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隐庐”那方静谧得近乎不真实的山水庭院回到周老板为我安排的、充斥着现代奢华感却冰冷无味的公寓,仿佛是两个极端世界的切换。暖阁里萦绕的鹅梨帐中香的余韵、杨雪那清冷又带着钩子的话语、以及“锦绣地块”那份沉甸甸的“见面礼”,都像一层无形的薄膜,包裹着我的感官,让眼前这熟悉的宽敞空间显得愈发空洞和疏离。
我将那份加密文件的U盘谨慎地收好,没有立刻去查看。杨雪的这份“诚意”是一把双刃剑,接受它,意味着我半推半就地踏入了她设定的游戏节奏;而贸然深入,则可能过早暴露自己的关注点和能力边界。我需要时间沉淀,需要在那份看似诱人的信息面前,保持足够的冷静和审慎。
然而,杨雪显然并不打算给我太多喘息和权衡的时间。
就在我从“隐庐”回来的第二天傍晚,夕阳的余晖刚刚将城市的天际线染成一片暖金色,我的私人手机再次响起。屏幕上跳动的,依旧是那个无法回拨的、经过加密处理的号码。
接通后,杨雪那特有的、带着一丝慵懒磁性的嗓音传来,比在“隐庐”时更多了几分家常的随意和亲近:
“董兄,没打扰你吧?”
“没有,杨小姐请讲。”
“昨天在‘隐庐’喝的茶,感觉如何?那泡‘不见天’性子还是有些冷冽了,我总觉得,适合静心独品,不适合畅谈。”她轻笑一声,话题自然而然地过渡,“说起来,一直喝茶也有些单调。不知董兄今晚是否有空?我备了些家常小菜,想请你过来,换换口味,也顺便……聊聊那份‘见面礼’后续的一些粗略想法。”
家宴。
这两个字从她口中吐出,带着一种与“隐庐”茶叙截然不同的、更具侵入性的亲密暗示。它不是公开场合的社交,也不是“隐庐”那种带着文化距离感的清谈,而是私人空间的邀约,意味着更低的防备,更直接的交流,以及……更难以抗拒的氛围营造。
我握着手机,沉默了片刻。大脑在飞速权衡。拒绝,显得过于警惕和小气,也可能错失进一步了解她和“锦绣地块”的机会;接手,则意味着主动走入她精心布置的、可能更为危险的领域。
“杨小姐太客气了。”我最终选择了一种模糊的应承,“只是怕太打扰了。”
“那里的话。”杨雪的语气轻快,“就在我城西的公寓,地方不大,但还算清净。地址我稍后发给你。七点半,如何?”
“好。”
挂了电话,一种莫名的、混合着警惕与一丝隐秘期待的情绪,在我心中弥漫开来。我知道,这顿“家宴”,绝不会只是一顿饭那么简单。杨雪正在一步步地、用她独有的方式,编织着她的网。
晚上七点二十分, 我按照杨雪发来的地址,来到了位于城西一片闹中取静的高档公寓社区。这里不像我住的那种彰显财富的摩天大楼,而是由几栋层高不过十余层、外观设计低调而极具质感的板楼组成,绿化率极高,环境幽雅,安保严密,显然是为那些注重隐私和生活品质的顶尖阶层所准备。
通过严格的身份核实,我乘坐需要刷卡才能启动的电梯,直达顶层。电梯门打开,是独立的入户门厅,柔和的灯光洒在浅灰色的艺术涂料墙面上,安静得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
我按下门铃。几乎是瞬间,厚重的实木门被轻轻拉开。
门内的杨雪,再次让我眼前一亮。
她不再是“隐庐”那个不食人间烟火的素衣仙子,也不是商务场合那个优雅干练的女强人。她穿着一件柔软的、米白色的羊绒高领毛衣,下身是一条深灰色的阔腿休闲裤,赤着脚,踩在温暖的原木地板上。长发随意地披在肩头,脸上带着淡淡的、似乎是刚刚下厨后留下的红晕,少了几分清冷,多了几分居家的温婉与亲和。
“董兄,很准时,快请进。”她侧身让开,脸上带着自然的微笑。
踏入玄关,一股温暖、湿润、混合着食物诱人香气的气息扑面而来,瞬间包裹了全身。这与“隐庐”的冷香、周老板宴会的酒气、以及我那个公寓的冰冷都截然不同。这是一种真实的、带着烟火气的、能瞬间软化人心防的“家”的味道。
公寓内部的设计延续了外部的低调与质感,巨大的落地窗外是城市璀璨的夜景,但室内的主色调是温暖的原木、浅米灰和奶油白,大量的隐藏式灯带营造出柔和而富有层次的光影。没有过多奢华的装饰,但每一件家具、每一幅挂画、甚至每一个摆件,都看得出是精心挑选,透露出主人极高的品味。
而最引人注目的,是开放式中岛厨房。那里显然刚刚经历过一场烹饪,灶台上还放着几只使用过的砂锅和炒勺,空气中弥漫的复杂香气正是源于此。中岛台上已经摆好了两副碗筷,简洁而精致。
“随便坐,就快好了。”杨雪说着,步履轻快地走向厨房,系上了一条素色的围裙,动作熟练地开始最后一道汤品的调味。她那专注而柔和的侧影,在温暖的灯光下,构成了一幅极具冲击力的画面——一个美丽、危险、手握资源的女人,此刻正为你洗手作羹汤。这种反差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武器。
我没有立刻坐下,而是借着打量环境的时机,目光快速地扫过客厅。书架上除了商业和管理类书籍,竟然也有不少文学、历史和艺术方面的藏书,甚至还有一些关于中医药膳和各地风物志的书籍。这让我心中微微一动。
“没想到杨小姐还精通厨艺。”我走到中岛台旁,保持着适当的距离,语气带着适当的赞赏。
“谈不上精通,只是自己爱吃,也
我将那份加密文件的U盘谨慎地收好,没有立刻去查看。杨雪的这份“诚意”是一把双刃剑,接受它,意味着我半推半就地踏入了她设定的游戏节奏;而贸然深入,则可能过早暴露自己的关注点和能力边界。我需要时间沉淀,需要在那份看似诱人的信息面前,保持足够的冷静和审慎。
然而,杨雪显然并不打算给我太多喘息和权衡的时间。
就在我从“隐庐”回来的第二天傍晚,夕阳的余晖刚刚将城市的天际线染成一片暖金色,我的私人手机再次响起。屏幕上跳动的,依旧是那个无法回拨的、经过加密处理的号码。
接通后,杨雪那特有的、带着一丝慵懒磁性的嗓音传来,比在“隐庐”时更多了几分家常的随意和亲近:
“董兄,没打扰你吧?”
“没有,杨小姐请讲。”
“昨天在‘隐庐’喝的茶,感觉如何?那泡‘不见天’性子还是有些冷冽了,我总觉得,适合静心独品,不适合畅谈。”她轻笑一声,话题自然而然地过渡,“说起来,一直喝茶也有些单调。不知董兄今晚是否有空?我备了些家常小菜,想请你过来,换换口味,也顺便……聊聊那份‘见面礼’后续的一些粗略想法。”
家宴。
这两个字从她口中吐出,带着一种与“隐庐”茶叙截然不同的、更具侵入性的亲密暗示。它不是公开场合的社交,也不是“隐庐”那种带着文化距离感的清谈,而是私人空间的邀约,意味着更低的防备,更直接的交流,以及……更难以抗拒的氛围营造。
我握着手机,沉默了片刻。大脑在飞速权衡。拒绝,显得过于警惕和小气,也可能错失进一步了解她和“锦绣地块”的机会;接手,则意味着主动走入她精心布置的、可能更为危险的领域。
“杨小姐太客气了。”我最终选择了一种模糊的应承,“只是怕太打扰了。”
“那里的话。”杨雪的语气轻快,“就在我城西的公寓,地方不大,但还算清净。地址我稍后发给你。七点半,如何?”
“好。”
挂了电话,一种莫名的、混合着警惕与一丝隐秘期待的情绪,在我心中弥漫开来。我知道,这顿“家宴”,绝不会只是一顿饭那么简单。杨雪正在一步步地、用她独有的方式,编织着她的网。
晚上七点二十分, 我按照杨雪发来的地址,来到了位于城西一片闹中取静的高档公寓社区。这里不像我住的那种彰显财富的摩天大楼,而是由几栋层高不过十余层、外观设计低调而极具质感的板楼组成,绿化率极高,环境幽雅,安保严密,显然是为那些注重隐私和生活品质的顶尖阶层所准备。
通过严格的身份核实,我乘坐需要刷卡才能启动的电梯,直达顶层。电梯门打开,是独立的入户门厅,柔和的灯光洒在浅灰色的艺术涂料墙面上,安静得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
我按下门铃。几乎是瞬间,厚重的实木门被轻轻拉开。
门内的杨雪,再次让我眼前一亮。
她不再是“隐庐”那个不食人间烟火的素衣仙子,也不是商务场合那个优雅干练的女强人。她穿着一件柔软的、米白色的羊绒高领毛衣,下身是一条深灰色的阔腿休闲裤,赤着脚,踩在温暖的原木地板上。长发随意地披在肩头,脸上带着淡淡的、似乎是刚刚下厨后留下的红晕,少了几分清冷,多了几分居家的温婉与亲和。
“董兄,很准时,快请进。”她侧身让开,脸上带着自然的微笑。
踏入玄关,一股温暖、湿润、混合着食物诱人香气的气息扑面而来,瞬间包裹了全身。这与“隐庐”的冷香、周老板宴会的酒气、以及我那个公寓的冰冷都截然不同。这是一种真实的、带着烟火气的、能瞬间软化人心防的“家”的味道。
公寓内部的设计延续了外部的低调与质感,巨大的落地窗外是城市璀璨的夜景,但室内的主色调是温暖的原木、浅米灰和奶油白,大量的隐藏式灯带营造出柔和而富有层次的光影。没有过多奢华的装饰,但每一件家具、每一幅挂画、甚至每一个摆件,都看得出是精心挑选,透露出主人极高的品味。
而最引人注目的,是开放式中岛厨房。那里显然刚刚经历过一场烹饪,灶台上还放着几只使用过的砂锅和炒勺,空气中弥漫的复杂香气正是源于此。中岛台上已经摆好了两副碗筷,简洁而精致。
“随便坐,就快好了。”杨雪说着,步履轻快地走向厨房,系上了一条素色的围裙,动作熟练地开始最后一道汤品的调味。她那专注而柔和的侧影,在温暖的灯光下,构成了一幅极具冲击力的画面——一个美丽、危险、手握资源的女人,此刻正为你洗手作羹汤。这种反差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武器。
我没有立刻坐下,而是借着打量环境的时机,目光快速地扫过客厅。书架上除了商业和管理类书籍,竟然也有不少文学、历史和艺术方面的藏书,甚至还有一些关于中医药膳和各地风物志的书籍。这让我心中微微一动。
“没想到杨小姐还精通厨艺。”我走到中岛台旁,保持着适当的距离,语气带着适当的赞赏。
“谈不上精通,只是自己爱吃,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