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新的平衡-《我本想躺平,却成官场红人》

  上源县人民代表大会的会场,庄严而肃穆。

  代表们手中的选票,决定着这座县城的未来。

  当大会主持人最终宣布:“何尘同志,当选为上源县人民政府县长!”时,全场响起了长时间的热烈掌声。

  这掌声,是对他过往成绩的肯定,更是对他历经磨难后终得清白的庆贺与支持。

  何尘稳步走上主席台,面向国徽,庄严地举起右手: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奋斗!”

  宣誓完毕,他转向代表们,开始了他的就职发言。

  与一年前刚担任副县长时的锐气相比,此刻的他,语气更加沉稳,目光更加坚定。

  “衷心感谢各位代表的信任和支持。”他声音洪亮,传遍会场,“这份信任,沉甸甸的。它意味着责任,意味着我们必须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以更实的举措推动发展,以更真的情怀服务人民。”

  他没有过多回顾石龙山项目的波折,而是将重点放在了未来:

  “发展是硬道理,但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民。

  接下来,县政府的工作将更加注重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民生福祉的持续改善。

  我们要着力提升政府治理效能,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我们要深耕基层治理,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

  我们要坚定不移地优化营商环境,但更要守护好上源县的青山绿水……”

  他特别强调:

  “我将和县政府一班人,坚决维护县委的权威,自觉接受县委的领导,与静宜书记和县委的同志们一道,同心同德,把上源县的事情办好,绝不辜负组织的重托和人民的期望。”

  台下,宋静宜坐在主席台中央,面带微笑,认真聆听着何尘的每一句话。

  当他提到“坚决维护县委的权威,自觉接受县委的领导”时,她的目光与他在空中有一个短暂而默契的交汇,彼此都能读懂对方眼中的信任与支持。

  在公开场合,他们是配合默契的“宋书记”和“何县长”,共同奠定着上源县新的权力格局和稳定基调。

  新的格局很快在日常工作中展现出来。

  在随后的几次县委常委会和书记办公会上,何尘作为县长,在讨论经济社会发展议题时,既能从政府执行层面提出清晰、务实的方案和建议,也能充分尊重县委的把关定向和集体决策。

  而宋静宜作为班长,总能有效地引导讨论,并善于吸纳何尘提出的合理意见,形成科学决策。

  两人的配合,如同一对经过精密调试的齿轮,驱动着上源县的政务高效运转。

  工作之外,两人之间则多了一份心照不宣的温情。

  有时是加班至深夜,何尘办公室的灯还亮着,宋静宜会让秘书送去一份宵夜,没有留言,但彼此都懂。

  有时是在食堂“偶然”同桌,讨论的不再仅仅是工作,也会偶尔提及一本共同看过的书,或者对某件社会热点的简短看法。

  他们的关系,在公开的克制与私下的关心中,找到了一种微妙而稳固的平衡。

  汪伟、高剑等身边最亲近的人,敏锐地察觉到了这种变化,但他们都将这份了然放在心里,只是在工作中配合得更加默契。

  秦娅在正式赴省发改委上任前,分别给何尘和宋静宜打来了电话。

  给何尘的电话里,她语气欣慰:

  “何尘,看到你顺利当选,我很高兴。

  县长这个位置,是施展抱负的平台,更是锤炼心性的熔炉。

  你要记住,越往上走,面对的人际关系和利益格局就越复杂。

  既要保持锐气,更要懂得方圆之道,学会在复杂的网络中凝聚共识、推动工作。”

  给宋静宜的电话则更为深入:“静宜,你现在是名副其实的‘班长’了。

  上源县交到你和何尘手里,我很放心。

  你的格局和能力,守好上源县绰绰有余。

  但眼光要放得更远,要思考如何将上源县的实践,转化为可推广的经验,为云城市,甚至为全省的发展,贡献你们的智慧和方案。

  要有为更大范围的人民服务的胸怀和准备。”

  秦娅的话,像种子一样播撒在两人心中。

  何尘在处理一项关于县域产业配套升级的议题时,明显感觉到,许多瓶颈的根源在于市级的产业规划和区域协调政策。

  他与宋静宜交流时,话题也开始更多地跳出上源县,讨论云城市未来的发展重点,分析市级层面不同领导的工作风格和可能的施政方向。

  上源县进入了政通人和、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清江河愈发清澈,石龙山项目稳步推进,新的产业园区开始吸引优质企业入驻,百姓的脸上洋溢着对未来的信心。

  一个周末的傍晚,何尘和宋静宜再次登上了石龙山的观景平台。

  脚下,是灯火初上、安宁繁荣的县城;

  远方,是暮色中苍茫连绵的群山,群山之外,就是云城市。

  “有时候看着这里,觉得我们真的做成了一些事。”何尘感慨道,目光扫过县城的轮廓。

  “这里很好,”宋静宜站在他身旁,声音平静,“是我们一起奋斗过、守护过的地方。”

  何尘转过头,看向她被晚风吹拂的侧脸,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向往:

  “但有时候也觉得,这个舞台,终究还是小了些。很多想法,在这里会受到限制。”

  宋静宜闻言,也转过头来,迎上他的目光。

  她的眼中没有意外,只有一种深切的懂得和同样隐藏的锋芒。

  她微微一笑,那笑容里带着鼓励和并肩而立的坚定:

  “那就一起,”她轻声说,却字字清晰,“把我们的舞台,变得更大。”

  他们在上源县找到了事业的根基和情感的归宿,也在这里,将目光共同投向了那片需要他们去征服的、更广阔的天地。

  山风掠过,带着远方城市的气息,仿佛在召唤着新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