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姑组建“护苗队”的消息,像一阵春风,吹遍了平安县的田间地头,人们茶余饭后都在谈论这群精神抖擞、操练得像模像样的半大小子,言语间充满了期许和赞赏。这股蓬勃向上的朝气,也感染了屯里每一位乡亲。就连平日里蹲在自家门口,吧嗒着旱烟袋,看谁都觉得不太顺眼的孙老倔,心里头也跟着活泛了起来。
杜明远劝课农桑、大兴水利的成效,在这个夏天初步显现。新修的水渠如同血脉,将清泉引到了往日靠天吃饭的坡地,焦黄的秧苗喝足了水,变得绿油油、精神抖擞。家家户户都在田间辛勤劳作,除草施肥,盼着能有个好收成。孙老倔家地多,又是上好的水浇地,往年收成就不错,今年更是苗情喜人,乐得他皱纹都舒展开了几分。
但这日,他背着手在自家田埂上溜达,看到屯西头赵老蔫家的那几亩薄田,心里就不是滋味了。赵老蔫身子骨弱,家里劳力少,往年收成就勉强糊口,今年虽说通了水,可他家底子薄,买不起好种子,用的还是自家留的陈年老种,那秧苗长得稀稀拉拉,又黄又瘦,跟自家地里绿得发黑的壮苗一比,简直是天上地下。
孙老倔蹲在地头,闷头抽了好几袋烟,眉头拧成了疙瘩。他想起杜明远为修渠跑前跑后,想起李火火独臂抢锤的狠劲,想起红姑教娃娃们练武的认真样儿,再看看赵老蔫佝偻着腰、对着弱苗发愁的背影,心里头像是有个小爪子在挠。他孙老倔是倔,是爱认死理,可不瞎,更不傻!屯里大伙儿劲往一处使,才能把日子过好,这个理儿,他懂!
晚上回家,他翻出自家小心珍藏的两袋良种——那是他去年特意托人从州府买回来的“齐黄穗”,颗粒饱满,抗病性强,是他准备明年开春种在肥田里的“看家宝”。他摩挲着饱满的种子,心疼得直咂嘴,在屋里转了好几十个圈,最后一跺脚,骂骂咧咧地自言自语:“这破种子,放在仓里也是生虫!占地方!老子地里的苗够好了,用不上这玩意儿!”
第二天一大早,天刚蒙蒙亮,孙老倔就扛着那两袋沉甸甸的良种,故意绕到人少的背静小路,鬼鬼祟祟地溜达到赵老蔫家那长着可怜秧苗的地头。他四下张望,见没人注意,便飞快地将种子袋子扔在了地头的草垛子后面。然后,他扯着嗓子,对着闻声从屋里出来的、一脸茫然的赵老蔫吼道:
“赵老蔫!你瞅瞅你家这苗!长得啥玩意儿?癞蛤蟆蹦脚面——不咬人膈应人!”他指着那弱苗,唾沫星子横飞,“俺仓里有几斤破种子,放陈了,没啥用,喂鸡都嫌磕牙! 扔你这儿了!爱要不要! 省得烂在俺家,看着心烦!” 说完,他不等赵老蔫反应过来,就背着手,梗着脖子,迈着四方步,头也不回地走了,那背影,倔强中透着一股别扭的轻松。
赵老蔫愣了半天,走到草垛后,打开袋子一看,眼睛顿时亮了!这哪是“破种子”、“陈种子”?分明是金灿灿、粒大饱满的上等良种!他瞬间明白了孙老倔的用意,这倔老头是变着法儿帮自己呢!他冲着孙老倔远去的背影,眼圈一红,深深作了个揖,嘴里喃喃道:“谢谢……谢谢老倔哥……”
这事很快就在屯里传开了。大伙儿都心照不宣地笑了,没人去戳破孙老倔那套“种子生虫”的蹩脚说辞。柳娘子给孙家送豆腐时,特意多包了两块,笑着说:“老倔叔,您这‘生虫’的种子,可帮了老蔫家大忙了!” 孙老倔老脸一红,梗着脖子:“哼!谁帮他了?俺是嫌占地方!”
孙老倔用他最倔强的方式,表达着最柔软的善意。
这份别扭的温情,如同无声的春雨,滋润着乡邻的心。
平安县的人心,在这点点滴滴的互助中,愈发凝聚。
这份凝聚,能否成为应对未来风浪最坚实的盾牌?
杜明远劝课农桑、大兴水利的成效,在这个夏天初步显现。新修的水渠如同血脉,将清泉引到了往日靠天吃饭的坡地,焦黄的秧苗喝足了水,变得绿油油、精神抖擞。家家户户都在田间辛勤劳作,除草施肥,盼着能有个好收成。孙老倔家地多,又是上好的水浇地,往年收成就不错,今年更是苗情喜人,乐得他皱纹都舒展开了几分。
但这日,他背着手在自家田埂上溜达,看到屯西头赵老蔫家的那几亩薄田,心里就不是滋味了。赵老蔫身子骨弱,家里劳力少,往年收成就勉强糊口,今年虽说通了水,可他家底子薄,买不起好种子,用的还是自家留的陈年老种,那秧苗长得稀稀拉拉,又黄又瘦,跟自家地里绿得发黑的壮苗一比,简直是天上地下。
孙老倔蹲在地头,闷头抽了好几袋烟,眉头拧成了疙瘩。他想起杜明远为修渠跑前跑后,想起李火火独臂抢锤的狠劲,想起红姑教娃娃们练武的认真样儿,再看看赵老蔫佝偻着腰、对着弱苗发愁的背影,心里头像是有个小爪子在挠。他孙老倔是倔,是爱认死理,可不瞎,更不傻!屯里大伙儿劲往一处使,才能把日子过好,这个理儿,他懂!
晚上回家,他翻出自家小心珍藏的两袋良种——那是他去年特意托人从州府买回来的“齐黄穗”,颗粒饱满,抗病性强,是他准备明年开春种在肥田里的“看家宝”。他摩挲着饱满的种子,心疼得直咂嘴,在屋里转了好几十个圈,最后一跺脚,骂骂咧咧地自言自语:“这破种子,放在仓里也是生虫!占地方!老子地里的苗够好了,用不上这玩意儿!”
第二天一大早,天刚蒙蒙亮,孙老倔就扛着那两袋沉甸甸的良种,故意绕到人少的背静小路,鬼鬼祟祟地溜达到赵老蔫家那长着可怜秧苗的地头。他四下张望,见没人注意,便飞快地将种子袋子扔在了地头的草垛子后面。然后,他扯着嗓子,对着闻声从屋里出来的、一脸茫然的赵老蔫吼道:
“赵老蔫!你瞅瞅你家这苗!长得啥玩意儿?癞蛤蟆蹦脚面——不咬人膈应人!”他指着那弱苗,唾沫星子横飞,“俺仓里有几斤破种子,放陈了,没啥用,喂鸡都嫌磕牙! 扔你这儿了!爱要不要! 省得烂在俺家,看着心烦!” 说完,他不等赵老蔫反应过来,就背着手,梗着脖子,迈着四方步,头也不回地走了,那背影,倔强中透着一股别扭的轻松。
赵老蔫愣了半天,走到草垛后,打开袋子一看,眼睛顿时亮了!这哪是“破种子”、“陈种子”?分明是金灿灿、粒大饱满的上等良种!他瞬间明白了孙老倔的用意,这倔老头是变着法儿帮自己呢!他冲着孙老倔远去的背影,眼圈一红,深深作了个揖,嘴里喃喃道:“谢谢……谢谢老倔哥……”
这事很快就在屯里传开了。大伙儿都心照不宣地笑了,没人去戳破孙老倔那套“种子生虫”的蹩脚说辞。柳娘子给孙家送豆腐时,特意多包了两块,笑着说:“老倔叔,您这‘生虫’的种子,可帮了老蔫家大忙了!” 孙老倔老脸一红,梗着脖子:“哼!谁帮他了?俺是嫌占地方!”
孙老倔用他最倔强的方式,表达着最柔软的善意。
这份别扭的温情,如同无声的春雨,滋润着乡邻的心。
平安县的人心,在这点点滴滴的互助中,愈发凝聚。
这份凝聚,能否成为应对未来风浪最坚实的盾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