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直播间里的光-《石女的痛》

  《直播间里的光》

  小曼抱着丫丫走的那天,小英把自己关在柴房哭了半宿。回到奶奶家,胡同里的风都带着刺,她刚推开院门,就听见墙根下有人嘁嘁喳喳:“看,就是她,跟个女的过不到头,八成是自己有问题。”“能生娃又咋样?听说连男人该干的事都不会……”

  那些话像针,扎得她脖颈发麻。从那天起,小英几乎不出门,白天抱着石头坐在炕沿上发呆,夜里听着窗外的闲言碎语翻来覆去睡不着。奶奶劝她:“嘴长在别人身上,咱过咱的。”可她一想到出门买酱油时,街坊们直勾勾的眼神,就攥紧了衣角,把刚迈出门的脚又缩了回来。

  石头三岁生日那天,小英想去镇上给他买块蛋糕,刚走到巷口,就被几个半大的小子拦住:“二刈子,你是男的还是女的?”石头吓得往她怀里钻,她抱着孩子往回跑,后背被石子砸得生疼。关上门的那一刻,她靠在门板上,眼泪把石头的头发都打湿了。

  日子像口闷锅,捂得人喘不过气。直到某天,她刷手机时,无意间点进一个直播间。屏幕里的女人缺了只胳膊,正笑着讲自己摆摊卖袜子的经历,底下有人刷“加油”,有人送小礼物。小英的手指顿了顿,心里突然冒出个念头。

  “奶奶,我想试试直播。”她对着镜子理了理头发,镜子里的人面色苍白,眼角有淡淡的细纹,可眼神里透着点光。奶奶往灶膛里添了把柴:“试呗,总比闷在家里强。”小英咬了咬唇:“我得挣钱,还得让石头以后抬得起头。”

  开播那天,她把手机架在缝纫机上,镜头对着自己。指尖悬在“开始直播”的按钮上,心跳得像擂鼓。弹幕先滚了起来:“这是谁?看着像女的,又比女的高。”“是男是女啊?”

  她深吸一口气,按下按钮,声音发颤却清晰:“我叫小英,生下来就跟别人不一样。”

  她从被爹妈抛弃的那天说起,讲奶奶用奶粉喂大她,讲十八岁那年的红盖头,讲柱子摔碎的酒碗,讲小曼走时的背影。说到石头发高烧,她抱着孩子走十里地求医,弹幕里有人刷“心疼”;说到街坊骂她“二刈子”,她攥紧了拳头,屏幕上飘起一串“别理他们”。

  有人骂“怪物”,有人发恶心的表情包,她就盯着那些说“姐姐加油”的弹幕,一字一句地往下讲。有天直播时,她乳房的伤口突然疼起来,额头冒了汗。“你咋了?”有人问。她掀起衣襟,露出一道浅浅的疤痕:“长了个肌瘤,刚切完,不碍事。”

  第二天打开后台,私信爆了。有人说“我认识个老中医,专治这个”,有人寄来一箱蛋白粉,还有个跟她一样的姑娘说“我以前总躲着人,看你直播,我敢出门了”。小英抱着手机,眼泪掉在屏幕上,晕开一片水痕。

  粉丝慢慢多了起来,有人问她卖不卖东西。她想起村里的山楂干、花椒,跟奶奶商量着,把土特产挂到了小黄车。第一个月就挣了三千多,她给石头买了辆小自行车,给奶奶扯了块新布。

  那天她正打包快递,院门口传来脚步声。抬头一看,是她爹妈,手里拎着两袋苹果,脸上堆着笑。“小英,我们来看看石头。”男人搓着手,女人往屋里瞅。小英把快递盒往旁边挪了挪:“石头在里屋睡觉。”

  他们没提当年的事,只说在外地打工不顺,想回来帮她看孩子。小英没接话,心里像压着块石头。直播时,有人问:“那是你爸妈?”她看着镜头,平静地说:“生我的人。”弹幕里有人刷“原谅吧”,有人说“别心软”,她笑了笑:“日子是自己的,恩怨慢慢算。”

  麻烦也跟着来。总有人在弹幕里起哄:“脱了让我们看看,到底是啥样。”“你会生孩子,咋就不能过夫妻生活?”小英把镜头转向墙角的绿萝:“我这是讲故事的地方,不是耍流氓的地方。想看热闹的,出门右拐。”说着把那人拉黑了。

  她还是讲自己的故事,讲奶奶缝的鸳鸯枕套,讲石头第一次喊“妈”,讲自己学会了骑电动车,能载着孩子去镇上赶集。有人问她:“你恨吗?”她看着镜头外跑来跑去的石头,笑了:“以前恨,现在不了。我得活着,还得活得像样。”

  粉丝越来越多,有人专门来村里看她,说要跟她一起收山货。胡同里的闲言碎语渐渐少了,有人见了她,会笑着说“你直播讲得真好”。小英知道,那些指指点点不会完全消失,但她不再怕了。

  这天傍晚,她直播完,抱着石头坐在院里。夕阳落在祖孙俩身上,暖融融的。“妈,他们还会骂我吗?”石头仰起脸。她摸了摸孩子的头,远处的直播间还亮着微弱的光:“可能会,但妈不怕了。咱光明正大过日子,谁爱说啥说啥。”

  灶膛里的火噼啪响,奶奶在屋里喊“吃饭了”。小英牵着石头往屋里走,影子被夕阳拉得很长,稳稳地踩在自家的土地上。直播间的光还亮着,像颗星星,照着她往前走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