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七国:引爆天下杀局》

  当年被废武功之仇,他必将讨回。

  寺内,无心缓步走到王仁孙面前。

  王仁孙闭着眼,身形微颤,似早有所料,却又难掩惶惶。

  无心开口:“不相干的人都走了,现在,该谈正事了。”

  话音刚落,王仁孙终于睁眼转身,目光慈和地望着无心,语气带着感慨:“你长大了。”

  无心顽皮地翻了个白眼:“废话,十二年过去了,难道我还是那个五岁小孩吗?”

  一片秋叶悄然飘落庭院,尘封十二年的往事,也在这对话间,悄然揭幕。

  王仁孙注视着他问道:“五岁那年的事,你还记得多少?”

  无心的声音里带着悠远的怀念:“记得很多……那时候总爱骑在你肩上,揪你的长胡子。”

  他顿了顿,继续追忆:“那时你还没出家,一手碎空刀练得炉火纯青,我总缠着要你教我……还有……”

  话音陡然转冷:“我还记得——是你杀了我父亲!”

  王仁孙似乎早有预料,长叹一声,随意跌坐在地:“这十二年来,我一直在想,等你长大成人,会不会来找我报仇。”

  “我问过忘忧大师,他说世间万事皆有因果。”

  王仁孙自嘲地笑了笑,“可惜我是个假和尚,参不透这些禅机……”

  “最后我想明白了,若你真来取我性命,我能做的——”

  他顿了顿,“大概就是把刀递给你。”

  铿然一声,王仁孙将手中长刀重重 ** 土里。

  松手时,指尖仍在微微发颤。

  他何尝不惧死亡,但或许唯有如此才能真正解脱。

  座中宾客听到这里,都不由屏住了呼吸。

  原本众人都觉得无心为父报仇天经地义,可当江暮云以王仁孙的口吻缓缓道来,那寂寥声中透着的悲凉,竟让人心生不忍。

  一些心软的听客已经按捺不住,低声喃喃:“不要啊……”

  角落雅座里,弄玉与潮女妖也不禁心神摇曳。

  弄玉眼眸闪动,暗叹江先生真是深藏不露,每当他演绎不同角色时,总能让人感觉他就是故事中人。

  潮女妖轻抿朱唇,原本她只是倾慕江暮云的风采,此刻却不知不觉沉浸在这段故事中。

  她愈发迫切地想要与这位说书人深入交往。

  人群中的千乘不由蹙眉,他本是带着任务而来,此刻却与其他听客一般被故事牵动心神,甚至开始期待情节出现转机。

  一旁的司徒万里则胸有成竹地微笑,他笃定接下来必有变故——毕竟,他可是 ** 高手。

  众人期盼已久的答案,终于揭晓。

  江暮云声音悠然地继续讲述。

  “无心低头望向地上的那把刀,伸手轻轻抚过刀身。”

  “王仁孙以为自己性命将尽。”

  “临终前,他忆起十二年前的旧事。”

  “那年,外敌进犯中原武林未果,叶鼎之的儿子被留作质子,由忘忧大师收留。”

  “忘忧大师带着五岁的小无心走在路上,王仁孙早已抱着一坛酒在路边等候,仰头痛饮。”

  “可当二人走近,他却羞愧难当,狠狠抽了自己两个耳光。”

  “小无心一眼认出了他,高声喊着要杀了他。”

  “忘忧大师俯身,慈爱地抚摸无心的头,说了句玄妙的佛语:‘诸法,因缘生,因缘尽故灭。

  ’”

  “大师始终未与王仁孙交谈,只是安抚着悲愤的小无心:‘江湖恩怨,待你长大,自行了断。

  ’”

  “此时,王仁孙垂首感慨,这十二年来,他日夜借酒逃避往事。

  而今,终于到了结之时。”

  “从未认真诵经的王仁孙,脑海中忽然闪过一句佛法……‘心若灭时罪亦亡,心亡罪灭两俱空’。”

  “他闭上双眼,只觉身旁一阵微风掠过……”

  “无心的声音从身后传来:‘老和尚说出家人慈悲为怀,放心,我不杀你。

  ’”

  “无心微微抬头,语气平静,心境如云卷云舒的天空。”

  “上一辈的恩怨,他早已放下。”

  ………

  讲至此处。

  满堂听众紧绷的心弦也随之松弛。

  仿佛他们也随王仁孙一同经历了生死瞬间。

  不少人抬手拭去额角的汗珠。

  “无心真是宽厚,杀父之仇说放就放,换作是我未必能做到。”

  “全赖忘忧大师教导有方,否则无心长大后,心中怕只剩仇恨。”

  “唉……可惜忘忧大师已不在人世。”

  喧闹的酒楼角落。

  弄玉与胡美人相视而笑。

  她与潮女妖的赌约,赢了。

  “愿赌服输,今晚我不会去见江先生。”

  潮女妖答应得如此爽快。

  反倒让弄玉她们有些意外。

  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

  难得离宫一趟,她本就是为了江暮云而来,又怎会轻易放弃?

  呵呵。

  潮女妖唇角微扬,心中已有计较。

  高台之上。

  江暮云轻呷一口茶,继续讲述。

  “无心言尽于此。”

  “王仁孙睁眼望天:‘我倒情愿你是来取我性命。

  不杀我,便意味着有更棘手的事要我去做。

  ’”

  “无心道:‘并非难事,只需你为我主持一场法事。

  ’”

  “王仁孙拍尘起身,‘做法事?我不过是个假和尚,这些年连半部 ** 都未曾诵过。

  ’”

  “无心背身而立,语气坚定:‘非你一人。

  我要整个大梵音寺为 ** 办这场法事。

  ’”

  “王仁孙沉吟片刻,回首唤道:‘师兄!’”

  “被他称为师兄的法兰尊者,此刻正垂首打着呼噜。”

  “身旁的大和尚轻推法兰尊者,他猛然抬头,醒转过来。”

  “雷无桀看得瞠目,不禁竖起拇指:‘这都能睡着??真乃高人!’方才那般激斗,此人竟能安眠,实非常人。”

  “王仁孙说道:‘师兄,师弟有一事相求。

  ’”

  “法兰尊者拭去唇边涎水,含笑颔首。”

  “‘需办一场法事,约需三百僧众。

  ’”

  “闻言,法兰尊者依旧含笑点头。”

  “无心开口道:‘你是老和尚此生仅存的好友,由你主持这场法事,也算全了他多年絮叨之情……三日后,我在大梵音寺旧址相候。

  若那时我尚在人世,再议后话。

  ’”

  “无心始终未回头,言罢纵身一跃,落于寺墙之上,最后叮嘱:‘法事毕后速离此地。

  十二年前他们迫你卷入此事,十二年后,切莫重蹈覆辙。

  ’”

  “待无心身影消失,众人方渐回神。”

  “旁观许久的萧瑟凑近雷无桀耳语:‘可曾发觉,这无心和尚每次离去,皆无携我等同行之意?’”

  “雷无桀搔首道:‘确是如此!’”

  “萧瑟提议:‘既为人质,何苦执意相随?’”

  “此言惊醒雷无桀,他这才忆起被遗忘的唐莲等人,讪笑道:‘所言极是,不如径直去寻唐师兄!’”

  “话音未落,无心忽现檐上,嬉笑道:‘二位兄台何不跟上?此去路途遥远,需得租借马匹,在下身无分文!’”

  “萧瑟暗叹计策又败,只得无奈摇头:‘这和尚当真诡谲……’”

  “与此同时,九龙寺内唐莲等人已至,不日将共赴大梵音寺。”

  “且说萧瑟这边。”

  夜色中,萧瑟、无心和雷无桀三人围坐一圈,中央架着一口锅,底下柴火燃烧,锅中汤水翻滚,香气四溢。

  无心笑着夹起一片蘑菇,在锅里涮了几下便送入口中。

  雷无桀一脸新奇:“这样就能吃了?熟了吗?”

  无心满足地点头:“味道很好。”

  萧瑟也学着尝了一口,眼睛顿时亮了起来。

  雷无桀吃得津津有味,忍不住赞叹:“和尚,你这手艺真不错!从哪儿学的?”

  无心神色一顿,答道:“是老和尚教我的……应该是他云游时学的。”

  萧瑟放下碗筷,接话道:“听说忘忧大师的故乡就在这于阗国。”

  无心点头:“没错,这间寺庙就是他出生的地方。”

  提起忘忧大师,无心神情沉静,回忆道:“老和尚从小精通佛理,六岁时就能与大梵音寺的摩珂尊者论道。

  为了求道,他离开于阗国四处游历,四十岁成为寒水寺的主持,那时他已被誉为天下禅道第一大家。

  二十年后,他收养了我。”

  说到这里,无心正式向萧瑟和雷无桀表明了自己的身世。

  闲谈间,萧瑟缓缓道出无心因身份而面临的困境——天外天是域外最大势力,若他回归,恐将引起 ** 。

  因此,一路上有人想废他武功,有人想杀他,也有人想囚禁他。

  萧瑟轻声道:“我若是你,就找匹快马,一路往西逃。”

  无心摇头:“若想逃,当初我就跟白发仙走了。”

  萧瑟想起白天的事,问道:“你不随天外天的人走,却带我们来于阗国,就为做一场法事?”

  无心苦笑:“当初很多人逼老和尚交出我,他想护我,却又劝不动众人,最后……是他自己急疯了。”

  萧瑟语气中带着感慨:“所以,你是为了报恩。”

  无心背过身,一行泪滑落,伸手擦拭,低声道:“你这人……真让人讨厌!”

  “老和尚常说想回到这里。

  既然我路过,顺手为他招魂,也算是还了这份人情。”

  …………

  说到这里,台下众人无不感动。

  “原来无心一路上历经艰险也要来于阗国,是为了报答忘忧大师的恩情!”

  “嘴上说着顺道路过,分明是跋山涉水专程赶来,一路上不知走错多少岔路,经历了多少险阻……这无心真是嘴硬心软!”

  “太感人了!呜呜呜……”

  “无心能有这份心意,忘忧大师也该含笑九泉了!”

  “这般重情重义之人,就算出身 ** 又如何?旁人哪有资格取他性命!”

  “是啊,萧瑟的身世已经够苦了,我实在不忍心再看无心遭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