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我思我在-《如何杀死一团雾》

  哲学家石像的问题,如同一个无形的枷锁,瞬间扼住了所有人的思维。

  “我思,故我在”——笛卡尔的经典命题,被视为理性主义的基石。但在此地,在悖论回廊这个逻辑与存在本身都变得模糊的地方,这个问题的重量足以压垮心智。

  石心张了张嘴,他朴素的认知无法理解这种绕圈子的东西。沐秋试图用生命的直观去感受,却只觉得思绪陷入泥沼。珀莉抱着脑袋蹲下,拒绝思考。汐的歌声彻底沉寂,无法在这种纯粹思辨的领域产生作用。

  墨恒和简璃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凝重。他们可以尝试用逻辑去解构,但在这个地方,任何逻辑都可能被扭曲,陷入无限递归的悖论之中。强行回答,很可能导致心智受损。

  压力,集中在了站在最前方的青思渊和缃珩身上。

  缃珩眉头紧锁,流光在他眸中闪烁,试图寻找这个问题的“光明的解答”。他本能地觉得这句话是对的,思考本身就是存在的证明。但一想到这里是悖论回廊,任何看似坚固的真理都可能崩塌,他又犹豫了。

  而青思渊,则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他并非在思考答案的对错。这个问题本身,勾动了他心象深处某些刚刚整合不久的东西。

  绝对的理性告诉他,这个命题在逻辑上是成立的,是构建认知的起点。但那份被混沌原初之力融合、不再刻意压抑的情感与记忆,却让他感受到了这个命题的“冰冷”与“局限”。

  “我思,故我在”——它将“存在”狭隘地定义为了“思考”的附属品。那那些不假思索的守护本能呢?那些无法用逻辑厘清的情感波动呢?那些潜藏在意识之下的、属于“存在”本身的更原始的悸动呢?它们难道就不算“存在”了吗?

  他想起了自己在回音壁障中看到的那些被挖掘出的、属于“下意识”的守护瞬间。那些时刻,他并未“思考”,他只是……“存在”着,并做出了反应。

  他想起了与缃珩链接共鸣时,那种超越思考、直指本源的融合体验。

  存在,或许远比“思考”更加广阔,更加……原初。

  他抬起头,看向那尊哲学家石像,绯红的瞳孔中不再有困惑,只有一种洞悉本质的平静。

  他没有直接回答“是”或“否”,而是用一种清晰而笃定的声音,缓缓说道:

  “我在此处,故我思,亦故我在。”

  “存在,先于思辨。”

  他将笛卡尔的命题倒转了过来!不是思考证明了存在,而是存在本身,赋予了思考以意义和可能!存在是更根本的前提!

  这句话出口的瞬间,仿佛触动了某种更深层的规则。

  嗡——!

  整个悖论回廊剧烈地震颤了一下!周围那些不断自我否定、循环悖论的书籍和书架,仿佛被一股更加本源的力量抚平,出现了短暂的凝滞!

  哲学家石像那大理石雕刻的脸上,似乎浮现出一丝极其细微的、名为“赞许”的波动。它那宏大的声音再次响起,却少了几分拷问,多了几分探讨的意味:

  “有趣的观点。跳出了理性的循环,回归了存在的本源。那么,以此为基础……”

  石像的话锋陡然一转,指向了青思渊和缃珩之间那缕灰色的链接,问出了一个更加尖锐、更加直指核心的问题:

  “尔等二人,链接共生,光尘交织。此‘共存’,是‘我’之延伸,还是……‘我’之消弭?”

  “汝等,是一个‘我们’,还是两个‘我’?”

  这个问题,比之前更加凶险!它直接拷问着两人链接的本质,拷问着个体性与共生关系的边界!

  缃珩心中一紧,下意识地看向青思渊。他从未深入思考过这个问题,链接对他而言是温暖是依靠是力量,是自然而然的存在。但被如此直白地质问,他忽然也有些茫然。

  青思渊的瞳孔微微收缩。这个问题,同样触动了他内心最深的矛盾与整合后的认知。

  绝对的理性会告诉他,个体性是存在的基石,链接只是工具,是合作。但那份融合的体验,那种心意相通、力量交融的感觉,又清晰地告诉他,有些东西已经超越了简单的“两个个体”。

  他想起了观星者的话,想起了混沌原初的本质——那是分化出光与尘,却又包容一切的源头。

  他再次看向石像,又侧头看了一眼身旁因问题而显得有些无措的缃珩。

  这一次,他的回答没有犹豫,带着一种斩钉截铁的确定,以及某种宣告般的意味:

  “链接非消弭,乃共鸣。”

  “我即是我,他即是他。”

  “然‘我们’,亦是一种真实,一种……更广阔的存在形态。”

  “如同光与尘,对立,统一,共生。”

  “此即为……‘混沌原初’所示之‘一与多’。”

  他的声音在回廊中回荡,每一个字都仿佛蕴含着奇异的力量,引动着周围的心象规则。那缕灰色的链接随着他的话语明亮起来,散发出和谐而强大的波动,仿佛在印证着他的话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既肯定了独立的“我”,又承认了共生的“我们”。将个体性与链接的统一,上升到了世界本源“一与多”的哲学高度!

  哲学家石像彻底沉默了。它那大理石身躯上的理性光辉缓缓内敛,最终,它对着青思渊,微微颔首。

  “智慧,不在于知晓答案,而在于……理解问题,并找到属于自己的‘真实’。”

  “你,以及你们的‘链接’,已通过了存在的拷问。”

  “《万物归一者的沉思录》,属于你们了。”

  石像说完,身影缓缓后退,融入了那个由思维脉络构成的书架之中,消失不见。而那层笼罩着《沉思录》的绝对静止力场,也无声无息地消散。

  “智慧”碎片,近在咫尺。

  缃珩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看向青思渊的眼神充满了复杂的光芒。刚才那两个问题,尤其是最后一个,青思渊的回答,仿佛也为他拨开了迷雾,让他对两人的关系有了更深的理解。

  不是谁依附谁,也不是彼此的消磨,而是独立的个体,在共鸣中形成的,一种更强大的、真实的“我们”。

  就在这时,赌徒J留下的那丝隐晦标记突然变得清晰起来,指向书架侧面一个不起眼的缝隙。在那里,一枚如同扭曲的莫比乌斯环般、不断自我缠绕又解开的透明晶体,正静静地悬浮着。

  逻辑悖论之种。

  青思渊伸手,先将那本陈旧的《万物归一者的沉思录》取下。书册入手温润,仿佛有无数智慧的流光在其中流淌。随后,他又取下了那枚“逻辑悖论之种”。

  就在他取下种子的瞬间——

  整个悖论回廊,突然开始剧烈地、不稳定地震荡起来!仿佛失去了某个重要的平衡支点!

  “不好!取走悖论之种,破坏了这片区域的逻辑稳定性!”寒洲急声道,“快离开这里!”

  团队来不及细看收获,立刻沿着来路疾退!

  身后的回廊在崩塌,书架在解体,无数悖论书籍化作混乱的信息流四处飞溅!

  当他们险之又险地冲出哲学区边界时,身后那片扭曲的区域已经化作了一个巨大的、不断吞噬着周围书架的逻辑黑洞!

  无尽图书馆的规则意识发出了尖锐的警报,无数由书籍构成的守卫开始从四面八方涌现。

  “这边!”

  缃珩眼尖,看到了一条之前未曾注意的、由流动的光尘符号构成的捷径。团队毫不犹豫地冲了进去。

  在图书馆规则的追捕和自身急速的奔逃中,他们沿着这条意外的路径,竟然直接冲出了无尽图书馆那无形的边界!

  光芒一闪,众人摔落在一片坚硬的、布满细沙的地面上。

  图书馆那浩瀚的书海气息瞬间远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片一望无际的、在黯淡星光下泛着微光的黑色沙漠。

  而在沙漠的中央,一座由苍白骨骼与扭曲金属构筑而成的、散发着不祥与战争气息的堡垒,如同匍匐的巨兽,静静地矗立在那里。

  寒洲看着仪器上自动匹配出的信息,声音干涩:

  “战争区……‘骸骨与齿轮要塞’……”

  “下一块碎片——‘毁灭’……就在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