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能力提升的瓶颈期-《失业后,我靠刷朋友圈成神棍》

  机场送别的场景还历历在目,林婉强忍泪水的模样和孙胖子絮絮叨叨的叮嘱,如同温暖的余烬,在朱革心底微微发烫。巨大的空客A380挣脱地心引力,冲入云海,将熟悉的城市远远抛在脚下。窗外是刺目的阳光和无垠的云层,壮阔,却也让身处其间的人感到自身的渺小。

  朱革坐在头等舱靠窗的位置,闭目养神。顾氏的安排无可挑剔,从专属的值机通道到此刻舒适静谧的机舱环境,都彰显着顶级豪门的财力与细致。同行的除了顾清影和她的两位助理(一位负责商务,一位负责行程安保),还有一位戴着金丝眼镜、看起来像是法务或财务顾问的沉默中年男子。

  顾清影就坐在他斜前方,此刻正对着笔记本电脑处理文件,侧脸依旧清冷专注,仿佛这趟充满未知的旅程,对她而言不过是一次寻常的商务出行。

  朱革没有打扰她,他的心神沉入体内,尝试像往常一样运转元气,感知周身的气场。然而,一丝难以言喻的滞涩感,如同细微的尘埃,弥漫在他的灵台之中。

  自从那晚彻底释怀前尘,与林婉心意相通后,他确实感觉到心境更加圆融通透,对“气”的感知也似乎更加敏锐。尤其是在处理“知命”社群那些充满烟火气的问题时,往往能灵光一闪,给出直指核心又充满温度的建议。

  但当他试图将这种感知力推向更深、更精微的层次时,却遇到了无形的壁障。

  比如现在,他试图去感知这架万米高空之上、高速飞行的庞然大物的“气场”,只能模糊地感受到一股混合了金属的“金行”锐气、燃油的“火行”躁动以及庞大机械结构带来的沉重“土行”之势的混乱能量场。这些能量粗暴地交织在一起,遵循着物理规则运转,却难以像观察一个人、一栋宅邸那样,捕捉到其内在的、更细微的“情绪”或“趋势”。

  又比如,他尝试去“阅读”斜前方顾清影更深处的心绪。能感受到她专注工作带来的“神凝”之气,以及一丝若有若无的、属于决策者的压力,但更深层的想法、情绪波动,却如同隔着一层毛玻璃,模糊不清。这与之前能清晰感知到周家别墅怨灵的情感印记,甚至能一定程度上“阅读”马玄真近期运势细节的能力相比,仿佛退步了。

  “是环境的影响?还是……”朱革微微蹙眉,心中升起一丝明悟,“……我自身的瓶颈到了?”

  玄微子传授的相术,博大精深,前期进步神速,尤其是在红尘俗世中历练,观察各色人等,处理各种事件,如同给干涸的土地浇灌雨水,成长肉眼可见。但到了一定阶段,量的积累似乎达到了一个临界点,需要某种质的蜕变,才能突破桎梏,进入新的天地。

  这就好比一个画家,初期刻苦练习,技法飞速提升,能画出形似甚至神似的作品。但当他想真正创造出拥有自己灵魂、直指艺术本质的作品时,却会发现笔下的线条、色彩突然变得僵硬、苍白,仿佛所有的技巧都成了束缚。这便是遇到了创作的瓶颈,需要的不再是技巧的打磨,而是心境的突破、视野的开阔和对道更深层次的理解。

  朱革现在,就处在这样一个阶段。他的相术基础已经相当扎实,无论是面相、手相、风水、感知气场,都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准。但想要更进一步,达到玄微子那种“万物皆可相”、“一念通幽明”的境界,却感觉力有不逮,前方迷雾重重。

  他知道,这次海外之行,危机四伏,对手可能是掌握着迥异于东方玄学体系的奇术异人。以自己目前这种遇到瓶颈的状态,能否应对自如?能否准确判断风险,完成顾氏的委托?

  一种无形的压力,悄然取代了刚刚登机时的那份新奇与从容。

  他回忆起玄微子留下的那些零散情报中,关于海外某些神秘组织的描述。有擅长利用精神力量进行暗示和操控的“心灵议会”,有传承自古埃及、精通诅咒与契约的“祭司后裔”,甚至有传闻中能驱使自然元素、与森林共生的“德鲁伊”……这些描述光怪陆离,真假难辨,但玄微子郑重其事地留下这些,绝非无的放矢。

  自己所倚仗的东方相术,以“气”为核心,讲究天人感应,阴阳平衡。而对方的手段,可能更偏向于精神操控、能量契约或者自然力量的直接借用。体系不同,原理迥异,自己那套观察“气色”、“气场”的方法,是否还能奏效?如果对方的“力量”根本不存在于“气”的范畴,或者能够完美隐藏自身的“气”,自己岂不是成了瞎子?

  这种对未知的警惕和自身能力遇到瓶颈的焦灼交织在一起,让朱革的心情微微有些沉重。他知道,不能再仅仅依靠过去的经验了。这次海外之行,不仅是一次任务,更是一次对自身所学体系的检验,也是一次打破瓶颈、寻求突破的绝佳契机。

  他深吸一口气,不再强行去感知那混乱的飞机气场,也不再试图窥探顾清影的心绪。而是将心神彻底沉静下来,如同老僧入定,只是单纯地感受自身元气的流转,感受呼吸的节奏,感受这万米高空之上,那稀薄而纯净的天地灵气(如果能称之为灵气的话)。

  《气机精微论》中的一些片段在他心间流淌,那些看似“离经叛道”的观点,关于“气”并非唯一能量形式,关于不同地域、不同文明可能孕育出截然不同的能量感知和运用方式的猜想,此刻细细品味,似乎别有深意。

  或许,突破瓶颈的关键,不在于强行提升对“气”的感知精度,而在于打破对“气”的执着,以一种更开放、更包容的心态,去理解乃至接纳其他形式的能量和规则?

  这个念头如同黑暗中划过的一丝火星,虽然微弱,却为他指明了某个可能的方向。

  漫长的飞行在静谧与思索中度过。当飞机开始下降,穿透云层,舷窗外出现那片陌生大陆的轮廓时,朱革缓缓睁开了眼睛。

  他的眼神恢复了清明,之前的滞涩感和焦灼感暂时被压下,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加沉静的警惕与探索欲。

  瓶颈仍在,前路未知。但他已然调整好了心态。

  潜龙已离田,踏入更广阔的天地。是困于浅滩,还是乘风化雨,便看这“终日乾乾”之际,能否“反复道也”,寻得那一线突破的机缘了。

  飞机平稳地降落在异国他乡的国际机场。舱门打开,一股混合着陌生植物气息和都市尾气的空气涌了进来。

  朱革随着顾清影一行人走下舷梯,踏上了这片即将风云骤起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