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支摊子
试卖的几日,虽只是小打小闹,却像一阵暖风,吹散了两人心头的些许阴霾。铜板落入陶罐的清脆声响,是这世间最动人的乐章。罗晴是个有心人,她不仅听钱响,更听人言。几位熟客闲聊时说起:“这卤味是极香的,只是这大冷天,若能吃口热乎的,就更美了。带回去再热,总不是那个味儿。”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罗晴当下便拍了板:得有自己的车,车上得有火,锅里得永远咕嘟着滚烫的卤汁。
说干就干。她们将借来的家伙什儿一一归还邻居,车上、桌上都仔细擦拭干净,又满满地装了几大碗色泽油亮的卤味一并送去,权作谢意。邻居推辞不过,笑得见牙不见眼,连声说往后有什么要帮忙的尽管开口。这人情往来,罗晴做得滴水不漏。
采买物什倒不算太难。推车选了结实的,锅碗瓢盆挑了耐用实惠的。唯独那能固定在车上的炉灶,成了难题。现成的要么不合用,要么太笨重。罗晴也不急躁,白日里依旧用老法子卖着冷卤,脑子里却已勾勒出图样。她寻了张草纸,用烧黑的树枝条,歪歪扭扭地画了个大致结构:下面是如何收拢煤火的炉膛,上面是如何嵌住铁锅的灶眼,旁边还得留出放置碗筷、砧板的地方。
她带着这“简易图纸”,走进了街角那家炉火终日不熄的铁匠铺。老铁匠光着膀子,古铜色的脊背上汗水横流,他拿着那纸端详半晌,又抬眼看了看眼前这个神色沉静的小娘子,粗着嗓子道:“这东西费工费料,做得出来,得五两银子。”
五两,不是小数目,几乎掏空了他们这几日攒下的大半盈余。九芽在一旁听了,暗暗抽了口冷气,轻轻拉了拉罗晴的衣袖。罗晴却只是眉头微蹙,随即舒展开来,声音清亮而坚定:“做得,烦请老师傅尽力,要结实耐用。”
银子花出去,效果确是立竿见影。当那崭新的、闪着铁器特有寒光的推车支在街口,炉灶里燃起红旺旺的煤火,深褐色的大铁锅里,浓稠的卤汁开始“咕嘟咕嘟”地冒着泡时,一股复合着香辛料与肉食本味的霸道香气,便如同有了生命般,热腾腾地弥漫开来,缠绕着整条长街。
这香味,便是最好的吆喝。熟客们循香而来,惊喜道:“哟,真能吃着热乎的了!”新客则被这诱人的气味牵着鼻子,不由自主地凑上前来看个究竟。不过一个时辰,满满一锅卤味便见了底。罗晴一边麻利地收着钱,一边对后来者歉然一笑:“对不住您,今日卖完了。想吃明日请赶早。”
她定下了规矩:每日只此一锅,售罄即收。九芽起初不解,每每收摊,看着空空的锅底和意犹未尽散去的人群,总会小声提议:“姐姐,我们明日多做一些可好?定也能卖完的。”
罗晴总是但笑不语。直到这日回家,九芽一边数着明显多起来的铜钱,一边再次旧事重提,语气里带上了几分急切。罗晴这才放下手中的活计,含笑看着她,直到九芽被看得有些恼了,才慢条斯理地开口:“芽儿,你瞧这街上,常住的人家就这些,往来的行商也是有数的。咱们若一下子做得太多,人人都能随时买到,日子一久,便不觉得稀罕了。反倒像现在这样,总有人买不着,心里头便一直惦记着,这想头,比轻易吃到嘴里更勾人。”她将“饥饿”二字,用最浅白的话,掰开揉碎讲给九芽听。
九芽眨着眼睛,脑子里转了几个弯,虽未能全然明白其中关窍,但她信罗晴。姐姐说的话,做的事,总有其道理。她于是乖巧点头:“我晓得了,都听姐姐的。”
光阴荏苒,摊子的生意便在这样一种“限量”的紧俏中,平稳地过了一个月。卤味的味道经过不断微调,愈发醇厚,拥趸渐多,收入也稳定下来,足以让她们在这异乡站稳脚跟。
然而,罗晴却渐渐感到有些力不从心。一种深彻骨髓的疲惫感,如潮水般阵阵袭来。明明夜里睡得沉,白日里却依旧呵欠连连,精神不济,仿佛怎么睡也睡不醒。
九芽只当她是累着了。看着罗晴眼下淡淡的青影,她心疼不已。在她心里,小姐本是金尊玉贵的人儿,何曾做过这些粗重活计?从都城仓皇出来,至今已三月有余,颠沛流离,殚精竭虑,便是铁打的人也熬不住了。
“姐姐,你该好好歇歇了。”九芽拧了热帕子递过去,语气里满是担忧。
罗晴接过帕子敷在脸上,温热的水汽暂时驱散了些许倦意。她也以为是这段时日心力交瘁所致。沉吟片刻,她心中有了新的计较。
“这样下去确是不行。”她拉过九芽的手,“我想着,过些时日,咱们雇个老实可靠的帮工,专门处理那些清洗、切剁的生料。你来掌勺负责卤制,这是核心,不能假手他人。我呢……”
她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我去接些绣活来做。”
“绣活?”九芽愕然,“那太伤眼睛了!咱们现在摆摊,不是挺好么?”
罗晴摇了摇头,声音压低了些,却格外清醒:“摆摊是权宜之计,我们要开的,是正经的食肆。但你想,若我们骤然拿出大笔银钱修整门面,开起店来,落在旁人眼里,会如何想?两个无依无靠的女子,哪来这般钱财?必会惹人惦记,平白招来祸事。”
她目光投向窗外熙攘的街道,缓缓道:“所以,我们要让大家看到,我们是如何一点一滴,靠着自己的双手,熬更守夜地做绣活、卖卤味,辛辛苦苦攒下的本钱。这钱,来得明白,来得正当,旁人即便眼红,也难有闲话。”
她要的,不仅是一份营生,更是一层护身符。这其中的深意,九芽此刻虽未能完全参透,却也隐约明白了罗晴的良苦用心。只是,她看着罗晴那强打精神的侧脸,心头那股不安的阴云,却怎么也挥之不去。姐姐这疲态,真的仅仅是累的么?
试卖的几日,虽只是小打小闹,却像一阵暖风,吹散了两人心头的些许阴霾。铜板落入陶罐的清脆声响,是这世间最动人的乐章。罗晴是个有心人,她不仅听钱响,更听人言。几位熟客闲聊时说起:“这卤味是极香的,只是这大冷天,若能吃口热乎的,就更美了。带回去再热,总不是那个味儿。”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罗晴当下便拍了板:得有自己的车,车上得有火,锅里得永远咕嘟着滚烫的卤汁。
说干就干。她们将借来的家伙什儿一一归还邻居,车上、桌上都仔细擦拭干净,又满满地装了几大碗色泽油亮的卤味一并送去,权作谢意。邻居推辞不过,笑得见牙不见眼,连声说往后有什么要帮忙的尽管开口。这人情往来,罗晴做得滴水不漏。
采买物什倒不算太难。推车选了结实的,锅碗瓢盆挑了耐用实惠的。唯独那能固定在车上的炉灶,成了难题。现成的要么不合用,要么太笨重。罗晴也不急躁,白日里依旧用老法子卖着冷卤,脑子里却已勾勒出图样。她寻了张草纸,用烧黑的树枝条,歪歪扭扭地画了个大致结构:下面是如何收拢煤火的炉膛,上面是如何嵌住铁锅的灶眼,旁边还得留出放置碗筷、砧板的地方。
她带着这“简易图纸”,走进了街角那家炉火终日不熄的铁匠铺。老铁匠光着膀子,古铜色的脊背上汗水横流,他拿着那纸端详半晌,又抬眼看了看眼前这个神色沉静的小娘子,粗着嗓子道:“这东西费工费料,做得出来,得五两银子。”
五两,不是小数目,几乎掏空了他们这几日攒下的大半盈余。九芽在一旁听了,暗暗抽了口冷气,轻轻拉了拉罗晴的衣袖。罗晴却只是眉头微蹙,随即舒展开来,声音清亮而坚定:“做得,烦请老师傅尽力,要结实耐用。”
银子花出去,效果确是立竿见影。当那崭新的、闪着铁器特有寒光的推车支在街口,炉灶里燃起红旺旺的煤火,深褐色的大铁锅里,浓稠的卤汁开始“咕嘟咕嘟”地冒着泡时,一股复合着香辛料与肉食本味的霸道香气,便如同有了生命般,热腾腾地弥漫开来,缠绕着整条长街。
这香味,便是最好的吆喝。熟客们循香而来,惊喜道:“哟,真能吃着热乎的了!”新客则被这诱人的气味牵着鼻子,不由自主地凑上前来看个究竟。不过一个时辰,满满一锅卤味便见了底。罗晴一边麻利地收着钱,一边对后来者歉然一笑:“对不住您,今日卖完了。想吃明日请赶早。”
她定下了规矩:每日只此一锅,售罄即收。九芽起初不解,每每收摊,看着空空的锅底和意犹未尽散去的人群,总会小声提议:“姐姐,我们明日多做一些可好?定也能卖完的。”
罗晴总是但笑不语。直到这日回家,九芽一边数着明显多起来的铜钱,一边再次旧事重提,语气里带上了几分急切。罗晴这才放下手中的活计,含笑看着她,直到九芽被看得有些恼了,才慢条斯理地开口:“芽儿,你瞧这街上,常住的人家就这些,往来的行商也是有数的。咱们若一下子做得太多,人人都能随时买到,日子一久,便不觉得稀罕了。反倒像现在这样,总有人买不着,心里头便一直惦记着,这想头,比轻易吃到嘴里更勾人。”她将“饥饿”二字,用最浅白的话,掰开揉碎讲给九芽听。
九芽眨着眼睛,脑子里转了几个弯,虽未能全然明白其中关窍,但她信罗晴。姐姐说的话,做的事,总有其道理。她于是乖巧点头:“我晓得了,都听姐姐的。”
光阴荏苒,摊子的生意便在这样一种“限量”的紧俏中,平稳地过了一个月。卤味的味道经过不断微调,愈发醇厚,拥趸渐多,收入也稳定下来,足以让她们在这异乡站稳脚跟。
然而,罗晴却渐渐感到有些力不从心。一种深彻骨髓的疲惫感,如潮水般阵阵袭来。明明夜里睡得沉,白日里却依旧呵欠连连,精神不济,仿佛怎么睡也睡不醒。
九芽只当她是累着了。看着罗晴眼下淡淡的青影,她心疼不已。在她心里,小姐本是金尊玉贵的人儿,何曾做过这些粗重活计?从都城仓皇出来,至今已三月有余,颠沛流离,殚精竭虑,便是铁打的人也熬不住了。
“姐姐,你该好好歇歇了。”九芽拧了热帕子递过去,语气里满是担忧。
罗晴接过帕子敷在脸上,温热的水汽暂时驱散了些许倦意。她也以为是这段时日心力交瘁所致。沉吟片刻,她心中有了新的计较。
“这样下去确是不行。”她拉过九芽的手,“我想着,过些时日,咱们雇个老实可靠的帮工,专门处理那些清洗、切剁的生料。你来掌勺负责卤制,这是核心,不能假手他人。我呢……”
她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我去接些绣活来做。”
“绣活?”九芽愕然,“那太伤眼睛了!咱们现在摆摊,不是挺好么?”
罗晴摇了摇头,声音压低了些,却格外清醒:“摆摊是权宜之计,我们要开的,是正经的食肆。但你想,若我们骤然拿出大笔银钱修整门面,开起店来,落在旁人眼里,会如何想?两个无依无靠的女子,哪来这般钱财?必会惹人惦记,平白招来祸事。”
她目光投向窗外熙攘的街道,缓缓道:“所以,我们要让大家看到,我们是如何一点一滴,靠着自己的双手,熬更守夜地做绣活、卖卤味,辛辛苦苦攒下的本钱。这钱,来得明白,来得正当,旁人即便眼红,也难有闲话。”
她要的,不仅是一份营生,更是一层护身符。这其中的深意,九芽此刻虽未能完全参透,却也隐约明白了罗晴的良苦用心。只是,她看着罗晴那强打精神的侧脸,心头那股不安的阴云,却怎么也挥之不去。姐姐这疲态,真的仅仅是累的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