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清弦这一觉睡得极沉,却也极不安稳。梦中尽是墨韵斋幽暗的光影、追兵凌厉的刀锋、以及那暗红色粉末散发出的诡异甜腥气。她几次惊醒,冷汗涔涔,直到触及怀中冰凉的铁牌和身下粗糙却真实的草席,确认自己身处安全的石室,才又能勉强阖眼。
待她再次彻底清醒时,已不知是何时辰。顶部的透光板洒下柔和的光晕,不刺眼,也判断不出具体时辰。石室内飘散着一股淡淡的、清苦的草药香气,灶台上温着一个瓦罐,哑婆却不见踪影。
她起身,活动了一下依旧有些酸软的手脚,走到石桌边。桌上放着一碗清澈见底的水和两个粗面馒头,显然是留给她的。她默默用了些,虽简单,却足以果腹。
填饱肚子,精神也恢复了不少。她开始仔细打量这间石室。除了昨夜看到的简单陈设和那些药架,墙角还堆着几个上了锁的旧木箱,不知装着什么。石壁干燥,空气流通,显然建造时费了心思。这里绝不是一个临时避难所,更像是一个经营了许久的、功能齐全的隐秘据点。
哑婆……她究竟是什么人?为何会拥有这样一个地方?又为何愿意冒着天大的风险救她,还对她手中的“赤焰阎罗”似乎颇为了解?
无数个疑问在沈清弦心中盘旋。但她知道,哑婆若不愿说,她问也无用。
眼下最重要的,是弄清楚外面的情况,并思考下一步该如何行动。她怀揣着足以掀起滔天巨浪的证据,却如同怀抱金砖行于闹市的孩童,稍有不慎,便是灭顶之灾。
她不能一直躲在这里。陆府那边,她无故失踪,周妈妈不知急成什么样,时间久了,必然引起怀疑。三皇子府昨夜闹出那么大动静,京城定然风声鹤唳,搜捕她的网恐怕已经撒开。还有萧执……他是否知道自己已经得手?又是否知晓自己身在此处?
她需要信息。
就在她心绪不宁时,石室一角的暗门悄无声息地滑开,哑婆佝偻的身影走了进来。她手里提着一个小布包,身上带着外面清冷潮湿的空气。
“醒了?”哑婆将布包放在石桌上,里面是几个新鲜的萝卜和一把青菜,“吃点东西。”
“多谢哑婆。”沈清弦道了谢,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问道,“哑婆,外面……情况如何?”
哑婆走到灶台边,开始慢条斯理地清洗蔬菜,头也不抬地道:“三皇子府昨夜进了‘飞贼’,失窃了些‘无关紧要’的旧物。府衙和五城兵马司装模作样地搜捕了一番,没什么结果,也就偃旗息鼓了。”
沈清弦心中微凛。‘无关紧要的旧物’?这定是三皇子府对外放出的消息,意在掩盖“赤焰阎罗”样本失窃的真正事实!他们不敢声张,只能暗中加大搜查力度。这反而说明,她拿到的东西,戳中了他们的痛处!
“那……陆府那边?”她更关心这个。
哑婆清洗蔬菜的动作顿了顿,沙哑的声音平淡无波:“陆府一个典妾,昨日出府后便未归,管事报了官,也只说是可能遭了拐子或自己逃了,并未掀起太大风浪。”
自己逃了……沈清弦唇角泛起一丝苦涩。这倒是个合情合理的解释,一个身份尴尬、前途无望的典妾,不堪忍受而逃离,再正常不过。陆明轩大约也会松口气,少了个麻烦。只是苦了周妈妈,定然担忧不已。
这个消息让她松了口气,至少短期内,陆府不会成为搜捕她的主要力量。但同时也意味着,她暂时失去了陆府那个虽然危险却熟悉的庇护所。
“姑娘接下来,有何打算?”哑婆忽然问道,依旧没有看她,专注地切着手中的萝卜,刀工精准利落。
沈清弦沉默了片刻。打算?她自然是想利用手中的证据,扳倒三皇子和柳依依,为沈家翻案。但具体如何操作?将证据直接交给萧执?还是设法公之于众?前者依赖于萧执的立场和能力,后者则风险巨大,很可能证据还未呈递于前,她就已经被灭口。
“晚辈……需要将这些东西,交给一个可信之人。”她斟酌着词句,“但在此之前,需确保万无一失。”
哑婆将切好的萝卜放入瓦罐中,加入清水和米,开始熬粥。灶膛里跳跃的火光映在她布满皱纹的脸上,明明灭灭。
“可信之人……”她低声重复了一句,语气听不出喜怒,“这世上,最难测的便是人心。姑娘年纪轻轻,便遭此大难,当知谨慎二字,重逾千金。”
沈清弦心中一凛,知道哑婆是在提醒她。萧执帮她,固然有对付三皇子的共同目标,但彼此之间,又何尝不是互相利用?她不能全然依赖对方。
“晚辈受教。”她恭敬道,“只是……如今晚辈如同无根浮萍,若无外力相助,恐难成事。”
哑婆盖上锅盖,任由粥在灶上咕嘟咕嘟地熬着,转身走到药架前,取了几样晒干的草药,放在鼻尖轻轻嗅着,半晌,才缓缓道:“外力可借,但根基需稳。姑娘如今最要紧的,并非急着抛出筹码,而是活下去,并且……让自己变得更有价值。”
活下去,变得更有价值……
沈清弦咀嚼着这句话,眼中渐渐泛起一丝明悟。是的,她不能急躁。手中的证据是双刃剑,在没有足够力量挥舞它之前,盲目出手只会伤及自身。她需要时间,需要积蓄力量,需要让自己成为那个执剑人,而非被剑操控的傀儡。
“多谢哑婆指点。”她真心实意地再次行礼。
哑婆摆了摆手,不再多言。
接下来的几日,沈清弦便在这隐秘的石室中住了下来。她不再焦躁于外界风云,而是沉下心来。哑婆似乎默认了她的存在,每日依旧外出,带回些简单的食物和外面的零星消息,大部分时间则沉默地打理着她的那些草药,或是坐在石凳上,对着某处出神,眼神悠远,不知在想些什么。
沈清弦则利用这难得的安宁,开始梳理自己重生以来的种种。她反复回忆父亲生前最后的言行,回忆永嘉侯府被抄家时的细节,回忆柳依依和陆明轩的每一句话、每一个眼神……试图从中找出更多被忽略的线索。
她也开始跟着哑婆辨认一些常见的草药,学习一些简单的处理方法和药性。哑婆虽话少,但在药理上却从不藏私,讲解得清晰明了。沈清弦学得极快,一方面是她天资聪颖,另一方面,她也隐隐觉得,这些知识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能派上大用场。
她甚至开始尝试着,用哑婆这里简陋的纸笔,将自己记忆中那皮革碎片上的诡异图案和铁牌上的字符,尽可能精确地临摹下来。她不知道这些符号的含义,但将它们记录下来,或许将来能遇到识得之人。
日子在看似平静的蛰伏中悄然流逝。石室内,一老一少,多数时候各自安静做事,偶尔有简短的关于草药或外界消息的交流,气氛有种诡异的和谐。
沈清弦知道,这种平静是暂时的。外面的风暴从未停歇,三皇子的搜捕或许正在以更隐蔽的方式进行,萧执也一定在寻找她的下落。
但她不再恐慌。哑婆的存在,这方隐秘的石室,以及怀中那冰冷的铁牌和床下那沉重的木匣,都给了她一种前所未有的底气。
她在等待,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等待自身力量的成长,也等待……那不知何时会到来的、与外界重新连接的契机。
蛰伏,是为了更凌厉的出击。
她就像一枚被深深埋入地底的种子,在黑暗中默默汲取着养分,只待春雷乍响,便要破土而出,搅动风云。
待她再次彻底清醒时,已不知是何时辰。顶部的透光板洒下柔和的光晕,不刺眼,也判断不出具体时辰。石室内飘散着一股淡淡的、清苦的草药香气,灶台上温着一个瓦罐,哑婆却不见踪影。
她起身,活动了一下依旧有些酸软的手脚,走到石桌边。桌上放着一碗清澈见底的水和两个粗面馒头,显然是留给她的。她默默用了些,虽简单,却足以果腹。
填饱肚子,精神也恢复了不少。她开始仔细打量这间石室。除了昨夜看到的简单陈设和那些药架,墙角还堆着几个上了锁的旧木箱,不知装着什么。石壁干燥,空气流通,显然建造时费了心思。这里绝不是一个临时避难所,更像是一个经营了许久的、功能齐全的隐秘据点。
哑婆……她究竟是什么人?为何会拥有这样一个地方?又为何愿意冒着天大的风险救她,还对她手中的“赤焰阎罗”似乎颇为了解?
无数个疑问在沈清弦心中盘旋。但她知道,哑婆若不愿说,她问也无用。
眼下最重要的,是弄清楚外面的情况,并思考下一步该如何行动。她怀揣着足以掀起滔天巨浪的证据,却如同怀抱金砖行于闹市的孩童,稍有不慎,便是灭顶之灾。
她不能一直躲在这里。陆府那边,她无故失踪,周妈妈不知急成什么样,时间久了,必然引起怀疑。三皇子府昨夜闹出那么大动静,京城定然风声鹤唳,搜捕她的网恐怕已经撒开。还有萧执……他是否知道自己已经得手?又是否知晓自己身在此处?
她需要信息。
就在她心绪不宁时,石室一角的暗门悄无声息地滑开,哑婆佝偻的身影走了进来。她手里提着一个小布包,身上带着外面清冷潮湿的空气。
“醒了?”哑婆将布包放在石桌上,里面是几个新鲜的萝卜和一把青菜,“吃点东西。”
“多谢哑婆。”沈清弦道了谢,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问道,“哑婆,外面……情况如何?”
哑婆走到灶台边,开始慢条斯理地清洗蔬菜,头也不抬地道:“三皇子府昨夜进了‘飞贼’,失窃了些‘无关紧要’的旧物。府衙和五城兵马司装模作样地搜捕了一番,没什么结果,也就偃旗息鼓了。”
沈清弦心中微凛。‘无关紧要的旧物’?这定是三皇子府对外放出的消息,意在掩盖“赤焰阎罗”样本失窃的真正事实!他们不敢声张,只能暗中加大搜查力度。这反而说明,她拿到的东西,戳中了他们的痛处!
“那……陆府那边?”她更关心这个。
哑婆清洗蔬菜的动作顿了顿,沙哑的声音平淡无波:“陆府一个典妾,昨日出府后便未归,管事报了官,也只说是可能遭了拐子或自己逃了,并未掀起太大风浪。”
自己逃了……沈清弦唇角泛起一丝苦涩。这倒是个合情合理的解释,一个身份尴尬、前途无望的典妾,不堪忍受而逃离,再正常不过。陆明轩大约也会松口气,少了个麻烦。只是苦了周妈妈,定然担忧不已。
这个消息让她松了口气,至少短期内,陆府不会成为搜捕她的主要力量。但同时也意味着,她暂时失去了陆府那个虽然危险却熟悉的庇护所。
“姑娘接下来,有何打算?”哑婆忽然问道,依旧没有看她,专注地切着手中的萝卜,刀工精准利落。
沈清弦沉默了片刻。打算?她自然是想利用手中的证据,扳倒三皇子和柳依依,为沈家翻案。但具体如何操作?将证据直接交给萧执?还是设法公之于众?前者依赖于萧执的立场和能力,后者则风险巨大,很可能证据还未呈递于前,她就已经被灭口。
“晚辈……需要将这些东西,交给一个可信之人。”她斟酌着词句,“但在此之前,需确保万无一失。”
哑婆将切好的萝卜放入瓦罐中,加入清水和米,开始熬粥。灶膛里跳跃的火光映在她布满皱纹的脸上,明明灭灭。
“可信之人……”她低声重复了一句,语气听不出喜怒,“这世上,最难测的便是人心。姑娘年纪轻轻,便遭此大难,当知谨慎二字,重逾千金。”
沈清弦心中一凛,知道哑婆是在提醒她。萧执帮她,固然有对付三皇子的共同目标,但彼此之间,又何尝不是互相利用?她不能全然依赖对方。
“晚辈受教。”她恭敬道,“只是……如今晚辈如同无根浮萍,若无外力相助,恐难成事。”
哑婆盖上锅盖,任由粥在灶上咕嘟咕嘟地熬着,转身走到药架前,取了几样晒干的草药,放在鼻尖轻轻嗅着,半晌,才缓缓道:“外力可借,但根基需稳。姑娘如今最要紧的,并非急着抛出筹码,而是活下去,并且……让自己变得更有价值。”
活下去,变得更有价值……
沈清弦咀嚼着这句话,眼中渐渐泛起一丝明悟。是的,她不能急躁。手中的证据是双刃剑,在没有足够力量挥舞它之前,盲目出手只会伤及自身。她需要时间,需要积蓄力量,需要让自己成为那个执剑人,而非被剑操控的傀儡。
“多谢哑婆指点。”她真心实意地再次行礼。
哑婆摆了摆手,不再多言。
接下来的几日,沈清弦便在这隐秘的石室中住了下来。她不再焦躁于外界风云,而是沉下心来。哑婆似乎默认了她的存在,每日依旧外出,带回些简单的食物和外面的零星消息,大部分时间则沉默地打理着她的那些草药,或是坐在石凳上,对着某处出神,眼神悠远,不知在想些什么。
沈清弦则利用这难得的安宁,开始梳理自己重生以来的种种。她反复回忆父亲生前最后的言行,回忆永嘉侯府被抄家时的细节,回忆柳依依和陆明轩的每一句话、每一个眼神……试图从中找出更多被忽略的线索。
她也开始跟着哑婆辨认一些常见的草药,学习一些简单的处理方法和药性。哑婆虽话少,但在药理上却从不藏私,讲解得清晰明了。沈清弦学得极快,一方面是她天资聪颖,另一方面,她也隐隐觉得,这些知识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能派上大用场。
她甚至开始尝试着,用哑婆这里简陋的纸笔,将自己记忆中那皮革碎片上的诡异图案和铁牌上的字符,尽可能精确地临摹下来。她不知道这些符号的含义,但将它们记录下来,或许将来能遇到识得之人。
日子在看似平静的蛰伏中悄然流逝。石室内,一老一少,多数时候各自安静做事,偶尔有简短的关于草药或外界消息的交流,气氛有种诡异的和谐。
沈清弦知道,这种平静是暂时的。外面的风暴从未停歇,三皇子的搜捕或许正在以更隐蔽的方式进行,萧执也一定在寻找她的下落。
但她不再恐慌。哑婆的存在,这方隐秘的石室,以及怀中那冰冷的铁牌和床下那沉重的木匣,都给了她一种前所未有的底气。
她在等待,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等待自身力量的成长,也等待……那不知何时会到来的、与外界重新连接的契机。
蛰伏,是为了更凌厉的出击。
她就像一枚被深深埋入地底的种子,在黑暗中默默汲取着养分,只待春雷乍响,便要破土而出,搅动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