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大赛的通知像一块投入池塘的石头,在维修部表面激起涟漪后,渐渐沉底,但水下的暗流却悄然改变着方向。报名截止日期一天天临近,车间里弥漫着一种混合着竞争、观望和微妙计算的氛围。
强子依旧按部就班地跟着老赵学习,拆解零件,研读图纸,但感官却像刚刚被擦亮的玻璃,变得异常敏锐。他开始注意到一些以往被忽略的细节。
他注意到,张工在和其他几个年轻技术员讨论一个复杂的PLC程序故障时,声音会比平时低几分,眼神偶尔会瞥向车间另一端独自忙碌的、一个姓周的老师傅。那位周师傅技术很好,但脾气有些孤僻,很少与人交流,据说当年也是竞争某个技术组长位置的候选人之一,后来不知为何沉寂了。
他还注意到,当王工和另一个负责机械传动的李工需要协同调整一台大型滚齿机的精度时,两人的配合虽然熟练,但言语间的交流却带着一种刻意的、公事公办的简洁,少了平时和其他人打交道时的那种随意。有一次,强子去工具室归还液压扳手,隐约听到李工在角落里打电话,语气带着不满:“…凭什么每次都把难啃的骨头丢过来?出彩的时候怎么想不到我们?”
这些细碎的片段,像散落的拼图,强子还无法拼出全貌,但他模糊地感觉到,这个看似只与技术打交道的车间里,似乎存在着一些看不见的界线,一些未曾言明的过往,和一些流动的、复杂的人际暗流。
这天下午,老赵被生产部一个紧急电话叫走,去处理一条进口自动化装配线的突发故障。那是一条价值不菲的产线,平时都由老赵和另外两个资深老师傅负责维护,算是车间的“核心资产”之一。
老赵临走前,只是简单交代强子继续完成他布置的继电器拆解和零件分类工作。
强子埋头苦干,直到感觉小腹发胀,才起身去车间尽头的厕所。解决完个人问题,他穿过那条连接主车间和旁边一个小型备件库的狭窄走廊时,无意中听到备件库虚掩的门里传来压低的交谈声。
是张工和那个平时很少说话的周师傅。
“…这次大赛,是个机会。”是张工的声音,比平时更加低沉。
“机会?”周师傅的嗓音带着点沙哑的嘲讽,“给谁的机会?给那些会来事的,还是给那些有门路的?”
“老周,话不能这么说。技术摆在那里,总是要凭真本事的。”
“真本事?”周师傅似乎冷笑了一下,“老赵当年本事不大?结果呢?还不是被人挤下去…有些东西,不是光有技术就行的。我劝你也别抱太大希望,名额就那么两个,盯着的人多着呢。”
外面似乎有脚步声靠近,里面的谈话戛然而止。
强子心里一跳,连忙加快脚步,若无其事地走回了主车间,心脏却“咚咚”地跳得厉害。老赵…被人挤下去?他无法将那个沉默、严厉、技术深不可测的老赵,和“被人挤下去”这几个字联系起来。那背后,似乎隐藏着一段他不了解的、属于这个车间的尘封往事。
傍晚,老赵回来了,脸上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工装袖口沾着一小片难以察觉的油污。他没有多说故障的情况,只是默默回到自己的工作台前,开始整理工具,动作一如既往的沉稳,但强子却仿佛能感觉到一种无形的压力萦绕在他周围。
下班时间到了,工友们陆续离开。强子也收拾好东西,正准备走,却发现老赵没有动,依旧坐在那里,对着工作台发呆。工作台一角,放着那张几乎被人遗忘的技能大赛通知。
强子犹豫了一下,还是走了过去。“赵师傅,还不走吗?”
老赵似乎才回过神,抬起眼皮看了他一眼,目光有些深远,仿佛透过他看到了别处。他没有回答强子的问题,而是伸出那只布满老茧和疤痕的手,用指关节轻轻敲了敲那张通知。
“这东西,看看就行。”老赵的声音带着一种罕见的、近乎叹息的意味,“车间里,有些东西,比图纸上的线路复杂,比机器里的齿轮难拆。”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空旷下来的车间,扫过那些沉默的机器,最后落在自己那双粗糙的手上。
“记住,在这里,手要稳,眼要亮,”他缓缓地说,每个字都像沉甸甸的石头,“但心,不能瞎。”
说完,他不再看强子,也不再看那张通知,起身,像往常一样,仔细地锁好自己的工具箱,然后迈着略显沉重的步伐,走出了车间。
强子独自站在渐渐暗下来的车间里,耳边回响着老赵那句意味深长的话,还有下午在备件库外听到的只言片语。技能大赛的通知依旧静静地躺在那里,但此刻在强子眼中,它不再仅仅是一个通往荣誉和认可的机会,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这个表面平静的技术部门底下,那些错综复杂、暗流涌动的人际关系和过往纠葛。
他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意识到,在这个由螺丝、电路和机油构成的世界里,他要学习的,远不止是技术图纸和维修手册。还有那些未曾写在任何说明书上,却真实存在于每个角落的、属于“人”的秘密。
这些秘密,像隐藏在精密设备内部的暗伤,平时不显山露水,却可能在关键时刻,决定一台机器的命运,或许,也决定一个人的走向。
强子深吸了一口带着机油味的清冷空气,感觉自己的心智,在这样一个平凡的傍晚,被悄然撬开了一道缝隙,窥见了一个更深沉、也更复杂的世界。他关掉车间的灯,走入暮色,脚步比来时,多了几分沉甸甸的思量。
强子依旧按部就班地跟着老赵学习,拆解零件,研读图纸,但感官却像刚刚被擦亮的玻璃,变得异常敏锐。他开始注意到一些以往被忽略的细节。
他注意到,张工在和其他几个年轻技术员讨论一个复杂的PLC程序故障时,声音会比平时低几分,眼神偶尔会瞥向车间另一端独自忙碌的、一个姓周的老师傅。那位周师傅技术很好,但脾气有些孤僻,很少与人交流,据说当年也是竞争某个技术组长位置的候选人之一,后来不知为何沉寂了。
他还注意到,当王工和另一个负责机械传动的李工需要协同调整一台大型滚齿机的精度时,两人的配合虽然熟练,但言语间的交流却带着一种刻意的、公事公办的简洁,少了平时和其他人打交道时的那种随意。有一次,强子去工具室归还液压扳手,隐约听到李工在角落里打电话,语气带着不满:“…凭什么每次都把难啃的骨头丢过来?出彩的时候怎么想不到我们?”
这些细碎的片段,像散落的拼图,强子还无法拼出全貌,但他模糊地感觉到,这个看似只与技术打交道的车间里,似乎存在着一些看不见的界线,一些未曾言明的过往,和一些流动的、复杂的人际暗流。
这天下午,老赵被生产部一个紧急电话叫走,去处理一条进口自动化装配线的突发故障。那是一条价值不菲的产线,平时都由老赵和另外两个资深老师傅负责维护,算是车间的“核心资产”之一。
老赵临走前,只是简单交代强子继续完成他布置的继电器拆解和零件分类工作。
强子埋头苦干,直到感觉小腹发胀,才起身去车间尽头的厕所。解决完个人问题,他穿过那条连接主车间和旁边一个小型备件库的狭窄走廊时,无意中听到备件库虚掩的门里传来压低的交谈声。
是张工和那个平时很少说话的周师傅。
“…这次大赛,是个机会。”是张工的声音,比平时更加低沉。
“机会?”周师傅的嗓音带着点沙哑的嘲讽,“给谁的机会?给那些会来事的,还是给那些有门路的?”
“老周,话不能这么说。技术摆在那里,总是要凭真本事的。”
“真本事?”周师傅似乎冷笑了一下,“老赵当年本事不大?结果呢?还不是被人挤下去…有些东西,不是光有技术就行的。我劝你也别抱太大希望,名额就那么两个,盯着的人多着呢。”
外面似乎有脚步声靠近,里面的谈话戛然而止。
强子心里一跳,连忙加快脚步,若无其事地走回了主车间,心脏却“咚咚”地跳得厉害。老赵…被人挤下去?他无法将那个沉默、严厉、技术深不可测的老赵,和“被人挤下去”这几个字联系起来。那背后,似乎隐藏着一段他不了解的、属于这个车间的尘封往事。
傍晚,老赵回来了,脸上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工装袖口沾着一小片难以察觉的油污。他没有多说故障的情况,只是默默回到自己的工作台前,开始整理工具,动作一如既往的沉稳,但强子却仿佛能感觉到一种无形的压力萦绕在他周围。
下班时间到了,工友们陆续离开。强子也收拾好东西,正准备走,却发现老赵没有动,依旧坐在那里,对着工作台发呆。工作台一角,放着那张几乎被人遗忘的技能大赛通知。
强子犹豫了一下,还是走了过去。“赵师傅,还不走吗?”
老赵似乎才回过神,抬起眼皮看了他一眼,目光有些深远,仿佛透过他看到了别处。他没有回答强子的问题,而是伸出那只布满老茧和疤痕的手,用指关节轻轻敲了敲那张通知。
“这东西,看看就行。”老赵的声音带着一种罕见的、近乎叹息的意味,“车间里,有些东西,比图纸上的线路复杂,比机器里的齿轮难拆。”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空旷下来的车间,扫过那些沉默的机器,最后落在自己那双粗糙的手上。
“记住,在这里,手要稳,眼要亮,”他缓缓地说,每个字都像沉甸甸的石头,“但心,不能瞎。”
说完,他不再看强子,也不再看那张通知,起身,像往常一样,仔细地锁好自己的工具箱,然后迈着略显沉重的步伐,走出了车间。
强子独自站在渐渐暗下来的车间里,耳边回响着老赵那句意味深长的话,还有下午在备件库外听到的只言片语。技能大赛的通知依旧静静地躺在那里,但此刻在强子眼中,它不再仅仅是一个通往荣誉和认可的机会,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这个表面平静的技术部门底下,那些错综复杂、暗流涌动的人际关系和过往纠葛。
他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意识到,在这个由螺丝、电路和机油构成的世界里,他要学习的,远不止是技术图纸和维修手册。还有那些未曾写在任何说明书上,却真实存在于每个角落的、属于“人”的秘密。
这些秘密,像隐藏在精密设备内部的暗伤,平时不显山露水,却可能在关键时刻,决定一台机器的命运,或许,也决定一个人的走向。
强子深吸了一口带着机油味的清冷空气,感觉自己的心智,在这样一个平凡的傍晚,被悄然撬开了一道缝隙,窥见了一个更深沉、也更复杂的世界。他关掉车间的灯,走入暮色,脚步比来时,多了几分沉甸甸的思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