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妈妈的眼泪与牵挂(下篇)-《半辈人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当兵入伍的时候,妈妈42岁,今年93岁了。

  在部队的时候,忙于军事训练、战备执勤、边防巡逻,前线作战、住院疗伤等等。记得当兵的第四年,部队安排我首次回故乡探亲,我乘上北去的列车,怀着思念和激动的心情,终于到家了。母子相见,妈妈泪如雨下。然后,妈妈对我说:“儿啊,这么久不回来看家,你不想念爸妈吗?”我回答说,“想啊!经常想!我也是身不由己啊啊!”她又说道:“你当兵走后,我当妈的心里放不下,思念、牵挂萦绕着我。”

  我听着妈妈的话,心中满是愧疚,上前握住她的手说:“妈,是儿子不好,让您操心了。部队里事情多,一直抽不开身。”妈妈轻轻拍了拍我的手,强颜欢笑道:“妈知道你是为国家做大事呢,妈不怪你。”

  接下来的日子,妈妈每天都变着花样给我做好吃的,还把家里收拾得一尘不染。她会拉着我坐在院子里,跟我讲家里的琐事,讲邻里间的趣事。夜晚,我躺在床上,听着妈妈在隔壁房间均匀的呼吸声,心里满是温暖。

  假期很快就结束了,我又要回到部队。临行前,妈妈像当年一样,为我缝补衣服,针脚依旧那么细密。她一边缝一边叮嘱我:“到了部队好好干,不用担心家里,妈和你爸都好。”我强忍着泪水,重重地点了点头。当我踏上南去的列车,看着站台上妈妈逐渐模糊的身影,泪水终于夺眶而出。

  军人为保家卫国奉献青春和生命,舍小家为国家,忠孝不能双全。

  回到部队后,训练任务依旧繁重,但妈妈的身影时常浮现在我脑海。后来,部队有了家属探亲的政策,我赶紧写信让妈妈来部队看看。几个月后,妈妈终于来了。她看着部队的营房、训练设施,满是新奇与骄傲。在我宿舍里,她仔细地整理我的床铺,把我洗好的衣服叠得整整齐齐。训练间隙,我带着妈妈在营区里散步,向她介绍我的战友和日常工作。妈妈拉着战友们的手,不停地说着感谢。然而,相聚的时光总是短暂,妈妈要回家了。分别时,我紧紧抱住妈妈,说:“妈,等我退役了,一定好好陪您。”妈妈笑着点头,眼中却有泪花闪烁。她转身离开的那一刻,我暗暗发誓,等为国家尽完忠,定要好好尽孝。

  妈妈回到家乡之后不久,我随部队到边防执行任务,在那条件艰苦且危险重重的边防线上,我时刻保持着警惕。一次巡逻时,我们遭遇了敌人的埋伏,激烈的战斗中,我不幸受伤。被紧急送回后方医院后治疗。我心里满是对妈妈的牵挂,害怕她知道我受伤会担心。然而,妈妈不知从哪得到了消息,拖着年迈的身体匆匆赶来。看到病床上的我,她强忍着泪水,温柔地抚摸着我的脸,轻声说:“儿啊,妈在这呢。”在妈妈细心的照料下,我的伤势逐渐好转。可部队任务紧急,我不得不再次归队。妈妈没有丝毫埋怨,只是默默地为我准备行囊,叮嘱我注意安全。我带着妈妈的爱与牵挂,再次踏上征程。我深知,我不仅要为国家守好边防,更要带着妈妈的期盼,平安归来,等完成使命,定要好好陪在她身边,弥补这些年缺失的孝道。

  在我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日子里,说实话,是妈妈最大的担心与牵挂!战斗异常惨烈,身边的战友一个又一个倒下,我也身负重伤。在枪林弹雨中,我脑海里全是妈妈的身影,她那温暖的笑容和殷切的叮嘱成了我坚持下去的动力。

  幸运的是,我被战友及时救下,送到后方医院治疗。战争结束后,我带着满身的荣誉和伤痛回到家乡。当我出现在家门口时,妈妈一眼就认出了我,她激动地扑进我怀里,泪水夺眶而出。她对我说道:“自从你上战场到战争结束,妈妈日日担忧,夜夜牵挂。生怕再也见不到你了!”我紧紧拥抱着妈妈,轻声安慰道:“妈,我这不是平平安安回来了嘛,以后我就留在您身边,哪儿也不去了。”妈妈抬起头,用手轻轻为我擦去脸上的灰尘,仔细地端详着我,仿佛要把我看个够。接下来的日子,我全身心地陪伴着妈妈。清晨,我会陪她去公园散步,呼吸新鲜空气;午后,我会和她坐在院子里,听她讲过去的故事;晚上,我会为她泡上一杯热茶,陪她看看电视。妈妈的脸上渐渐有了往日的笑容,身体也越来越好。

  假期到了,我又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回到部队,部队正在组织军事训练,我又投入到繁忙的军事训练之中!

  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对子女的养育之恩,无论我们走到哪里,都要铭记在心!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