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雷霆救援,家的方向-《重生90:从工业母机开始》

  周将军那句“抵得上十个师”的最高褒奖,通过加密的视频链路,清晰地,回荡在江州“双龙”研发中心的算法研究室里。

  林涛和他的团队成员们,这些刚刚走出校门不久的年轻人,在听到这句话的瞬间,只觉得一股难以言喻的,滚烫的热流,从脚底,直冲天灵盖!

  所有的疲惫,所有的付出,在这一刻,都化作了最极致的,身为一名中国工程师的,无上荣光!

  而在京城西山指挥中心,短暂的欢呼过后,周将军那张布满了沟壑的脸,已经重新恢复了作为一名统帅的,绝对的冷静。

  “命令!”他的声音,通过指挥系统,如同电流般,瞬间传递到了各个作战单位,“立刻启动,‘海鸥’紧急救援预案!”

  “命令,驻扎在东南沿海的,海军航空兵独立侦察团,立刻派出一架‘运-8’高新三号远程巡逻机,携带A级救援物资,满油起飞!以最大航速,奔赴目标海域!”

  “命令,远望三号航天测量船,立刻调整航线,全速前往目标点,进行汇合与护航!”

  “命令,总参气象局,对目标航线未来四十八小时内的所有气象数据,进行不间断推演,为救援行动,提供最优航路规划!”

  一道道指令,从这个国家最强大的大脑中,被清晰地,有条不紊地,下达了出去。

  一张由海、空、天,三位一体的,无形的大网,以雷霆万钧之势,向着那片,遥远的太平洋,迅速张开!

  ……

  十个小时后。

  太平洋,东经160度,北纬31度。

  “东风号”上,气氛,已经压抑到了极点。

  一名年轻的船员,因为连续多日只靠最低限度的饼干和雨水维生,加上巨大的精神压力,突发急性肠胃炎,上吐下泻,已经陷入了半昏迷状态。

  船上的医务室里,早就空空如也,连一片抗生素都找不到。

  船长王海,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个年轻的生命,在自己面前,一点点地衰弱下去,心中,如同刀绞。

  就在所有人,都陷入一片深深的绝望之时。

  突然,一阵由远及近的,沉闷而有力的轰鸣声,从天际边,隐隐传来!

  “什么声音?”

  甲板上,正在进行船体维修的船员们,疑惑地,抬起了头。

  声音,越来越近,越来越响!

  终于,在所有-人不敢置信的目光中,一个银灰色的,庞大的身影,刺破了云层!

  那流畅的机身,那翼下四个,如同怒吼雄狮般的涡桨发动机,以及机尾那面,无比醒目的,鲜红色的八一军徽!

  “是……是我们的飞机!”

  “是海军的巡逻机!祖国……祖国找到我们了!!!”

  不知是谁,第一个,嘶吼了出来。

  下一秒,整艘“东风号”上,爆发出了一阵,惊天动地的,充满了无尽委屈、喜悦与释放的,震天的欢呼!

  那架“运-8”巡逻机,如同归家的雄鹰,在“东风号”的上空,进行了数次低空盘旋。

  机翼,轻轻地摆动了三下。

  这是,飞行员之间,无声的语言——

  “同胞,别怕,我们来了。”

  紧接着,飞机的尾部舱门,缓缓打开。

  几个巨大的,如同集装-箱般的物资空投仓,拖着一朵朵,在蔚蓝天空中,无比鲜艳的,红色的降落伞,被精准地,投放到了“东风号”周边,风平浪静的海面上。

  王海带领着水手们,驾驶着小艇,奋力地,将那些空投仓,一一打捞了上来。

  当第一个箱子,被撬开时,所有人都哭了。

  里面,装满了他们此刻,最渴望的东西——

  成箱的压缩饼干,纯净的瓶装淡水,新鲜的蔬菜水果,以及……一整套,足以装备一个小型野战医院的,急救药品和医疗器G-器!

  而当他们,打开最后一个,也是最重的一个空投仓时。

  王海,这位在海上漂泊了半生,经历了无数大风大浪的铮铮铁汉,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双膝一软,“扑通”一声,跪倒在了甲板上!

  箱子里,静静地躺着的,是一台崭新的,军用级的短波卫星电台,和一台小型的,柴油发电机!

  他颤抖着,爬上前,亲手,将电台的线路,连接好。

  然后,拿起那个,他已经整整二十七天,没有触摸过的,冰冷,但却滚烫的话筒。

  他按下了呼叫键,用尽了全身的力气,对着那片,他日思夜想的,家的方向,发出了,失联之后,第一声,嘶哑的,泣不成声的报告:

  “……‘东-风号’……‘东风号’报告!”

  “船长,王海!”

  “全体船员,四十二人,全部……健在!”

  “我们……请求……”

  “回家!”

  ……

  京城,西山指挥中心。

  当王海那充满了无尽沧桑与坚韧的声音,通过电波,清晰地,回荡在指挥大厅的每一个角落时。

  所有的人,都自发地,从座位上,站了起来。

  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

  周将军的脸上,也终于,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

  他亲自下达完,后续的护航和迎接指令后,将高工,单独,留了下来。

  他指着大屏幕上,那个由林涛团队开发的,简洁,但却充满了颠覆性力量的软件界面,目光,变得无比深邃。

  “高工,你看到了吗?”

  “我们过去,总以为,国之重器,是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钢铁大家伙。”

  “但今天,江州那帮小家伙,给我们,都上了一课。”

  “未来战争的胜负手,可能,就取决于这样几行,我们大部分人都看不懂的,神奇的代码。”

  “我们必须,不惜一切代价,把‘算法’这柄最锋利的,无形之剑的主动权,牢牢地,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

  他沉吟了片刻,似乎下定了某个,无比重大的决心。

  他拿起桌上那台,可以直接连通中枢的红色电话,没有丝毫犹豫地,直接接通了李晓宇的办公室。

  “晓宇,是我。”

  “首先,我代表军委,代表‘东风号’全体船员的家属,向你,和你的团队,表示最诚挚的感谢!”

  “等‘东风号’回来,我亲自,去江州,为你们,请一个,天大的功!”

  “同时,”周将军的语气,变得无比郑重,“我这里,有一个,比‘双龙计划’,还要艰巨,还要重要的任务。”

  “国家‘天眼’工程,你知道吧?”

  “我们,想把整个工程里,最核心的,‘卫星图像智能分析与目标识别’系统,全权,交给你,和你的‘十个师’,来负责!”

  “怎么样?敢不敢,接下这个,为我们国家,装上‘火眼金睛’的,军令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