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慧觉终伏法 自愿入牢笼-《神都昭雪录》

  当裴昭雪将金线与织料上发现的玄鹤卫微小标识告知慧觉时,这位刚刚放下屠刀的老僧,脸上露出了片刻的愕然,随即化为一种深沉的苦涩与了然。

  他沉默良久,望着窗外渐渐亮起的天色,缓缓道:“原来如此……贫僧还以为,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让贫僧偶然得到了那前朝遗留的、记载着‘幻光琉璃’炼制法和‘织料惑心’之术的残卷,又恰好遇到了能提供这等特殊金线和织料的海外商人……如今想来,一切太过巧合,太过顺理成章……原来,贫僧这三十年的执念,这所谓的‘自行清算’,从一开始,就被人引导着,利用着……”

  他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一种洞悉真相后的悲凉。

  他回想起得到那些“机缘”的过程,确实存在着一些细微的、当时被他忽略的引导痕迹。

  玄鹤卫,如同最高明的弈者,在暗中布下了棋子,利用他这枚充满仇恨和力量的棋子,去搅动风云。

  “大师……”裴昭雪看着他,心情复杂。

  慧觉既是残忍的凶手,制造了多起命案,害得绣娘们精神受损;但同时也是当年惨案的受害者,被玄鹤卫利用的可怜人。

  慧觉转过身,面向裴昭明和在场负责记录的刑部官员,双手再次合十,神色恢复了之前的平静,甚至带着一种解脱后的澄澈。

  “裴大人,各位大人。”

  他缓缓开口,“贫僧慧觉,自知罪孽深重。为报私仇,布下幻阵,操控人心,间接导致多人精神受损,更意图杀害陈望道,并与官府对抗,伤及裴司直……此等行径,已触犯国法,违背佛理,贫僧……认罪伏法。”

  他话语清晰,态度坦然,没有丝毫推诿或狡辩。

  “所有罪责,皆由贫僧一人承担。那《千佛朝宗图》乃贫僧借画院之手流出,幻阵乃贫僧所布,绣娘被控心智亦乃贫僧所为,与画院他人无关,与……那提供金线织料的‘商人’背后的势力,贫僧确实不知其详,所知已尽数告知。”

  他这是在明确划清界限,避免牵连无辜,也表明了自己对玄鹤卫的了解有限。

  裴昭明神色肃穆,点了点头:“大师能迷途知返,主动伏法,本官必将如实记录,呈报圣上。然国法如山,大师所犯之罪,仍需接受审判与制裁。”

  “贫僧明白。”慧觉微微颔首,“愿入牢笼,静候国法裁决。”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林泊远和吴清源,最后落在面如死灰的陈望道身上,眼中已无恨意,只剩下一片如同古井般的深邃和平静。

  “至于三十年前兰若寺旧案……”

  他声音低沉下去,“望朝廷……能还亡魂一个公道。”

  说完,他不再多言,主动走向等候在一旁的官兵。

  没有挣扎,没有反抗,甚至没有要求任何特殊待遇。

  那灰色的僧袍在晨光中显得有些单薄,佝偻的背影却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的释然与庄严。

  他自愿步入了那象征律法与制裁的牢笼。

  对他而言,这或许不是惩罚,而是一种真正的解脱与赎罪的开始。

  纠缠了三十年的恩怨情仇,似乎在这一刻,终于告一段落。

  但由此案牵扯出的玄鹤卫暗影,却如同阴云,再次笼罩在众人心头,预示着更大的风暴,或许还在后方。

  江南绣娘失踪案,随着慧觉的自愿伏法,主要凶手落网,看似已然侦破。

  但裴昭雪等人知道,关于玄鹤卫的线索,必须立刻密报京城,深入追查。

  而兰若寺的旧案,也将在裴昭明的推动下,迎来迟来的重启与审判。

  天,终于亮了。

  柔和的晨曦透过破碎的窗棂,照进一片狼藉的静心斋,驱散了长夜的黑暗与血腥,也带来了新的希望与……未尽的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