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屏幕上亚历克斯的号码,像一枚决定命运轨迹的按钮。一边是通往音乐极致、可能创造传奇的合作舞台;另一边,是父亲那段沉默的、似乎牵连着人命与怨恨的沉重过往。王卫国去世的消息,像一块冰冷的巨石,压在林烨的心头,让那刚刚因合作提议而燃起的艺术火焰,骤然蒙上了一层灰烬。
他闭上眼,脑海中闪过父亲那双布满老茧、从未触碰过琴弦的手,闪过那本泛黄厂志上冰冷的处分记录,闪过“代价,远不止于此”那行刺目的小字。
音乐,是他超越现实困厄的翅膀。但此刻,现实的引力如此沉重。
他深吸一口气,仿佛要将那沉甸甸的过往也一同吸入肺腑,然后缓缓吐出。手指,终究还是按下了拨号键。
“亚历克斯,”他的声音透过电波,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我接受你的提议。”
电话那头沉默了两秒,随即传来亚历克斯沉稳的回应:“很好。我相信我们会创造一个难忘的舞台。”
没有多余的寒暄,艺术家之间的交流,有时只需一个决定。
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瞬间点燃了整个节目组和即将到来的总决赛。前竞争对手的强强联手!“技术”与“情感”的终极融合!这前所未有的合作模式,将大众的期待值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峰。舆论沸腾,各种猜测和分析铺天盖地。
然而,风暴中心的两人,却异常平静地投入了紧锣密鼓的排练中。
选定的曲目是皇后乐队的经典之作《Bohean Rhapsody》(波西米亚狂想曲)。这首结构复杂、融合了歌剧、民谣、硬摇滚等多种风格,对演唱技巧、情感张力和舞台表现力都要求到极致的史诗级作品,无疑是他们这次合作野心最好的载体。
排练室里,当亚历克斯那如同精密仪器般掌控的华丽高音,与林烨充满故事感与撕裂力量的嗓音第一次尝试交织时,一种奇妙的化学反应产生了。亚历克斯的技术为林烨的情感爆发提供了最坚实恢弘的基底,而林烨的投入则赋予了亚历克斯完美音准之外,更撼动人心的灵魂震颤。
“对!就是这样!”张哲在控制台前激动地挥舞着手臂,“保持住这种感觉!技术为情感服务,情感借技术升华!”
连一向挑剔的陈艺迅,也抱着手臂,难得地没有骂娘,只是眼神锐利地盯着两人的每一个互动,偶尔在关键处给出一些关于吉他 riff 力度或节奏切分的硬核建议。
合作比预想中更为顺畅。亚历克斯专业、专注,毫无顶级唱将的架子,完全沉浸在音乐的构建中。林烨也暂时将父亲的往事压在心底,全力投入到这次难得的艺术挑战里。
然而,缝隙总在不易察觉处产生。
一次休息间隙,林烨坐在角落喝水,眼神不自觉地放空,手指无意识地在膝盖上敲击着一段陌生的、带着些许苏联风情的旋律——那是他反复聆听父亲那段《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录音后,肌肉记忆下的痕迹。
亚历克斯拿着谱子走过来,恰好看到这一幕,听到了那细微的旋律。他停下脚步,有些好奇地问:“这是什么旋律?很特别,有点……古老的异国情调。是你为新歌准备的灵感吗?”
林烨猛地回过神来,手指骤然停下,仿佛被烫到一般。他掩饰性地喝了口水,含糊道:“没什么,随便想想。”
亚历克斯深邃的目光在他脸上停留了一瞬,那双仿佛能解析一切声音的眼睛里,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探究,但他没有追问,只是点了点头,继续讨论接下来的和声部分。
这个小插曲像一粒微尘,并未影响排练的大局,却让林烨意识到,父亲的阴影从未远离,它潜伏在他的潜意识里,随时可能渗透到他精心构筑的音乐世界中。
与此同时,李悦动用所有资源寻找王卫国家属的努力依旧毫无进展。那家人如同人间蒸发,几十年的时光足以抹去太多痕迹。而那个神秘的“考古学者”,自半决赛观众席惊鸿一瞥后,也再次沉寂下去,没有再发送任何信息或邮件。
这种暴风雨前的宁静,反而让人更加不安。
总决赛前三天,最后一次带妆联排。演播大厅里,所有设备调试到位,气氛如同真正的直播。林烨和亚历克斯站在舞台中央,灯光打下,音乐响起。
《Bohean Rhapsody》的前奏在交响乐般的编曲中铺陈开来,肃穆而怪诞。一切都进行得很完美,直到歌曲中段,那段充满戏剧冲突和忏悔意味的歌剧式咏叹调。
“Ma, just killed a n...”(妈妈,我刚杀了个人)
当唱到这一句时,林烨的脑海中,不受控制地闪过父亲的名字,闪过王卫国的名字,闪过“代价,远不止于此”那行字。一种强烈的、代入般的负罪感与挣扎,如同海啸般冲击着他的情感闸门。
他的声音瞬间充满了远超排练时的、近乎真实的痛苦与撕裂感,那不仅仅是表演,更像是一种发自灵魂的拷问与呐喊!这突如其来的情感洪流,甚至让旁边配合的亚历克斯都微微一顿,惊讶地看了他一眼。
效果……震撼至极!
连台下的总导演都忍不住站了起来,攥紧了拳头。
然而,只有林烨自己知道,这一瞬间的“完美”,是建立在多么危险的基石之上。他仿佛站在一根钢丝上,一边是艺术的巅峰,一边是情感的深渊。
联排结束,亚历克斯走到他身边,沉默了片刻,才开口道:“林,你刚才那段……非常特别。我从未听过有人能把这里的忏悔唱得如此……真实。”他顿了顿,蓝色的眼睛里带着一丝严肃的关切,“你确定,你没事吗?”
林烨避开他的目光,擦了擦额角的汗:“我没事,只是……太投入了。”
亚历克斯没有再说什么,只是拍了拍他的肩膀。
回到后台,林烨感到一阵虚脱。他靠在化妆台上,看着镜中自己略显苍白的脸。
手机屏幕亮起,不是邮件,不是陌生号码,而是他几乎快要遗忘的、王晶花的那个手下,发来的一条挑衅信息:
“傍上国际大腿了?可惜,爬得越高,摔得越惨。总决赛,等着看好戏。”
这条信息像苍蝇一样令人厌恶,却并未引起林烨太多波澜。与父亲那深不见底的往事和神秘学者的步步紧逼相比,王晶花这种商业层面的龃龉,似乎已经显得无足轻重了。
他现在真正需要面对的,是总决赛的舞台,以及潜伏在自己心中、与那舞台紧密相连的……来自过去的幽灵。
他拿起总决赛的流程单,目光落在“帮唱嘉宾”那一栏后面,自己和亚历克斯并列的名字上。
这场合作,究竟会成就一个传奇,还是……会引爆一颗埋藏在他血脉深处的定时炸弹?
他不知道。
他只知道,自己已无路可退。
他闭上眼,脑海中闪过父亲那双布满老茧、从未触碰过琴弦的手,闪过那本泛黄厂志上冰冷的处分记录,闪过“代价,远不止于此”那行刺目的小字。
音乐,是他超越现实困厄的翅膀。但此刻,现实的引力如此沉重。
他深吸一口气,仿佛要将那沉甸甸的过往也一同吸入肺腑,然后缓缓吐出。手指,终究还是按下了拨号键。
“亚历克斯,”他的声音透过电波,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我接受你的提议。”
电话那头沉默了两秒,随即传来亚历克斯沉稳的回应:“很好。我相信我们会创造一个难忘的舞台。”
没有多余的寒暄,艺术家之间的交流,有时只需一个决定。
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瞬间点燃了整个节目组和即将到来的总决赛。前竞争对手的强强联手!“技术”与“情感”的终极融合!这前所未有的合作模式,将大众的期待值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峰。舆论沸腾,各种猜测和分析铺天盖地。
然而,风暴中心的两人,却异常平静地投入了紧锣密鼓的排练中。
选定的曲目是皇后乐队的经典之作《Bohean Rhapsody》(波西米亚狂想曲)。这首结构复杂、融合了歌剧、民谣、硬摇滚等多种风格,对演唱技巧、情感张力和舞台表现力都要求到极致的史诗级作品,无疑是他们这次合作野心最好的载体。
排练室里,当亚历克斯那如同精密仪器般掌控的华丽高音,与林烨充满故事感与撕裂力量的嗓音第一次尝试交织时,一种奇妙的化学反应产生了。亚历克斯的技术为林烨的情感爆发提供了最坚实恢弘的基底,而林烨的投入则赋予了亚历克斯完美音准之外,更撼动人心的灵魂震颤。
“对!就是这样!”张哲在控制台前激动地挥舞着手臂,“保持住这种感觉!技术为情感服务,情感借技术升华!”
连一向挑剔的陈艺迅,也抱着手臂,难得地没有骂娘,只是眼神锐利地盯着两人的每一个互动,偶尔在关键处给出一些关于吉他 riff 力度或节奏切分的硬核建议。
合作比预想中更为顺畅。亚历克斯专业、专注,毫无顶级唱将的架子,完全沉浸在音乐的构建中。林烨也暂时将父亲的往事压在心底,全力投入到这次难得的艺术挑战里。
然而,缝隙总在不易察觉处产生。
一次休息间隙,林烨坐在角落喝水,眼神不自觉地放空,手指无意识地在膝盖上敲击着一段陌生的、带着些许苏联风情的旋律——那是他反复聆听父亲那段《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录音后,肌肉记忆下的痕迹。
亚历克斯拿着谱子走过来,恰好看到这一幕,听到了那细微的旋律。他停下脚步,有些好奇地问:“这是什么旋律?很特别,有点……古老的异国情调。是你为新歌准备的灵感吗?”
林烨猛地回过神来,手指骤然停下,仿佛被烫到一般。他掩饰性地喝了口水,含糊道:“没什么,随便想想。”
亚历克斯深邃的目光在他脸上停留了一瞬,那双仿佛能解析一切声音的眼睛里,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探究,但他没有追问,只是点了点头,继续讨论接下来的和声部分。
这个小插曲像一粒微尘,并未影响排练的大局,却让林烨意识到,父亲的阴影从未远离,它潜伏在他的潜意识里,随时可能渗透到他精心构筑的音乐世界中。
与此同时,李悦动用所有资源寻找王卫国家属的努力依旧毫无进展。那家人如同人间蒸发,几十年的时光足以抹去太多痕迹。而那个神秘的“考古学者”,自半决赛观众席惊鸿一瞥后,也再次沉寂下去,没有再发送任何信息或邮件。
这种暴风雨前的宁静,反而让人更加不安。
总决赛前三天,最后一次带妆联排。演播大厅里,所有设备调试到位,气氛如同真正的直播。林烨和亚历克斯站在舞台中央,灯光打下,音乐响起。
《Bohean Rhapsody》的前奏在交响乐般的编曲中铺陈开来,肃穆而怪诞。一切都进行得很完美,直到歌曲中段,那段充满戏剧冲突和忏悔意味的歌剧式咏叹调。
“Ma, just killed a n...”(妈妈,我刚杀了个人)
当唱到这一句时,林烨的脑海中,不受控制地闪过父亲的名字,闪过王卫国的名字,闪过“代价,远不止于此”那行字。一种强烈的、代入般的负罪感与挣扎,如同海啸般冲击着他的情感闸门。
他的声音瞬间充满了远超排练时的、近乎真实的痛苦与撕裂感,那不仅仅是表演,更像是一种发自灵魂的拷问与呐喊!这突如其来的情感洪流,甚至让旁边配合的亚历克斯都微微一顿,惊讶地看了他一眼。
效果……震撼至极!
连台下的总导演都忍不住站了起来,攥紧了拳头。
然而,只有林烨自己知道,这一瞬间的“完美”,是建立在多么危险的基石之上。他仿佛站在一根钢丝上,一边是艺术的巅峰,一边是情感的深渊。
联排结束,亚历克斯走到他身边,沉默了片刻,才开口道:“林,你刚才那段……非常特别。我从未听过有人能把这里的忏悔唱得如此……真实。”他顿了顿,蓝色的眼睛里带着一丝严肃的关切,“你确定,你没事吗?”
林烨避开他的目光,擦了擦额角的汗:“我没事,只是……太投入了。”
亚历克斯没有再说什么,只是拍了拍他的肩膀。
回到后台,林烨感到一阵虚脱。他靠在化妆台上,看着镜中自己略显苍白的脸。
手机屏幕亮起,不是邮件,不是陌生号码,而是他几乎快要遗忘的、王晶花的那个手下,发来的一条挑衅信息:
“傍上国际大腿了?可惜,爬得越高,摔得越惨。总决赛,等着看好戏。”
这条信息像苍蝇一样令人厌恶,却并未引起林烨太多波澜。与父亲那深不见底的往事和神秘学者的步步紧逼相比,王晶花这种商业层面的龃龉,似乎已经显得无足轻重了。
他现在真正需要面对的,是总决赛的舞台,以及潜伏在自己心中、与那舞台紧密相连的……来自过去的幽灵。
他拿起总决赛的流程单,目光落在“帮唱嘉宾”那一栏后面,自己和亚历克斯并列的名字上。
这场合作,究竟会成就一个传奇,还是……会引爆一颗埋藏在他血脉深处的定时炸弹?
他不知道。
他只知道,自己已无路可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