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开发“人才气场合一”测评系统,惠及企业-《失业后,我靠刷朋友圈成神棍》

  “玄微慈善基金”成功寻回被拐儿童小辉的事迹,经由媒体持续发酵,不仅让朱革和基金会的声望达到了新的高峰,更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其中最直接的,就是企业界对朱革那神乎其神的“观气识人”之能,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浓厚兴趣和商业想象。

  孙胖子的电话再次被打爆,不过这次,话题不再是简单的风水布局或危机公关,而是集中在一个点上——“朱大师能否将识人之明,应用到企业人才选拔上?”

  “革,这帮老板们算是盯上你这本事了!”孙胖子揉着发烫的耳朵,又是兴奋又是苦恼,“开出的价码一个比一个吓人,都想请你当‘终极面试官’。可你这精力,哪够一个个去看啊?”

  这个问题,也摆在了朱革面前。他深知,一个企业的兴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核心团队与关键人才的“气数”是否与企业的“气场”相合。个人能力再强,若与企业气场相冲,轻则水土不服,业绩平平,重则可能引发内部动荡,带衰团队。反之,若气场相合,即便能力稍逊,也能与企业共同成长,发挥出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传统的面试、测评工具,能够评估知识、技能、经验乃至部分性格,却难以触及这玄而又玄,却又真实存在的“气场”层面。

  “既然需求如此之大,个人精力又有限,”朱革沉吟道,“或许,我们可以尝试将这种能力,部分‘产品化’。”

  一个大胆的构想在他脑中形成——开发一套“人才气场合一”测评系统。

  这不是要取代传统HR工具,而是作为一个补充维度和决策参考,尤其是在选拔高管、核心技术人员、关键团队负责人等对企业有重大影响的岗位上,提供独特的洞察。

  他将这个想法与核心团队进行了探讨。

  “产品化?怎么个产品化法?”孙胖子来了精神,“搞个APP让人自拍看相?”

  朱革失笑摇头:“没那么简单。气场微妙,非图像可完全捕捉。我们需要多维度数据。”

  他构想的系统,融合了现代科技与相术精髓:

  1. 基础信息与履历分析(孙胖子负责): 系统会接入经过授权的个人基础信息、教育背景、工作履历(分析其职业路径的“气运”起伏点)、甚至其在专业领域的公开言论和成果。

  2. 视频微表情与声纹气场初筛(陈默主导,借助AI): 应聘者需要录制一段规定情境下的自我介绍或回答问题视频。陈默根据朱革传授的“观人气色”、“听声辨气”法门,提炼出关键特征点(如眼神的定力、声音的沉稳度、面部气色的明暗分布规律等),训练AI模型进行初步的、标准化的识别和打分。这可以过滤掉明显气场浮躁、不稳或带有强烈“偏执”、“衰败”气息的候选人。

  3. 虚拟环境压力测试与气场反应建模(技术团队开发): 利用VR技术,模拟企业真实的高压工作场景(如紧急项目会议、突发危机处理等)。应聘者在虚拟环境中应对时,其生理指标(心率、皮电等,需佩戴简易传感器)和选择偏好会被记录。朱革则将不同气场类型(如开拓型、守成型、协调型、攻坚型等)在压力下的理想反应模式输入系统,进行匹配度分析。

  4. 核心算法与最终评估报告(朱革核心掌控): 前三步的数据,最终会汇入一个由朱革亲自构建和校准的核心算法模型。这个模型融合了他对“天地人”三才气场的深刻理解,能够综合判断候选人的先天禀赋气场、当前状态气场,并与目标企业/岗位的特定需求气场进行模拟“耦合”分析,最终生成一份详细的评估报告。

  报告不会出现“此人大富大贵”或“此人印堂发黑”等玄学术语,而是会以现代企业管理能够理解的语言呈现,例如:

  “创新开拓指数”: 评估其气场是否适合领导研发、开拓新市场。

  “团队融合度”: 预测其与现有团队核心成员的气场互补或冲突可能性。

  “压力下的稳定性”: 判断其在极端压力下,核心气场是趋于崩溃还是更加凝聚。

  “与企业长期发展气运的契合度”: 这是一个综合指标,预测该候选人加入后,对企业中长期气运的潜在影响是正向、负向还是中性。

  潜在风险提示: 如“需关注其决策气场中隐含的冒进倾向”或“其气场与贵司现任技术总监存在潜在‘金木相克’风险,建议安排缓冲机制”。

  为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和不断优化,朱革采取了谨慎的步骤:

  小范围试点: 首先在顾氏集团内部以及几家关系紧密、充分信任的合作伙伴企业中进行封闭测试,由朱革亲自对关键岗位进行测评,再将系统结果与他的判断进行比对校准。

  严格保密与伦理规范: 所有数据加密处理,测评前需候选人充分知情并签署授权协议。系统绝不用于普通员工的大规模筛查,仅限用于对企业有重大影响的关键岗位。并设立伦理委员会,审查系统的使用是否合规。

  持续学习迭代: 系统会根据实际录用后的跟踪反馈(该候选人的实际业绩表现、团队评价、稳定性等),不断反向优化算法模型。

  经过数月的紧张开发和小范围打磨,“人才气场合一”测评系统(内部代号“望气1.0”)终于推出了第一个相对成熟的商用版本。

  首批试用的一家高科技初创公司的CEO在拿到CTO岗位最终候选人的测评报告后,惊叹不已:“太神奇了!这份报告指出的A候选人在压力下可能出现的‘思维僵化’倾向,以及B候选人与我们技术副总裁存在的潜在‘气场摩擦点’,完全是我们凭直觉感觉到,却又说不清道不明的!这为我们最终决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视角!”

  另一家正处于转型期的传统制造业巨头,利用该系统筛选新的战略发展负责人,成功避开了一位履历光鲜、但系统提示其“气场浮夸,与实业根基不稳”的明星经理人,选择了一位气场更显“厚重坚韧”的候选人,后续证明该人选确实稳扎稳打,带领企业平稳渡过了转型阵痛。

  “望气1.0”系统一炮而红!

  它没有渲染神秘主义,而是以严谨的数据、清晰的逻辑和显着提升的关键岗位人选成功率与稳定性,证明了其价值。订单如雪片般飞来,孙胖子不得不组建专门的商务团队来应对。

  这套系统的成功,不仅为玄革工作室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高附加值的业务线,带来了巨额利润(这些利润按比例注入玄微慈善基金),更重要的是,它将玄学相术以一种科学化、体系化、可验证的方式,引入了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环节,极大地提升了这门古老智慧的地位和接受度。

  朱革站在工作室的大屏幕前,看着“望气1.0”系统后台不断跳动的、来自全国各地的企业申请数据,心中感慨。

  昔日白云观中,玄微子让他刷明星微博分析评论区,可曾想到,这门观人气色的相术,有一天会以这样的方式,惠及成千上万的企业,影响着商业世界的脉搏?

  这不再是简单的“算命”,而是基于对“人”与“环境”能量场交互规律的深刻理解,进行的精准预测和优化配置。

  飞龙在天,不仅要自身强大,更要能泽被苍生。以相术为舟,渡企业识人之困,这无疑是“飞龙在天”境界的一种绝佳诠释。

  而朱革也明白,这仅仅是开始。随着数据的积累和算法的深化,“望气”系统未来或许能展现出更惊人的潜力,甚至……触及更深层次的人才与命运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