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场的事儿有勘探队帮忙捋顺,钱多多成了家也开始学着顾家,杜明远总算能稍微喘口气。这一闲下来,他就把目光投向了另一个让他操心的人——李火火。
李火火右臂的伤好得七七八八,虽说使不上大力气,但日常活动无碍。可这汉子,自从伤了胳膊,不能舞刀弄棍,不能满山追土匪,就像老虎关进了笼子,浑身不得劲。整天不是在县衙院子里晃悠,就是跑去矿场看人干活,插不上手,急得抓耳挠腮。杜明远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总不能让他一辈子就这么混着吧?得给他找点正事儿干!
这天,杜明远把李火火叫到书房,神色严肃。李火火还以为有啥新案子或者剿匪任务,兴奋得摩拳擦掌:“大人!有啥吩咐?是不是又有土匪闹事?俺这左手刀练得差不多了!”
杜明远摇摇头,拿出一本崭新的《三字经》和一套笔墨纸砚,放在桌上,慢条斯理地说:“火火啊,你年纪也不小了,不能总靠着蛮力过日子。如今太平了,得多学点文化。从明儿起,你去陈先生的学堂,跟着蒙童班,从头学认字。”
李火火一听,眼珠子瞪得溜圆,嘴巴张得能塞进个鸡蛋:“啊?!大人!您让俺……让俺去上学堂?跟一帮穿开裆裤的娃娃一起念‘人之初’?俺……俺这粗人,哪是那块料啊!” 他急得直摆手,那架势,比让他去跟黑风煞单挑还怵头。
杜明远把脸一板:“怎么不是那块料?红姑一个女子,都能识字断文!孙书吏博古通今!连钱多多都能打算盘!你李火火差哪儿了?不识字,以后县里出个告示你看不懂,矿上记个工分你弄不明,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像什么话!这事没商量,必须去!”
李火火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杜明远认真。见杜明远态度坚决,他顿时像霜打的茄子——蔫了。耷拉着脑袋,瓮声瓮气地应了句:“……俺去就是了。”
第二天一早,李火火硬着头皮,揣着那本崭新的《三字经》,一步三挪地蹭到了学堂门口。学堂里,娃娃们朗朗的读书声清脆悦耳,可听在李火火耳朵里,比衙门升堂的杀威棒还吓人。他在门口徘徊了半天,最后还是陈先生看见他,笑着把他迎了进去。
学堂里的娃娃们见来了个五大三粗、还吊着只胳膊的“大学长”,都好奇地瞪大了眼睛,窃窃私语。李火火臊得满脸通红,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陈先生给他安排了个最后面的位置,好歹离娃娃们远点。
开始上课了。陈先生教的是最简单的“上、下、来、去”几个字。他在前面用毛笔在沙盘上写,娃娃们跟着念,然后用手指在桌上比划。李火火瞪着那几个歪歪扭扭的笔画,脑子一片空白。这比记土匪的山头路线难多了!那字儿在他眼里,就跟鬼画符似的,分不清谁是谁。
轮到描红了。李火火拿起那支细溜溜的毛笔,感觉比他那把沉甸甸的柴刀还难摆弄!手根本不听使唤,一用力,墨滴得到处都是;一轻了,字迹淡得看不见。让他描一个“上”字,他憋得脸红脖子粗,手腕僵硬,描出来的笔画又粗又黑,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生生把个“上”字描成了个举着叉子的三脚怪!旁边的娃娃忍不住噗嗤笑出声来。
李火火又羞又恼,把笔一扔,嘟囔道:“这破笔!还不如俺的柴刀好使!”
陈先生走过来,耐心地捡起笔,重新蘸了墨,手把手地教他握笔的姿势,运笔的力道:“李巡检,不急,慢慢来。写字如练武,讲究个心静、手稳。”
李火火耐着性子又试了几次,可那手就是不听使唤。他看着纸上自己描出来的那些歪七扭八、墨团模糊的“字”,越看越来气,越看越觉得……有点像自己平时随手在地上画的柴刀示意图!他灵机一动,反正也写不好,不如……就照着柴刀的样儿画?
于是,接下来的描红,就彻底变了味。让他描“刀”字,他描着描着,就在旁边画了把威风凛凛的厚背柴刀,连刀把上的纹路都画出来了!让他描“山”字,他就在下面添上连绵起伏的山峦,还挺像黑风岭!让他描“人”字,他干脆画了个叉腰站立的简笔小人,依稀能看出点他李火火的影子!
陈先生走过来一看,哭笑不得。这李巡检,字没学会几个,倒是在描红本上开起了“兵器铺”和“山水画展”!娃娃们围过来看,都觉得有趣,纷纷夸他画得像。李火火这下来了精神,得意洋洋地开始炫技,左手运笔如飞,把他熟悉的柴刀、铁尺、山形、甚至矿镐都画了个遍,描红本上顿时“刀光剑影”,“山河壮丽”!
消息传到杜明远耳朵里,杜明远又是好气又是好笑。孙慢慢慢悠悠地说:“……因……材……施……教………………或……可………………先………………从………………图……形………………入……手………………” 钱多多则撇撇嘴:“瞎耽误工夫!有那功夫不如来帮俺算算账!”
红姑听说后,没什么表示,只是有一次路过学堂,远远看到李火火趴在桌子上,对着描红本抓耳挠腮的笨拙样子,嘴角微微动了一下。第二天,李火火发现自己的书桌上,多了一本旧的《千字文》,里面有不少简单的字旁边,都用极细的笔触画着对应的小图,比如“刀”字旁画把小刀,“马”字旁画匹小马,虽然画功稚嫩,却一目了然。李火火如获至宝,对着图认字,竟然比干描快了不少!他挠着头傻笑:“嘿嘿,还是红姑懂俺!”
这莽汉学字,道阻且长。
可看他那不服输的劲儿,和那本带小图的《千字文》,这“人之初”的坎儿,他能不能迈过去呢?
说不定,这另类的“识字法”,真能让他开窍?
李火火右臂的伤好得七七八八,虽说使不上大力气,但日常活动无碍。可这汉子,自从伤了胳膊,不能舞刀弄棍,不能满山追土匪,就像老虎关进了笼子,浑身不得劲。整天不是在县衙院子里晃悠,就是跑去矿场看人干活,插不上手,急得抓耳挠腮。杜明远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总不能让他一辈子就这么混着吧?得给他找点正事儿干!
这天,杜明远把李火火叫到书房,神色严肃。李火火还以为有啥新案子或者剿匪任务,兴奋得摩拳擦掌:“大人!有啥吩咐?是不是又有土匪闹事?俺这左手刀练得差不多了!”
杜明远摇摇头,拿出一本崭新的《三字经》和一套笔墨纸砚,放在桌上,慢条斯理地说:“火火啊,你年纪也不小了,不能总靠着蛮力过日子。如今太平了,得多学点文化。从明儿起,你去陈先生的学堂,跟着蒙童班,从头学认字。”
李火火一听,眼珠子瞪得溜圆,嘴巴张得能塞进个鸡蛋:“啊?!大人!您让俺……让俺去上学堂?跟一帮穿开裆裤的娃娃一起念‘人之初’?俺……俺这粗人,哪是那块料啊!” 他急得直摆手,那架势,比让他去跟黑风煞单挑还怵头。
杜明远把脸一板:“怎么不是那块料?红姑一个女子,都能识字断文!孙书吏博古通今!连钱多多都能打算盘!你李火火差哪儿了?不识字,以后县里出个告示你看不懂,矿上记个工分你弄不明,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像什么话!这事没商量,必须去!”
李火火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杜明远认真。见杜明远态度坚决,他顿时像霜打的茄子——蔫了。耷拉着脑袋,瓮声瓮气地应了句:“……俺去就是了。”
第二天一早,李火火硬着头皮,揣着那本崭新的《三字经》,一步三挪地蹭到了学堂门口。学堂里,娃娃们朗朗的读书声清脆悦耳,可听在李火火耳朵里,比衙门升堂的杀威棒还吓人。他在门口徘徊了半天,最后还是陈先生看见他,笑着把他迎了进去。
学堂里的娃娃们见来了个五大三粗、还吊着只胳膊的“大学长”,都好奇地瞪大了眼睛,窃窃私语。李火火臊得满脸通红,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陈先生给他安排了个最后面的位置,好歹离娃娃们远点。
开始上课了。陈先生教的是最简单的“上、下、来、去”几个字。他在前面用毛笔在沙盘上写,娃娃们跟着念,然后用手指在桌上比划。李火火瞪着那几个歪歪扭扭的笔画,脑子一片空白。这比记土匪的山头路线难多了!那字儿在他眼里,就跟鬼画符似的,分不清谁是谁。
轮到描红了。李火火拿起那支细溜溜的毛笔,感觉比他那把沉甸甸的柴刀还难摆弄!手根本不听使唤,一用力,墨滴得到处都是;一轻了,字迹淡得看不见。让他描一个“上”字,他憋得脸红脖子粗,手腕僵硬,描出来的笔画又粗又黑,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生生把个“上”字描成了个举着叉子的三脚怪!旁边的娃娃忍不住噗嗤笑出声来。
李火火又羞又恼,把笔一扔,嘟囔道:“这破笔!还不如俺的柴刀好使!”
陈先生走过来,耐心地捡起笔,重新蘸了墨,手把手地教他握笔的姿势,运笔的力道:“李巡检,不急,慢慢来。写字如练武,讲究个心静、手稳。”
李火火耐着性子又试了几次,可那手就是不听使唤。他看着纸上自己描出来的那些歪七扭八、墨团模糊的“字”,越看越来气,越看越觉得……有点像自己平时随手在地上画的柴刀示意图!他灵机一动,反正也写不好,不如……就照着柴刀的样儿画?
于是,接下来的描红,就彻底变了味。让他描“刀”字,他描着描着,就在旁边画了把威风凛凛的厚背柴刀,连刀把上的纹路都画出来了!让他描“山”字,他就在下面添上连绵起伏的山峦,还挺像黑风岭!让他描“人”字,他干脆画了个叉腰站立的简笔小人,依稀能看出点他李火火的影子!
陈先生走过来一看,哭笑不得。这李巡检,字没学会几个,倒是在描红本上开起了“兵器铺”和“山水画展”!娃娃们围过来看,都觉得有趣,纷纷夸他画得像。李火火这下来了精神,得意洋洋地开始炫技,左手运笔如飞,把他熟悉的柴刀、铁尺、山形、甚至矿镐都画了个遍,描红本上顿时“刀光剑影”,“山河壮丽”!
消息传到杜明远耳朵里,杜明远又是好气又是好笑。孙慢慢慢悠悠地说:“……因……材……施……教………………或……可………………先………………从………………图……形………………入……手………………” 钱多多则撇撇嘴:“瞎耽误工夫!有那功夫不如来帮俺算算账!”
红姑听说后,没什么表示,只是有一次路过学堂,远远看到李火火趴在桌子上,对着描红本抓耳挠腮的笨拙样子,嘴角微微动了一下。第二天,李火火发现自己的书桌上,多了一本旧的《千字文》,里面有不少简单的字旁边,都用极细的笔触画着对应的小图,比如“刀”字旁画把小刀,“马”字旁画匹小马,虽然画功稚嫩,却一目了然。李火火如获至宝,对着图认字,竟然比干描快了不少!他挠着头傻笑:“嘿嘿,还是红姑懂俺!”
这莽汉学字,道阻且长。
可看他那不服输的劲儿,和那本带小图的《千字文》,这“人之初”的坎儿,他能不能迈过去呢?
说不定,这另类的“识字法”,真能让他开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