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渐深,玲珑阁的生意却如同添了柴的炉火,愈发热络。不仅“益母香膏”一物难求,连带着原本的玉容膏、各色香露、药皂也销量大增,口碑经由那些得了实惠的夫人小姐们口耳相传,已然超越了西市地界,隐隐有风靡内城之势。预订的名单越摞越厚,顾大娘和两个女工日夜赶工,仍觉吃力。后间小天井里晾晒的药材与香花,也占据了更多空间,显得有些拥挤不堪。
这日盘账,沈清弦看着账册上持续攀升的数字,喜悦之余,忧虑也悄然滋生。铺面狭小、产能瓶颈的问题日益凸显,仅靠目前这方寸之地和有限的人手,已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更遑论她心中那些关于新品开发的蓝图。扩大经营,势在必行。
她将韩管事请来后院,开门见山:“韩叔,依您看,以玲珑阁如今的名声与客流,若在城内再设一处……嗯,或许不叫分号,而是一处更雅致、更侧重接待女客、展示精品的所在,是否可行?”
韩管事闻言,并无太多意外,沉吟道:“姑娘所虑极是。如今铺中时常有内城的夫人打发嬷嬷或得力丫鬟来采买,言谈间亦觉来西市略有不便。若能在内城择一清净雅致之地,专营高档香药,并提供试香、定制等务,必能更贴合她们的需求,也能将玲珑阁的声名推得更高。”他顿了顿,“只是,内城铺面租金高昂,且需打点的关节更多,人选也需格外谨慎。”
沈清弦点头,这些她已有考量。“租金与打点,目前账上盈余尚可支撑。关键是选址与掌事之人。选址需清净不失格调,掌事之人则需沉稳可靠、通晓人情世故,更要紧的是口风严、懂进退。”她心中已有几个人选模糊的影子,但还需观察斟酌。
两人正商议着,门外传来杏儿略带紧张的通传:“东家,王、王爷来了……”
沈清弦微微一怔,自那日他派人送来陈老先生后,两人便再未有过直接交集。她定了定神,对韩管事道:“韩叔,今日便先议到此处,您再帮我留心着合适的地方与人选。” 韩管事会意,躬身退下。
沈清弦整理了一下衣裙,缓步走出后间。只见萧执并未着亲王常服,只一身玄色暗纹锦袍,负手立于柜台前,正打量着多宝格上陈列的货品,侧影挺拔,气度迫人。铺内此时并无外客,顾大娘和杏儿早已识趣地避到了后头。
“王爷。”沈清弦上前,依礼福身。
萧执转过身,目光落在她身上,依旧是那般深邃难测。“不必多礼。”他声音平淡,听不出情绪,“看来,沈东家将这玲珑阁经营得风生水起。”
“托王爷洪福,勉强立足而已。”沈清弦语气恭谨,却不卑不亢。
萧执踱步至那张紫檀长案前,指尖拂过试香用的白瓷碟,淡淡道:“驿馆简陋,终非久居之所。你如今既已立业,也该有一处像样的安身之所了。”
沈清弦心下一动,抬眸看他。只见他神色平静,仿佛只是在陈述一件再寻常不过的事情。
“本王在城南榆林巷有一处三进的宅院,还算清净,一应物件都是齐全的。你若觉得尚可,便搬过去吧。”他语气随意,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意味。
这不是商量,而是告知。沈清弦瞬间明白了他的意思。他不再满足于让她居于驿馆那等官方之地,也不再满足于仅仅在生意上提供间接的帮助。他要她住进他提供的宅院,将她的生活,也纳入他的视野范围之内。这是一种更进一步的掌控,亦或……是一种更明确的姿态?
她沉默着,心中波澜起伏。接受,意味着她与他的羁绊将更深,几乎半公开地打上了“睿亲王庇护”的烙印,日后纵有成就,也难逃世人审视与议论。拒绝……她有能力在短时间内于京城置办下一处符合她如今身份、又足够安全的宅院吗?即便有,如此公然驳斥亲王好意,后果又会如何?
利弊在她脑中飞快权衡。独立,并非意味着要拒绝所有外力,尤其是在自身羽翼未丰之时。关键在于,如何在这借力中,保持自身的核心与主动。
片刻的静默后,她抬起眼,迎上萧执的目光,清晰而平静地答道:“王爷厚爱,清弦感激不尽。那宅院,清弦便却之不恭了。”她微微一顿,继续道,“只是,宅院租赁市价几何,还请王爷明示,清弦当按市价支付租金,方合规矩。”
她没有矫情推拒,也没有欣喜接受,而是以一种近乎公事公办的态度,将这份“赠与”变成了“租赁”。既接受了他的安排,保全了他的颜面与自己的安全便利,也为自己守住了一份经济上的独立与尊严。她支付租金,便是这宅院的租客,而非被他圈养的金丝雀。
萧执深邃的眼底似乎掠过一丝极淡的、难以捕捉的情绪,像是意外,又像是……一丝几不可察的欣赏。他并未在租金问题上纠缠,只淡淡道:“随你。” 仿佛那不过是微不足道的小事。
“如此,多谢王爷。”沈清弦再次敛衽。
萧执不再多言,目光在铺内最后扫视一圈,便转身离去,如来时一般突兀。
看着他消失在门外的背影,沈清弦缓缓直起身,手心因方才的紧张而微微汗湿。她知道,搬入榆林巷宅院,意味着她将踏入一个更为复杂的环境,与他,与这京城权贵圈子的距离,都将被拉近。但这或许,也是她事业更上一层楼所必须面对的。
她转身,看向这间承载了她最初梦想与奋斗的玲珑阁。这里是她起步的根基,而下一步,她将以此为基础,向着更广阔的天空进发。城南榆林巷,将是她新的起点,也是她与那位王爷之间,一场新的、无声博弈的开始。她深吸一口气,眼神重新变得坚定而清明。无论居于何处,她始终是沈清弦,是玲珑阁的主人。这一点,永远不会改变。
这日盘账,沈清弦看着账册上持续攀升的数字,喜悦之余,忧虑也悄然滋生。铺面狭小、产能瓶颈的问题日益凸显,仅靠目前这方寸之地和有限的人手,已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更遑论她心中那些关于新品开发的蓝图。扩大经营,势在必行。
她将韩管事请来后院,开门见山:“韩叔,依您看,以玲珑阁如今的名声与客流,若在城内再设一处……嗯,或许不叫分号,而是一处更雅致、更侧重接待女客、展示精品的所在,是否可行?”
韩管事闻言,并无太多意外,沉吟道:“姑娘所虑极是。如今铺中时常有内城的夫人打发嬷嬷或得力丫鬟来采买,言谈间亦觉来西市略有不便。若能在内城择一清净雅致之地,专营高档香药,并提供试香、定制等务,必能更贴合她们的需求,也能将玲珑阁的声名推得更高。”他顿了顿,“只是,内城铺面租金高昂,且需打点的关节更多,人选也需格外谨慎。”
沈清弦点头,这些她已有考量。“租金与打点,目前账上盈余尚可支撑。关键是选址与掌事之人。选址需清净不失格调,掌事之人则需沉稳可靠、通晓人情世故,更要紧的是口风严、懂进退。”她心中已有几个人选模糊的影子,但还需观察斟酌。
两人正商议着,门外传来杏儿略带紧张的通传:“东家,王、王爷来了……”
沈清弦微微一怔,自那日他派人送来陈老先生后,两人便再未有过直接交集。她定了定神,对韩管事道:“韩叔,今日便先议到此处,您再帮我留心着合适的地方与人选。” 韩管事会意,躬身退下。
沈清弦整理了一下衣裙,缓步走出后间。只见萧执并未着亲王常服,只一身玄色暗纹锦袍,负手立于柜台前,正打量着多宝格上陈列的货品,侧影挺拔,气度迫人。铺内此时并无外客,顾大娘和杏儿早已识趣地避到了后头。
“王爷。”沈清弦上前,依礼福身。
萧执转过身,目光落在她身上,依旧是那般深邃难测。“不必多礼。”他声音平淡,听不出情绪,“看来,沈东家将这玲珑阁经营得风生水起。”
“托王爷洪福,勉强立足而已。”沈清弦语气恭谨,却不卑不亢。
萧执踱步至那张紫檀长案前,指尖拂过试香用的白瓷碟,淡淡道:“驿馆简陋,终非久居之所。你如今既已立业,也该有一处像样的安身之所了。”
沈清弦心下一动,抬眸看他。只见他神色平静,仿佛只是在陈述一件再寻常不过的事情。
“本王在城南榆林巷有一处三进的宅院,还算清净,一应物件都是齐全的。你若觉得尚可,便搬过去吧。”他语气随意,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意味。
这不是商量,而是告知。沈清弦瞬间明白了他的意思。他不再满足于让她居于驿馆那等官方之地,也不再满足于仅仅在生意上提供间接的帮助。他要她住进他提供的宅院,将她的生活,也纳入他的视野范围之内。这是一种更进一步的掌控,亦或……是一种更明确的姿态?
她沉默着,心中波澜起伏。接受,意味着她与他的羁绊将更深,几乎半公开地打上了“睿亲王庇护”的烙印,日后纵有成就,也难逃世人审视与议论。拒绝……她有能力在短时间内于京城置办下一处符合她如今身份、又足够安全的宅院吗?即便有,如此公然驳斥亲王好意,后果又会如何?
利弊在她脑中飞快权衡。独立,并非意味着要拒绝所有外力,尤其是在自身羽翼未丰之时。关键在于,如何在这借力中,保持自身的核心与主动。
片刻的静默后,她抬起眼,迎上萧执的目光,清晰而平静地答道:“王爷厚爱,清弦感激不尽。那宅院,清弦便却之不恭了。”她微微一顿,继续道,“只是,宅院租赁市价几何,还请王爷明示,清弦当按市价支付租金,方合规矩。”
她没有矫情推拒,也没有欣喜接受,而是以一种近乎公事公办的态度,将这份“赠与”变成了“租赁”。既接受了他的安排,保全了他的颜面与自己的安全便利,也为自己守住了一份经济上的独立与尊严。她支付租金,便是这宅院的租客,而非被他圈养的金丝雀。
萧执深邃的眼底似乎掠过一丝极淡的、难以捕捉的情绪,像是意外,又像是……一丝几不可察的欣赏。他并未在租金问题上纠缠,只淡淡道:“随你。” 仿佛那不过是微不足道的小事。
“如此,多谢王爷。”沈清弦再次敛衽。
萧执不再多言,目光在铺内最后扫视一圈,便转身离去,如来时一般突兀。
看着他消失在门外的背影,沈清弦缓缓直起身,手心因方才的紧张而微微汗湿。她知道,搬入榆林巷宅院,意味着她将踏入一个更为复杂的环境,与他,与这京城权贵圈子的距离,都将被拉近。但这或许,也是她事业更上一层楼所必须面对的。
她转身,看向这间承载了她最初梦想与奋斗的玲珑阁。这里是她起步的根基,而下一步,她将以此为基础,向着更广阔的天空进发。城南榆林巷,将是她新的起点,也是她与那位王爷之间,一场新的、无声博弈的开始。她深吸一口气,眼神重新变得坚定而清明。无论居于何处,她始终是沈清弦,是玲珑阁的主人。这一点,永远不会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