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食卦的印证-《食卦人》

  小刘那晚的哭诉,像一块投入心湖的巨石,激起的波澜久久未能平息。他后腰那片狰狞的淤青,绝望的泪水,以及字字泣血的控诉,都指向一个残酷的事实——“好味麻辣烫”那对夫妻,绝非善类。一股混杂着义愤与算计的火焰在我胸中灼烧,那个“鹊占鸠巢”的计划轮廓愈发清晰。

  然而,曾经的惨痛教训如同冰冷的枷锁,时刻提醒着我——轻信,是致命的弱点。邹帅那张伪善面具下的獠牙,我至今记忆犹新。小刘展现出的软弱、卑微与伤痕,固然极具说服力,但谁又能保证,这不是另一种形式的表演?一个精心设计的、博取同情的故事?底层挣扎的人,为了生存,有时会爆发出超乎想象的狡黠。我吃过太大的亏,不能再被表象蒙蔽。

  我需要验证。不是靠直觉,不是靠同情,而是靠我曾经依赖、又亲手摒弃的,更为“客观”的工具——食卦。

  这门源自“多多麻辣烫”鼎盛时期的能力,并非凭空臆测。它是我将多年观察顾客饮食偏好(食材选择、份量多寡、口味浓淡)与《周易》卦象、五行生克,乃至概率统计、行为心理学杂糅贯通后,自行构建的一套独特推演模型。它试图从一个人对食物的瞬时选择中,捕捉其潜意识流动的气场、欲望的指向乃至命运轨迹的模糊投影。过去,我过于依赖它,以至于迷失在它所揭示的“可能性”中,忽略了更坚实的人心与事实。如今,我要重新拾起它,但不再是作为决策的唯一依据,而是作为一枚探针,一个辅助验证的工具。

  第二天,小刘依旧早早来到店里,眼睛还有些红肿,但干活更加卖力,甚至带着一种赎罪般的拼命。李姐的刁难似乎也因为这莫名的沉重气氛而稍有收敛,只是眼神中的审视和不耐烦依旧。

  午市过后,照例是短暂的休息和培训时间。今天我没有安排集体培训,而是对小王和小张进行了分别谈话,了解他们各自手头工作的进展,并再次强调了数据准确性和服务细节的重要性。这是店长的日常工作,也是巩固我管理权威的必要手段。

  看着他们各自领命去忙,我深吸一口气,走向正在角落默默擦拭餐具的小刘。

  “小刘,手上的活儿先放一下。”我语气平和,听不出任何异样,“来这边坐。”

  他愣了一下,有些紧张地放下抹布,跟着我走到一张刚收拾干净的餐桌旁坐下。

  “昨天忙到那么晚,辛苦了。”我看着他,目光平静,“还没正式欢迎你加入我们店。按惯例,新员工试工,店里会提供一份工作餐,也算尝尝咱们自己的味道。”

  说着,我起身走向后厨。此刻,我的心跳略微加速,不是紧张,而是一种久违的、即将启动某种精密仪器前的专注感。我刻意避开了李姐和小王他们,亲自操作。

  我取过一个干净的中号汤碗。脑海中,那套尘封已久的推演模型开始无声地运转。小刘,男,二十岁左右,体型瘦小,来自农村,眉宇郁结,气息滞涩……

  第一步,定主卦。 他整体状态压抑,隐忍,有冤屈未申,如同被山石压住的水流,难以舒展。这对应《周易》中的“山水蒙”卦。艮为山,坎为水,山下出泉,蒙昧不明,前途受阻,正合他目前处境。此卦为主卦,奠定基调。

  第二步,选食材,应卦象。

  · 主食(定根基): 我选择了 排骨面。面为巽(风),主入、渗透,象征信息与沟通,也代表柔顺的韧性。排骨,骨为艮(山),肉为兑(泽),山泽通气,但需火候(离)熬煮方能融通。这对应“蒙”卦中需要启蒙、需要外界力量(火)打破蒙昧的状态。份量上,我给了足量,观察他是否因长期饥饿而暴食,还是心有郁结影响食欲。

  · 荤菜(观欲望与资源): 选了 牛肉。牛为坤(地),性敦厚,肉色红,带离(火)象。坤主承载、忍耐,离主光明、希望但也主虚火、烦躁。牛肉卷我放了适量,观察他对“荤腥”、“资源”的态度,是渴望,是畏惧,还是麻木?

  · 素菜(察心性与健康):

  · 菠菜:色绿,属震(雷),主生机、行动力。看他是否还能保持内在的活力。

  · 莴苣:色翠,中空,有巽(风)象,主神经系统。观其是否心神不宁。

  · 海带:色黑褐,属坎(水),主险陷、流动。其形态缠绵,观其是否心事重重,难以排解。

  · 藕片:色白,中通,有兑(泽)象,主口舌、宣泄。藕断丝连,观其是否对过往恩怨无法释怀。

  · 汤底与辣度(判气场与情绪): 用了今日熬得最醇厚的 骨汤(坎水为基,融合众物),淋上一勺 微辣 红油(离火,微弱激发)。过辣则火旺灼水,可能引发情绪失控或虚假表现;不辣则水气过寒,难以窥见其真实情绪波动。微辣,既能温和激发气场,又不至于失真。

  我将这些食材依次放入漏勺,在翻滚的骨汤中精准地控制着烫煮时间,确保每一种食材都达到最佳口感,同时,也在心中完成了卦象与食材的对应嵌合。这碗麻辣烫,已不仅仅是一餐饭,它是我构建的一个小型“能量场”,一个用以观察和推演的媒介。

  我将这碗精心配置、热气腾腾的麻辣烫端到小刘面前。白色的瓷碗,微红的汤汁,色彩分明且丰盈的食材,在灯光下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趁热吃,尝尝味道怎么样,也给店里提提意见。”我坐在他对面,语气温和,目光却如同最精密的传感器,开始全面接收他的一切反馈。

  小刘看着眼前这碗显然比普通员工餐更丰盛、搭配也更用心的麻辣烫,显得有些受宠若惊,连连道谢:“谢谢张店长!这……这太丰盛了……”

  他拿起筷子,动作依旧有些拘谨。首先,他夹起了一箸 菠菜,放入口中,慢慢咀嚼。菠菜易入味,也最能反映对基础味道的接受度。他咀嚼得很仔细,眉头微微舒展,但眼神依旧低垂,没有太多享受的表情,更像是完成一项任务。(震卦受抑,生机不显,心绪仍沉。)

  接着,他尝试了 牛肉卷。他没有像一些饿久了的人那样狼吞虎咽,而是小心地吹了吹,分两口吃完,咀嚼得很用力,仿佛在品味,又像是在确认什么。脸上没有露出对肉食的特别渴望,反而有一丝……不易察觉的迟疑?(坤土厚重,离火微弱,对资源的获取心存阴影,欲望被压抑。)

  他吃 排骨面 时,是先喝了口汤,然后才挑起面条。喝汤时,他停顿了一下,喉结滚动,似乎在感受那醇厚的滋味。吃面时,他吃得很慢,一根一根,显得有些心不在焉。(巽风不畅,沟通受阻,根基不稳,食欲受心绪影响明显。)

  对于 莴苣 和 海带,他吃得较少,尤其是海带,几乎只是象征性地尝了一口,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巽风不稳,心神难安;坎水险陷,心事沉重,本能回避。)

  最后,他夹起一片 藕片,放入口中。藕片清脆,他咬下去时,发出轻微的“咔嚓”声。这一声,似乎触动了他什么。他的动作停顿了,眼神有些发直,望着碗里漂浮的红色油星,眼眶又开始微微泛红。他用力咀嚼着藕片,仿佛在咀嚼着某种难以言说的苦涩,腮帮子绷得紧紧的。(兑泽欲泄未泄,口舌之欲牵连伤痛记忆,情绪处于临界点。)

  整个进食过程,他始终低着头,避免与我对视。他的气息,通过这碗特制的麻辣烫作为媒介,清晰地反馈到我的感知中——滞涩、郁结、隐忍,带着伤痛留下的惊悸,以及对未来深深的迷茫。卦象与他的行为、气息高度吻合:“山水蒙” 为主,蒙昧受压,求助无门;辅卦则显示出 “水山蹇” 的意象(坎上艮下,险阻在前,步履维艰),以及一丝微弱却坚韧的 “地雷复” 的萌芽(坤上震下,一阳来复,于绝境中寻觅生机)。

  他没有表演。那种深入骨髓的卑微、恐惧、委屈以及一丝残存的、对温暖的渴望,是任何演技都无法完全模拟的。食卦的推演结果,与他昨晚的哭诉、他身上的伤痕、他日常的行为模式,相互印证,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令人信服的证据链。

  我心中的疑虑,在这一刻,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冰冷的确认。

  他说的,是真的。

  我看着他将最后一口汤喝完,碗底干干净净,这是他珍惜食物的习惯,也是底层劳动者共有的特质。

  “味道怎么样?”我开口,打破了沉默。

  他抬起头,努力想挤出一个笑容,却比哭还难看:“好……好吃,张店长,汤特别好喝……”

  我点了点头,没有再追问食物。话锋一转,语气依旧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

  “小刘,你之前在‘好味’那边的事,”我看着他瞬间紧张起来的眼睛,“我不会只听你一面之词。”

  他脸色一白。

  “但我也不会看着自己店里的员工被人欺负。”我继续说道,目光锐利地看着他,“那两个月工资,还有你受的委屈,不能就这么算了。”

  他的眼睛猛地睁大,里面充满了难以置信和一丝重新燃起的、微弱的希望火苗。

  “不过,”我话锋再次一转,带着警示,“这件事,在店里,除了我,不要再对任何人提起。包括小王、小张,尤其是李姐。明白吗?”

  他似懂非懂,但出于对我的敬畏和刚刚建立的一丝信任,用力地点了点头:“我明白,张店长,我谁也不说!”

  “嗯。”我站起身,“吃完把碗收了,下午还有活儿。”

  我转身离开,背对着他,脸上的平静瞬间褪去,眼神变得幽深而冰冷。

  食卦的印证,如同最后一块拼图,彻底坚定了我的决心。

  “好味麻辣烫”……那对黑心夫妻……

  我的指尖无意识地在裤缝上轻轻敲击着,那是过去在观澜集团时,思考重大决策时常有的小动作。

  一场风暴,即将因这碗看似普通的麻辣烫,而悄然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