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纹手臂上那惊鸿一瞥的暗红印记,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沈清弦心中漾开层层涟漪。那印记与碎片上的符号,即便不是完全相同,也必然存在着某种深刻的关联。这绝非巧合。
柳依依布下的,恐怕不只是一条简单的内宅陷害之线。这神秘的符号,透着一股江湖或是某种隐秘组织的诡谲气息,远超后宅妇人争斗的范畴。
她需要知道那符号代表什么。
然而,困于这方寸之地,身边只有一个畏畏缩缩的周妈妈,她能向谁求助?永嘉侯府的旧部?且不说他们如今散落何处,是否仍值得信任,单是如何避开陆府和柳依依的眼线联系他们,就是一道天堑。
直接去查,风险太大。她必须找到一条更隐蔽、更不易被察觉的暗线。
接下来的两日,沈清弦看似安分守己,每日只在屋前屋后略作走动,最多在周妈妈的陪伴下,去花园最僻静的角落透透气,将自己塑造成一个胆小、认命、不敢多行一步路的典妾形象。
暗地里,她却利用一切机会,观察、倾听。
她从周妈妈和其他仆役零星的闲聊中,努力筛选着有用的信息。她得知外院负责采买的钱管事有个嗜好——好酒,且酒后话多。她还听说,府里一位负责打理书库、年纪颇大的王伯,年轻时曾走南闯北,见识极广,但因性子孤拐,不讨喜,如今只在书库混日子。
书库……王伯……
沈清弦心中微动。书库虽在外院,但相较于人员繁杂的采买处,或许更不易引人注意。一位见识广博却不得志的老人,往往掌握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也更容易因为不被重视而松懈。
她需要一个合理的理由去书库,并且能与王伯自然搭上话。
机会悄然来临。
这日午后,周妈妈被相熟的婆子叫去帮忙描个花样子,屋内只剩沈清弦一人。她正准备像往常一样倚门“透气”,却听到院外传来一阵略显急促的脚步声和低语。
“……王爷临时过府与老爷商议要事,已在西花厅用茶。夫人吩咐了,让你赶紧去书库,寻那本前朝舆地志,王爷或许要用到。动作快些,别误了事!”一个略显尖锐的女声,听着像是夫人院里的二等丫鬟。
“是是是,小的这就去!”一个苍老而略带惶恐的男声连声应着。
沈清弦透过门缝看去,只见一个穿着灰色旧袍、背影佝偻的老者,正跟着那丫鬟匆匆朝外院方向走去。
王爷?舆地志?
电光火石间,一个念头划过沈清弦的脑海。陆明轩的父亲在工部任职,主管水利土木,前朝舆地志这类书籍,确实是他们可能会用到的参考。而这位国府的王爷……
她的心猛地一跳。会是萧执吗?那个在前世记忆中,与陆家乃至几位皇子关系都颇为微妙、手握重兵的异姓王?
无论是不是他,这都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她迅速回到桌边,铺开一张粗糙的草纸——这是周妈妈找来给她练字或描花样用的。她深吸一口气,努力回忆着那碎片上古怪符号的每一个曲折、每一个顿笔,然后用炭笔,尽可能精确地将其在草纸上临摹下来。画完后,她将草纸仔细折叠成一个小小的方块,塞进袖袋深处。
然后,她快步走到门边,脸上适时地堆起几分恰到好处的焦虑和不安。
不多时,周妈妈回来了。沈清弦立刻迎上前,语气带着一丝慌乱:“妈妈,你可算回来了!方才……方才我好像听到外面有动静,说是王爷过府了?”
周妈妈不明所以,点头道:“是啊姑娘,是异姓王萧王爷来了,正在西花厅呢。怎么了?”
“我……我方才想起一事,心中甚是惶恐。”沈清弦绞着手中的帕子,眼神闪烁,“我……我父亲……永嘉侯在世时,曾在家中书房收藏过一些孤本残卷,其中仿佛就有一册前朝舆地志的注释本,父亲曾言其价值不凡。我……我不知那书是否在抄家时散佚,或是……或是被陆府收纳入库?若……若今日王爷要用的舆地志,恰与那本有关,而我却未曾提及,日后若被知晓,岂非……岂非是大不敬之罪?”
她这番说辞半真半假,永嘉侯确实喜好收藏典籍,但具体有无此书,早已死无对证。她刻意将事情往严重了说,就是要引起周妈妈的重视。
周妈妈果然被唬住了。涉及前朝侯爷、王爷、孤本,这些字眼对她来说太过遥远和骇人。她脸色发白:“这……这可如何是好?姑娘,您可不能瞒着啊!”
“我……我想去书库问问。”沈清弦怯生生地道,“不必声张,只悄悄问问管理书库的王伯,府中收录的舆地志是何版本,或许……或许只是我记错了,虚惊一场。也免得惊动了夫人和爷,平白惹来责罚。”
周妈妈一听,觉得有理。若能私下弄清楚,自然最好。她虽怕事,但更怕担责任。“那……老奴陪姑娘去?只是书库在外院,咱们得小心些,快去快回。”
“有妈妈陪着,自然最好。”沈清弦感激地看了周妈妈一眼。
主仆二人不敢耽搁,立刻动身。周妈妈在前引路,专挑人少的小径,沈清弦微垂着头,紧跟其后,心中却如同擂鼓。这不仅是为了探查符号,或许……也是她第一次,有可能接近那个未来可能成为盟友的男人——萧执。
外院书库位于一处相对安静的院落,灰墙黑瓦,透着几分陈旧的书卷气。此时,书库的门虚掩着,里面隐约传来翻动书页的沙沙声。
周妈妈在院门口止步,低声道:“姑娘,老奴在这儿给您望风,您快些进去问,问清楚了咱们就回。”
沈清弦点点头,深吸一口气,轻轻推开了书库的门。
库内光线有些昏暗,高大的书架林立,空气中弥漫着纸张和灰尘特有的味道。一个穿着灰袍的佝偻身影,正踩在一个矮梯上,在最高一层的书架上艰难地翻找着,正是王伯。
听到开门声,王伯头也没回,不耐烦地道:“催什么催!这舆地志版本繁杂,总得容老夫细细找找!”
“王伯。”沈清弦轻声开口,声音柔和,“我不是来催您的。”
王伯动作一顿,有些诧异地回过头。逆着光,他看到一个身形纤细、穿着水绿衣裙的陌生女子站在门口,气质与他平日接触的丫鬟仆役截然不同。他眯起昏花的老眼,上下打量了她一番,语气依旧冷淡:“你是哪个院里的?书库重地,岂是你能随意进来的?”
“奴婢是刚进府的沈氏。”沈清弦福了一礼,姿态放得极低,按照想好的说辞,将自己“担忧孤本”的事情简略说了一遍,末了道,“故而冒昧前来,只想请问王伯,府中收录的《前朝舆地志》,可是金陵书坊的刻本?有无注释?”
王伯听完,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异光。他慢吞吞地从梯子上下来,拍了拍手上的灰:“金陵刻本?没有。府里收的是湖州本,并无什么注释。”他语气肯定,似乎对库中藏书了如指掌。
沈清弦脸上适时地露出如释重负的神情:“原来如此,那定是奴婢记错了,多谢王伯解惑,打扰您了。”她说着,便欲转身离开,仿佛此行的目的已然达到。
然而,就在她转身的刹那,袖口中那折叠好的草纸方块,“恰好”滑落了出来,轻飘飘地掉在地上,摊开了一角,露出了那个临摹的、线条古怪的符号。
“哎呀。”沈清弦轻呼一声,连忙弯腰去捡。
王伯的目光,下意识地落在了那符号之上。
一瞬间,沈清弦清晰地看到,王伯那原本浑浊、带着几分漠然的瞳孔,猛地收缩了一下!尽管他迅速移开了目光,恢复了那副古井无波的样子,但他那一瞬间的震惊,没能逃过沈清弦刻意观察的眼睛。
他知道!他一定认识这个符号!
沈清弦心中巨震,面上却不动声色,迅速将草纸捡起,重新塞回袖中,仿佛那只是她随手涂鸦的无用之物。她再次对王伯福了一礼,语气依旧谦卑:“奴婢告退。”
王伯没有回应,只是背过身,重新爬上梯子,继续翻找书籍,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
沈清弦不再停留,转身快步离开了书库。
走出院门,周妈妈立刻迎上来:“姑娘,问清楚了?”
“问清楚了,是我记错了。”沈清弦勉强笑了笑,脸色有些苍白,那是因方才的发现而心神激荡所致,“我们快回去吧。”
她必须立刻回去,消化这个惊人的发现。王伯认识那符号!这条暗线,她找到了!
就在主仆二人沿着原路返回,经过连接内外院的垂花门附近时,另一行人恰好从西花厅的方向走了出来。
为首一人,身着玄色暗纹锦袍,身姿挺拔如松,面容俊美却带着一股久居上位的冷冽与威严。他并未看向她们这边,正微微侧头听着身旁陆府管家恭敬的汇报,眉宇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疏离与淡漠。
虽只是远远一个侧影,但沈清弦的心脏,却在这一刻,如同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
萧执!
真的是他!
前世关于这位异姓王的种种传闻瞬间涌入脑海:军功赫赫,权势滔天,与皇室关系微妙,是连陆明轩和几位皇子都极力想拉拢又深深忌惮的人物。
而他,也是前世极少数,曾在她父亲蒙冤时,在朝堂上直言“证据不足,需详查”的人之一。虽然最终未能改变结局,但那份仗义执言,在她漆黑的前世记忆里,算得上是唯一一点微光。
命运的轨迹,在此刻发生了微妙的偏移。她没想到,会这么早,以这样一种方式,与他处于同一方天地之下,即便……他可能根本未曾注意到角落里尘埃般的她。
沈清弦迅速低下头,加快脚步,与周妈妈一同消失在回廊的拐角。
而远处,正欲举步的萧执,脚步几不可查地微微一顿,眼角的余光似乎瞥见了一抹迅速消失的水绿色裙角,以及……那张惊鸿一瞥的、过于苍白却异常沉静的侧脸。
他眉头几不可查地蹙了一下,随即恢复如常,仿佛什么也未曾发生。
一次未曾交会的擦肩。
一条意外发现的暗线。
沈清弦回到那间简陋的下人房,关上门,背靠着门板,感受着心脏在胸腔内有力的搏动。
王伯的异常反应,萧执的突然出现……事情,似乎正朝着一个更加复杂,却也更加充满可能性的方向发展。
她缓缓摊开手掌,看着自己纤细却已不再柔嫩的手指。
棋盘已现,棋子已落。
她这个隐藏在最低处的执棋者,终于,看到了破局的第一缕曙光。
柳依依布下的,恐怕不只是一条简单的内宅陷害之线。这神秘的符号,透着一股江湖或是某种隐秘组织的诡谲气息,远超后宅妇人争斗的范畴。
她需要知道那符号代表什么。
然而,困于这方寸之地,身边只有一个畏畏缩缩的周妈妈,她能向谁求助?永嘉侯府的旧部?且不说他们如今散落何处,是否仍值得信任,单是如何避开陆府和柳依依的眼线联系他们,就是一道天堑。
直接去查,风险太大。她必须找到一条更隐蔽、更不易被察觉的暗线。
接下来的两日,沈清弦看似安分守己,每日只在屋前屋后略作走动,最多在周妈妈的陪伴下,去花园最僻静的角落透透气,将自己塑造成一个胆小、认命、不敢多行一步路的典妾形象。
暗地里,她却利用一切机会,观察、倾听。
她从周妈妈和其他仆役零星的闲聊中,努力筛选着有用的信息。她得知外院负责采买的钱管事有个嗜好——好酒,且酒后话多。她还听说,府里一位负责打理书库、年纪颇大的王伯,年轻时曾走南闯北,见识极广,但因性子孤拐,不讨喜,如今只在书库混日子。
书库……王伯……
沈清弦心中微动。书库虽在外院,但相较于人员繁杂的采买处,或许更不易引人注意。一位见识广博却不得志的老人,往往掌握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也更容易因为不被重视而松懈。
她需要一个合理的理由去书库,并且能与王伯自然搭上话。
机会悄然来临。
这日午后,周妈妈被相熟的婆子叫去帮忙描个花样子,屋内只剩沈清弦一人。她正准备像往常一样倚门“透气”,却听到院外传来一阵略显急促的脚步声和低语。
“……王爷临时过府与老爷商议要事,已在西花厅用茶。夫人吩咐了,让你赶紧去书库,寻那本前朝舆地志,王爷或许要用到。动作快些,别误了事!”一个略显尖锐的女声,听着像是夫人院里的二等丫鬟。
“是是是,小的这就去!”一个苍老而略带惶恐的男声连声应着。
沈清弦透过门缝看去,只见一个穿着灰色旧袍、背影佝偻的老者,正跟着那丫鬟匆匆朝外院方向走去。
王爷?舆地志?
电光火石间,一个念头划过沈清弦的脑海。陆明轩的父亲在工部任职,主管水利土木,前朝舆地志这类书籍,确实是他们可能会用到的参考。而这位国府的王爷……
她的心猛地一跳。会是萧执吗?那个在前世记忆中,与陆家乃至几位皇子关系都颇为微妙、手握重兵的异姓王?
无论是不是他,这都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她迅速回到桌边,铺开一张粗糙的草纸——这是周妈妈找来给她练字或描花样用的。她深吸一口气,努力回忆着那碎片上古怪符号的每一个曲折、每一个顿笔,然后用炭笔,尽可能精确地将其在草纸上临摹下来。画完后,她将草纸仔细折叠成一个小小的方块,塞进袖袋深处。
然后,她快步走到门边,脸上适时地堆起几分恰到好处的焦虑和不安。
不多时,周妈妈回来了。沈清弦立刻迎上前,语气带着一丝慌乱:“妈妈,你可算回来了!方才……方才我好像听到外面有动静,说是王爷过府了?”
周妈妈不明所以,点头道:“是啊姑娘,是异姓王萧王爷来了,正在西花厅呢。怎么了?”
“我……我方才想起一事,心中甚是惶恐。”沈清弦绞着手中的帕子,眼神闪烁,“我……我父亲……永嘉侯在世时,曾在家中书房收藏过一些孤本残卷,其中仿佛就有一册前朝舆地志的注释本,父亲曾言其价值不凡。我……我不知那书是否在抄家时散佚,或是……或是被陆府收纳入库?若……若今日王爷要用的舆地志,恰与那本有关,而我却未曾提及,日后若被知晓,岂非……岂非是大不敬之罪?”
她这番说辞半真半假,永嘉侯确实喜好收藏典籍,但具体有无此书,早已死无对证。她刻意将事情往严重了说,就是要引起周妈妈的重视。
周妈妈果然被唬住了。涉及前朝侯爷、王爷、孤本,这些字眼对她来说太过遥远和骇人。她脸色发白:“这……这可如何是好?姑娘,您可不能瞒着啊!”
“我……我想去书库问问。”沈清弦怯生生地道,“不必声张,只悄悄问问管理书库的王伯,府中收录的舆地志是何版本,或许……或许只是我记错了,虚惊一场。也免得惊动了夫人和爷,平白惹来责罚。”
周妈妈一听,觉得有理。若能私下弄清楚,自然最好。她虽怕事,但更怕担责任。“那……老奴陪姑娘去?只是书库在外院,咱们得小心些,快去快回。”
“有妈妈陪着,自然最好。”沈清弦感激地看了周妈妈一眼。
主仆二人不敢耽搁,立刻动身。周妈妈在前引路,专挑人少的小径,沈清弦微垂着头,紧跟其后,心中却如同擂鼓。这不仅是为了探查符号,或许……也是她第一次,有可能接近那个未来可能成为盟友的男人——萧执。
外院书库位于一处相对安静的院落,灰墙黑瓦,透着几分陈旧的书卷气。此时,书库的门虚掩着,里面隐约传来翻动书页的沙沙声。
周妈妈在院门口止步,低声道:“姑娘,老奴在这儿给您望风,您快些进去问,问清楚了咱们就回。”
沈清弦点点头,深吸一口气,轻轻推开了书库的门。
库内光线有些昏暗,高大的书架林立,空气中弥漫着纸张和灰尘特有的味道。一个穿着灰袍的佝偻身影,正踩在一个矮梯上,在最高一层的书架上艰难地翻找着,正是王伯。
听到开门声,王伯头也没回,不耐烦地道:“催什么催!这舆地志版本繁杂,总得容老夫细细找找!”
“王伯。”沈清弦轻声开口,声音柔和,“我不是来催您的。”
王伯动作一顿,有些诧异地回过头。逆着光,他看到一个身形纤细、穿着水绿衣裙的陌生女子站在门口,气质与他平日接触的丫鬟仆役截然不同。他眯起昏花的老眼,上下打量了她一番,语气依旧冷淡:“你是哪个院里的?书库重地,岂是你能随意进来的?”
“奴婢是刚进府的沈氏。”沈清弦福了一礼,姿态放得极低,按照想好的说辞,将自己“担忧孤本”的事情简略说了一遍,末了道,“故而冒昧前来,只想请问王伯,府中收录的《前朝舆地志》,可是金陵书坊的刻本?有无注释?”
王伯听完,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异光。他慢吞吞地从梯子上下来,拍了拍手上的灰:“金陵刻本?没有。府里收的是湖州本,并无什么注释。”他语气肯定,似乎对库中藏书了如指掌。
沈清弦脸上适时地露出如释重负的神情:“原来如此,那定是奴婢记错了,多谢王伯解惑,打扰您了。”她说着,便欲转身离开,仿佛此行的目的已然达到。
然而,就在她转身的刹那,袖口中那折叠好的草纸方块,“恰好”滑落了出来,轻飘飘地掉在地上,摊开了一角,露出了那个临摹的、线条古怪的符号。
“哎呀。”沈清弦轻呼一声,连忙弯腰去捡。
王伯的目光,下意识地落在了那符号之上。
一瞬间,沈清弦清晰地看到,王伯那原本浑浊、带着几分漠然的瞳孔,猛地收缩了一下!尽管他迅速移开了目光,恢复了那副古井无波的样子,但他那一瞬间的震惊,没能逃过沈清弦刻意观察的眼睛。
他知道!他一定认识这个符号!
沈清弦心中巨震,面上却不动声色,迅速将草纸捡起,重新塞回袖中,仿佛那只是她随手涂鸦的无用之物。她再次对王伯福了一礼,语气依旧谦卑:“奴婢告退。”
王伯没有回应,只是背过身,重新爬上梯子,继续翻找书籍,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
沈清弦不再停留,转身快步离开了书库。
走出院门,周妈妈立刻迎上来:“姑娘,问清楚了?”
“问清楚了,是我记错了。”沈清弦勉强笑了笑,脸色有些苍白,那是因方才的发现而心神激荡所致,“我们快回去吧。”
她必须立刻回去,消化这个惊人的发现。王伯认识那符号!这条暗线,她找到了!
就在主仆二人沿着原路返回,经过连接内外院的垂花门附近时,另一行人恰好从西花厅的方向走了出来。
为首一人,身着玄色暗纹锦袍,身姿挺拔如松,面容俊美却带着一股久居上位的冷冽与威严。他并未看向她们这边,正微微侧头听着身旁陆府管家恭敬的汇报,眉宇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疏离与淡漠。
虽只是远远一个侧影,但沈清弦的心脏,却在这一刻,如同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
萧执!
真的是他!
前世关于这位异姓王的种种传闻瞬间涌入脑海:军功赫赫,权势滔天,与皇室关系微妙,是连陆明轩和几位皇子都极力想拉拢又深深忌惮的人物。
而他,也是前世极少数,曾在她父亲蒙冤时,在朝堂上直言“证据不足,需详查”的人之一。虽然最终未能改变结局,但那份仗义执言,在她漆黑的前世记忆里,算得上是唯一一点微光。
命运的轨迹,在此刻发生了微妙的偏移。她没想到,会这么早,以这样一种方式,与他处于同一方天地之下,即便……他可能根本未曾注意到角落里尘埃般的她。
沈清弦迅速低下头,加快脚步,与周妈妈一同消失在回廊的拐角。
而远处,正欲举步的萧执,脚步几不可查地微微一顿,眼角的余光似乎瞥见了一抹迅速消失的水绿色裙角,以及……那张惊鸿一瞥的、过于苍白却异常沉静的侧脸。
他眉头几不可查地蹙了一下,随即恢复如常,仿佛什么也未曾发生。
一次未曾交会的擦肩。
一条意外发现的暗线。
沈清弦回到那间简陋的下人房,关上门,背靠着门板,感受着心脏在胸腔内有力的搏动。
王伯的异常反应,萧执的突然出现……事情,似乎正朝着一个更加复杂,却也更加充满可能性的方向发展。
她缓缓摊开手掌,看着自己纤细却已不再柔嫩的手指。
棋盘已现,棋子已落。
她这个隐藏在最低处的执棋者,终于,看到了破局的第一缕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