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檀的虚影带着解脱的笑容,如同被风吹散的青烟,彻底融入了那片被稻芒刺破而倾泻下的星光之中。那株曾疯狂生长、刺破天穹的稻穗,也随之失去了所有神意,迅速枯萎、焦黄,最终化作一捧普通的飞灰,簌簌落下,与河畔的泥土融为一体。
夜,重新恢复了深沉的墨色,只有苏州河水在低声呜咽。方才那星空裂开、父亲显灵的景象,恍若一梦。但织云手中那块沾着干涸血渍的布条,以及传薪之子额间那一闪而逝、现已愈合却仿佛仍残留一丝七彩流光的细微痕迹,都在冰冷地宣告着刚才发生的一切并非虚幻。
真正的稻种,进入了传薪之子的身体。而代价,是父亲残魂的彻底消散,以及那诡异出现的《楚辞》竹简灰烬。
那些由竹简消散而成的、闪烁着微光的金色灰烬,并未随风飘远,而是如同拥有生命的萤火虫,缓缓飘落,最终在织云脚前的泥地上,聚拢成了一小堆。
就在这时,蜷缩在地上、浑身湿透冰冷、意识介于昏迷与清醒之间的谢知音,仿佛被那些金色的灰烬吸引,或者说,是他体内那躁动不安的青纹残余对这灰烬产生了反应。他喉咙里发出一声模糊的呻吟,挣扎着抬起那只完好的手,颤抖地伸向那堆灰烬。
在他的指尖即将触碰到灰烬的刹那——
那堆灰烬猛地向内一缩,然后如同吹气般膨胀、变形!金光流转间,竟在眨眼功夫化作了一面直径约一尺、通体暗沉、却散发着古朴苍凉气息的皮鼓!鼓身似乎由某种古老的兽皮蒙制,上面用朱砂描绘着早已失传的、充满蛮荒意味的祭祀图案!
这面凭空出现的鼓,自动悬浮在离地半尺的空中,微微颤动,仿佛在等待着什么。
谢知音看着这面鼓,那双因痛苦和虚弱而显得有些涣散的眸子里,骤然闪过一抹奇异的光亮。那是一种近乎本能的、源自血脉深处的共鸣。他猛地咬破了自己的舌尖,利用剧痛刺激自己几乎崩溃的神经,然后,他用那只完好的手,狠狠地抓住自己另一条手臂——那条被青纹侵蚀、被烧火棍捅穿、此刻依旧软软垂落、骨骼尽碎的手臂!
“咔嚓!”
一声令人牙酸的脆响,他竟然凭借一股狠劲,硬生生从肩关节处,将自己那条废臂的上臂骨给掰断了下来!
鲜血瞬间涌出,但他毫不在意,仿佛那根本不是他自己的肢体。他握着那截染血的、还带着些许筋肉碎末的断骨,将其当成了鼓槌!
“嗬……啊!”他发出一声野兽般的低吼,用尽全身残存的力气,挥舞着那截属于他自己的、惨白的断骨,朝着悬浮在空中的那面皮鼓,狠狠地——敲了下去!
“咚——!!!”
第一声鼓响,并非震耳欲聋,却沉闷得如同敲击在每个人的心脏上!整个河畔的空气都为之剧烈一震!河面炸开一圈涟漪!
这鼓声,不像任何一种已知的乐器,它苍凉、悲壮、带着血与火的气息,更像是远古战场上,巫师在祭祀天地、鼓舞士气的战鼓!
“咚!咚!咚!”
谢知音状若疯魔,完全不顾断臂处鲜血淋漓,一次又一次地挥舞着断骨鼓槌,疯狂地敲击着皮鼓!
鼓声一声接着一声,越来越急,越来越响,如同滚滚闷雷,又如同千军万马在奔腾!声音不再是单纯的声响,而是化作了实质般的冲击波,以皮鼓为中心,向着四面八方疯狂扩散!
首当其冲的,就是绣坊临河的那面院墙!
在鼓声持续不断的冲击下,院墙的砖石开始剧烈颤抖,墙体表面出现无数蛛网般的裂痕,灰土簌簌落下!
“轰隆隆——!”
终于,在一声格外沉重的鼓响之后,那面饱经风霜的院墙,再也支撑不住,轰然倒塌!砖石碎块滚落一地,扬起漫天尘土。
尘土缓缓散去,院墙之后显露出来的景象,却让织云和崔九娘倒吸一口冷气!
那并非邻居的院落,也并非什么寻常街巷,而是一座……古旧而宏大的秦腔戏台!
戏台飞檐斗拱,彩漆斑驳,显然年代久远。台上此刻竟是灯火通明(不知光源来自何处),锣鼓家伙(并非谢知音所击之鼓)敲得正响,一出大戏正在上演!
但台上唱戏的,并非活生生的戏子,而是一群动作略显僵硬、却充满磅礴气势的——兵马俑!
这些兵马俑身着戏服,脸上涂着浓重的油彩,正在上演一出充满杀伐之气的剧目。织云依稀能从他们的唱腔和身段判断出,这出戏名为《伐神记》,讲述的是凡人英雄挑战天庭、讨伐神权的故事。
此刻,戏码正进行到高潮部分——凡间勇士杀上凌霄宝殿,直面玉皇大帝!
扮演玉皇大帝的,是一个体型格外高大、身穿金色蟒袍、头戴平天冠的兵马俑。他端坐在龙椅上,虽然面目是陶土烧制,却自有一股威严气势。
按照戏文,接下来就该是“玉帝”被凡间勇士质问,惊慌失措的桥段。
然而,就在扮演凡间勇士的兵马俑手持道具长剑,指向“玉帝”,即将开口唱出那句大逆不道的唱词时——
异变突生!
那“玉帝”兵马俑头上戴着的、象征着至高神权的平天冠,那顶珠玉冕旒、华丽非常的道具冠冕,竟然毫无征兆地自行脱离了兵马俑的头部!
它悬浮而起,冕旒上的玉珠相互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在戏台灯火的映照下,流转着神秘的光华。
然后,在所有人惊愕的目光注视下,那顶平天冠如同被无形的线牵引着,划过一道优美的弧线,飞过倒塌的院墙废墟,飞过织云和崔九娘的头顶,最终,不偏不倚地,朝着被崔九娘紧紧护在怀里的传薪之子,缓缓落下!
眼看就要戴在婴儿那小小的头颅之上!
(这顶从秦腔戏台上飞出的玉帝王冠,为何会选中传薪之子?它蕴含着怎样的力量或使命?是福是祸?)
夜,重新恢复了深沉的墨色,只有苏州河水在低声呜咽。方才那星空裂开、父亲显灵的景象,恍若一梦。但织云手中那块沾着干涸血渍的布条,以及传薪之子额间那一闪而逝、现已愈合却仿佛仍残留一丝七彩流光的细微痕迹,都在冰冷地宣告着刚才发生的一切并非虚幻。
真正的稻种,进入了传薪之子的身体。而代价,是父亲残魂的彻底消散,以及那诡异出现的《楚辞》竹简灰烬。
那些由竹简消散而成的、闪烁着微光的金色灰烬,并未随风飘远,而是如同拥有生命的萤火虫,缓缓飘落,最终在织云脚前的泥地上,聚拢成了一小堆。
就在这时,蜷缩在地上、浑身湿透冰冷、意识介于昏迷与清醒之间的谢知音,仿佛被那些金色的灰烬吸引,或者说,是他体内那躁动不安的青纹残余对这灰烬产生了反应。他喉咙里发出一声模糊的呻吟,挣扎着抬起那只完好的手,颤抖地伸向那堆灰烬。
在他的指尖即将触碰到灰烬的刹那——
那堆灰烬猛地向内一缩,然后如同吹气般膨胀、变形!金光流转间,竟在眨眼功夫化作了一面直径约一尺、通体暗沉、却散发着古朴苍凉气息的皮鼓!鼓身似乎由某种古老的兽皮蒙制,上面用朱砂描绘着早已失传的、充满蛮荒意味的祭祀图案!
这面凭空出现的鼓,自动悬浮在离地半尺的空中,微微颤动,仿佛在等待着什么。
谢知音看着这面鼓,那双因痛苦和虚弱而显得有些涣散的眸子里,骤然闪过一抹奇异的光亮。那是一种近乎本能的、源自血脉深处的共鸣。他猛地咬破了自己的舌尖,利用剧痛刺激自己几乎崩溃的神经,然后,他用那只完好的手,狠狠地抓住自己另一条手臂——那条被青纹侵蚀、被烧火棍捅穿、此刻依旧软软垂落、骨骼尽碎的手臂!
“咔嚓!”
一声令人牙酸的脆响,他竟然凭借一股狠劲,硬生生从肩关节处,将自己那条废臂的上臂骨给掰断了下来!
鲜血瞬间涌出,但他毫不在意,仿佛那根本不是他自己的肢体。他握着那截染血的、还带着些许筋肉碎末的断骨,将其当成了鼓槌!
“嗬……啊!”他发出一声野兽般的低吼,用尽全身残存的力气,挥舞着那截属于他自己的、惨白的断骨,朝着悬浮在空中的那面皮鼓,狠狠地——敲了下去!
“咚——!!!”
第一声鼓响,并非震耳欲聋,却沉闷得如同敲击在每个人的心脏上!整个河畔的空气都为之剧烈一震!河面炸开一圈涟漪!
这鼓声,不像任何一种已知的乐器,它苍凉、悲壮、带着血与火的气息,更像是远古战场上,巫师在祭祀天地、鼓舞士气的战鼓!
“咚!咚!咚!”
谢知音状若疯魔,完全不顾断臂处鲜血淋漓,一次又一次地挥舞着断骨鼓槌,疯狂地敲击着皮鼓!
鼓声一声接着一声,越来越急,越来越响,如同滚滚闷雷,又如同千军万马在奔腾!声音不再是单纯的声响,而是化作了实质般的冲击波,以皮鼓为中心,向着四面八方疯狂扩散!
首当其冲的,就是绣坊临河的那面院墙!
在鼓声持续不断的冲击下,院墙的砖石开始剧烈颤抖,墙体表面出现无数蛛网般的裂痕,灰土簌簌落下!
“轰隆隆——!”
终于,在一声格外沉重的鼓响之后,那面饱经风霜的院墙,再也支撑不住,轰然倒塌!砖石碎块滚落一地,扬起漫天尘土。
尘土缓缓散去,院墙之后显露出来的景象,却让织云和崔九娘倒吸一口冷气!
那并非邻居的院落,也并非什么寻常街巷,而是一座……古旧而宏大的秦腔戏台!
戏台飞檐斗拱,彩漆斑驳,显然年代久远。台上此刻竟是灯火通明(不知光源来自何处),锣鼓家伙(并非谢知音所击之鼓)敲得正响,一出大戏正在上演!
但台上唱戏的,并非活生生的戏子,而是一群动作略显僵硬、却充满磅礴气势的——兵马俑!
这些兵马俑身着戏服,脸上涂着浓重的油彩,正在上演一出充满杀伐之气的剧目。织云依稀能从他们的唱腔和身段判断出,这出戏名为《伐神记》,讲述的是凡人英雄挑战天庭、讨伐神权的故事。
此刻,戏码正进行到高潮部分——凡间勇士杀上凌霄宝殿,直面玉皇大帝!
扮演玉皇大帝的,是一个体型格外高大、身穿金色蟒袍、头戴平天冠的兵马俑。他端坐在龙椅上,虽然面目是陶土烧制,却自有一股威严气势。
按照戏文,接下来就该是“玉帝”被凡间勇士质问,惊慌失措的桥段。
然而,就在扮演凡间勇士的兵马俑手持道具长剑,指向“玉帝”,即将开口唱出那句大逆不道的唱词时——
异变突生!
那“玉帝”兵马俑头上戴着的、象征着至高神权的平天冠,那顶珠玉冕旒、华丽非常的道具冠冕,竟然毫无征兆地自行脱离了兵马俑的头部!
它悬浮而起,冕旒上的玉珠相互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在戏台灯火的映照下,流转着神秘的光华。
然后,在所有人惊愕的目光注视下,那顶平天冠如同被无形的线牵引着,划过一道优美的弧线,飞过倒塌的院墙废墟,飞过织云和崔九娘的头顶,最终,不偏不倚地,朝着被崔九娘紧紧护在怀里的传薪之子,缓缓落下!
眼看就要戴在婴儿那小小的头颅之上!
(这顶从秦腔戏台上飞出的玉帝王冠,为何会选中传薪之子?它蕴含着怎样的力量或使命?是福是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