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身体谜题-《石女的痛》

  深圳求医路:小明的身体谜题

  清晨的露水还挂在井台边的草叶上,小明已经踩着木盆,费力地摇着井轱辘。绳子在他掌心勒出红痕,水桶刚提到一半,他突然踉跄了一下,差点连人带桶摔进井里。慢点。老俞拄着拐杖站在屋檐下,声音里满是无奈——自从五年前身体开始变化,这孩子就没再长过个子,一米五二的身高,体重只有34公斤,风一吹都像要倒。

  灶台在堂屋的角落里,几块砖头垒起简易的台面,一口黑黢黢的铁锅架在上面。小明蹲在地上添柴,火苗舔着锅底,映得他脖颈处的喉结格外分明。可当他抬手擦汗时,袖口滑落,露出的胳膊却细得像根芦苇,手腕比村里同龄女孩的还要细。

  村里都把你当姑娘看吧?记者蹲在灶台边,看着他熟练地淘米。

  小明往锅里倒水的手顿了顿,声音闷在喉咙里:小时候是,后来......后来的话没说出口,但井台边那些窃窃私语、路上故意撞他的肩膀,都是答案。

  那你自己觉得呢?

  想做女的。他低头盯着锅里的米,穿裙子好看。

  正说着,阿琴的电话打了过来,声音里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深圳的医院联系好了,明天就能带小明过去检查!小明猛地抬头,眼里闪过一丝光亮,又飞快地黯淡下去,手指无意识地绞着衣角——他这辈子没出过县城,更别说千里之外的大城市。

  去深圳的路上,小明始终贴着车窗玻璃,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稻田和高楼。当医院的白色大楼出现在眼前时,他突然攥紧了记者的衣角,掌心全是汗。别怕,就是看看。记者拍了拍他的手背,才发现他的手指关节处全是细小的裂口,那是常年打水、洗衣磨出来的。

  初步检查室里,医生拿着卷尺量完身高体重,眉头皱成了疙瘩:21岁,这数据连15岁的标准都达不到。他翻开小明的眼皮看了看,又按压着他的腹部,营养严重不良,先做个全面体检吧。

  B超室的门关上时,小明下意识地缩了缩肩膀。医生指着屏幕上模糊的影像,低声和同事交流:体外有睾丸组织,但盆腔里没找到子宫和附件......你看这里,乳腺腺体层增厚,有女性化特征。记者凑过去看,只看到一片黑白的阴影,却看不懂那片阴影背后,藏着怎样的身体密码。

  抽血的时候,针头刚碰到皮肤,小明就猛地抽回了手。护士轻声安抚了半天,他才重新伸出胳膊,眼睛死死闭着,嘴唇咬得发白。要抽五管呢。护士说着,将紫色、黄色、红色的试管依次排开,十五天后出结果。

  从医院出来,小明站在人潮汹涌的街头,显得格外瘦小。他盯着橱窗里挂着的连衣裙,手指在玻璃上轻轻划了一下。等结果出来,说不定就能穿上了。记者说。他没说话,只是把脸埋进了宽大的衬衫领子里。

  十五天像漫漫长夜。老俞每天都要去村口的邮筒旁转悠,总觉得会有信件飞来;小明还是天不亮就去打水,只是路过竹林时,会多待一会儿,好像那里的风能吹散心里的不安。

  当记者再次带着化验单走进俞家时,小明正在给父亲捶背。老俞的咳嗽越来越重,弯腰时总要捂着胸口。看到记者手里的牛皮纸袋,小明的手突然停了,捶在背上的力道轻得像羽毛。

  医生怎么说?老俞的声音有些发颤。

  化验单上的字密密麻麻,记者挑着关键的念:染色体检查显示是男性核型,但存在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导致部分女性化特征......简单说,就是身体对男性激素不敏感,才会出现乳房发育、身高发育迟缓这些情况。

  小明没听懂太多术语,只抓住了男性核型这几个字。他慢慢走到灶台边,看着那口黢黑的铁锅,突然蹲下去,把脸埋在膝盖里。井台边的草又长高了,轱辘上的绳子换了新的,可他好像还是那个被堵在河边、被人骂不男不女的16岁少年。

  医生说,可以通过手术调整外形,也能改善发育问题。记者把一张写着联系方式的纸条递过去,阿琴在深圳联系了志愿者,费用他们会想办法。

  老俞接过纸条,手抖得厉害,眼泪滴在皱巴巴的纸上,晕开了字迹。小明抬起头,眼里蒙着一层水汽,却没掉下来。他走到井边,摇起轱辘,这次水桶稳稳地提了上来,水在桶里晃出细碎的光。

  也许十五天后的阳光,会和往常不一样。也许那口灶台边,终会站着一个能坦然穿上裙子的姑娘,或是一个能挺直腰杆的少年。至少此刻,水桶里的光映着小明的脸,那上面有迷茫,却也有一丝微弱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