的勇气,却不能要求每个人都有。
黄仁死后,临山城的秩序彻底安定下来。
常遇春安排一千人守城,维持治安,以及吸收俘虏、招募新军。
秦真负责审查土地人口,准备分田事宜。
蓝玉带着大队人马,监视城内大户,防止他们狗急跳墙。同时收集他们为恶的证据。
三天时间一晃而过。
这一次攻城,一共缴获足够装备四千人的兵器和部分甲胄,足以让全军两千人,都身穿半身皮甲,再佩长枪和腰刀,作为近战兵器。长弓数百,弓箭一万,还需从军中选拔人手,专门训练后,方可投入使用。
粮食两百万斤,足够城中两万人三月之用。
战马不过百匹,还是老弱病残。
据说,在一年前山寨联盟解散之后,火云寨和清风寨带人下山。朝廷对于三座城池的支援,大幅度下降。大部分军资、尤其是战马,大部被调到前线,用于围剿义军。
临山城能留下这些,是黄仁和某些不知名势力作交易所用。此时都便宜了秦真。
美中不足的是,愿意加入启明军的人,却很少很少。三天时间,不过才招纳了二十人。还是和王家村的残废青年一样,都是家破人亡的孤苦之人,生无可恋,加入启明军,也只是为了以死报恩。
至于那个勇敢出头的青年,在黄仁死后,了却执念的他,请求启明军将他送回王家村遗址后,追随乡亲们的脚步而去了。
辰时,县衙,大堂。
秦真召集麾下人手议事。除了常遇春和蓝玉,还有队长以上军官共计二十四人。
“秦兄弟,找我们来,有什么事,尽管吩咐。”
“常大哥,别急。听我慢慢道来。”
“经过这三天的清点,我已经查明,临山城范围内,户籍登记的人口大约有四万人,其中一万五千聚集在城中,余下的人,分布在周围八个村镇。但是临山城周围的土地,却有九成五以上,集中在黄家、王家、张家。”
“黄仁被我们处决之后,黄家的土地,已经可以丈量分配。蓝玉,王家和张家,风评如何?”
见终于轮到他出场,蓝玉抱拳一礼,大声道:“秦大哥,根据这几日的打探,罪证确凿。可以确定王家、张家,和黄家一丘之貉,死不足惜。城中百姓,恨不得寝其皮、食其肉。”
“好。蓝玉听令!”
“末将在。”
“命你统领麾下三大队,查抄王张两家,不得放跑一人。凡手上沾染人命者,一律斩首示众。”
“遵命。”
蓝玉转身,带着麾下五个百夫长大步离去。
“常大哥,你亲自带着一大队,把缴获的一半粮食和物资,分批运回启明村,由蓝大姐分配。”
“交给我吧,兄弟。”
两千人的队伍,十人为一组,设组长;五十人为一班,设班长;百人为一队,设队长;五百人为大队,设大队长;常遇春为大将军,战时统领所有军队。秦真为神武将军,名义上为军队首领。
四个大队长,分别是王虎、张军、蓝玉、赵胜,都是跟随常遇春从小青山时期走来的班底。
此时,大堂内留下的,只有张军和赵胜两人,和麾下的十个队长。
“张军,你带人依旧负责城门,宽进严出。”
“赵胜,分出两队人,守住府库。你带着剩下三队,给我上街,凡是游手好闲、坑蒙拐骗之辈,全部擒拿,进行劳动改造。另外,给我把城中的地下赌坊给端了。”
“就这样。剩下的事情,等蓝玉回来再议。”
“是。”
......
众人离去之后,整个衙门,只剩下秦真和新加入军中的三十多人,和原本县衙中经过筛选后的十几个衙役。至于县丞,已经和黄仁一起去了。
两个时辰之后,蓝玉派人回报,已经拿下王、张两家。一应人等,无一漏网。
清点家产,审查两人罪行,两天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和黄仁一样,依旧是在中央广场,将王、张两家有罪之人,公开审判处刑。
这一次,站出来举报的百姓,明显比上一次更多。事后,愿意从军的青壮,也增长到数百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之后,清点王张两家的财产,比起黄家,只多不少。尤其是粮食,从两家的秘库中,搜出近五百斤粮食。如果不考虑扩张的话,足够启明村上下人口食用一年,还能剩余不少。
两家的金银财宝,更是数不胜数。不愧是传承多年的大家族。就连兵器,都从两家分别搜出足够武装三百人的刀枪和小型盾牌。
万事俱备,秦真正式开始分田事宜。
以临山城为中心,方圆二十里的村镇,重新登记户籍,按人头分地。往后只收两种税,一种是人头税,只是象征性的,确保户籍人口还在世;另一种的土地税,也称收成税,全年一概收取三成粮食。若有多收者,百姓自由反抗,伤人无罪,杀人减刑。
特别规定,女婴从出生,上报户籍时,即可拥有土地。并且,若有虐待女婴者,土地收归集体,另行分配。有家属故意溺死女婴者,全家土地收回一半,自求生路。
女子出嫁,名下土地依旧归本人所有。家属不得侵吞。即使委托娘家耕种,也要以嫁妆或其余途径,给予女儿补偿。
第一批土地分完,已经是一个月后了。即使如此,三家的土地数量,也不过分配一半。
常遇春往返数次,终于将三百万斤粮食,全数送回启明村。此后,山中的启明村,作为启明军的人才培养基地和俘虏、顽固分子劳动改造之地。
五月,在得到土地的百姓大力支持下,启明军的政令,推行的前所未有的顺利。秦真顺势在周边八个城镇,开始清查人口,丈量土地。
蓝玉依旧率军,打击犯罪。
而得到了土地的百姓,陆续将自己的儿子、丈夫送到军营,加入启明军,守护这来之不易的土地。
不到两月,启明军扩充到四千人,这还是他们的兵器甲胄不足,而且底蕴太浅,不能大肆扩军。常遇春忙的脚不沾地,势必要以最快的速度,将军队的战斗力提上来。
只不过,秦真他们,得先度过难关,才有机会考虑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