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三国:我在三国支教》

  转眼他就把这事抛到九霄云外。

  有了这套火锅神器,谁还啃水煮菜啊!

  赶紧涮肉才是正经。

  叶辉立马指挥典韦去准备鲜切肉片、活鱼鲜虾和时令青菜。这一个月顿顿水煮炖菜,吃得他快要反胃。

  曹阿瞒这儿不光制度落后物资匮乏,最离谱的是连炒菜都不会做。天天不是白水煮就是清汤炖,难得见到烤肉,还是不放盐不撒香料不抹油的,美其名曰保留食材本味!

  简直难以下咽!

  ..................

  另一边,曹操带着三个后辈回到自己营帐。

  他神色严肃地叮嘱:都给我听好了,叶先生乃天上谪仙,你们今后不仅要恭敬侍奉,更要严守秘密——特别是今日提到的马具三宝,这事关我曹氏基业,更关系先生安危!

  曹昂拱手道:父亲放心,叶先生言谈举止皆非凡俗,孩儿早看出端倪。

  是啊!曹安民满脸崇拜,先生说的那些学问,简直玄妙莫测,绝非人间能有。

  曹休突然插嘴:那马具我们能造吗?

  曹操眯起眼睛:自然要造,不过得秘密进行。等试验成功,你们每人都会配一套。

  待三人欢天喜地退下后,曹操望着帐外喃喃自语:刘岱命不久矣,兖州黄巾之乱将起...必须尽快打造新式装备,这样才能迅速平定乱局。

  他的目光渐渐锐利:这次绝不让历史重演...叶先生,终有一 ** 会愿意抬眼看看,这个被我亲手统一的天下。

  次日清晨,叶辉正式开始教授曹昂等人《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启蒙三部曲。

  半个月来,他们时常探讨学问,不知不觉间已掌握了诸多技能,诸如文学造诣山川地理典籍通晓炙烤技艺等。

  这日恰逢叶旬休憩,孟德携佳酿来访。尚未入院,便嗅得异香扑鼻,喉头不由得滚动。此乃何物?竟如此馥郁?踏入庭院,只见一件奇特器皿置于石几旁,腾腾热气自其中升腾。

  石几上陈列着薄如蝉翼的肉片与时令青蔬。先生,此为何物?孟德目不转睛地盯着沸腾的汤底。叶旬笑道:原来是孟德兄,来得正好,一同享用吧!

  孟德随即取来碗箸,却不知从何下手。叶旬解释道:此物名曰火锅,最宜寒冬食用。不仅暖身,更胜寻常羹肴百倍。说罢娴熟地挟取锅中食材,勇夫则在旁协助处理。

  孟德恍然,学着蘸取酱料品尝。妙极!他双眸骤然明亮,连连下箸。生平未尝此等美味,恍若......

  食不言。叶旬截住话头。勇夫早已埋头大啖,将饕餮本性显露无遗。——在这美食当前之际,唯有专注方为上策。

  眼见锅中食材渐少,孟德也顾不得议论,急忙加入争食行列。且慢!怎地如此迅速?叶旬箸尖轻叩石几,勇夫立时将新菜添入锅中。

  酒足饭饱后,三人皆汗如雨下。孟德抚腹叹道:痛快!平生未有此等酣畅!叶旬哂道:区区火锅便令君感慨若此,未免有失气度。

  “吃火锅怎能少了美酒助兴?”

  曹操一听便不服气:“先生,莫非我带的酒不合心意?”

  “这可是本地佳酿!”

  这等劣酒,曹操都羞于拿出手。

  谁知叶辉不屑一顾,冷笑道:

  “呵,一堆酸水罢了!”

  “也配称佳酿?”

  “看来你是没尝过真正的好酒。改日我亲自酿一壶,必让你惊为琼浆。”

  叶辉暗自叹息,果然是穷乡僻壤。

  连啤酒为何物都不知。

  更别提什么窖藏陈酿。

  被奚落得无地自容,曹操面红耳赤。

  忽然转念一想,眼中闪过精光——

  “先生竟通晓酿酒之术?”

  莫非是仙家秘法?

  曹操心潮澎湃。

  若能品到仙酿……

  光是想想便按捺不住。

  叶辉轻哼:“酿酒不过雕虫小技。你去备纸笔,我口述方子,叫你见识何为玉液琼浆。”

  曹操霍然起身:“好!先生稍候,我这就命人取文房四宝。”

  匆匆吩咐随从后,曹操搓手恳求:

  “趁这会儿功夫,先生再讲讲三国轶事可好?”

  “你这曹老板,倒成了三国痴。”叶辉失笑,“也罢,今日便说一段。”

  “上回讲到曹操跻身兖州牧,唯陈留张邈与山阳袁遗未臣服。张邈素与曹操同心,袁遗却暗中勾结袁术图谋兖州。”

  “那袁术徒有虚名,广结豪强却无真才。为防袁绍援曹,竟勾结南匈奴与黑山军夹击东郡,更唆使陶谦偷袭兖州东南,这才敢举兵北上。”

  “你猜结局如何?”

  曹操急忙追问:“莫非曹操兵败?”

  袁术坐拥南阳、汝南两大富郡,拥兵二十万。

  实力犹胜河北袁绍。

  初掌兖州的曹操,如何抵挡?

  曹操以寡击众,袁术溃败千里

  身旁的典韦瞠目结舌——叶先生讲的竟是三国?曹公明明在场,却听得这般入神?莫非喜好听人夸赞自己?

  曹操初时自忖必败,连身后事都安排妥当,令家眷投奔陈留张邈。叶先生娓娓道来,部署既毕,他亲率精兵分三路进击:步卒正面牵制,铁骑迂回敌后,另遣使联结荆州刘表断其粮道。趁袁术大军未及集结,曹军先在匡亭大破其部将刘祥。

  袁术仓皇退守封丘时,曹操竟使出疑兵之计——夜暗撤兵,白昼大张旗鼓作增援状。袁术见旌旗蔽日,当夜弃城狂奔。

  曹军水淹太寿城,袁术败走六百里,直逃至寿春方止。叶先生稍歇又道:曹操旋即回师迫陶谦归还任城郡,唯因兵疲暂弃泰山,此番恩怨终成日后两征徐州伏笔。

  好个荡气回肠的匡亭之战!

  以弱胜强的典范!

  曹操追击如风!

  袁术逃亡似丧家犬!

  座中曹操听得心潮澎湃——不想自己当年如此悍勇?

  典韦却暗自嘀咕:素来刚直的叶先生,怎会编这等故事逢迎?

  先生,如此辉煌大捷,史书定是浓墨重彩吧?曹操忍不住追问。

  叶辉却轻叹:史家仅以寥寥数语带过,未加渲染。

  曹操愕然——这等传奇竟轻描淡写?

  三国那段历史中,令人热血沸腾的战役实在数不胜数。

  赤壁烽火、官渡鏖兵、夷陵对决、合肥攻防、汉中争夺、荆州风云,每一场都堪称经典,无不扣人心弦。

  相较之下,匡亭之役就显得黯然失色,根本不值得史家大书特书。

  这场战役在三国战史中,充其量只能算中下水平。

  理由有四:其一,双方缺乏名将坐镇。曹操麾下不过三两名将,袁术军中仅纪灵可堪一战,却都未亲临主战场。

  其二,战局呈一边倒态势,毫无精彩拉锯。战后曹操非但没吞下豫州,反丢了泰山郡,实则得不偿失。

  其三,最关键的是荆州军先断袁术粮道,致豫州军心涣散,曹操方能趁虚而入。

  其四,袁术御驾亲征实属败笔。若让纪灵统军,自坐镇后方,即便兵败也不至如此狼狈,甚至可能反败为胜。

  正因这四点缺陷,匡亭之战注定与经典战役无缘,连中等偏上都算不上。

  叶辉的分析让曹操恍然大悟,原来这场自以为是的胜仗根本不值一提。

  由此得出教训:没有真才实学就别逞能御驾亲征。叶辉继续道:刘邦屡败于项羽,晚年更被匈奴困于白登;袁术一蹶不振,终成冢中枯骨;大明战神朱祁镇更是葬送二十万精锐,沦为千古笑柄。

  这都是血淋淋的前车之鉴啊!

  曹操恭敬行礼:先生教诲,曹某铭记于心。

  得了曹老板,又代入角色了不是?叶辉笑着接过典韦递来的凉白开。他从不饮生水的习惯,典韦早已熟记。

  曹操讪讪而笑。若暴露真实身份,怕是要挨骂了。

  这时亲卫捧着文房四宝入院,意外的是准备的并非纸张而是绢帛。

  考虑到汉代纸张粗糙泛黄,书写效果欠佳。

  丝绸价位高昂,非寻常百姓所能负担。

  最终选择了素色布料作为书写载体。

  以防引起叶辉的注意。

  竹简材质过于明显,容易暴露。

  材料备齐了,曹老板请记录。叶辉详细阐述了液态白酒、固液混合法及蒸馏技术。

  唯独保留了纯粮固态发酵工艺,此法需消耗高粱等主粮。

  山区粮食紧缺,酿酒太过奢侈。

  聆听奇闻又获秘方,曹操心满意足地离去。

  典三,曹老板是否嗜酒成性?

  可会挪用村中存粮酿酒?听着渐远的诡异笑声,叶辉面露忧色。

  典韦愁眉紧锁,支支吾吾难以作答。

  罢了,方法既已传授,如何运用全凭他自己。

  收拾残局吧,这位曹老板光顾着吃喝,连地都不扫,下回定不让他蹭饭!

  此言深得典韦认同。

  先生明鉴!

  ......

  叶辉心念微动,进入系统空间。

  欢快的提示音随即响起:

  叮!成功讲授匡亭之战与酿酒技法,奖励影分身术与酒精免疫体质!

  影分身术!

  叶辉当即激活技能。

  原来是在暗处生成虚拟分身,具有本体思维却无实体,完全受主体操控。

  莫非是专治小儿夜啼的把戏?

  再看千杯不醉体质。

  无论何种酒类,饮之皆不醉。

  往后饮酒再无乐趣。

  倒适合转行做商务应酬。

  讲授匡亭之战得影分身,若讲解官渡之战、赤壁之战......

  罢了,这系统定不会奖励恢复视力。

  ......

  等等,今日拜访先生所为何事?

  曹操突然驻足,发觉竟忘了正事。

  低头看着手中白布,陷入沉思。

  罢了,改日再向先生请教,先回去研究这蒸馏酒!

  曹操低声自语,心中已分清轻重缓急。

  回到府邸,他立即召集相关工匠,暗中筹备蒸馏器具,同时着手建造酿酒作坊。

  在这乱世之中,酿酒本就是暴利行当。尤其战事频发,粮价飞涨,更令酒水价格水涨船高。叶辉所言之法,竟能以杂粮代主料,经提纯后可酿出烈酒,这让曹操怎能不动心?

  说干就干,曹操向来雷厉风行。不仅要干,更要大张旗鼓地干。

  ......

  主公,您吩咐打造的马具三件套,已制成百副,随时可以试用了!

  曹仁满面春风地前来禀报。曹操闻言喜形于色:走,速去检验!若真如叶辉所言,我军便可组建精锐骑兵了!

  自得叶辉点拨后,曹操愈发意识到骑兵的重要性——无论是坐镇兖州收服黄巾军,还是长途奔袭袁术,都离不开铁骑驰骋。如今财力已有保障,只待这马具三件套验证成功,便可大举扩充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