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州,东南诸道兵马行营都统府议事堂。
檀香袅袅,钱镠端坐主位,文武重臣分列左右。巨大的疆域舆图悬挂堂中,上面细致标注着新近纳入版图的荆南、江西等地。
钱镠轻叩案几,打破沉寂:“诸公,我军铁蹄所至,疆土日广。然疆广则难治,州繁则令弛。今日之议,不在攻城略地,而在如何将这纵横千里、千万生民之地,治理得如臂使指。”
参谋院知院事李振率先出列,执礼道:“大王明鉴。臣观扬州,地跨江淮,户籍百万,政事繁剧,非一州所能辖。昔汉武分天下为十三州,正是此理。臣请析分大州,以利民生,以固统治。”
周繇微微颔首,补充道:“李长史所言极是。尤其新附之地,如江西、荆南,更需细化管辖。老臣建议,可先将扬州西部两县划归滁、和二州,北部高邮周边可新设邗州,东部海陵等地可置泰州。如此,则政令易达,民情易通。”
军政司罗隐认可这一观点,抱拳道:“职下以为,分州之后,各州兵力部署亦需相应调整,避免一地坐大,利于中枢掌控。”
钱镠目光扫过舆图上扬州的区域,沉吟片刻,决断道:“善!便依李公、周公之议,即刻着手析分大州。务求辖境均衡,治理便利。罗知事所虑甚是,兵备调整需同步进行。此事,由周繇总揽,李振协理,务必在秋税之前,完成扬州等地的析分事宜。”
见首议已定,钱镠将话题引向更深层:“州郡既分,数目倍增。若仍由润州直管四十余州,恐力有不逮。诸公可有良策?”
罗隐目光炯炯,似是早有所谋,出列朗声道:“大王,昔日太宗划天下为十道,玄宗增为十五道,皆因时制宜。今我东南七镇之地,广袤不亚古之一道。何不效仿古制,于州郡之上设‘道’,以为高层政区?此非僭越,实为治理所需!”
李振立刻接口,展开具体构想:“罗知事之言,正合时宜。臣细观疆域,可划为八道:以泗、海、楚、邗、杨、泰、濠为淮南东道,控漕运盐利;以寿、光、庐、舒、滁、和为淮南西道,固中原门户;以岳、鄂、黄、沔、蕲、复为武昌道,锁钥长江中游;改江陵为荆州,与归、峡合为江陵道,扼巴蜀咽喉;江西七州自然为江西道;以宣、歙、池、升、常、润为丹阳道;苏、秀、湖、杭、睦为浙西道,此道乃财赋核心;越、明、台、婺、衢、温、处为浙东道。如此,脉络清晰,各有所重。”
此议一出,堂内响起一阵低语。划分高层政区,意义非同小可。
钱镠并未立刻表态,而是看向一直沉吟的王洪(度支使):“王兄,设道之后,这道级长官权柄甚重,若成割据之势,如之奈何?”
王洪深懂钱镠制衡之道,从容道:“大王所虑,实为关键。臣以为,可效中枢分权之制,于每道并立三司,各司其职,互不统属,皆直承大王之命!”
他详细阐述:“可设布政使司,总揽一道民政、财政、户籍、教化;设按察使司,专司刑名、监察、纠劾官吏;设都指挥使司,掌管驻军、防务、训练。三司并立,相互制衡,则地方大权难以集中于一人之手。”
横海军都知兵马使石麻听闻,也补充道:“大王,转运之务亦关命脉。臣请将转运使司部分职能下沉至各道要冲,专司粮赋转运、专营物资调配,确保物资畅通,军需无虞。”
钱镠听罢众臣议论,脸上露出满意的神色:“诸公之议,深合孤心!析州郡以固根基,设道制以提纲挈领,立三司以分权制衡,下沉转运以控命脉。此四者,乃固本培元之良策!”
他正式下令:
“即日起,依李振、周繇所划,行八大‘道’之制!每道设布政、按察、都指挥三司,主官皆由都统府直接任命、考核!各道转运分司,由王洪统筹设置。”
他环视众臣,目光深邃:“天下纷扰,非仅恃兵戈可定。内修政理,外御强敌,方为长久之道。望诸公同心协力,将这东南八道,治理成铁桶一般,真正的王道乐土!”
“谨遵王命!”堂下文武齐声应诺,声震梁宇。
制度有了,钱镠麾下的这些将军还是要继续轮换调整一下。这一日,他先是召见了年近六旬的老将刘孟安。此君乃钱镠早期班底,征战多年,劳苦功高。
“孟安兄啊,”钱镠语气温和,亲自为其斟上一碗热茶,“岁月不饶人,朕观你近来鞍马劳顿,甚是辛劳。这厢都指挥使的军职,冲锋陷阵,责任重大,不如卸下,转任文职,亦可为朕分忧,保重身体。”
刘孟安虽心有不舍,但也知主公体恤,且自己确感精力不如从前,便慨然应允:“老臣全凭大王安排!”
钱镠满意点头:“好!丹阳道新设,按察使一职,纠劾百僚,非刚正不阿、资历深厚者不能胜任。此职,便托付于你了。” 这是将刘孟安从一线作战岗位调至核心区域的监察要职,既是荣宠,也是妥善安置。同时,钱镠又道:“令郎刘浚,朕观之勤勉有为,可堪大用。便调至钱镒将军麾下的破虏军,任厢都指挥使,历练一番。他们都是军属学堂出来的同窗,彼此熟悉,正好互相照应。”
刘孟安感激涕零,如此一来,自己得以安享尊荣,儿子也得以前程,可谓周全。
做好了刘孟安的思想工作,以后其他人也就好办了:
钱镠先是任命了在琉球澎州的历练的吴仲忻(钱镠小舅子)铁林军左厢都指挥使之职,专职守卫润州铁瓮城。
在琉球经营多年的马绰,开拓有功,劳苦功高。如今调回内地,任命为神武军都知兵马使,率领三万牙兵,驻守杭州。
杨行密:这位原淮南枭雄,在归附后屡次表现出强烈的建功立业之心,曾主动请缨北上抗朱。杨行密被调任为威远军都知兵马使,率三万牙兵,镇守鄂州。
杜建徽(杜棱之子)文武双全,之前在铁林军表现出色,很得钱镠赏识。钱镠破格提拔其为新编的定难军都知兵马使,驻守江西的袁州。其他各军兵马使、都指挥使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替换和轮调。
檀香袅袅,钱镠端坐主位,文武重臣分列左右。巨大的疆域舆图悬挂堂中,上面细致标注着新近纳入版图的荆南、江西等地。
钱镠轻叩案几,打破沉寂:“诸公,我军铁蹄所至,疆土日广。然疆广则难治,州繁则令弛。今日之议,不在攻城略地,而在如何将这纵横千里、千万生民之地,治理得如臂使指。”
参谋院知院事李振率先出列,执礼道:“大王明鉴。臣观扬州,地跨江淮,户籍百万,政事繁剧,非一州所能辖。昔汉武分天下为十三州,正是此理。臣请析分大州,以利民生,以固统治。”
周繇微微颔首,补充道:“李长史所言极是。尤其新附之地,如江西、荆南,更需细化管辖。老臣建议,可先将扬州西部两县划归滁、和二州,北部高邮周边可新设邗州,东部海陵等地可置泰州。如此,则政令易达,民情易通。”
军政司罗隐认可这一观点,抱拳道:“职下以为,分州之后,各州兵力部署亦需相应调整,避免一地坐大,利于中枢掌控。”
钱镠目光扫过舆图上扬州的区域,沉吟片刻,决断道:“善!便依李公、周公之议,即刻着手析分大州。务求辖境均衡,治理便利。罗知事所虑甚是,兵备调整需同步进行。此事,由周繇总揽,李振协理,务必在秋税之前,完成扬州等地的析分事宜。”
见首议已定,钱镠将话题引向更深层:“州郡既分,数目倍增。若仍由润州直管四十余州,恐力有不逮。诸公可有良策?”
罗隐目光炯炯,似是早有所谋,出列朗声道:“大王,昔日太宗划天下为十道,玄宗增为十五道,皆因时制宜。今我东南七镇之地,广袤不亚古之一道。何不效仿古制,于州郡之上设‘道’,以为高层政区?此非僭越,实为治理所需!”
李振立刻接口,展开具体构想:“罗知事之言,正合时宜。臣细观疆域,可划为八道:以泗、海、楚、邗、杨、泰、濠为淮南东道,控漕运盐利;以寿、光、庐、舒、滁、和为淮南西道,固中原门户;以岳、鄂、黄、沔、蕲、复为武昌道,锁钥长江中游;改江陵为荆州,与归、峡合为江陵道,扼巴蜀咽喉;江西七州自然为江西道;以宣、歙、池、升、常、润为丹阳道;苏、秀、湖、杭、睦为浙西道,此道乃财赋核心;越、明、台、婺、衢、温、处为浙东道。如此,脉络清晰,各有所重。”
此议一出,堂内响起一阵低语。划分高层政区,意义非同小可。
钱镠并未立刻表态,而是看向一直沉吟的王洪(度支使):“王兄,设道之后,这道级长官权柄甚重,若成割据之势,如之奈何?”
王洪深懂钱镠制衡之道,从容道:“大王所虑,实为关键。臣以为,可效中枢分权之制,于每道并立三司,各司其职,互不统属,皆直承大王之命!”
他详细阐述:“可设布政使司,总揽一道民政、财政、户籍、教化;设按察使司,专司刑名、监察、纠劾官吏;设都指挥使司,掌管驻军、防务、训练。三司并立,相互制衡,则地方大权难以集中于一人之手。”
横海军都知兵马使石麻听闻,也补充道:“大王,转运之务亦关命脉。臣请将转运使司部分职能下沉至各道要冲,专司粮赋转运、专营物资调配,确保物资畅通,军需无虞。”
钱镠听罢众臣议论,脸上露出满意的神色:“诸公之议,深合孤心!析州郡以固根基,设道制以提纲挈领,立三司以分权制衡,下沉转运以控命脉。此四者,乃固本培元之良策!”
他正式下令:
“即日起,依李振、周繇所划,行八大‘道’之制!每道设布政、按察、都指挥三司,主官皆由都统府直接任命、考核!各道转运分司,由王洪统筹设置。”
他环视众臣,目光深邃:“天下纷扰,非仅恃兵戈可定。内修政理,外御强敌,方为长久之道。望诸公同心协力,将这东南八道,治理成铁桶一般,真正的王道乐土!”
“谨遵王命!”堂下文武齐声应诺,声震梁宇。
制度有了,钱镠麾下的这些将军还是要继续轮换调整一下。这一日,他先是召见了年近六旬的老将刘孟安。此君乃钱镠早期班底,征战多年,劳苦功高。
“孟安兄啊,”钱镠语气温和,亲自为其斟上一碗热茶,“岁月不饶人,朕观你近来鞍马劳顿,甚是辛劳。这厢都指挥使的军职,冲锋陷阵,责任重大,不如卸下,转任文职,亦可为朕分忧,保重身体。”
刘孟安虽心有不舍,但也知主公体恤,且自己确感精力不如从前,便慨然应允:“老臣全凭大王安排!”
钱镠满意点头:“好!丹阳道新设,按察使一职,纠劾百僚,非刚正不阿、资历深厚者不能胜任。此职,便托付于你了。” 这是将刘孟安从一线作战岗位调至核心区域的监察要职,既是荣宠,也是妥善安置。同时,钱镠又道:“令郎刘浚,朕观之勤勉有为,可堪大用。便调至钱镒将军麾下的破虏军,任厢都指挥使,历练一番。他们都是军属学堂出来的同窗,彼此熟悉,正好互相照应。”
刘孟安感激涕零,如此一来,自己得以安享尊荣,儿子也得以前程,可谓周全。
做好了刘孟安的思想工作,以后其他人也就好办了:
钱镠先是任命了在琉球澎州的历练的吴仲忻(钱镠小舅子)铁林军左厢都指挥使之职,专职守卫润州铁瓮城。
在琉球经营多年的马绰,开拓有功,劳苦功高。如今调回内地,任命为神武军都知兵马使,率领三万牙兵,驻守杭州。
杨行密:这位原淮南枭雄,在归附后屡次表现出强烈的建功立业之心,曾主动请缨北上抗朱。杨行密被调任为威远军都知兵马使,率三万牙兵,镇守鄂州。
杜建徽(杜棱之子)文武双全,之前在铁林军表现出色,很得钱镠赏识。钱镠破格提拔其为新编的定难军都知兵马使,驻守江西的袁州。其他各军兵马使、都指挥使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替换和轮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