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两个溺水者不是互相扶持,而是拼命将对方的头按入水中以求自己喘息时,沉没,便成了唯一的终局。而我,就是那个在岸上,冷静计算着他们还能挣扎多久的人。
“现金的危机”像一条冰冷的绞索,套在“好味麻辣烫”的脖颈上,日益收紧。李强和王姐在绝望中抓住的“充值活动”这根稻草,非但没能救命,反而成了加速他们互相撕咬、直至彻底沉沦的催化剂。
我的“善意”提议,像一颗投入死水潭的深水炸弹,其引发的波澜远超预期。
“充100送30,充200送80?”李强重复着我的话,浑浊的眼睛里陡然迸发出一丝病态的光亮,他猛地一拍大腿,“对!这是个办法!先把钱收上来,把老王(供货商)那边的窟窿堵上再说!”
“办法?我看是催命的符!”王姐却尖声反对,她双手叉腰,脸上是极度的不信任,“李强,你打什么主意别以为我不知道!钱到你手里,还能有好?怕是又拿去填你那些不着调的‘投资’窟窿吧!”
“王翠花!你他妈别血口喷人!”李强像被踩了尾巴的猫一样跳起来,额头青筋暴起,“老子一切都是为了这个店!倒是你,账目从来不清不楚,谁知道你暗中捞了多少?!”
“我捞?李强你摸摸自己的良心!要不是我精打细算,这店能撑到今天?你倒好,现在想甩开我,独揽大权?门都没有!”王姐的声音刺耳得能划破玻璃。
我站在一旁,低着头,用抹布用力擦拭着本就干净的灶台,耳朵却像最灵敏的雷达,捕捉着每一句充满恶意的攻击。我知道,火已经点着了。
“好!好!你说不清是吧?”李强气得浑身发抖,他猛地转向我,“小刘(我用的化名),你说!这充值活动,钱该谁管?你是局外人,你说句公道话!”
这把火,终于烧到了我身上。我停下手中的动作,脸上露出惶恐和为难,看看李强,又看看王姐,嘴唇嗫嚅着,仿佛难以启齿。
“强哥,王姐……这……这我哪敢乱说……”我支支吾吾。
“说!让你说你就说!”李强不耐烦地吼道。
王姐也死死地盯着我,眼神里充满了警告和期待。
我深吸一口气,仿佛下定了巨大决心,小心翼翼地说:“强哥,王姐,我就是个干活的……按理说,钱……应该放在明处。要不……办个单独的折子,密码……你们一人设三位?或者,每天收了多少钱,用了多少钱,都记个账,大家一起……过目?”我提出了一个看似公平,实则更加挑动神经的方案——共管。这意味着无休止的互相监视和猜忌。
果然,李强和王姐对视一眼,眼神更加冰冷。
“行!记账!”李强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我倒要看看,每天能进几个子儿!”
“记就记!谁怕谁!”王姐不甘示弱。
于是,一场荒诞的“自救”活动,就在这种极度的不信任中仓促上马。李强负责在前台吆喝,王姐负责死死盯着收银箱和记录每一笔充值。每当有顾客充值,气氛就变得异常诡异,两人都紧紧盯着对方的手和笔,仿佛在进行的不是交易,而是某种危险的仪式。
然而,现实给了他们沉重一击。店铺的口碑早已烂透,线上差评如潮,线下门可罗雀。所谓的“充值优惠”,响应者寥寥无几。偶尔有几个贪图小利或者信息闭塞的老顾客充了点小钱,对于巨大的资金窟窿来说,不过是杯水车薪。
更糟糕的是,这个充值活动,反而成了压垮店铺信誉的最后一根稻草。
一天,那个精打细算的大学生陈浩和几个同学路过,看到了门口贴着的“充值优惠”红纸。
“哟,还搞起充值了?”陈浩嗤笑一声,声音不大不小,刚好能让店里的人听见,“这店都快不行了,还让人充钱?不会是圈钱跑路的套路吧?”
他的同学也跟着附和:“就是,网上差评都那样了,谁敢充啊?”
“走走走,别上当。”
这些话,像冰冷的刀子,扎进李强和王姐的心里。李强的脸色铁青,王姐记录的手也在微微发抖。
就在充值活动彻底失败,李强和王姐陷入新一轮相互指责的争吵时,一个关键人物出现了——房东。
房东是个五十多岁、身材发福、眼神精明的男人。他这次来,脸上没有了往常那种敷衍的客套,而是带着公事公办的严肃。
“李老板,王老板娘。”他开门见山,手里拿着一张单据,“下个季度的租金,该准备了。另外,我看你们这店……”他环顾了一下冷清至极的店堂,皱了皱眉,“生意好像不太理想啊。咱们合同可写得明白,要是长期经营不善,影响到我这房子的价值,或者拖欠租金,我是有权提前收回房子的。”
这话如同最后通牒,让李强和王姐瞬间从彼此的争吵中惊醒,面对更大的危机。
李强慌忙堆起笑脸:“张哥,您看……再宽限几天,我们正在想办法,搞活动……”
房东摆摆手,打断他:“活动我看见了,没什么用。老李,不是我不讲情面,我也得吃饭。这样,给你们一个星期时间,把下季度租金准备好。要是到时候……”他没把话说完,但威胁的意味不言而喻。他又看了一眼这破败的店铺,摇了摇头,转身离开了。
房东的到来和最后通牒,像一盆冰水,将李强和王姐浇了个透心凉。连最后的立足之地都受到了威胁。
巨大的压力下,“转让”这个曾经不敢细想的念头,如同黑暗中滋生的毒菌,开始在他们各自心中疯狂蔓延。
深夜,打烊后。店里只剩下我们三人(孙阿姨早已下班)。李强和王姐没有像往常一样立刻离开,而是隔着几张桌子,默默地坐着。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诡异的平静,那是风暴来临前的死寂。
终于,王姐先开口了,声音沙哑而疲惫:“李强,这么下去……不是办法。房东只给一个星期,我们去哪儿弄钱?”
李强闷头抽烟,烟雾缭绕中,他的脸模糊不清:“那你说怎么办?”
王姐犹豫了一下,仿佛下定了决心,试探着说:“要不……我们把这店……盘出去?”
“盘出去?”李强猛地抬起头,眼睛死死盯着王姐,眼神复杂,有震惊,有愤怒,还有一丝……如释重负?“你想甩手?把这烂摊子丢给我一个人?”
“什么叫丢给你一个人?店是我们两个人的!”王姐立刻反驳,“盘出去,还能收回点本钱,总比最后被房东赶出去,血本无归强!”
“本钱?呵呵……”李强发出几声干涩的冷笑,“就现在这鬼样子,这破地段,谁愿意接盘?能卖出房租钱就不错了!”
“那也总比什么都没有强!”王姐激动起来,“我们可以把设备、桌椅、还有那点所谓的‘秘方’一起打包……”
“秘方?屁的秘方!”李强突然爆发,“王翠花,你是不是早就找好下家了?啊?这么急着脱手?”
争吵再次升级,但这一次,争吵的核心不再是“要不要继续”,而是“如何转让”以及“谁在转让中能获得更多利益”。信任?早已是上个世纪的事情了。
看着他们如同两只困兽,在为如何分食自己即将腐烂的尸体而争吵,我知道,我出场的时候到了。我需要扮演一个“忠诚”的、为他们“着想”的员工,将这转让的念头,坐实,并推向不可逆转的深渊。
我默默地给他们一人倒了一杯水,放在他们面前。然后,我站在一旁,用一种充满忧虑的语气说:“强哥,王姐……你们别吵了。其实……王姐说的, 或许也是个办法。”
两人同时看向我。
我继续道:“我前几天……听来取餐的外卖员小张说,好像……好像有人打听过咱们这店铺。”
“有人打听?”李强和王姐异口同声,眼睛里瞬间冒出了光,那是一种溺水者看到任何漂浮物都会扑上去的光。
“小张怎么说?”王姐急切地问。
我故意说得含糊其辞:“小张也没细说,就是好像听人议论,说咱们这地段其实还行,就是……就是现在名声坏了,不然应该有人愿意接。”
我刻意强调了“名声坏了”,这像一根针,又扎了他们一下。
然后,我话锋一转,扮演起“忠仆”的角色:“强哥,王姐,我在店里也干了这么久,有感情了。说实话,看到你们这样,我心里也不好受。要是……要是真打算转让,你们放心,在找到新老板之前,后厨的活儿,我肯定给你们顶住!工资……都好说!”我再次强调了“低薪”和“可靠”,让自己成为他们动荡中唯一可以“依赖”的稳定因素,降低他们对我这个“潜在买家”的戒心。
我的这番话,如同一剂强心针,又像是一把温柔的刀子。它既给了他们“店铺可能转出去”的希望,又巩固了我“忠心耿耿”的形象,更重要的是,它将“转让”这个选项,从模糊的念头,变成了一个可以讨论、甚至可以开始操作的“现实”。
李强和王姐对视了一眼,虽然眼神中依旧充满对彼此的不信任,但“转让”这个共识,似乎在无声中达成了。接下来的问题,就是价格,以及,如何尽快找到一个“冤大头”。
“转让的念头”,如同潘多拉魔盒被打开,释放出的是更深的算计、更赤裸的利益争夺和彻底放弃希望后的疯狂。
李强和王姐,这对曾经的夫妻搭档,如今更像是在悬崖边进行着危险舞蹈的对手。他们都想尽快将这烫手山芋甩掉,却又都怕对方在转让过程中暗中使绊子,让自己吃亏。
店铺,已经名存实亡。它不再是一个经营场所,而是一个即将被标价出售的、布满污迹的壳子。而我,这个潜伏已久的猎手,已经成功地引导着我的猎物,自己走进了最后的陷阱。
接下来,只需要等待!
“现金的危机”像一条冰冷的绞索,套在“好味麻辣烫”的脖颈上,日益收紧。李强和王姐在绝望中抓住的“充值活动”这根稻草,非但没能救命,反而成了加速他们互相撕咬、直至彻底沉沦的催化剂。
我的“善意”提议,像一颗投入死水潭的深水炸弹,其引发的波澜远超预期。
“充100送30,充200送80?”李强重复着我的话,浑浊的眼睛里陡然迸发出一丝病态的光亮,他猛地一拍大腿,“对!这是个办法!先把钱收上来,把老王(供货商)那边的窟窿堵上再说!”
“办法?我看是催命的符!”王姐却尖声反对,她双手叉腰,脸上是极度的不信任,“李强,你打什么主意别以为我不知道!钱到你手里,还能有好?怕是又拿去填你那些不着调的‘投资’窟窿吧!”
“王翠花!你他妈别血口喷人!”李强像被踩了尾巴的猫一样跳起来,额头青筋暴起,“老子一切都是为了这个店!倒是你,账目从来不清不楚,谁知道你暗中捞了多少?!”
“我捞?李强你摸摸自己的良心!要不是我精打细算,这店能撑到今天?你倒好,现在想甩开我,独揽大权?门都没有!”王姐的声音刺耳得能划破玻璃。
我站在一旁,低着头,用抹布用力擦拭着本就干净的灶台,耳朵却像最灵敏的雷达,捕捉着每一句充满恶意的攻击。我知道,火已经点着了。
“好!好!你说不清是吧?”李强气得浑身发抖,他猛地转向我,“小刘(我用的化名),你说!这充值活动,钱该谁管?你是局外人,你说句公道话!”
这把火,终于烧到了我身上。我停下手中的动作,脸上露出惶恐和为难,看看李强,又看看王姐,嘴唇嗫嚅着,仿佛难以启齿。
“强哥,王姐……这……这我哪敢乱说……”我支支吾吾。
“说!让你说你就说!”李强不耐烦地吼道。
王姐也死死地盯着我,眼神里充满了警告和期待。
我深吸一口气,仿佛下定了巨大决心,小心翼翼地说:“强哥,王姐,我就是个干活的……按理说,钱……应该放在明处。要不……办个单独的折子,密码……你们一人设三位?或者,每天收了多少钱,用了多少钱,都记个账,大家一起……过目?”我提出了一个看似公平,实则更加挑动神经的方案——共管。这意味着无休止的互相监视和猜忌。
果然,李强和王姐对视一眼,眼神更加冰冷。
“行!记账!”李强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我倒要看看,每天能进几个子儿!”
“记就记!谁怕谁!”王姐不甘示弱。
于是,一场荒诞的“自救”活动,就在这种极度的不信任中仓促上马。李强负责在前台吆喝,王姐负责死死盯着收银箱和记录每一笔充值。每当有顾客充值,气氛就变得异常诡异,两人都紧紧盯着对方的手和笔,仿佛在进行的不是交易,而是某种危险的仪式。
然而,现实给了他们沉重一击。店铺的口碑早已烂透,线上差评如潮,线下门可罗雀。所谓的“充值优惠”,响应者寥寥无几。偶尔有几个贪图小利或者信息闭塞的老顾客充了点小钱,对于巨大的资金窟窿来说,不过是杯水车薪。
更糟糕的是,这个充值活动,反而成了压垮店铺信誉的最后一根稻草。
一天,那个精打细算的大学生陈浩和几个同学路过,看到了门口贴着的“充值优惠”红纸。
“哟,还搞起充值了?”陈浩嗤笑一声,声音不大不小,刚好能让店里的人听见,“这店都快不行了,还让人充钱?不会是圈钱跑路的套路吧?”
他的同学也跟着附和:“就是,网上差评都那样了,谁敢充啊?”
“走走走,别上当。”
这些话,像冰冷的刀子,扎进李强和王姐的心里。李强的脸色铁青,王姐记录的手也在微微发抖。
就在充值活动彻底失败,李强和王姐陷入新一轮相互指责的争吵时,一个关键人物出现了——房东。
房东是个五十多岁、身材发福、眼神精明的男人。他这次来,脸上没有了往常那种敷衍的客套,而是带着公事公办的严肃。
“李老板,王老板娘。”他开门见山,手里拿着一张单据,“下个季度的租金,该准备了。另外,我看你们这店……”他环顾了一下冷清至极的店堂,皱了皱眉,“生意好像不太理想啊。咱们合同可写得明白,要是长期经营不善,影响到我这房子的价值,或者拖欠租金,我是有权提前收回房子的。”
这话如同最后通牒,让李强和王姐瞬间从彼此的争吵中惊醒,面对更大的危机。
李强慌忙堆起笑脸:“张哥,您看……再宽限几天,我们正在想办法,搞活动……”
房东摆摆手,打断他:“活动我看见了,没什么用。老李,不是我不讲情面,我也得吃饭。这样,给你们一个星期时间,把下季度租金准备好。要是到时候……”他没把话说完,但威胁的意味不言而喻。他又看了一眼这破败的店铺,摇了摇头,转身离开了。
房东的到来和最后通牒,像一盆冰水,将李强和王姐浇了个透心凉。连最后的立足之地都受到了威胁。
巨大的压力下,“转让”这个曾经不敢细想的念头,如同黑暗中滋生的毒菌,开始在他们各自心中疯狂蔓延。
深夜,打烊后。店里只剩下我们三人(孙阿姨早已下班)。李强和王姐没有像往常一样立刻离开,而是隔着几张桌子,默默地坐着。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诡异的平静,那是风暴来临前的死寂。
终于,王姐先开口了,声音沙哑而疲惫:“李强,这么下去……不是办法。房东只给一个星期,我们去哪儿弄钱?”
李强闷头抽烟,烟雾缭绕中,他的脸模糊不清:“那你说怎么办?”
王姐犹豫了一下,仿佛下定了决心,试探着说:“要不……我们把这店……盘出去?”
“盘出去?”李强猛地抬起头,眼睛死死盯着王姐,眼神复杂,有震惊,有愤怒,还有一丝……如释重负?“你想甩手?把这烂摊子丢给我一个人?”
“什么叫丢给你一个人?店是我们两个人的!”王姐立刻反驳,“盘出去,还能收回点本钱,总比最后被房东赶出去,血本无归强!”
“本钱?呵呵……”李强发出几声干涩的冷笑,“就现在这鬼样子,这破地段,谁愿意接盘?能卖出房租钱就不错了!”
“那也总比什么都没有强!”王姐激动起来,“我们可以把设备、桌椅、还有那点所谓的‘秘方’一起打包……”
“秘方?屁的秘方!”李强突然爆发,“王翠花,你是不是早就找好下家了?啊?这么急着脱手?”
争吵再次升级,但这一次,争吵的核心不再是“要不要继续”,而是“如何转让”以及“谁在转让中能获得更多利益”。信任?早已是上个世纪的事情了。
看着他们如同两只困兽,在为如何分食自己即将腐烂的尸体而争吵,我知道,我出场的时候到了。我需要扮演一个“忠诚”的、为他们“着想”的员工,将这转让的念头,坐实,并推向不可逆转的深渊。
我默默地给他们一人倒了一杯水,放在他们面前。然后,我站在一旁,用一种充满忧虑的语气说:“强哥,王姐……你们别吵了。其实……王姐说的, 或许也是个办法。”
两人同时看向我。
我继续道:“我前几天……听来取餐的外卖员小张说,好像……好像有人打听过咱们这店铺。”
“有人打听?”李强和王姐异口同声,眼睛里瞬间冒出了光,那是一种溺水者看到任何漂浮物都会扑上去的光。
“小张怎么说?”王姐急切地问。
我故意说得含糊其辞:“小张也没细说,就是好像听人议论,说咱们这地段其实还行,就是……就是现在名声坏了,不然应该有人愿意接。”
我刻意强调了“名声坏了”,这像一根针,又扎了他们一下。
然后,我话锋一转,扮演起“忠仆”的角色:“强哥,王姐,我在店里也干了这么久,有感情了。说实话,看到你们这样,我心里也不好受。要是……要是真打算转让,你们放心,在找到新老板之前,后厨的活儿,我肯定给你们顶住!工资……都好说!”我再次强调了“低薪”和“可靠”,让自己成为他们动荡中唯一可以“依赖”的稳定因素,降低他们对我这个“潜在买家”的戒心。
我的这番话,如同一剂强心针,又像是一把温柔的刀子。它既给了他们“店铺可能转出去”的希望,又巩固了我“忠心耿耿”的形象,更重要的是,它将“转让”这个选项,从模糊的念头,变成了一个可以讨论、甚至可以开始操作的“现实”。
李强和王姐对视了一眼,虽然眼神中依旧充满对彼此的不信任,但“转让”这个共识,似乎在无声中达成了。接下来的问题,就是价格,以及,如何尽快找到一个“冤大头”。
“转让的念头”,如同潘多拉魔盒被打开,释放出的是更深的算计、更赤裸的利益争夺和彻底放弃希望后的疯狂。
李强和王姐,这对曾经的夫妻搭档,如今更像是在悬崖边进行着危险舞蹈的对手。他们都想尽快将这烫手山芋甩掉,却又都怕对方在转让过程中暗中使绊子,让自己吃亏。
店铺,已经名存实亡。它不再是一个经营场所,而是一个即将被标价出售的、布满污迹的壳子。而我,这个潜伏已久的猎手,已经成功地引导着我的猎物,自己走进了最后的陷阱。
接下来,只需要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