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曹如意“留”玉佩,舅甥相认泪涟涟-《糊涂县令贾清廉》

  幽深的矿洞石窟内,洪武皇帝“华夏一统”的御碑肃穆矗立,金色的字迹在火把映照下熠熠生辉,仿佛太祖皇帝的目光正穿透三百年的时光,凝视着眼前这戏剧性的一幕。东厂提督曹如意紧紧抱着失散多年的外甥小石头,这位平日里阴鸷冷酷、权倾一时的太监,此刻哭得像个无助的孩子,泪水打湿了小石头破旧的衣襟。

  杜明远、红姑、孙慢慢等人站在一旁,心情复杂地看着这突如其来的认亲场面。震惊之余,他们也暗自松了口气。无论如何,曹如意态度的根本性转变,意味着平安县眼下最大的危机——东厂的屠刀——暂时解除了。但与此同时,一种新的、更加微妙的担忧也随之而生:小石头有了这样一个权势滔天却又身份特殊、身处权力漩涡中心的太监舅舅,未来的命运,是福是祸,实在难以预料。

  曹如意哭了许久,才渐渐止住悲声。他松开小石头,用袖子胡乱擦了把脸,又恢复了些许东厂提督的威仪,但眼神中的激动和慈爱却难以掩饰。他蹲下身,双手扶着小石头的肩膀,仔细端详着孩子清秀却带着营养不良痕迹的小脸,心疼不已。

  “石头……苦了你了……是舅舅不好,没能早点找到你们娘俩……”曹如意声音哽咽,他从怀里掏出那枚与自己玉佩契合的子玉佩,小心翼翼地重新系回小石头的脖子上,又将自己的那枚母玉佩也解了下来,郑重地放在小石头手心,“这玉佩,是一对。你这枚,是你娘留给你的念想。舅舅这枚,今日也留给你。见佩如见人,以后……以后若有人敢欺负你,你就亮出这玉佩!舅舅……舅舅一定为你做主!” 他说这话时,眼中闪过一丝属于东厂提督的狠厉之色。

  小石头握着那枚还带着曹如意体温的玉佩,看着眼前这个自称舅舅、哭得稀里哗啦的“大官”,眼神依旧有些茫然和疏离。血缘的纽带如此突然地绷紧,让他不知所措。他下意识地又看向红姑和杜明远。

  杜明远上前一步,拱手道:“曹公公,既然已确认骨肉至亲,实乃天大的喜事。只是……石头年幼,且此事牵涉甚广,不知公公日后有何打算?” 他问得委婉,实则是在试探曹如意如何安置小石头,以及如何应对东厂和朝廷的后续反应。

  曹如意站起身,深吸一口气,脸上恢复了惯有的精明与冷静,但语气缓和了许多:“杜大人放心。咱家……我曹如意虽在宫中当差,但绝非无情无义之人。石头是我亲外甥,是我在这世上唯一的血亲,我必竭尽全力护他周全!”

  他环顾四周,压低了声音:“眼下,石头的身世,尤其是与他母亲……我姐姐婉娘的关联,绝不可对外声张!厂公那边,我自有说辞,便说已查实,此子乃寻常孤儿,与钦案无涉,且得太祖圣迹庇佑,不宜妄动。至于石头……”他看向小石头,眼神复杂,“他暂时还是留在平安县,由杜大人和诸位照看,最为稳妥。京城……那是虎狼之地,他现在回去,反而不安全。”

  他这话,半真半假。真情是有的,但更多的,是政治上的权衡。他深知,小石头身世敏感,贸然带回京城,若被政敌察觉,反而会引来杀身之祸。留在看似平静的平安县,由杜明远这个“忠臣”明面保护,自己暗中庇护,反而是上策。同时,这也等于将杜明远和平安县,与自己无形中绑在了一起。

  “杜大人,”曹如意转向杜明远,语气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托付,“石头,就拜托你了。平安县,以后我也会多加照拂。但今日之事,出此洞后,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若泄露半句……”他眼神一寒,未尽之语,威胁之意昭然。

  杜明远心中明了,这是交换,也是警告。他躬身道:“下官明白。定当竭尽全力,护石头周全,守口如瓶。”

  曹如意点点头,最后又深深看了小石头一眼,摸了摸他的头,狠下心来,转身对手下番子令道:“撤! 此地有太祖圣迹,不可惊扰!平安县之事,已了!” 说罢,率先大步走出石窟,背影竟有几分落寞和决绝。

  东厂人马如来时一般迅速,如潮水般退去,消失在平安县外。只留下那对子母玉佩,作为这场离奇认亲的唯一信物,和小石头坎坷身世的新见证。

  危机暂解,但小石头的命运,已与那位太监舅舅牢牢相连。

  这来自权力顶层的“庇护”,是一把双刃剑。

  它挡住了明枪,却也可能引来更毒的暗箭。

  平安县的未来,依然迷雾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