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携权柄重返宗门-《师尊,你拿的是炮灰剧本》

  当苏瑶与墨渊的身影自那早已关闭的秘境入口处,如同水纹般悄然荡出时,守在入口附近、早已不抱希望的几名外门弟子惊得险些捏碎手中的传讯玉符。

  消息如同投入静湖的石子,涟漪迅速荡开,层层传递,在青岚宗内引发了远比他们预想中更为剧烈的震荡。

  他们归来的时机,恰逢宗门百年一度的“祭天大典”前夕。整个青岚宗张灯结彩,云雾缭绕间,巨大的祭坛悬浮于主峰之上,铭刻着古老符文的旌旗迎风招展,肃穆而隆重。各峰弟子、长老皆已齐聚,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近乎狂热的、对上天敬畏与祈求的气息。

  而苏瑶与墨渊的回归,尤其是他们身上那虽然内敛、却与周遭灵气格格不入,隐隐引动一丝法则共鸣的气息,在这片虔诚的氛围中,显得格外刺眼。

  最先感受到异常的,是主持大典筹备的玄石长老。他正在祭坛旁检查阵法符文,感受到那两股熟悉又陌生的气息由远及近,猛地抬起头。当他的目光触及并肩行来的苏瑶与墨渊时,瞳孔骤然收缩。

  在他的感知中,这两人周身仿佛笼罩着一层薄薄的、扭曲光线的“膜”。宗门内浓郁的灵气流经他们身边时,会自然而然地滑开、绕行,仿佛他们是不该存在于这片天地规则的“异物”。更让他心惊的是,他竟无法像往常一样,清晰地感知到两人具体的修为境界——苏瑶的气息深邃如井,看似平和,内里却仿佛有无数规则在生灭演化;墨渊则更像是一片收敛了所有风暴的寂灭之渊,仅仅是无意识散逸的一丝意境,就让他这位元婴后期的长老,神魂都感到一阵刺骨的寒意。

  他们仅仅是站在那里,就仿佛在无声地质疑着这场祭天大典的根基——那至高无上的“天”。

  玄石长老喉头滚动了一下,原本准备好的、带着几分质询与威严的喝问,竟卡在了喉咙里,一个字也吐不出来。他发现自己甚至在下意识地回避与墨渊那双平静无波的眼睛对视。

  周围原本嘈杂的议论声,也在这一刻诡异地低了下去。无数道目光聚焦在两人身上,带着惊疑、畏惧,以及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他们带回来的,不是秘境中的奇珍异宝,而是一种更本质、更令人不安的东西——一种仿佛超脱于此界规则之外的“异常”。

  苏瑶敏锐地感受到了周遭灵气与宗门大阵对他们隐隐的排斥,以及那无数道目光中蕴含的压力。她面色平静,心中却已了然。获得秘境核心权柄,使他们成为了此方天地的“漏洞”,但这种状态并非完美隐匿,更像是一种规则层面的“不适配”。在灵气稀薄之处尚不明显,但在青岚宗这等灵气充沛、且与天道联系紧密的宗门重地,这种“不适配”就被放大了。

  她不动声色地,尝试调动一丝秩序权柄。并非对抗,而是如同一个高明的程序员,在庞大的宗门阵法运行体系中,寻找并嵌入一段极其微小的、属于她自己的“兼容代码”。

  瞬间,她身周那无形的排斥感减弱了大半,流转的灵气不再刻意绕行,而是以一种更自然、更不易察觉的方式滑过。她甚至能模糊地感知到脚下这座护山大阵的能量流向与几个关键的、不为外人所知的脆弱节点。

  与此同时,墨渊面对玄石长老那隐含惊惧的目光,并未言语,只是极其轻微地、几乎不可察觉地调整了一下自身寂灭之力的波动频率。他没有去压制力量,反而让那丝融合了“归寂与新生意境”的权柄气息,如同水银泻地般,无声地弥散开来。

  这气息并非针对任何人,却让距离较近的几位金丹期执事脸色一白,下意识地后退了半步,体内运转的灵力气旋竟出现了刹那的凝滞,仿佛遇到了某种位阶上的绝对压制。那不是力量强弱的压制,而是……法则层面的俯视!

  内在成长:从被动承受到主动定义

  “苏师侄,墨师侄,” 最终,还是一位资历更老的戒律堂长老硬着头皮上前,语气复杂地开口,“你们……从秘境中安然归来,实乃宗门幸事。不知……”

  他想问秘境中的收获,想问他们身上那令人不安的气息来源,但话到嘴边,却又不知该如何准确描述。

  苏瑶微微颔首,截断了他的话头,声音清晰而平稳,传遍四周:“劳烦长老挂心。秘境之中确有些许机缘,于我二人道途有所补益。详情容后再禀。”

  她的话语客气,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定力,直接将所有的试探与质询轻轻推开。她不再需要像以往那样,小心翼翼地解释或证明什么。

  墨渊更是连开口的兴趣都欠奉,他的目光掠过祭坛,掠过那些虔诚的弟子,最终落在那高悬的、象征着天道注视的宗门图腾上,眼神淡漠,深处却藏着一丝冰冷的嘲弄。

  他们不再需要宗门的认可来定义自身的价值与位置。

  他们携带着足以撼动此界根基的秘密与力量归来,本身就已经成为了需要被重新定义的存在。

  而青岚宗,乃至整个修仙界,都将在不久的将来,被迫面对这种“重新定义”。

  他们的归来,不是游子归家,而是……风暴的前奏。