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蛀虫入营-《都市:股市疯狂敛财》

  土挝,红土乡外围,刘章建筑公司主营地。

  时值初秋,但东南亚的烈日依旧毒辣,空气中弥漫着红土被碾压后扬起的粉尘和汗水混合的气息。

  庞大的工地上,挖掘机、推土机、压路机的轰鸣声震耳欲聋,头戴黄色安全帽的工人们如同辛勤的工蚁,在初步成型的路基上忙碌着。

  营地边缘,一排临时搭建的活动板房就是食堂和仓库所在地。

  此刻,唐正庆和王淑华就站在食堂门口,两人都换上了一身自认为很体面的“管理服”——唐正庆是皱巴巴的 polo 衫配西裤,王淑华则是花哨的连衣裙,与周围灰头土脸的工人和环境格格不入。

  他们看着眼前略显混乱的景象——几名临时雇来的本地帮工正慢吞吞地搬运着土豆和洋葱,一口架在简易灶台上的大铁锅里,炖煮着混浊的汤水,散发出一股夹杂着香料和食材变质的古怪气味。

  几个刚下工的工人端着饭盆,皱着眉头扒拉几下,又无奈地摇摇头走开。

  “啧啧,老五他们这管理也不行啊。”唐正庆背着手,摆出一副领导视察的派头,小声对妻子嘀咕,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优越感,“你看这些人,磨磨蹭蹭的,没点效率。

  再看看这做的饭,说是猪食都抬举了,怪不得工人们怨声载道。

  刘章还是眼界太窄,管不了大事。”

  王淑华用手在鼻子前嫌弃地扇了扇风,一双眼睛却像探照灯一样,精光四射地扫过那些堆积的米面粮油、成筐的蔬菜和挂在梁上的肉类。

  她压低声音,带着兴奋:“正庆,你看这些料,堆得跟小山似的。

  这每天流水的进进出出,这里面的门道可大了去了。

  刘章把这摊子交给咱们,真是……哼,算他识相,也该咱们捞点辛苦钱了。”

  两人相视一笑,一种“终于找到了发财门路”的窃喜涌上心头。

  他们完全忘了唐秀婷临行前的再三叮嘱,也根本不在乎工人们吃得好不好,满脑子想的都是如何利用这个“肥差”中饱私囊。

  新官上任三把火,却烧向了自己人。

  唐正庆“上任”后的第一把火,就烧向了食堂原有的工作人员。

  他以“整顿纪律、提高效率”为名,粗暴地斥责那些本地帮工动作慢、不讲究卫生,动不动就威胁要扣工资甚至开除。

  语言不通加上唐正庆颐指气使的态度,很快让本就人手紧张的食堂怨声载道,两名原本负责炒菜的老师傅气得直接撂了挑子。

  “走了正好。”王淑华不以为意,“省下一份工钱。

  正庆,我看以后采购就你去,找个本地人当向导翻译。

  这食堂的活儿,我盯着就行,再从国内招两个便宜听话的小工来。”

  第二把火,烧向了工人的伙食标准。

  他们打着“控制成本、杜绝浪费”的旗号,暗中降低了食材采购的标准。

  新鲜的猪肉变成了廉价的冷冻肉,有时甚至掺杂着淋巴;

  时令蔬菜被换成便宜耐放的土豆、萝卜,而且清洗马虎,经常带着泥砂;食用油也换成了不知名的小作坊产品。

  饭菜质量肉眼可见地下降。原本虽然不算美味但至少管饱的热饭热菜,变成了清汤寡水、油腥罕见的大锅炖。

  工人们干的是重体力活,吃这种饭菜根本顶不住,不到下午就饥肠辘辘,工作效率明显下降,不满的情绪在工地上蔓延。

  王淑华则把心思全用在了账目上。

  她弄来两本账,一本是应付检查的“明账”,做得还算规整;另一本则是记录真实开销和收入的“暗账”。

  她利用刘章初期给予的信任和资金,在采购环节大肆做手脚。

  唐正庆负责外出采购,他与当地几个不良商贩很快勾结在一起。

  明明买的是次等货,却要求对方开具上等货的发票,虚报价格。

  一箱普通的冷冻鸡翅,他能开出进口品牌的价格;采购一百斤土豆,他能虚报成一百二十斤。

  这中间的差价,自然就落入了他的腰包。

  王淑华更在内部克扣分量。

  明明采购了足够的肉类,但在烹饪时却故意减少投放,将省下来的肉偷偷藏起来,要么转手卖给当地其他小餐馆,要么留着给自己开小灶。

  工人们发现,饭菜里的肉星越来越少,几乎成了“肉味寻踪”。

  仅仅半个月,唐正庆和王淑华就捞到了不下两三万的“外快”。

  这让他们更加得意忘形,胆子也越来越大。

  工人们的忍耐终于到了极限。

  这天中午,又到了饭点。

  工人们拖着疲惫的身躯排队打饭,看着盆里几乎看不见油花的白菜炖粉条,和硬得硌牙的陈米米饭,一股无名火在人群中涌动。

  一个叫大壮的年轻钢筋工,脾气火爆,他扒拉了两口寡淡的饭菜,猛地将饭盆往桌子上一摔。

  “妈的,这干的是牛马活,吃的是猪狗食。

  还让不让人活了。”

  这一下,如同点燃了火药桶。

  其他工人也纷纷抱怨起来:

  “就是,以前虽然味道一般,好歹能吃饱。

  现在这叫什么玩意儿?”

  “肉呢?老子交了伙食费,连个肉影子都看不见。”

  “肯定是那两个新来的管事的搞的鬼。

  一看就不是好东西。”

  群情激愤,工人们围住了食堂,要求唐正庆和王淑华给个说法。

  唐正庆和王淑华被这阵势吓了一跳,但随即强作镇定地走出来。

  “吵什么吵,干什么。”唐正庆色厉内荏地吼道,“伙食标准是公司定的,有意见找公司去。

  再闹事,扣你们工钱。”

  王淑华也尖着嗓子帮腔:“就是,有的吃就不错了。

  挑三拣四的,知不知道现在物价多贵?公司为了省点钱容易吗?你们不体谅还闹事,有没有良心?”

  他们不但不解决问题,反而倒打一耙,指责工人不懂感恩,无理取闹。这种态度彻底激怒了工人。

  “放你娘的屁。”大壮指着王淑华的鼻子骂道,“钱都被你们贪了吧?看看你们穿的用的,再看看我们吃的。

  当我们是傻子吗?”

  “对,查账。我们要看采购账本。”

  “把这两个蛀虫赶出去。”

  场面一度失控,险些发生冲突。幸好闻讯赶来的工地现场负责人(刘章带来的一名项目经理)及时制止,好说歹说才暂时安抚住工人,承诺会调查情况,改善伙食。

  ……

  事情虽然暂时压了下去,但工地上的人心已经散了。

  工人们干活没了积极性,私下里对唐正庆和王淑华骂声一片,甚至开始质疑整个项目管理层的能力。

  唐正庆和王淑华非但没有收敛,反而觉得是工人们故意找茬,断了他们的财路。

  他们一边在心里咒骂这些“刁蛮”的工人,一边想着更隐蔽的捞钱方法,甚至开始打起了工程材料的主意,琢磨着能不能在运输环节再动点手脚。

  他们不知道,这场由他们贪婪引发的小小风波,仅仅是个开始。

  他们更不知道,远在喀山矿洞深处,那个他们从未放在眼里的侄子,即将结束闭关。

  而当唐浩的目光重新投向这片他倾注了心血的土地时,这些在他帝国根基下蛀蚀的蠹虫,必将无所遁形,迎来他们应得的清算。

  工地上的机器依旧在轰鸣,但一种无形的裂痕,已经开始在看似稳固的工程肌体上蔓延。

  唐正庆和王淑华的作妖,正悄然将这裂痕,撕扯得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