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熠辰当上太子后,做的第一件事,便是下达最高敕令,赦免了前东宫和齐王府的臣。
这其中包括宣武门当日与他们作战的薛云澈兄弟和楚思行等将军。
既然连这些曾经和他们惨烈厮杀的将军们都能宽恕,那其他文臣谋士自然也都放过了。
为了彰显自己的诚心,楚熠辰还任命曾经的东宫心腹谋臣韦正为特使,派他前往河北安抚前东宫和齐王府旧臣。
起初,秦王府一众部将纷纷表示强烈的反对。
他们认为韦正不是自己人,根本不可信,应该派自己人前去安抚招降。
可楚熠辰坚持认为,派韦正去才是最合适的,因为想要让那些人相信他的诚心,就必须派他们相信的人去。
如果派秦王府的人,那就不是安抚了,而是示威,是施压。
冯玄颐等人依然认为东宫和齐王府的人向来和秦王府势同水火,根本不可能握手言和。
“殿下,臣还是认为,东宫的人不可信!”
“这么多年来,他们替楚熠明出的阴险手段还少吗?”
“别的不说,就单是那个韦正!”
“他可是曾经提议让楚熠明杀了你啊!”
楚熠辰却笑着说道:“是啊,可他们不也是没杀成吗?”
上官无极连忙说道:“那是因为殿下您早有准备!”
“若是您稍有不慎呢?”
“这么多年来,我们之所以和东宫斗的你死我活的,这跟那帮文臣谋士可脱不了干系啊!”
“我的意思啊,对于这些性质恶劣,负隅顽抗的人,就应该赶尽杀绝!”
“否则,除恶务尽,反受其害!”
其他人听后也纷纷表示认同,在众人的眼里,东宫的那些人个个都不是什么省油的灯。
若是他们秦王府输了,东宫的人早就一一将他们清算了。
“是啊,殿下!”
“您如今掌握了军国大权!”
“还不如直接派人去河北,将东宫和齐王府的旧臣全部捉拿归案呢!”
秦王部将一直都在纠结于与东宫的旧时恩怨,一时无法自拔。
直到现在,他们仍然认为和东宫的旧臣是势不两立的。
楚熠辰却不这么认为,他觉得东宫和齐王府旧臣以前只是在忠于自己的主子,替他们出谋划策。
他们的所作所为都是理所应当的,不存在什么私人仇怨。
如今楚熠明和楚熠杰都被诛杀了,这些旧臣们也就失去了倚仗,根本不足为虑。
若是铁血追杀他们,不但得不到任何益处,还落得一个残暴不仁的恶名。
他倒不如全部赦免他们,并收为己用,将来对江山社稷大有裨益。
而且,楚熠辰当下面临的最大阻碍也绝对不是什么东宫和齐王府旧臣,而是仍然稳坐高堂的楚渊。
楚熠辰当即问道:“我问你们,东宫是谁?”
冯玄颐不明所以的说道:“东宫、不就是前太子和他的那些旧臣吗?”
楚熠辰顿时不悦的说道:“哦?那孤现在又是谁?”
冯玄颐当即回答道:“您当然是太子殿下!”
楚熠辰接着说道:“所以,现在的东宫又是谁?”
众人面面相觑,这才纷纷说道:“是我们!”
楚熠辰紧接着说道:“是啊,原来的东宫没有!”
“而我们秦王府,现在变成东宫!”
“本王也变成了太子!”
“那唯一不变的是什么?”
冯玄颐和顾若甫顿时醒悟过来了,冯玄颐当即说道:“是臣等失职!”
“如今我们就是东宫,而我们目前最大的障碍不是那些前东宫旧臣!”
“而是、陛下!”
“所以,我们当下是尽快让陛下退位让贤!”
众人听这番话后,个个都像打了鸡血一样,神采飞扬。
“臣等失职!”
“臣等愿为太子殿下肝脑涂地!”
楚熠辰连忙摆了摆手道:“接下来,一切按部就班即可!”
“安抚东宫和齐王府旧臣的事,到此为止!”
“我们今后的事情还多着呢!”
“你们也不要太过钻牛角尖了!”
“否则我们的新政将会寸步难行!”
楚熠辰嘴里句句没提要马上接任皇位,却最后提了一两个字“新政”,这不是赤裸裸的暗示是什么?
在场的众人都不是傻子,个个的眼睛全部绽放着耀眼的光芒,仿佛属于他们的时代就要来临了。
东宫收拾妥当后,秦王府众人开始全部都搬到了东宫。
没过多久,上官凤妩也被册封为太子妃。
她原本还想在东宫后院的主院再重新布置成栖梧苑,没想到她发现自己所有的东西都被人搬进了楚熠辰的寝殿。
上官凤妩连忙找到楚熠辰询问这到底是什么情况。
楚熠辰却一脸无辜的说道:“阿妩,难道你不想和我住在一起吗?”
“我们明明之前就一直住在一起啊!”
“如今孩子们也都大了,丽质也有乳娘照顾着!”
“你呀,就搬回来和我住吧!”
上官凤妩却不情愿的说道:“二郎,你如今都是太子了!”
“这往后殿内肯定有忙不完的公务!”
“我住在这里,孩子们会吵到你的!”
楚熠辰却不依不饶的说道:“我问过楚凌风了!”
“他说我们夫妻俩必须住在同一个寝殿!”
“这样才能利家宅,家宅安定,社稷才安定!”
“社稷安定了,百姓才能安家乐业!”
楚熠辰一下子就把家国、社稷、百姓等全部搬出来说事了。
上官凤妩不禁摇摇头问道:“这些话真是楚凌风说的?”
楚熠辰当即肯定的说道:“当然是他说的啊!不信,你到时自己去问问他!”
此时待在摘星楼研究各种天文器具的楚凌风冷不防丁的打了一个大大的喷嚏。
上官凤妩半信半疑的说道:“好吧,那就住在一起吧!”
于是乎,太子和太子妃同住在一个宫殿里的消息瞬间传遍了整个东宫。
叶倾城得知此事后愤愤不平了许久,她并不是有多在乎男人的爱,而是认为楚熠辰纯纯的处事不公。
怎么说她叶倾城也为他出了不少力,可到头来,全部都是为她人做了嫁衣裳。
如今整个东宫的人都在称颂太子和太子妃是如何的琴瑟和鸣、恩爱异常。
叶倾城不甘心,男人的宠爱,她可以不争,但有些东西,她不得不争。
她记得用不了两个月,楚熠辰便要登基为帝,届时一定会立皇后。
而这个皇后之位,叶倾城也想要争一把。
凭什么男人可以为了皇位不择手段,而女人不能为了凤位而精心谋划呢?
叶倾城一直都跟叶灵儿暗中有联系,为了能将这帮瀚海细作连根拔起,她必须做点事情了。
当叶灵儿得知叶倾城主动寻来时,异常激动:“堂姐!你终于主动来找我了!”
“可是有什么大事要发生吗?”
叶倾城寻个地坐下后,环顾四周不禁摇摇头说道:“你这里怎么落魄成这样了?”
“你好歹也是一个世家贵女,我当初也补贴给你们母女俩不少银钱!”
“怎么还过得如此寒酸?”
叶灵儿听后鼻子一酸委屈的说道:“堂姐,你也知道,大义公主的人在盛京过的都是什么样的日子!”
“她们时不时来找我要钱!”
“我要是不给,她们就要闹起来了!”
“这家里值钱的东西,全部都拿去补贴她们了!”
叶倾城内心暗自吐槽:“这叶灵儿怕不是个智障吧?”
“她们母女俩都是靠着本公主的补贴过日子!”
“她倒好了,拿着本公主的补贴去倒贴瀚海的细作?”
叶倾城一脸嫌弃的说道:“哼,真是笑话,你拿着本公主给你的补贴去贴补她们?”
“你莫不是疯了吧?”
叶灵儿急切的说道:“堂姐,她们都说了,将来都会给我记大功的!”
“对了,也会记你的大功的!”
“只要大义公主带着萧后和皇孙回来!”
“我们的好日子还会远吗?”
“到时,你可就是长公主了!”
“而我同样也是尊贵的公主!”
叶倾城心想,叶灵儿这样的蠢货,那些瀚海细作根本不会把重要的情报和事情交给她。
叶灵儿对她们唯一的用处就是类似于提款机。
不过,这样也好,叶倾城最不缺的便是银钱,只要放出源源不断的诱饵,大鱼总会上钩的。
叶倾城继续给叶灵儿母女财物支持,并暗示是楚熠辰杀了自己的兄弟和侄子们,然后逼迫皇帝册立他为太子。
叶灵儿果然暗中联系了瀚海的细作,并将叶倾城说的事透露给她们。
瀚海的细作们瞬间开始出动,一时间,盛京的百姓全部都得知了秦王在宣武门诛杀太子和齐王的真相。
几天过后,大乾的其他地方也都收到了相关的消息。
不过,河北区域的人是最早得知这个事情的,毕竟当初东宫和齐王府的谋臣部将都纷纷往河北跑了。
这些人之所以往河北跑,那是因为负责统管河北的人是楚毅,一直都是支持楚熠明的。
这些人跑到河北后,楚毅便得知了盛京发生的事,他当即组织人马,想要攻进盛京,却被夏江王楚敬忠和莱国公楚霁联合逼退。
楚毅为了保命,连忙派人大张旗鼓的送瀚海的重要军情回京,沿途还大肆宣扬他曾经是如何的英勇拒敌。
他这招就是阳谋啊,目的让老百姓认为他是真心为了大乾抗击外敌,同时还能让楚熠辰投鼠忌器,不敢轻易动他。
最重要的是,现在老百姓都知道是秦王在宣武门诛杀了太子和齐王。
而楚毅曾经就是东宫旧部,楚熠辰曾经发布过赦令,赦免东宫和齐王府旧部,若是此时再治他的罪,那就违背了赦免的初衷了。
楚熠辰心想:“楚毅不是说瀚海有敌情吗?”
“不是说他是如何的英勇拒敌吗?”
“那行,直接下旨派他调离河北,前往西北边境镇守。”
同时,为了防止楚毅引瀚海人入关,楚熠辰又迅速安排楚霁镇守冀州门户,楚毅一有动静,便可趁机永除后患。
楚毅也不是傻子啊,当然知道楚熠辰这一手就专门为了除掉他的,但当下情形已无计可施,只能选择委曲求全了。
瀚海收到细作的情报后,大义公主当即找到伊利可汗,认为现在正好是攻取大乾的最佳时期。
伊利可汗作为瀚海的霸主,自然也知道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时机,机不失,时不再来。
于是乎,迅速集结瀚海大军,由大义公主联合大乾内部的细作,打算大举进攻中原。
楚毅此时正处在风头浪尖上,这时又收到了瀚海人递来的橄榄枝,自然毫不犹豫的加入了反叛大乾的行列。
瀚海细作趁机在大乾境内大肆散播秦王楚熠辰在宣武门诛杀太子和齐王,密谋篡位等消息。
不过,楚熠辰这边早已做好充足的准备。
自从宣武门事发后,朝廷便发布了告示,告示上全部都是罗列了太子和齐王的罪状。
与此同时,楚熠辰继任太子之位,代理皇帝监国,并赦免原东宫和齐王府一切旧臣属。
再加上夏江王楚敬忠亲自出面把薛云澈两兄弟等东宫旧将领全部找了回来。
得益于楚熠辰等人强大的善后能力,秦王在宣武门诛杀太子和齐王这件事,在朝廷和民间都没有引起太大的动荡。
事发后,朝廷的官员照常上朝参政,三省六部依然各司其职。
民间就更没有什么问题了,毕竟朝廷都出告示了,太子和齐王谋反,被秦王杀了嘛。
秦王在老百姓们心目中的影响力甚至都比皇帝大,更何况是太子和齐王呢?
只要不波及他们安稳的小日子,谁来坐这个天下,他们还真没意见。
倘若被杀的那个人是秦王,那或许在民间会引起巨大的舆论风波。
人们至少会替秦王惋惜,会质疑宣武门之事,会探究真相。
可若是太子和齐王,人们最多会想为何想不开要谋反呢?
可如今事实上,盛京的百姓们没过多久就继续过着自己的忙碌的一天了。
最多就是有好事之人,偶尔会在茶余饭后谈论关于宣武门的事情。
不过,大部分的消息都是有利于大乾和秦王的,小部分不利的消息又能起什么用呢?
叶倾城利用自己手中的情报网,将瀚海细作的行踪告知了楚熠辰。
“殿下,这些都是在盛京活跃的瀚海细作!”
“从他们那里套来的消息!”
“伊利可汗即将率领三十万大军挥师南下!”
“你可一定要早做打算!”
楚熠辰看了叶倾城提交的细作名单后,不禁大吃一惊:“这几个人藏得好深啊!”
“连我的人都没查到!”
“倾城公主,你的人办事效率不错啊!”
叶倾城不禁笑道:“我这还是多亏了叶灵儿那个蠢货!”
“她如今完完全全成为了瀚海细作的钱袋子!”
“而本公主为了钓出这些人,又不得不成为了叶灵儿的钱袋子!”
“所以,这件事,您可要记我大功啊!”
楚熠辰一脸赞赏的说道:“嗯,的确要记你的大功!”
叶倾城忽然傲娇的质问道:“哼,要说记大功,您可还欠本公主许多呢!”
“当年在护国寺救命之恩就算过去了!”
“可后来在战场上,本公主给你提供了那么多情报,这些加起来也算大功吧?”
“远的那些咱们就先不说了!”
“最近的事,本公主总得提吧?”
“你就说,处置东宫和齐王府女眷的事情,我办得如何吧?”
楚熠辰听到她提及东宫和齐王府女眷时,先是微微思考了一会儿,然后才肯定的回道:“这件事,你的确处理得很好!”
“这样一来,东宫和齐王府的女眷今后必不会生出什么乱子。”
“此外,她们还得对你感恩戴德呢!”
叶倾城听这话感觉怪怪的,连忙纠正道:“应该说是她们以后不仅会老老实实的过日子,还会对你这个新任太子感恩戴德!”
楚熠辰忍不住笑着说道:“不都是一个意思吗?”
叶倾城心想:“这意思差得老大了好吗?真正要杀鸡儆猴的人可是你楚熠辰啊!”
不过,这些话,她只埋在心底,并未说出来。
“所以啊,本公主可是前前后后立了不少大功呢!”
“您将来可得为本公主论功行赏啊!”
楚熠辰连连点头称是:“不过,倾城公主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大功!”
“不得不说,你可是我大乾的大功臣啊!”
叶倾城却不吃他这一套:“别光嘴上说说啊!”
“本公主做的这些事情,记得也多跟弟兄们说一说!”
“不然,大家都还以为本公主只是一个无所事事的深闺妇人呢!”
楚熠辰连忙纠正道:“欸,倾城公主,以前你在军中就已经小有名气的了!”
“现如今,大家都更加敬佩你呢!”
“对了,有的弟兄还特地向我打听了!”
叶倾城一脸疑惑道:“他们都跟你打听了什么?”
楚熠辰连忙笑着说道:“打听能否让你给他们也算上一卦!”
叶倾城瞬间无语了,敢情这帮人是当她叶倾城是算命的了吧?
一个月后,楚熠辰即将登基为帝,为了保证登基大典顺利举行,大乾再一次展开了大规模的清扫行动。
清扫行动的最大目标无疑是那些藏在暗处的瀚海细作,以及一些对楚熠辰怀恨在心的人。
此次行动几乎将大义公主安插在盛京的细作一网打尽,有些人还是一些朝廷重臣家中的总管和妾室。
叶倾城趁机让人造势,大范围传播她曾经在护国寺救了秦王的命,以及她两次在齐王府救秦王之事。
盛京开始有人慢慢地翻出了陈年旧事,有人提到倾城公主曾经在护国寺救了当年的秦王,公主对秦王是再造之恩。
有人提到秦王在齐王府两次中毒,也都是倾城公主及时出手相救,可见公主才是秦王最大的贵人。
有人又提到当年秦王发兵洛京,只有倾城公主亲临现场给秦王系上战袍的,可见倾城公主对秦王有情有义。
有人又提到秦王大胜还朝当日,便直接向皇帝请旨迎娶倾城公主,可见秦王对倾城公主情深义重。
还有人提到太子和齐王谋反当日,倾城公主披甲追随秦王杀进宣武门,为平叛立下了汗马功劳。
一时间,盛京百姓对叶倾城的事迹议论纷纷,大家都发自内心的赞美叶倾城。
安公公还想趁热打铁,让人继续造势,说叶倾城理当母仪天下,不过很快被叶倾城制止了。
“凡事适可而止!我们也只是把事实真相传播出去而已!”
“可若是有意引导立后言论,那可就过犹不及了!”
“立后是国之大事,我们万不能让人抓住了把柄!”
没过多久,民间和朝堂都有一种声音,那就是叶倾城当母仪天下。
楚熠辰得知这个事后,当即让楚辞前去调查,到底谁是这件事情的幕后推手。
不过,经过楚辞的一番查探后,关于叶倾城的这些言论都是老百姓从正经渠道得知的。
比如护国寺救命之恩,大家之前早就知道了。
秦王在齐王府两次中毒,那当然是齐王被诛杀后,齐王府的下人们传出来的啊。
至于倾城公主给秦王系战袍,以及后来秦王大胜还朝当日向皇帝请旨赐婚,这都是众所周知的事。
所以,楚辞这边根本查不到有任何人为引导言论的蛛丝马迹。
就连楚辞都认为,这些言论都是老百姓发自内心的希望叶倾城能够母仪天下。
不过,楚辞也知道,皇后之位本就应该是太子妃的,这和能力或是声望本就无关。
这其中包括宣武门当日与他们作战的薛云澈兄弟和楚思行等将军。
既然连这些曾经和他们惨烈厮杀的将军们都能宽恕,那其他文臣谋士自然也都放过了。
为了彰显自己的诚心,楚熠辰还任命曾经的东宫心腹谋臣韦正为特使,派他前往河北安抚前东宫和齐王府旧臣。
起初,秦王府一众部将纷纷表示强烈的反对。
他们认为韦正不是自己人,根本不可信,应该派自己人前去安抚招降。
可楚熠辰坚持认为,派韦正去才是最合适的,因为想要让那些人相信他的诚心,就必须派他们相信的人去。
如果派秦王府的人,那就不是安抚了,而是示威,是施压。
冯玄颐等人依然认为东宫和齐王府的人向来和秦王府势同水火,根本不可能握手言和。
“殿下,臣还是认为,东宫的人不可信!”
“这么多年来,他们替楚熠明出的阴险手段还少吗?”
“别的不说,就单是那个韦正!”
“他可是曾经提议让楚熠明杀了你啊!”
楚熠辰却笑着说道:“是啊,可他们不也是没杀成吗?”
上官无极连忙说道:“那是因为殿下您早有准备!”
“若是您稍有不慎呢?”
“这么多年来,我们之所以和东宫斗的你死我活的,这跟那帮文臣谋士可脱不了干系啊!”
“我的意思啊,对于这些性质恶劣,负隅顽抗的人,就应该赶尽杀绝!”
“否则,除恶务尽,反受其害!”
其他人听后也纷纷表示认同,在众人的眼里,东宫的那些人个个都不是什么省油的灯。
若是他们秦王府输了,东宫的人早就一一将他们清算了。
“是啊,殿下!”
“您如今掌握了军国大权!”
“还不如直接派人去河北,将东宫和齐王府的旧臣全部捉拿归案呢!”
秦王部将一直都在纠结于与东宫的旧时恩怨,一时无法自拔。
直到现在,他们仍然认为和东宫的旧臣是势不两立的。
楚熠辰却不这么认为,他觉得东宫和齐王府旧臣以前只是在忠于自己的主子,替他们出谋划策。
他们的所作所为都是理所应当的,不存在什么私人仇怨。
如今楚熠明和楚熠杰都被诛杀了,这些旧臣们也就失去了倚仗,根本不足为虑。
若是铁血追杀他们,不但得不到任何益处,还落得一个残暴不仁的恶名。
他倒不如全部赦免他们,并收为己用,将来对江山社稷大有裨益。
而且,楚熠辰当下面临的最大阻碍也绝对不是什么东宫和齐王府旧臣,而是仍然稳坐高堂的楚渊。
楚熠辰当即问道:“我问你们,东宫是谁?”
冯玄颐不明所以的说道:“东宫、不就是前太子和他的那些旧臣吗?”
楚熠辰顿时不悦的说道:“哦?那孤现在又是谁?”
冯玄颐当即回答道:“您当然是太子殿下!”
楚熠辰接着说道:“所以,现在的东宫又是谁?”
众人面面相觑,这才纷纷说道:“是我们!”
楚熠辰紧接着说道:“是啊,原来的东宫没有!”
“而我们秦王府,现在变成东宫!”
“本王也变成了太子!”
“那唯一不变的是什么?”
冯玄颐和顾若甫顿时醒悟过来了,冯玄颐当即说道:“是臣等失职!”
“如今我们就是东宫,而我们目前最大的障碍不是那些前东宫旧臣!”
“而是、陛下!”
“所以,我们当下是尽快让陛下退位让贤!”
众人听这番话后,个个都像打了鸡血一样,神采飞扬。
“臣等失职!”
“臣等愿为太子殿下肝脑涂地!”
楚熠辰连忙摆了摆手道:“接下来,一切按部就班即可!”
“安抚东宫和齐王府旧臣的事,到此为止!”
“我们今后的事情还多着呢!”
“你们也不要太过钻牛角尖了!”
“否则我们的新政将会寸步难行!”
楚熠辰嘴里句句没提要马上接任皇位,却最后提了一两个字“新政”,这不是赤裸裸的暗示是什么?
在场的众人都不是傻子,个个的眼睛全部绽放着耀眼的光芒,仿佛属于他们的时代就要来临了。
东宫收拾妥当后,秦王府众人开始全部都搬到了东宫。
没过多久,上官凤妩也被册封为太子妃。
她原本还想在东宫后院的主院再重新布置成栖梧苑,没想到她发现自己所有的东西都被人搬进了楚熠辰的寝殿。
上官凤妩连忙找到楚熠辰询问这到底是什么情况。
楚熠辰却一脸无辜的说道:“阿妩,难道你不想和我住在一起吗?”
“我们明明之前就一直住在一起啊!”
“如今孩子们也都大了,丽质也有乳娘照顾着!”
“你呀,就搬回来和我住吧!”
上官凤妩却不情愿的说道:“二郎,你如今都是太子了!”
“这往后殿内肯定有忙不完的公务!”
“我住在这里,孩子们会吵到你的!”
楚熠辰却不依不饶的说道:“我问过楚凌风了!”
“他说我们夫妻俩必须住在同一个寝殿!”
“这样才能利家宅,家宅安定,社稷才安定!”
“社稷安定了,百姓才能安家乐业!”
楚熠辰一下子就把家国、社稷、百姓等全部搬出来说事了。
上官凤妩不禁摇摇头问道:“这些话真是楚凌风说的?”
楚熠辰当即肯定的说道:“当然是他说的啊!不信,你到时自己去问问他!”
此时待在摘星楼研究各种天文器具的楚凌风冷不防丁的打了一个大大的喷嚏。
上官凤妩半信半疑的说道:“好吧,那就住在一起吧!”
于是乎,太子和太子妃同住在一个宫殿里的消息瞬间传遍了整个东宫。
叶倾城得知此事后愤愤不平了许久,她并不是有多在乎男人的爱,而是认为楚熠辰纯纯的处事不公。
怎么说她叶倾城也为他出了不少力,可到头来,全部都是为她人做了嫁衣裳。
如今整个东宫的人都在称颂太子和太子妃是如何的琴瑟和鸣、恩爱异常。
叶倾城不甘心,男人的宠爱,她可以不争,但有些东西,她不得不争。
她记得用不了两个月,楚熠辰便要登基为帝,届时一定会立皇后。
而这个皇后之位,叶倾城也想要争一把。
凭什么男人可以为了皇位不择手段,而女人不能为了凤位而精心谋划呢?
叶倾城一直都跟叶灵儿暗中有联系,为了能将这帮瀚海细作连根拔起,她必须做点事情了。
当叶灵儿得知叶倾城主动寻来时,异常激动:“堂姐!你终于主动来找我了!”
“可是有什么大事要发生吗?”
叶倾城寻个地坐下后,环顾四周不禁摇摇头说道:“你这里怎么落魄成这样了?”
“你好歹也是一个世家贵女,我当初也补贴给你们母女俩不少银钱!”
“怎么还过得如此寒酸?”
叶灵儿听后鼻子一酸委屈的说道:“堂姐,你也知道,大义公主的人在盛京过的都是什么样的日子!”
“她们时不时来找我要钱!”
“我要是不给,她们就要闹起来了!”
“这家里值钱的东西,全部都拿去补贴她们了!”
叶倾城内心暗自吐槽:“这叶灵儿怕不是个智障吧?”
“她们母女俩都是靠着本公主的补贴过日子!”
“她倒好了,拿着本公主的补贴去倒贴瀚海的细作?”
叶倾城一脸嫌弃的说道:“哼,真是笑话,你拿着本公主给你的补贴去贴补她们?”
“你莫不是疯了吧?”
叶灵儿急切的说道:“堂姐,她们都说了,将来都会给我记大功的!”
“对了,也会记你的大功的!”
“只要大义公主带着萧后和皇孙回来!”
“我们的好日子还会远吗?”
“到时,你可就是长公主了!”
“而我同样也是尊贵的公主!”
叶倾城心想,叶灵儿这样的蠢货,那些瀚海细作根本不会把重要的情报和事情交给她。
叶灵儿对她们唯一的用处就是类似于提款机。
不过,这样也好,叶倾城最不缺的便是银钱,只要放出源源不断的诱饵,大鱼总会上钩的。
叶倾城继续给叶灵儿母女财物支持,并暗示是楚熠辰杀了自己的兄弟和侄子们,然后逼迫皇帝册立他为太子。
叶灵儿果然暗中联系了瀚海的细作,并将叶倾城说的事透露给她们。
瀚海的细作们瞬间开始出动,一时间,盛京的百姓全部都得知了秦王在宣武门诛杀太子和齐王的真相。
几天过后,大乾的其他地方也都收到了相关的消息。
不过,河北区域的人是最早得知这个事情的,毕竟当初东宫和齐王府的谋臣部将都纷纷往河北跑了。
这些人之所以往河北跑,那是因为负责统管河北的人是楚毅,一直都是支持楚熠明的。
这些人跑到河北后,楚毅便得知了盛京发生的事,他当即组织人马,想要攻进盛京,却被夏江王楚敬忠和莱国公楚霁联合逼退。
楚毅为了保命,连忙派人大张旗鼓的送瀚海的重要军情回京,沿途还大肆宣扬他曾经是如何的英勇拒敌。
他这招就是阳谋啊,目的让老百姓认为他是真心为了大乾抗击外敌,同时还能让楚熠辰投鼠忌器,不敢轻易动他。
最重要的是,现在老百姓都知道是秦王在宣武门诛杀了太子和齐王。
而楚毅曾经就是东宫旧部,楚熠辰曾经发布过赦令,赦免东宫和齐王府旧部,若是此时再治他的罪,那就违背了赦免的初衷了。
楚熠辰心想:“楚毅不是说瀚海有敌情吗?”
“不是说他是如何的英勇拒敌吗?”
“那行,直接下旨派他调离河北,前往西北边境镇守。”
同时,为了防止楚毅引瀚海人入关,楚熠辰又迅速安排楚霁镇守冀州门户,楚毅一有动静,便可趁机永除后患。
楚毅也不是傻子啊,当然知道楚熠辰这一手就专门为了除掉他的,但当下情形已无计可施,只能选择委曲求全了。
瀚海收到细作的情报后,大义公主当即找到伊利可汗,认为现在正好是攻取大乾的最佳时期。
伊利可汗作为瀚海的霸主,自然也知道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时机,机不失,时不再来。
于是乎,迅速集结瀚海大军,由大义公主联合大乾内部的细作,打算大举进攻中原。
楚毅此时正处在风头浪尖上,这时又收到了瀚海人递来的橄榄枝,自然毫不犹豫的加入了反叛大乾的行列。
瀚海细作趁机在大乾境内大肆散播秦王楚熠辰在宣武门诛杀太子和齐王,密谋篡位等消息。
不过,楚熠辰这边早已做好充足的准备。
自从宣武门事发后,朝廷便发布了告示,告示上全部都是罗列了太子和齐王的罪状。
与此同时,楚熠辰继任太子之位,代理皇帝监国,并赦免原东宫和齐王府一切旧臣属。
再加上夏江王楚敬忠亲自出面把薛云澈两兄弟等东宫旧将领全部找了回来。
得益于楚熠辰等人强大的善后能力,秦王在宣武门诛杀太子和齐王这件事,在朝廷和民间都没有引起太大的动荡。
事发后,朝廷的官员照常上朝参政,三省六部依然各司其职。
民间就更没有什么问题了,毕竟朝廷都出告示了,太子和齐王谋反,被秦王杀了嘛。
秦王在老百姓们心目中的影响力甚至都比皇帝大,更何况是太子和齐王呢?
只要不波及他们安稳的小日子,谁来坐这个天下,他们还真没意见。
倘若被杀的那个人是秦王,那或许在民间会引起巨大的舆论风波。
人们至少会替秦王惋惜,会质疑宣武门之事,会探究真相。
可若是太子和齐王,人们最多会想为何想不开要谋反呢?
可如今事实上,盛京的百姓们没过多久就继续过着自己的忙碌的一天了。
最多就是有好事之人,偶尔会在茶余饭后谈论关于宣武门的事情。
不过,大部分的消息都是有利于大乾和秦王的,小部分不利的消息又能起什么用呢?
叶倾城利用自己手中的情报网,将瀚海细作的行踪告知了楚熠辰。
“殿下,这些都是在盛京活跃的瀚海细作!”
“从他们那里套来的消息!”
“伊利可汗即将率领三十万大军挥师南下!”
“你可一定要早做打算!”
楚熠辰看了叶倾城提交的细作名单后,不禁大吃一惊:“这几个人藏得好深啊!”
“连我的人都没查到!”
“倾城公主,你的人办事效率不错啊!”
叶倾城不禁笑道:“我这还是多亏了叶灵儿那个蠢货!”
“她如今完完全全成为了瀚海细作的钱袋子!”
“而本公主为了钓出这些人,又不得不成为了叶灵儿的钱袋子!”
“所以,这件事,您可要记我大功啊!”
楚熠辰一脸赞赏的说道:“嗯,的确要记你的大功!”
叶倾城忽然傲娇的质问道:“哼,要说记大功,您可还欠本公主许多呢!”
“当年在护国寺救命之恩就算过去了!”
“可后来在战场上,本公主给你提供了那么多情报,这些加起来也算大功吧?”
“远的那些咱们就先不说了!”
“最近的事,本公主总得提吧?”
“你就说,处置东宫和齐王府女眷的事情,我办得如何吧?”
楚熠辰听到她提及东宫和齐王府女眷时,先是微微思考了一会儿,然后才肯定的回道:“这件事,你的确处理得很好!”
“这样一来,东宫和齐王府的女眷今后必不会生出什么乱子。”
“此外,她们还得对你感恩戴德呢!”
叶倾城听这话感觉怪怪的,连忙纠正道:“应该说是她们以后不仅会老老实实的过日子,还会对你这个新任太子感恩戴德!”
楚熠辰忍不住笑着说道:“不都是一个意思吗?”
叶倾城心想:“这意思差得老大了好吗?真正要杀鸡儆猴的人可是你楚熠辰啊!”
不过,这些话,她只埋在心底,并未说出来。
“所以啊,本公主可是前前后后立了不少大功呢!”
“您将来可得为本公主论功行赏啊!”
楚熠辰连连点头称是:“不过,倾城公主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大功!”
“不得不说,你可是我大乾的大功臣啊!”
叶倾城却不吃他这一套:“别光嘴上说说啊!”
“本公主做的这些事情,记得也多跟弟兄们说一说!”
“不然,大家都还以为本公主只是一个无所事事的深闺妇人呢!”
楚熠辰连忙纠正道:“欸,倾城公主,以前你在军中就已经小有名气的了!”
“现如今,大家都更加敬佩你呢!”
“对了,有的弟兄还特地向我打听了!”
叶倾城一脸疑惑道:“他们都跟你打听了什么?”
楚熠辰连忙笑着说道:“打听能否让你给他们也算上一卦!”
叶倾城瞬间无语了,敢情这帮人是当她叶倾城是算命的了吧?
一个月后,楚熠辰即将登基为帝,为了保证登基大典顺利举行,大乾再一次展开了大规模的清扫行动。
清扫行动的最大目标无疑是那些藏在暗处的瀚海细作,以及一些对楚熠辰怀恨在心的人。
此次行动几乎将大义公主安插在盛京的细作一网打尽,有些人还是一些朝廷重臣家中的总管和妾室。
叶倾城趁机让人造势,大范围传播她曾经在护国寺救了秦王的命,以及她两次在齐王府救秦王之事。
盛京开始有人慢慢地翻出了陈年旧事,有人提到倾城公主曾经在护国寺救了当年的秦王,公主对秦王是再造之恩。
有人提到秦王在齐王府两次中毒,也都是倾城公主及时出手相救,可见公主才是秦王最大的贵人。
有人又提到当年秦王发兵洛京,只有倾城公主亲临现场给秦王系上战袍的,可见倾城公主对秦王有情有义。
有人又提到秦王大胜还朝当日,便直接向皇帝请旨迎娶倾城公主,可见秦王对倾城公主情深义重。
还有人提到太子和齐王谋反当日,倾城公主披甲追随秦王杀进宣武门,为平叛立下了汗马功劳。
一时间,盛京百姓对叶倾城的事迹议论纷纷,大家都发自内心的赞美叶倾城。
安公公还想趁热打铁,让人继续造势,说叶倾城理当母仪天下,不过很快被叶倾城制止了。
“凡事适可而止!我们也只是把事实真相传播出去而已!”
“可若是有意引导立后言论,那可就过犹不及了!”
“立后是国之大事,我们万不能让人抓住了把柄!”
没过多久,民间和朝堂都有一种声音,那就是叶倾城当母仪天下。
楚熠辰得知这个事后,当即让楚辞前去调查,到底谁是这件事情的幕后推手。
不过,经过楚辞的一番查探后,关于叶倾城的这些言论都是老百姓从正经渠道得知的。
比如护国寺救命之恩,大家之前早就知道了。
秦王在齐王府两次中毒,那当然是齐王被诛杀后,齐王府的下人们传出来的啊。
至于倾城公主给秦王系战袍,以及后来秦王大胜还朝当日向皇帝请旨赐婚,这都是众所周知的事。
所以,楚辞这边根本查不到有任何人为引导言论的蛛丝马迹。
就连楚辞都认为,这些言论都是老百姓发自内心的希望叶倾城能够母仪天下。
不过,楚辞也知道,皇后之位本就应该是太子妃的,这和能力或是声望本就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