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份精心炮制的“卦象”,如同投入深潭的巨石,在其落入水面的瞬间,便已脱离了投石者的掌控,只能等待那必然掀起的、或汹涌或暗沉的波澜。我将那“道具”麻辣烫冷冷地倒入病房卫生间的下水道,看着那猩红的番茄汤底、黑色的木耳、吸饱了汁水的油豆腐连同那片象征“新生规章”的翠绿生菜叶,一同在漩涡中消失,仿佛也将我与此番阴谋的最后一点实体联系彻底斩断。
接下来,是等待。是扮演好一个心力交瘁、静待“佳音”的伤患角色。
病房里的时间,仿佛被黏稠的消毒水浸泡过,流淌得异常缓慢而滞涩。窗外的天空,在我“献上”卦象后的几天里,始终保持着一种阴郁的、欲雨未雨的沉闷色调,铅灰色的云层低低地压着城市的天际线,如同巨大的、吸饱了水分的灰色棉絮,让人无端地感到压抑。
李经理没有再打电话来。这种刻意的沉默,反而比连番的催促更令人不安。我知道,他和周老板必然正在调动所有资源,围绕着那份“卦象”所指明的方向——清源环保基金会——紧锣密鼓地布局。他们像是在黑暗中终于摸到了敌人藏身之处的轮廓,兴奋、紧张,而又带着孤注一掷的疯狂,全然不知那轮廓实则是我用谎言勾勒出的、通往悬崖的路径。
杨雪那边也暂时没有了消息。这在意料之中。她是下棋的人,而非冲杀的卒子。她需要在幕后,冷静地观察棋局的演变,在最关键的时刻,落下那决定胜负的一子。我们的盟约脆弱而隐秘,过多的联系只会增加暴露的风险。
我只能通过一些极其细微的、几乎难以察觉的迹象,来感知外部世界的暗流涌动。
老陈依旧每天沉默地送来包子,但有一次,他放下保温袋时,极其低声地、像是自言自语般地嘟囔了一句:“……城里这两天,穿着‘清源’绿马甲的人,好像多了些,在几个大工地外面转悠。”
王姨来送鸡汤时,也偶尔会带来一些街谈巷议的碎片:“……听说有个什么挺厉害的环保组织,盯上咱们城东那块大工地了,说是要搞什么‘民间评审’?哎,这些有钱人盖房子,麻烦事就是多……”
甚至连给我换药的那个小护士,在闲聊时也提过一嘴,说她有个在规划局做文员的表姐,最近加班特别凶,嘴里老是念叨着什么“环保红线”、“一票否决”,紧张得不得了。
这些零碎的信息,像飘散在空气中的花粉,无声无息,却印证着一场风暴正在酝酿。清源环保基金会,这个平日里低调而超然的机构,显然已经因为周老板阵营基于我虚假卦象的“针对性”行动,而被彻底激怒和激活了。他们开始展示肌肉,开始动用其盘根错节的影响力和舆论资源。
我的心,在这些细微的征兆中,一点点地悬高。计划正在按部就班地推进,但这推进的过程,本身就充满了不可控的风险。周老板和他的团队绝非蠢材,他们能在商场搏杀中崛起,必然有其过人之处。他们会不会在行动中察觉异常?会不会有更高明的人,看穿我这“食卦”背后的陷阱?
焦虑,像无声的藤蔓,在寂静的病房里悄然滋生,缠绕着我的心脏。我只能靠反复回忆与杨雪会谈的细节,靠推演她可能采取的后手,来勉强安抚自己不安的神经。
最终谈判的日子,在这种焦灼的等待中,终于到来了。
那天清晨,我早早醒来。窗外,下了半夜的细雨刚刚停歇,天空却并未放晴,依旧是一片令人窒息的灰蒙。湿漉漉的街道反射着惨白的天光,空气清冷而潮湿,带着雨水和泥土的气息。
我知道,今天,就是地王归属尘埃落定之日,也是周老板命运审判之日,更是我这场“将计就计”豪赌揭晓胜负之时。
病房里的电视机,从前几天开始,就停留在本地新闻频道。此刻,屏幕上正在滚动播放着城市早间新闻,主播用字正腔圆却毫无感情的语调,报道着市政工程、民生百态。但我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等待那条可能出现的、关于“城东地王最终评审会”的简讯或现场连线。
上午九点整,我的手机屏幕亮了一下。是杨雪通过加密通道发来的信息,只有简短的四个字:
“戏已开锣。”
我的心脏猛地一缩,随即剧烈地跳动起来。她出手了!这意味着,周老板的人,很可能已经在清源环保基金会那边碰了钉子,甚至可能做出了更过激的举动,而杨雪,正在按照计划,将事态推向高潮!
我立刻坐直身体,目光紧紧锁定了电视屏幕。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新闻内容依旧平淡如水。但这种平静,反而像是暴风雨前的死寂,蕴含着令人恐惧的能量。
就在接近上午十点,新闻节目即将结束,开始播放广告的间隙,画面突然一切,切换到了现场连线的信号!背景赫然是市政府新闻发布厅!画面下方打出的标题是——“关于城东核心地块项目环保评审争议的紧急通气会”!
来了!
我的呼吸瞬间屏住。
镜头前,几位神色严肃的官员端坐台上,而坐在主位旁边,一位穿着简约深色西装、气质干练、眼神锐利的中年女性,正是清源环保基金会的理事长,一位在业内以铁面无私和背景深厚着称的人物!她的出现,本身就是一个强烈的信号!
通气会的内容,如同一声惊雷,在我耳边炸响。
基金会理事长以一种冷静而克制的语气,但言辞却锋利如刀,公开谴责“某竞标企业”为达到不正当竞争目的,采取了一系列极其恶劣的手段,包括但不限于:对基金会评审专家进行骚扰、施压乃至利益诱惑;散布不实信息,企图干扰和绑架正常的环保评审流程;其行为已严重违背商业伦理,触碰法律红线,并对本市的营商环境和公共利益造成潜在威胁。
她没有直接点名,但在场的记者心知肚明,所有的线索都指向了志在必得的周老板阵营!镜头适时地给到了台下听众席,我甚至在一闪而过的画面角落里,看到了李经理那张瞬间变得惨白如纸、写满了惊恐和难以置信的脸!
完了。
周老板完了。
我靠在床头,感觉浑身的力气都被抽空了,一种混合着计划得逞的冰冷快意、兔死狐悲的复杂寒意,以及劫后余生的虚脱感,席卷全身。
基金会这一记公开的重拳,不仅仅是驳斥,更是宣判!在最终谈判的当天,爆出如此丑闻,周老板不仅彻底失去了竞标资格,更将面临一系列的调查和制裁!他多年经营的形象、人脉、资本,都将在这场风暴中土崩瓦解!
电视里,理事长最后掷地有声地强调:“清源环保基金会,以及我们所代表的专业和公正立场,绝不容许任何形式的亵渎和挑战!我们坚信,相关部门会对此事进行彻查,并作出公正的处理。一个项目的成功,绝不能以牺牲环境底线和社会公平为代价!”
会场内一片哗然,记者们的长枪短炮几乎要怼到发言席上。画面外的世界,想必早已天翻地覆。
我关掉了电视,病房里重新恢复了寂静。
窗外的天空,依旧阴沉。
我知道,对于周老板和李经理而言,他们的“最终谈判日”,已经以一种最惨烈、最耻辱的方式,提前结束了。
而我的“最终谈判”,或许,才刚刚开始。
与杨雪的。
与这座城市的。
与我自己命运的。
我拿起手机,看着杨雪那条“戏已开锣”的信息,缓缓回复了四个字:
“静待收官。”
然后,我删除了这条信息,以及所有与杨雪的联系记录。
风暴已起,旋涡渐成。
我这枚棋子,能否在惊涛骇浪中,找到那片属于自己的、安稳的彼岸?
答案,就在那即将到来的、血色的“收官”之中。
接下来,是等待。是扮演好一个心力交瘁、静待“佳音”的伤患角色。
病房里的时间,仿佛被黏稠的消毒水浸泡过,流淌得异常缓慢而滞涩。窗外的天空,在我“献上”卦象后的几天里,始终保持着一种阴郁的、欲雨未雨的沉闷色调,铅灰色的云层低低地压着城市的天际线,如同巨大的、吸饱了水分的灰色棉絮,让人无端地感到压抑。
李经理没有再打电话来。这种刻意的沉默,反而比连番的催促更令人不安。我知道,他和周老板必然正在调动所有资源,围绕着那份“卦象”所指明的方向——清源环保基金会——紧锣密鼓地布局。他们像是在黑暗中终于摸到了敌人藏身之处的轮廓,兴奋、紧张,而又带着孤注一掷的疯狂,全然不知那轮廓实则是我用谎言勾勒出的、通往悬崖的路径。
杨雪那边也暂时没有了消息。这在意料之中。她是下棋的人,而非冲杀的卒子。她需要在幕后,冷静地观察棋局的演变,在最关键的时刻,落下那决定胜负的一子。我们的盟约脆弱而隐秘,过多的联系只会增加暴露的风险。
我只能通过一些极其细微的、几乎难以察觉的迹象,来感知外部世界的暗流涌动。
老陈依旧每天沉默地送来包子,但有一次,他放下保温袋时,极其低声地、像是自言自语般地嘟囔了一句:“……城里这两天,穿着‘清源’绿马甲的人,好像多了些,在几个大工地外面转悠。”
王姨来送鸡汤时,也偶尔会带来一些街谈巷议的碎片:“……听说有个什么挺厉害的环保组织,盯上咱们城东那块大工地了,说是要搞什么‘民间评审’?哎,这些有钱人盖房子,麻烦事就是多……”
甚至连给我换药的那个小护士,在闲聊时也提过一嘴,说她有个在规划局做文员的表姐,最近加班特别凶,嘴里老是念叨着什么“环保红线”、“一票否决”,紧张得不得了。
这些零碎的信息,像飘散在空气中的花粉,无声无息,却印证着一场风暴正在酝酿。清源环保基金会,这个平日里低调而超然的机构,显然已经因为周老板阵营基于我虚假卦象的“针对性”行动,而被彻底激怒和激活了。他们开始展示肌肉,开始动用其盘根错节的影响力和舆论资源。
我的心,在这些细微的征兆中,一点点地悬高。计划正在按部就班地推进,但这推进的过程,本身就充满了不可控的风险。周老板和他的团队绝非蠢材,他们能在商场搏杀中崛起,必然有其过人之处。他们会不会在行动中察觉异常?会不会有更高明的人,看穿我这“食卦”背后的陷阱?
焦虑,像无声的藤蔓,在寂静的病房里悄然滋生,缠绕着我的心脏。我只能靠反复回忆与杨雪会谈的细节,靠推演她可能采取的后手,来勉强安抚自己不安的神经。
最终谈判的日子,在这种焦灼的等待中,终于到来了。
那天清晨,我早早醒来。窗外,下了半夜的细雨刚刚停歇,天空却并未放晴,依旧是一片令人窒息的灰蒙。湿漉漉的街道反射着惨白的天光,空气清冷而潮湿,带着雨水和泥土的气息。
我知道,今天,就是地王归属尘埃落定之日,也是周老板命运审判之日,更是我这场“将计就计”豪赌揭晓胜负之时。
病房里的电视机,从前几天开始,就停留在本地新闻频道。此刻,屏幕上正在滚动播放着城市早间新闻,主播用字正腔圆却毫无感情的语调,报道着市政工程、民生百态。但我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等待那条可能出现的、关于“城东地王最终评审会”的简讯或现场连线。
上午九点整,我的手机屏幕亮了一下。是杨雪通过加密通道发来的信息,只有简短的四个字:
“戏已开锣。”
我的心脏猛地一缩,随即剧烈地跳动起来。她出手了!这意味着,周老板的人,很可能已经在清源环保基金会那边碰了钉子,甚至可能做出了更过激的举动,而杨雪,正在按照计划,将事态推向高潮!
我立刻坐直身体,目光紧紧锁定了电视屏幕。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新闻内容依旧平淡如水。但这种平静,反而像是暴风雨前的死寂,蕴含着令人恐惧的能量。
就在接近上午十点,新闻节目即将结束,开始播放广告的间隙,画面突然一切,切换到了现场连线的信号!背景赫然是市政府新闻发布厅!画面下方打出的标题是——“关于城东核心地块项目环保评审争议的紧急通气会”!
来了!
我的呼吸瞬间屏住。
镜头前,几位神色严肃的官员端坐台上,而坐在主位旁边,一位穿着简约深色西装、气质干练、眼神锐利的中年女性,正是清源环保基金会的理事长,一位在业内以铁面无私和背景深厚着称的人物!她的出现,本身就是一个强烈的信号!
通气会的内容,如同一声惊雷,在我耳边炸响。
基金会理事长以一种冷静而克制的语气,但言辞却锋利如刀,公开谴责“某竞标企业”为达到不正当竞争目的,采取了一系列极其恶劣的手段,包括但不限于:对基金会评审专家进行骚扰、施压乃至利益诱惑;散布不实信息,企图干扰和绑架正常的环保评审流程;其行为已严重违背商业伦理,触碰法律红线,并对本市的营商环境和公共利益造成潜在威胁。
她没有直接点名,但在场的记者心知肚明,所有的线索都指向了志在必得的周老板阵营!镜头适时地给到了台下听众席,我甚至在一闪而过的画面角落里,看到了李经理那张瞬间变得惨白如纸、写满了惊恐和难以置信的脸!
完了。
周老板完了。
我靠在床头,感觉浑身的力气都被抽空了,一种混合着计划得逞的冰冷快意、兔死狐悲的复杂寒意,以及劫后余生的虚脱感,席卷全身。
基金会这一记公开的重拳,不仅仅是驳斥,更是宣判!在最终谈判的当天,爆出如此丑闻,周老板不仅彻底失去了竞标资格,更将面临一系列的调查和制裁!他多年经营的形象、人脉、资本,都将在这场风暴中土崩瓦解!
电视里,理事长最后掷地有声地强调:“清源环保基金会,以及我们所代表的专业和公正立场,绝不容许任何形式的亵渎和挑战!我们坚信,相关部门会对此事进行彻查,并作出公正的处理。一个项目的成功,绝不能以牺牲环境底线和社会公平为代价!”
会场内一片哗然,记者们的长枪短炮几乎要怼到发言席上。画面外的世界,想必早已天翻地覆。
我关掉了电视,病房里重新恢复了寂静。
窗外的天空,依旧阴沉。
我知道,对于周老板和李经理而言,他们的“最终谈判日”,已经以一种最惨烈、最耻辱的方式,提前结束了。
而我的“最终谈判”,或许,才刚刚开始。
与杨雪的。
与这座城市的。
与我自己命运的。
我拿起手机,看着杨雪那条“戏已开锣”的信息,缓缓回复了四个字:
“静待收官。”
然后,我删除了这条信息,以及所有与杨雪的联系记录。
风暴已起,旋涡渐成。
我这枚棋子,能否在惊涛骇浪中,找到那片属于自己的、安稳的彼岸?
答案,就在那即将到来的、血色的“收官”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